200元档绝对值——先马鲁班机箱测评
一、前言这个系列不知不觉又停更快两个月了,之前两期机箱测评我们聊得都是比较昂贵的 ITX 机箱,不过 ITX 虽好,但是想说爱它代价确实不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相对便宜的的 ATX 中塔机箱才是首选,最近混迹各大论坛我发现先马鲁班这款 200 元左右的机箱时常被提及,价格也不贵,那就干脆弄一台回来看看吧。二、开箱
由于定位是高性价比,所以鲁班的包装依旧是质朴的原色瓦楞纸,仔细看包装中央的 LOGO,可以看到这个是鲁班的拼音缩写,而构成拼音的结构貌似也有些形似鲁班锁,寓意满满。
https://uploader.shimo.im/f/3kdRl0ujWaEAZtlB.JPG!thumbnail 先从包装侧面简单了解一下这款机箱的参数情况,主板支持方面,这台机箱最高可以兼容 E-ATX,CPU 散热方面最大高度可以达到 165MM,钢板厚度 0.7mm 也大方的标了出来,从这些规格看,我似乎看到了一款 299 元的机箱。https://uploader.shimo.im/f/R5BfkFjFf5MssppU.JPG!thumbnail拆开机箱后可以看到,这款机箱依旧是标准的中塔侧透造型,但细微之处又有一些不同,比如玻璃的四角没有采用打孔悬挂固定,电源舱也隐约看到有大面积的镂空。200 块的箱子也在优化五金架构,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果然具备爆款潜质的机箱都不简单。
https://uploader.shimo.im/f/t435gWVLKoQQ7cqH.JPG!thumbnail 三、机箱细节
细节我们还是一处一处的来看吧,机箱的前面板主体材质为塑料,这并不意外,造型方面呈梯形体突出,目测无 RGB 装饰,所以总体风格还是比较稳重的类型,适合大多数人选用。 https://uploader.shimo.im/f/V3pH2qWSHcEPhfAf.JPG!thumbnail 近看凸起两侧均有大面积的蜂窝冲网覆盖,所以这款机箱基本杜绝了闷罐的情况,而且仔细看可以看到在表面的铁网下还有一层较细的 PVC 防尘网,所以灰尘方面也无需过多担忧。https://uploader.shimo.im/f/hxTLp5WeIYkxpqZx.JPG!thumbnail拆开前面板可以看到前面板最多可以安装三枚 14CM 的风扇,并向下兼容 12CM 风扇,虽然不少 ATX 箱子都可能支持 360 冷排,不过在这个价位能装 3 枚 14CM 风扇的并不多见,一般都是 12cmX3 / 14CMX2 的配置,五金右侧也有专用的走线孔。 https://uploader.shimo.im/f/oFPLSeIdBvYFytmf.JPG!thumbnail 机箱顶部依旧是常规的冷排安装位与 I/O 接口,冷排最高可支持到 280,当然也可以兼容常见的 240 排,防尘处理方面,鲁班配备的 PVC 磁吸防尘网也是这个价格段的常客。没能看到 360 冷排安装位算是意料之中的事,随着机械硬盘用量的减少,近两年的新机箱也都在逐步缩减相关位置的体积,当传统硬盘笼区域被砍后,顶部能装 360 冷排的机箱必然会越来越少。
https://uploader.shimo.im/f/FoDvUBU7hacB5cOi.JPG!thumbnail 鲁班的 I/O 接口位置这次比较特别,它被放置在顶部靠近背板的一侧,老实讲这个位置对于一款侧透机箱来说并不顺手。配置方面由近及远分别是,电源按键、电源灯、硬盘灯、重启键、USB2.0、麦克风、耳机孔、USB2.0、USB3.0,不要吐槽只有一个 USB3.0,200 的价格这是常态。 https://uploader.shimo.im/f/HRWfQokE7sgW1QBB.JPG!thumbnail 机箱尾部可以看到这是一款标准的电源下置中塔机箱,尾部排风处可以安装一枚 12CM 风扇,并且可以做上下调整以配合塔式散热器组建风道。 