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UB version 0.5.96.1 (640K lower / 3072K upper memory)
[ Minimal BASH-like line editing is supported. For the first word, TAB
lists possible command completions. Anywhere else TAB lists the possible
completions of a device/filename. ]
grub>; root (hd0, (tab,按tab一下键)
Possible partitions are:
Partition num: 0, Filesystem type is fat, partition type 0x6
Partition num: 2, Filesystem type is ext2fs, partition type 0x83
Partition num: 4, Filesystem type unknown, partition type 0x7
Partition num: 5, Filesystem type is ext2fs, partition type 0x83
Partition num: 6, Filesystem type is fat, partition type 0xb
Partition num: 7, Filesystem type is fat, partition type 0xb
Partition num: 8, Filesystem type is ext2fs, partition type 0x83
Partition num: 9, Filesystem type unknown, partition type 0x82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8:23
如您所见,GRUB 的交互式硬盘和分区名称实现功能非常有条理。这些,只需要好好理解 GRUB 新奇的硬盘和分区命名语法,然后就可以继续操作了
grub>; root (hd0,
现在已安装了 root 文件系统,到装入内核的时候了
在DOS下,有一种简单快速启动Linux的方法,那就是load Linux。loadlin.exe是DOS下的可执行程序,它可以在纯DOS环境下迅速启动Linux,而且无需重启计算机,通常我们可以在光盘的“/kernels”目录下找到这个程序。如果不知这个程序被放置于安装盘的何处,可以使用“find -name loadlin*”命令来寻找。找到之后将其复制到DOS分区中,同时还需要复制一份你所使用的Linux内核文件。可以通过Windows直接从光盘复制,也可在Linux环境下使用“mcopy”命令将文件复制到DOS分区;接着再编写一个名为“Linux.bat”的批处理文件,文件内容如下:c:loadlin c:vmlinuz root=/dev/hda1 ro(我们假设loadlin.exe和vmlinuz这两个内核文件都在c盘根目录下,“root”为Linux的根设备,而且Linux处于硬盘第一分区,所以设备名为“/dev/hda1”,“ro”意为readonly)。以后在DOS下要启动Linux时,运行“Linux.bat”就可以了。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8:25
本文主要面对新新手,不对任何高难度问题进行讨论,包括双网卡,正常编译了driver也不能用的古怪网卡等.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告诉新新手,Linux下网卡是怎样被驱动的.本文不讨论安装Linux的问题,假设用户已经成功安Linux,就等驱动网卡.
第一步--不要再问 Linux下能够装XXX卡么? 这样的问题,Linux是个开放的系统,借助于网络上无数的高手,几乎所有的硬件都能找到支持.
首先需要指出,Linux下对网卡的支持往往是只对芯片的,所以对某些不是很著名的网卡,往往需要知道它的芯片型号以配置Linux.比如我的Accton 网卡,就不存在Linux的driver,但是因为它是NE2000兼容,所以把它当NE2000就可以在Linux下用了.所以当你有一块网卡不能用,在找Linux的driver之前一定搞清楚这个网卡用的什么芯片,跟谁兼容,比如3c509,ne2000,etherexpress等等.这样的型号一般都在网卡上最大的一快芯片上印着,抄下来就是了.
最普遍使用也许是最好配的网卡也许就是Ne2000兼容卡了,我用它来作例子.注意实际上很多廉价卡都是NE2000兼容的.
对于NE2000卡,先要作的一件事情,是将网卡设定为Jumpless模式.很多现在的网卡缺省都是PnP模式,这在95下的确能减少很多麻烦,但是Linux不支持,所以Linux下必须是Jumpless模式.一般所有程序将网卡设为Jumpless.当然如果是老卡,本来就不是PnP,不用管这个.注意,这里主要是ISA的NE2000,关于PCI的NE2000,需要另外设置.
下来就是得弄清楚网卡的IO地址和IRQ.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网卡驱动参数.这个最简单就是还用那个网卡的设定程序,设定完Jumpless之后肯定有地方可以软设定IO和IRQ.老一些的卡得跳线,道理一样.另外一个方法是如果网卡能在95或NT下工作,去95下的control panel里看这个卡的properities,查IO和IRQ.
OK,到现在,你知道了你的卡是NE2000兼容,知道了它是在Jumpless模式下,知道了IO地址和IRQ,就可以安装了.
Linux系统与95这些系统不同的一点是它是运行在 内核 上的,所谓内核,就是把系统最核心的部分孤立出来编程,将各种驱动程序,内存控制等部分编在一起.于95不同,Linux得内核是公开的,经常更新的,这样不需要更新整个系统,用户只需要把最新的内核原程序download下来编译,就可以得到一个支持更多硬件,更多文件系统,更安全的系统了.所以需要指出,Linux的Driver很少有象95下那样是 安装 的.Linux下的driver大多数都是以C程序形式发布,或者在内核里,或者需要用户自己修改内核代码.总之要让Driver运行,得重新配置编译内核.如何操作Linux内核是学习Linux中非常重要的一节.Linux的新手最好在这里多下点功夫搞清楚.有关核心的问题建议看Linux How To文档中的kernel How to.
Anyway, Linux已经装好了,那么用的是什么内核呢?一般缺省的Linux内核是从安装盘上来的.那个内核一般包括大多数硬件的驱动程序,比如Ne2000卡.所以未一定要重新编译内核,也许现有的内核就可以驱动.所以下一步就是把网卡插入计算机,看看Linux能否发现它.这可以从Linux的启动画面中看出来,如果你发现如下的一行:
eth0:NE2000 card found at 0x300 using IRQ 05
那就说明Linux发现了NE2000卡,在IO 300, IRQ 05的地方.
如果Linux没有发现你的网卡,但是你确认你网卡得型号和参数,比如我的网卡是NE2000兼容,IO 0x300, IRQ 05.那么可以修改Linux启动文件专门搜索这个设备.这个文件在/etc/rc.d/rc.modules里对于NE2000,是这样的:
#/sbin/modprobe ne io=0x300 # NE2000 at 0x300
将最前面的#号去掉,再启动机器试试.
另外该文件里还可以发现对其它系列网卡比如3C系列的autoprobe.
OK,到现在启动屏幕上也没有出现
eth0:NE2000 card found at 0x300 using IRQ 05
这样的好消息,那么你就得编译内核了.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8:25
编译内核之前一定要搞清楚的是网卡的芯片号.比如我有一块SMC的网卡,但是我是无法在Linux的内核配置菜单里找到SMC这样的字样的,Linux不是win95,有那么长一串厂商牌号等.我在这个SMC的卡上找到了digital 21140-AE的字眼,于是我知道这个卡用的是DEC 21140-AE芯片,于是按照这个寻找,就找到了驱动.
知道了芯片类型,或者兼容类型(比如ne2000)就可以开始编译内核了.具体的针对不同系统的内核编译推荐先看看有关内核编译的文章,这里不多作介绍.
进入/usr/src/linux
运行make menuconfig进入菜单配置内核.找到Network Device Support.选则EtherNet,再选则相应的芯片号.如果是ISA系线的NE2000,就选则other ISA cards,选则NE2000/NE1000 ISA support.如果是PCI的网卡,就选则PCI ethernet adapters.注意,PCI卡未必都能这样驱动,很多都不行,得另外找driver.比如Intel PCI EtherExpress Pro 100等.
有关其它选项希望能多自己摸索.多看看help和how-to.
配置完内核后,运行make dep;make;make zlilo就可以了.如果内核选项过多会出现过大的情况而无法安装.那么需要把一些不必要的驱动去掉.
一般这样之后再启动就可以发现网卡了.驱动了网卡,下一步就是设定TCP/IP这些东西.这就不是这里的内容了.
我的经验,Linux下NE2000兼容卡都比较好设.3c系列的卡也都有支持.至于其它卡比如我的DEC 21140就麻烦很多.
另外有些卡即使用某种芯片也未必就能用这个芯片的驱动,这种情况就是有驱动程序也不能用,就需要上网查了.
有关Intel Etherexpress系列卡的配置.Linux内核中有Etherexpress 16的支持,但没有其它卡的driver.在http://cesdis.gsfc.nasa.gov/linux/dr...??EtherExpress 100B pro的讨论.在那里可以download到一个c源码的驱动程序,编译进内核就可以了.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8:25
那么,如果以上都试过了,而你的网卡的确还是不能认,那么你需要上网查driver了.在网上查东西是一门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极体现经验的学问.建议寻找Linux网卡的driver从http://cesdis.gsfc.nasa.gov/linux/dr...?得驱动有:
DEC DC21*4* Tulip chip based cards
3Com PCI Etherlink PCI and EISA cards
Intel EtherExpress Pro100B, Pro100+ and Pro10+ PCI
3c515 ISA Fast Etherlink card
SMC EtherPower II (EPIC/100 83c170 chip) driver.