https://uploader.shimo.im/f/331iGh9bXbcf0hMM.JPG!thumbnail 让人意外的是,这款机箱的 PCI 扩展槽采用的是相对高级的内凹式,这种扩展槽装显卡比较方便,尤其是对一些高端的越肩显卡而言。并且内凹设计也可以提升机箱的结构强度,当然成本也要更高一些,通常而言这是 300 元以上的机箱才能看到的结构。 https://uploader.shimo.im/f/I0UQsNKMvZkhk1iB.JPG!thumbnail 这款机箱的底部比较特殊,从前到后的散热孔几乎将整个底部覆盖满了,并且在这里也做了卡片式的 PVC 网覆盖,结合到开箱时看到的电源仓打孔,我发现这款机箱的底部居然是半开放的,这对显卡散热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小的帮助。 https://uploader.shimo.im/f/ldAQ53yBiAUuB0zl.JPG!thumbnail 鲁班的机脚为圆柱形结构,表面有电镀高光面,这有些类似功放的机脚,在机脚接触面上也有贴海绵,可以起到震动隔离的作用。 https://uploader.shimo.im/f/r7LUtAJ0Rg0HsMNq.JPG!thumbnail 侧透方面,鲁班并没有采用时下流行的打孔悬挂方案,而是向高端看齐,采用了金属框架的设计,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不需要在钢化玻璃上开孔,这可以有效降低钢化玻璃自爆的概率,显然更加安全。 https://uploader.shimo.im/f/jEQmQcSAE3U4waQg.JPG!thumbnail 背板为全封闭设计。 https://uploader.shimo.im/f/zDiElsHvCDMCUhLX.JPG!thumbnail 侧透与背板打开的方式类似,拧开尾部的手拧螺丝向后拉出即可。从图中可以看到这块玻璃面板的左右下三边均有金属结构覆盖,在不直接承力的顶部也用海绵条做了填充处理,以防止间隙过大影响观感,背板方面,依旧是三卷边加强,尾部直角弯折的结构。 https://uploader.shimo.im/f/5rzvoDIHAKQFJJx2.JPG!thumbnail 侧透玻璃实测为 4mm 左右,属于目前的主流水准。https://uploader.shimo.im/f/4xtBmIaMG8sRvDe1.JPG!thumbnail仔细看可以发现底部的铁框还做了 90 度外折,这刚好可以给玻璃侧透提供一个底部的承托力,玻璃的安全指数再次提升。很难相信这个细节我是在一台两百块的机箱上发现的。https://uploader.shimo.im/f/KbimgE5NGykfbmkM.JPG!thumbnail背板从细节上看,上下边均有两道 90 度的折角,这样无形中又给理线舱增加了几毫米的厚度。 https://uploader.shimo.im/f/GoD8QxJBGwM9cYkV.JPG!thumbnail
让我们来看看机舱内部的情况吧,首先虽然这是一台中塔机箱,但它却可以容纳一块 E-ATX 主板,这不但在同级别是很少见,即便你预算再加个一两百这种支持 E-ATX 的箱子目前也不太好找,不过有一点也需要注意,就是一旦安装 E-ATX 主板后,右侧就没有大的理线孔可走了,这时候你需要利用底部或者顶部走线,丑是丑了点,但是这个价位就能组工作站了,这难道不是很诱人的么。 https://uploader.shimo.im/f/BLMzYr9WmSUcH8cV.png!thumbnail 电源舱上部再次确认,确实有几乎满覆盖的镂空结构,并且我还在上面发现了两个 12CM 风扇位(红圈标出),结合电源舱底部的镂空,鲁班这款机箱相比于常规中塔机箱直接多了一条底部贯穿的风道,不过尴尬的是我并没有发现配件包中,提供安装用的长螺丝。电源舱前部有为 360 冷排特地预留了空间,所以冷排安装不存在兼容性问题。另外在电源舱的侧面,鲁班也仓预留了电源展示窗口,毕竟自家也有电源生产线。 https://uploader.shimo.im/f/18GKF51rcLY0uJbr.png!thumbnail
之前也有提到 PCI 扩展槽这次采用的是比较高级的内凹设计,与此同时五金框架在这个地方也做了避让的切口处理,这对于一些越肩显卡的安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另外我还发现这款机箱的 PCI 挡片区域采用的是无隔断处理,这降低了显卡装歪,接口被隔断挡住的概率,同时对于一些有超频按钮的显卡也颇为友好。 https://uploader.shimo.im/f/WgF8aLI43UkjOoZT.JPG!thumbnail 超频按钮被隔断挡住导致显卡无法安装▽ 图片来源于网络 https://uploader.shimo.im/f/yDGmAXZXhDo4xumr.jpeg!thumbnail 机箱顶部预留了三枚走线孔,左边的可以给 CPU 供电走线,中间与右侧的可以照顾到冷排风扇 RGB 等设备的线缆。另外从顶部的水冷安装孔看,如果你使用的是 12CM 风扇,是有上下两种安装方案可选的,兼容性与便利度都很不错。 https://uploader.shimo.im/f/GFpVfSrh6ZUqrv0t.JPG!thumbnail 顶部实测空间为 61mm 左右,这个空间兼容市面上非厚排的一体水冷都不是问题。 https://uploader.shimo.im/f/H60KU2y8zFEYExYE.JPG!thumbnail 鲁班的走线舱内还是比较简洁的,中间最大的窗口,是散热器背板的安装窗,窗口下是 2.5 寸硬盘的快装板,板上可以安装两片 2.5 寸的 SATA 口硬盘,在它的左侧是一列“宽阔”的走线孔,下面则是这款机箱的半封闭式电源舱。https://uploader.shimo.im/f/wIvHA9JQGWoRCLwu.JPG!thumbnail电源舱打孔真的是很彻底,包括硬盘笼上都有打孔设计,由于成本的关系,鲁班的硬盘笼就是一个铁框框,框框顶部可以放置一块 SSD 或者是 3.5 寸硬盘,框框内部也可以安装一枚 3.5 寸硬盘,看起来有些简陋但是功能上并没有缺失,而且这个硬盘笼是可以前后移动或者拆卸的,如果没有安装硬盘的需求可以拆掉用来放置灯光控制器或者是水泵什么的。 https://uploader.shimo.im/f/BMr94azrdV88kdeZ.JPG!thumbnail 这里我们不拆硬盘笼,且将硬盘笼挪到最后方,模拟前部安装水冷排,又需要安装机械硬盘的极限工况,这时候测量电源位,实测最大可以兼容到,21CM 的非模组,或 20CM 长度的模组电源。(考虑了模组线塑胶口凸出的长度)https://uploader.shimo.im/f/h5ISHHg2Rf4vu1bf.JPG!thumbnail走线方面,鲁班在理线区域冲压了大量的扎带锚点,顶部理线孔就有两排,左侧的理线孔更是做了多达三排,CPU 理线孔往下还有一排,数了一下鲁班的背后居然有 17 个扎线锚点,这在我接触的机箱中应该是前几名。 https://uploader.shimo.im/f/TvqGYXLkiGYvQRQp.JPG!thumbnail 另外理线空间我也大体量了一下,实测厚度为 23.5mm 左右,这个背线空间谈不上奢侈,但日常使用绝对是够用的。 https://uploader.shimo.im/f/O8fsrv7jSq4NKA3V.JPG!thumbnail 四、五金厚度
照例测一下五金厚度吧,侧板厚度 0.86mm https://uploader.shimo.im/f/ciI5s5kcDhsCFgTK.JPG!thumbnail 主板安装区域的板材厚度 0.83mm https://uploader.shimo.im/f/4SjvMMa5qQY4Vl3e.JPG!thumbnail 框架部分厚度 0.85mm,鲁班的五金厚度都在 0.85mm 附近,考虑到漆面厚度,其五金厚度应该在 0.7mm 左右没有虚标,这个厚度在 200 元价位段,还是非常厚道的。
https://uploader.shimo.im/f/0Mb26aeH0mUhvc50.JPG!thumbnail 五、实测装机