RealTek RTL8129/8139 driver.
Lite-On lc82c168 PNIC driver (now merged with the Tulip driver).
Macronix MX98713 and ASIX experimental drivers are now merged with the Tulip driver).
VIA Rhine (VT86C100A and 3043) driver (now released).
Winbond w89c840 driver (beta test). Note: this driver was written without official documentation.
TI ThunderLAN driver (external link -- Caldera/James Banks).
Hewlett Packard 100VG driver updates (external link -- Yaroslav).
Intel EtherExpress Pro/10 PCI driver (remote link).
3c509/3c529/3c579 ISA/MCA/EISA EtherLink III driver update. The driver now detects multiple cards when loaded as a module.
AMD LANCE/PCnet driver update. The driver is now usable as a loadable module.
Cirrus/Crystal/IBM CS8900 series driver (remote link).
PCI NE2000 driver (local page)
PCI NE2000 updates (remote link)
Intel Etherexpress Pro 100,
DEC 21X4* based board,
3Com EtherLink III PCI/EISA (3c590 3c592,3c595,3c597,3c900 3c905)
Intel EtherExpress Pro/10 PCI9 With i82596 Chip)
TI ThunderLan
PCI NE2000
Packet Engines Yellowfin G-NIC
SMC EtherPower II (EPIC/100 83c170 chip)
RealTek RTL8129/8139
同时还有一个Ecom EtherLink III family 的setup程序,没有用过,也许不错.
如果这里你还是没有找到相应的网卡驱动,那么就去search了.我推荐的方法是上Internet Newsgroup查.因为你绝对不是第一个在Linux下用这个网卡的人,你的问题绝对有人在网络上问过.而且有人回答过.那么问题就是如何找到他. 最简单的方法是打开netscape 到http://www.dejanews.com去.这里的...是输入21140 linux来搜索,这里Linux是必须的,否则看到上千篇关于21140 win95的驱动问题,是不是很烦?结果21140 linux很快就找到了有关文章.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8:25
很多Linux初学者都有这样的烦恼:好不容易才学会在计算机中安装好Linux,配置好硬件,并能顺利的进入GUI图形用户界面。可是,对于如何在Linux平台中安装软件,对很多新手来说,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1.4 MBR和第一扇区
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MBR是整个硬盘的物理第一位置,而第一扇区是硬盘的物理第二位置.
1.5 一个GRUB配置文件
基于本例的分区如下:
hda 15G
hda1 8G / RED HAT LINUX8.0
hda5 7G /home
hdc 20G
hdc1 6.4G WinXP
hdc5 6.4G
hdc6 6.4G
hdc7 6.4G
#fdisk -l
# Disk /dev/hdc: 255 heads, 63 sectors, 243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c1 * 1 894 7181023+ b Win95 FAT32
/dev/hdc2 895 2434 12370050 f Win95 Ext'd (LBA)
/dev/hdc5 895 1787 7172991 b Win95 FAT32
/dev/hdc6 1788 2434 5196996 b Win95 FAT32
Disk /dev/hda: 255 heads, 63 sectors, 1867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a1 * 1 1020 8193118+ 83 Linux
/dev/hda2 1021 1802 6281415 83 Linux
/dev/hda3 1803 1867 522112+ 82 Linux swap
grub.conf,这个文件位于;/boot/grub/grub.conf
# grub.conf generated by anaconda
#
# Note that you do not have to rerun grub after making changes to
this file
# NOTICE: You do not have a /boot partition. This means that
# all kernel and initrd paths are relative to /, eg.
# root (hd0,0)
# kernel /boot/vmlinuz-version ro root=/dev/hda1
# initrd /boot/initrd-version.img
#boot=/dev/hda
default=0
timeout=3
splashimage=(hd0,0)/boot/grub/splash.xpm.gz
title Red Hat Linux (2.4.18-14)
root (hd0,0)
kernel /boot/vmlinuz-2.4.18-14 ro root=LABEL=/
initrd /boot/initrd-2.4.18-14.img
title Microsoft Windows XP
map (hd0) (hd1)
map (hd1) (hd0)
root (hd1,0)
chainloader (hd1,0)+1
makeactive
boot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8:30
2 解读grub.conf文件
我们将来看看grub.conf文件内语句,(注:...)内的东西是我们的解读内容.