废话不多说,既然是机箱测评,我们还是来一次实实在在的装机测试吧CPU:AMD 锐龙 3700X PBO 3 档/全核 4.3主板:华硕 RGG STRIX-X470-F显卡:华硕 RGG STRIX-RX580-O8G内存:金士顿 3200 掠食者 8GX4——CJR OC至3733 C16固态:主-三星 PM 981 512G、副-雷克沙 NM610 1T散热:酷冷至尊 冰神 B240 ARGB (风扇更换为采融 12025 V3)电源:安钛克 HCG 750W 金牌风扇:联力 Bora Digital 金属幻彩风扇、酷冷至尊 SF360R 一体风扇
首先还是检查一下机箱的铜柱状况,鲁班的铜柱并未上满,而我这里需要安装 ATX 主板,所以需要先将铜柱补足至 9 颗,鲁班有附赠十字转内六角工具,所以铜柱安装并不困难。
https://uploader.shimo.im/f/l1rIL6JLgugQHJeR.JPG!thumbnail 主板安装部分主要也就是对好后置 IO 面板与铜柱,我这块主板的 IO 挡板是预装好的所以安装及其简单,另外需要注意主板螺丝不能拧太紧。 https://uploader.shimo.im/f/CkS2vRKprzUsyI8A.JPG!thumbnail 在安装主板前记得拆掉需要安装显卡的挡板,一般而言 ATX 主板拆 2、3,M-ATX 与 ITX 拆 1、2。 https://uploader.shimo.im/f/r481iFiewbQVqzpz.JPG!thumbnail 主板装好后我习惯是先装电源,我之前使用的 EVGA-750W-P2 其实也是一款非常出色的产品,但是由于体积较大,有些机箱居然塞不进去。这次趁着双十一我也将电源换成了安钛克的 HCG 750W 金牌,在我看来这款电源的最大优势就是短小精悍 https://uploader.shimo.im/f/YCXMYkbYBwQhVbHa.JPG!thumbnail 14CM 的长度,再短的箱子应该也塞得下吧。其实这款电源采用的就是海韵 FOCUS+方案,全日系电容,DC-DC 架构、具备同步整流技术的全桥式 LLC 设计,属于中高端电源中比较成熟的方案。当然最重要的还是 10 年换新政策,不是保修,而是直接换新,照死了用吧,9 年用坏就是血赚。 https://uploader.shimo.im/f/KUuw5viReiwJz5L4.JPG!thumbnail 由于是全模组电源,所以我也在第一时间,购入了一套定制线,选来选去最后还是入了黑白线,之前用的是黑白灰,感觉灰色也没啥存在感,这次干脆去掉了。https://uploader.shimo.im/f/kI5J0TfBDvofNB4H.JPG!thumbnail对了为什么我 3700X 配 RX580 要用一块 750W 的电源呢,老实说这套配置 500W 就绰绰有余了,但不是每个人买电源,都是奔着够用去的,我就比较在意,低负载停转,这个功能,用料好的电源,低负载下的发热量,完全可以让内部零件自己去扛,这时候自信的厂家,就会干脆做低负载停转风扇的功能,安钛克的这款 HCG750W 就有这个功能,我的这套配置上了满载不过 350W 左右,打开后部的 HYBRID MODE,基本风扇就不会转了,风扇停掉后不单单少了一个噪音源,还减少了清灰的烦恼。当然 HCG750 金牌的电源风扇采用的是 12CMFDB 液态轴承静音扇,即便是转起来也没多大噪音。
https://uploader.shimo.im/f/AigrDopHUhYnYUVh.JPG!thumbnail 其实模组线之所以好看,还是在于理线,就这么插线也感觉很乱,但一般定制线都会附送卡箍或者梳子。 https://uploader.shimo.im/f/aM7HUl3X8q0rXdcC.JPG!thumbnail 用上线梳,稍微整理一下,你也能得到一个非常完美的 24pin 供电走线,当然鲁班的这个走线开孔,也开的特别合适,之前有些机箱的这个孔比较歪,线也只能斜着走,强迫症表示非常难受。https://uploader.shimo.im/f/SMwaP4ZxBL456wLy.JPG!thumbnail前面板风扇这次我用的是连体风扇,三枚风扇连在一起,方便安装,线材也直接少了 4 根。 https://uploader.shimo.im/f/y2vw0T6ijR4KHHtZ.JPG!thumbnail 尾部风扇找了找手头的存货,看来看去还是联力的这把金属扇子质感比较好,对了如果你是用塔式散热器的玩家,鲁班的后排风固定位是可以上下移动的,所以你可以根据你的散热器位置,将排风扇尽量对准散热塔,以保障风道的连贯性,即时将热风排出机箱。 https://uploader.shimo.im/f/mkpvAlC25JMhMLfb.JPG!thumbnail 考虑到进风排风之间存在比例关系,我干脆将前后面板风扇,用一分二的线接到了同一个风扇接口上,这样不管转速如何,机箱内的风压关系都不会大变。
https://uploader.shimo.im/f/Wtkzbl5VHxMxb5ik.JPG!thumbnail 查完电源线与风扇线,在显卡没进机箱前,可以把机箱内的 I/O 线材插好整理一下,鲁班的线材基本都是排线没有落单的,这给理线带来了一定的帮助。 https://uploader.shimo.im/f/3E3OPtTS3IEepL1G.JPG!thumbnail 简单的理一下线,接着装散热,我这里依旧是上置 240 水冷方案,顺便检测一下顶部上水冷后的兼容性情况。 https://uploader.shimo.im/f/9CtHQ12P6cwFTyrr.JPG!thumbnail 可以看到在装好冷排和风扇后顶部富裕空间还是挺大的,左侧的 CPU 走线基本不受影响,主板顶部的供电散热片与风扇也有着不小的间隙,从间隙看这款机箱上 280 普排的一体水冷也毫无问题。兼容性不错。https://uploader.shimo.im/f/xIEvpOiIUJARfG5x.JPG!thumbnail弄完水冷之后直接插上显卡,插好显卡供电,装机基本就结束了。 https://uploader.shimo.im/f/9uhj7D7VWmgyteoz.JPG!thumbnail 最后简单的将背部线缆整理一下 https://uploader.shimo.im/f/2ot8m7OksS0YPpHN.JPG!thumbnail 由于背部的扎带锚点特别多,所以我在这里也走了双排线,把比较粗的 USB3.0 单独走了一列,这样可以降低捆扎后的线径,盖背板更加轻松。 https://uploader.shimo.im/f/Idh4dwjciTQCffpz.JPG!thumbnail 装机完毕!,说说最终感受吧,总体而言这款机箱装完后还是比较精致的,老的硬盘笼区域被砍掉了大约 5CM 左右,这让装机后机箱内不至于显得很空旷,而且砍掉后不仅仅是好看,前面板的风扇也会离主板更近,这对于使用风冷的玩家组建风道更加有利。 https://uploader.shimo.im/f/Gt6l8mU1c1MkVTYg.JPG!thumbnail 盖上侧板,总体看是我喜欢的简洁风格。不过颜值这种东西真的是千人千面,太主观了,我就不做过多评价了。 https://uploader.shimo.im/f/LH6b5IBRHz8hizXO.JPG!thumbnail 六、散热测试
鲁班这款机箱的前面板有着面积不小的通风口,所以不少人也很关注它的散热表现,恰好这次我换了 3700X,追上了主流平台的脚步,所以这次我就给大家测试一下这款机箱的散热表现。
首先交代一下测试环境,室温大约在 16.5 度左右,CPU 开启 PBO3 档(比默认热不少),IF 超频到了 1866,所以内存自然也工作在 3733 的频率,显卡未超频频率为 1340Mhz https://uploader.shimo.im/f/lZ4UC9ho8KYr9PPg.JPG!thumbnail下图从左到右分别是单烤 CPU、单烤显卡、以及 CPU 显卡双烤的情况,可以看到在 PBO3 档下 3700X 单独满载仅为 76 度、显卡单独满载仅为 50 度,更变态的是其实华硕的这张 RX580 55 度风扇才开始转,所以这个烤机温度其实是被动散热下的成绩,双烤成绩 CPU 温度有些许上升来到了 82 度,显卡有 1 度上升,显卡风扇依旧懒得转。。。。。