# grub.conf generated by anaconda
#
# Note that you do not have to rerun grub after making changes to
this file
# NOTICE: You do not have a /boot partition. This means that
# all kernel and initrd paths are relative to /, eg.
# root (hd0,0)
# kernel /boot/vmlinuz-version ro root=/dev/hda1
# initrd /boot/initrd-version.img
#boot=/dev/hda (注:以上以符号井"#"开头的行表示被注释掉,没有任何意义)
default=0 (注:默认的操作系统就是由default控制的。default后加一个数字n,表明是第
n+1个。需要注意的是,GRUB中,计数是从0开始的,第一个硬盘是hd0,第一 个软驱是fd0,等等。所以,default 0
表示默认的操作系统在这儿是 Red Hat Linux (2.4.18-14)如果你修改成1就是WinXP了)
timeout=3 (注:timeout表示默认等待的时间,这儿是3秒钟。超过3秒,用户还没有作出选
择的话,系统将自动选择默认的操作系统;当然你可以改成任何你乐意的时间)
splashimage=(hd0,0)/boot/grub/splash.xpm.gz
(注:指定开机画面文件splash.xpm.gz的位置)
title Red Hat Linux (2.4.18-14) (注:表示Red Hat Linux的菜单项)
root (hd0,0) (注:表示第一个硬盘第一个分区,这里的root和系 统内的root不是一码事!详细如下说明)
kernel /boot/vmlinuz-2.4.18-14 ro root=LABEL=/ (注:指定内核的位置,详细说明如下 文)
initrd /boot/initrd-2.4.18-14.img (注:初始化)
title Microsoft Windows XP (注:表示Microsoft Windows XP的菜单项)
map (hd0) (hd1) (注:map是命令,详细如下)
map (hd1) (hd0)
root (hd1,0) (注:这是指第二个硬盘(从硬盘)上第一个分区)
chainloader (hd1,0)+1 (注:链式装入器,装入一个扇区的数据然后把引导 权交给它。详细说明如下)
makeactive
boot
(注:在 Linux 中,当谈到 "root" 文件系统时,通常是指主 Linux 分区。但是,GRUB 有它自己的 root
分区定义。GRUB 的 root 分区是保存 Linux 内核的分区。这可能是您的正式 root 文件系统,也可能不是。我们讨论的是
GRUB,需要指定 GRUB 的 root 分区。进入 root 分区时,GRUB 将把这个分区安装成只读型,这样就可以从该分区中装入
Linux 内核。GRUB 的一个很“酷”的功能是它可以读取本机的 FAT、FFS、minix、ext2 和 ReiserFS
分区.到目前为止,您可能会感到一点疑惑,因为 GRUB 所使用的硬盘/分区命名约定与 Linux 使用的命名约定不同。在Linux
中,第一个硬盘的第五个分区称作 "hda5"。而 GRUB 把这个分区称作 "(hd0,4)"。GRUB 对硬盘和分区的编号都是从 0
开始计算。另外,硬盘和分区都用逗号分隔,整个表达式用括号括起。现在,可以发现如果要引导 Linux 硬盘 hda5,应输入 "root
(hd0,4)"。
知道了内核在哪儿,还要具体指出哪个文件是内核文件,这就是kernel的工作。
kernel /boot/vmlinuz-2.4.18-14 ro
root=LABEL=/说明/boot/vmlinuz-2.4.18-14就是要载入的内核。后面的都是传递给内核的参数。root=LABEL= /就是linux的硬盘分区表示法,ro是readonly的意思。initrd用来初始的linux
image,并设置相应的参数。
命令map:当你有两块硬盘,一个无法从第二块硬盘启动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xp,就可以使用map命令.你能够将hd0映射为hd1,将hd1映射为hd0。换句话说,你可以虚拟的交换两个硬盘而启动所需要的操作系统
。命令形式如下:
grub>; map (hd0) (hd1)
grub>; map (hd1) (hd0)
GRUB 使用了“链式装入器”(chainloader)。链式装入器从分区 (hd1,0)
的引导记录中装入winxp自己的引导装入器,然后引导它。这就是这种技术叫做链式装入的原因 --
它创建了一个从引导装入器到另一个的链。这种链式装入技术可以用于引导任何版本的 DOS 或 Windows。
GRUB的配置文件要简单就这么简单,如果你要更个性化一点,试一试把“color light-gray/blue
”加在default语句的下面,下一次启动GRUB时,看看有什么变化,再试一试“color light-blue/red",惊喜吗?