可见鲁班的散热环境还是比较优秀的。 https://uploader.shimo.im/f/wUJOPxOL1CYfaEZ9.png!thumbnail 处于好奇我也测试了一下 3700X 锁全核心 4.3G 后的双烤温度情况,结果温度表现与 PBO3 档几乎一致。 https://uploader.shimo.im/f/d8pwmHThkIUiTYbi.png!thumbnail 不过其实此时的环境温度已经被加热到了接近 18 度,所以可以推算出在锁定全核 4.3 后温度还略有下降。这其实也不魔幻,因为功耗是被 CPU 电压所左右的,虽然我的烤机频率升高了,但是手动锁定的电压也从 1.4V 降到了 1.375V,电流不变功耗其实是降低了。这也是不少人锁全核频率使用的原因,不过我日常使用 PBO 也是有原因的,因为 PBO 模式下有两颗核心可以去到 4.4G,而锁全核心,大多数人只能安全的稳定在 4.3G。总的来讲鲁班的散热条件还是不错的,只要风道组建得当,这款机箱对于主流系统就不存在散热瓶颈。 https://uploader.shimo.im/f/bEorRJPCWx4LnvYF.JPG!thumbnail
七、竖装显卡
先别着急看成品展示,鲁班还留了一手,这次的五金构架其实是可以竖装显卡的,不过这并非标配,但是如果你恰好财力雄厚,你还可以购买如下的直立显卡套件。 https://uploader.shimo.im/f/QvrAxe6y0ScBa9rG.JPG!thumbnail 竖装套件一共有两个部分1、PCI-E 延长线2、金属支架延长线负责将竖装后的显卡与主板相连,支架则负责将显卡进行 90 度旋转。https://uploader.shimo.im/f/H4EhQDLawL8vdKtA.JPG!thumbnail不少人看到这根延长线一定会担心它的带宽,毕竟缝隙这么大,拿到手我也在想这个,不过仔细一看其实排线都是双排的,并且也都是带屏蔽层的排线,所以走满 PCI-E3.0X16 还是无需担心的,对了这根排线目前似乎还不能支持 PCI-E4.0,所以 X570 平台的用户需要额外注意。 https://uploader.shimo.im/f/iTwb0ztcRpUOGTtR.JPG!thumbnail 安装方面,首先需要将转 90 度支架固定到 PCI 扩展槽上,这里需要拆除 第二到第七共 6 枚 PCI 挡板,只留下最顶上的一条。 https://uploader.shimo.im/f/zGqyOLDNs5wdwSDm.JPG!thumbnail 接着用两条挡板将支架上不需要使用的空槽挡住。https://uploader.shimo.im/f/eKJGYO1ydcIxDH0Z.JPG!thumbnail像安装显卡一样插入支架https://uploader.shimo.im/f/QBUtn6uZ9No8TBgG.JPG!thumbnail支架由 6 片插销与三枚螺丝固定在机箱的 PCI 插槽上https://uploader.shimo.im/f/ZYYAZmaVEnACL0r5.JPG!thumbnail可能有人会问是不是只要有这个支架,所有的机箱都可以竖显卡?当然是不可以,这里还需要电源舱的顶盖提供固定位置,不然只有插槽一边固定,实在是太危险了。鲁班的电源舱上盖提供了两枚铜柱对转接线的 PCI-E 槽进行固定。 https://uploader.shimo.im/f/OL6mWZQkEA8wPE6d.JPG!thumbnail 五金部分安装完毕后就是解决数据接口了,延长线一头插入满血的 PCI-E X16 插槽中https://uploader.shimo.im/f/ULaMN1crk28WVxFj.JPG!thumbnail另一头的转接插槽,用螺丝固定到刚刚的铜柱上即可。 https://uploader.shimo.im/f/FIs0JI2qqIQufW4Y.JPG!thumbnail 最后插上显卡,记得不要忘记显卡供电!供电可以选择向后走直接进背线舱,也可以像我这样给显卡编个辫子。 https://uploader.shimo.im/f/Ew3s5ycQxYMYSVvD.JPG!thumbnail 最终的成品如图,其实竖装显卡不单是为了将显卡最漂亮的正面展示出来,这样做还能解决超长显卡横装后,尾部下垂的安全性问题,算是个比显卡支架更高逼格的解决方案吧。 https://uploader.shimo.im/f/HIreI4IJyYcLj1k2.JPG!thumbnail 两点疑问