有趣吧!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8:30
3 如何使用grub?
3.1 安装
你可以从ftp://alpha.gnu.org/pub/gnu/grub 下载GRUB的源代码。
得到文件grub-0.5.96.1.tar.gz,所以这样做:
# tar -xvzf grub-0.5.96.1.tar.gz
这个命令将解开的文件和目录放在一个名为grub-0.5.96.1的目录中。现在运行如
下命令:
#cd grub-0.5.96.1
# ./configure
如果你想定制GRUB,使之包含流行的文件系统和对网卡的支持,或者删除你不需要的网卡,可以运行如下命令:
# ./configure --help
这个命令将输出所有的命令选项。现在可以使用—enable和—disable选项增加或
删除对特定网卡的支持。(注意:GRUB支持网络启动)
为了开始编译过程,键入如下命令:
# make
# make install
至此你已经为安装GRUB真正做好了准备。
将GRUB的相关文件保存在诸如/boot/grub的目录中是一个好主意。为此,按如下步骤:
1.默认状态下,GRUB所有文件将安装在/usr/share/grub/i386-pc(或者在
/usr/local/share/grub/i386-pc目录下,这只取决于你的shell变量的设置。)
2.建立一个叫做/boot/grub的目录,然后拷贝下列文件到这个目录:
stage1 stage2 * stage1 5
稍候将解释这些文件。同时也要把GRUB(可能在/usr/sbin或者/usr/local/sbin
目录下)拷贝到/boot/grub目录下。
安装GRUB可以分为三个单独的步骤:
1.将“stage1”安装到MBR中。
2.设置“stage2”的地址或者位置。
3.设置一个菜单或选项,用来决定启动哪一个操作系统。
使用下面的命令开始安装GRUB。
#cd /boot/grub
# ./grub
这个命令根据BIOS的设置检测硬件设备,同时产生一些输出信息。这会花较长的时间。
end_request: I/O error, dev 02:00 (floppy), sector 0
GRUB version 0.5.96.1 (640K lower / 3072K upper memory)
TAB键可列出可能的命令列表。其它情况下TAB会列出设备或文件名。类似下面的提示会出现:
grub>;
现在,假设你将Linux安装在了第一块硬盘的第一个分区中或者/dev/hda1中。记住GRUB的命名规则,将上面的名字改为(hd0,0)。键入下面的命令:
grub>; install (hd0,0)/boot/grub/stage1 (hd0)
(hd0,0)/boot/grub/stage2
p (hd0,0)/boot/grub/menu.conf
现在分析一下这个命令的细节。
install
一个内置的命令,它告诉GRUB将(hd0,0)/boot/grub/stage1安装到hd0的主引导纪录中。
(hd0,0)/boot/grub/stage2
告诉GRUB stage2映象的位置。
p with the the following options: (hd0,0)/boot/grub/menu.conf
为菜单的显示设置配置文件。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8:44
下面是对这个命令用法的总结:
1.install
2.ource_of_stage1
3.where_to_install
4.source_of_stage2
5.p source_of_configuration_file
现在,你完成了硬盘上的基本安装工作。
在软盘上的安装:
为了在软盘上安装GRUB,你要会用“dd”命令,并且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为了做一张GRUB启动盘,你要将stage1和stage2文件放到软盘的开始扇区中。
安装stage1到软盘上:
插入一张已格式化的软盘,键入命令:
# dd if=stage1 of=/dev/fd0 bs=512 count=1
命令的详细说明如下:
if=input file
i.e., stage1
of=output file
i.e., floppy drive (this may be different on your computer)
bs=bytes to read and write
Here it is 512 bytes.
count=how many times to perform this operation
每次拷贝“bs”数目的块到目标地址。
安装stage2到软盘
# dd if=stage2 of=/dev/fd0 bs=512 seek=1
这里的步骤同stage1的相同,除了一个seek选项外。Seek选项将调过一个“bs”。例如,在上面的命令中bs的值是512,这样seek=1意味着将跳过软盘上前512个字节
,从513字节开始。这将使得第一步操作不会覆盖stage1的前512字节。
现在你完成了基本的软盘驱动器安装。
如果已经安装了grub要把grub重新安装到主引导扇区上,只需要简单打入makebootable命令就可以了。
3.2 配置grub
grub启动时会在/boot/grub/中寻找一个名字为menu.lst的配置文件,如果找不到此文件则不进入菜单模式而直接进入命令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