1、竖装显卡会不会影响散热如你所见,不管是 CPU 还是显卡,散热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https://uploader.shimo.im/f/yrt0Z7NDJ8YrUANh.png!thumbnail 2、使用延长线会不会对显卡性能造成损失实测结果是显卡不会出现明显的性能损失,我多次跑 3Dmark 最终的成绩都比较稳定,我也特地去 3D Mark 官网也看了 RX580 的平均分数,大概是 1 万 4 左右。 https://uploader.shimo.im/f/N3TvTzVI56gjSetR.JPG!thumbnail 我在竖装显卡后的显卡分数为 14726,而且我这里也没超频就是原厂 1340Mhz,所以竖装后显卡的性能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https://uploader.shimo.im/f/aKI4w1I4rWkM16cw.JPG!thumbnail
七、装机效果展示
效果展示部分还是那句话,颜值喜好千人千面,我就不做过多评价了,各位看图自己评价吧。 https://uploader.shimo.im/f/qeicLJ6hj2U7VvVP.JPG!thumbnail 这种梯形体前凸的面板可能会是未来的趋势,因为这样可以在保证进风的前提下让网孔的视觉面积变小。 https://uploader.shimo.im/f/tzLgUYfJcygVyTkf.JPG!thumbnail 反光比较多,还是拆了玻璃给大家看看内部的效果吧。https://uploader.shimo.im/f/N7HnHxjKzWszbb2X.JPG!thumbnail显卡竖装之后,华硕的风扇面也挺好看 https://uploader.shimo.im/f/poNAvT6f4hoRlhpy.JPG!thumbnail 这种多面体正面在侧光下质感非常丰富https://uploader.shimo.im/f/Xo8dq1SUOpUmsROo.JPG!thumbnail金士顿这个掠食者内存在华硕的主板上动态灯会出现 BUG,这在我购买前真的始料未及,不过再回头看整体变色的 RGB 也是别有一番感触。 https://uploader.shimo.im/f/StLUhIvPlK8RFV1A.JPG!thumbnail 淡色系的素色我感觉也很好看,冷淡风格。 https://uploader.shimo.im/f/pLIlBv03Wp4GDbbN.JPG!thumbnail 八、总结
优势
1、钢板 0.7mm,同价位中非常厚道2、机箱散热效果不错,无闷罐情况3、同价位中少见的内凹 PCI 挡板设计,显卡安装顺畅4、框架式非打孔玻璃设计,安全系数较高5、冷排兼容性不错,280 标准厚度冷排安装与主板供电散热块无冲突6、扎带锚点数量多,位置合理,理线方便7、电源舱硬盘笼可移动拆卸,装机适应性更广8、可以选配实现竖装显卡
不足
1、机箱 I/O 接口放置的位置不算便利
总结一下吧,散热方面,满载显卡风扇不转表现非常出色;用料方面,0.7mm 的钢板实属越级;安全方面,框架式侧透玻璃自爆几率更低;理线方面,17 个理线锚点使用顺手,个性方面,可以选配竖装显卡标新立异,整个体验下很难相信这是一款 200 元档的机箱,但它的价格确确实实就在这里,所以我认为这款机箱非常值得购买。
https://uploader.shimo.im/f/JoE3BNhVRosQE7n1.JPG!thumbnai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