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科技

标题: 新版 轻轻松松的安装 Linux 系统 [打印本页]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14
标题: 新版 轻轻松松的安装 Linux 系统
如何轻轻松松的阅读本书
给DOS的使用者
给Unix高手
DOS 等於 PC ?
您满意DOS的表现?
Unix 速写
什麽是Linux
何处可以买到 Linux CD-ROM?
关於 Kernel 版本与 Distribution 版本的澄清
关於 Linux的 硬体 drivers
如何选择 Slackware Debian 及 SLS
Linux着作权须知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序文中译 (非完整全文)
Slackware Linux 安装速成班
<一 > 如何选购Linux可以搭配的机器
电脑硬体杂谈
整体考量
CPU 考量
Bus 考量
Video Controller 考量
Disk Controller & Disk Drive 考量
IDE 硬碟
SCSI 硬碟
Linux 支援与不支援的 SCSI 控制卡
已经支援的SCSI卡
仍测试支援中的 SCSI卡
不支援的 SCSI 卡
Linux 不能用 1024以上的 Sylinder吗?
RAM 考量
其他硬体设备
选配一部可以用的 Linux PC
一部可能的最佳组合 Linux PC
 
<二> 作业系统安装初步
如何把Linux装置在全新的机器上
想让原来跑DOS的机器也同时跑Linux, 如何动手
给Unix高手速读
如何将 A: 磁碟与 B: 磁碟互调
Slackware Linux 软体简介
Slackware Linux 的硬碟空间使用分析
Linux/Unix对大小写字母过敏
分割区 (Partition) 考量
开机选择程式

<三> 认识 Slackware Linux 及制作系统安装磁片
选择可以配合您硬体的系统安装磁片
关於 bootdisk
关於 rootdisk
万一仍然找不到合用的 bootdisk
如何选择 Slackware Linux 的 bootdisk/rootdisk
如何选择 bootdisk
Panasoic CD-ROM 安装 SCSI 硬碟
SCSI CD-ROM 安装 IDE 硬碟
软碟安装 IDE 硬碟
NFS 安装 SCSI 硬碟
如何选择 rootdisk
如何制作系统安装磁片
DOS 环境下制作
解压缩 及 RAWRITE.EXE 示范
Unix 环境下制作
<四> 如何在硬碟建置Linux系统
系统安装的步骤
步骤一: fdisk 规划分割区 (Partitioning)
步骤二: 建置档案系统
步骤三: 把 Slackware Linux 安装到硬碟
使用 bootdisk及rootdisk 磁片来开机
关於 root 使用者
关於虚拟萤幕 (Virtual Console)
fdisk 硬碟分割区规划示范
系统软体安装前的说明
set up 六程序
1. 启动 SWAP PARTITION
2. 指定安装目的分割区 (Target)
3. 指定安装来源 (Source)
4. 选择安装软体 (DISK SETS)
5. 实际安装 (Install)
6. 最後系统设定 (Configuration)
setup 启动
启动虚拟记忆体
指定安装目的分割区 (Target)
指定安装来源 (Source)
软碟安装法
NFS网路 安装法
硬碟安装法
CD-ROM 安装法
选择安装软体
Install 实际安装
系统设定 (Configuration)
制作一张系统启动磁片
设定数据机
设定滑鼠装置
设定唯独光碟机
设定数据机速度
设定 LILO
设定网路
<五> 其他非标准安装程序解析
交大『云观 CD-ROM III』直接由 CD-ROM执行之安装法
bootdisk 磁片可以当作系统急救磁片
如何自制 bootdisk
pkgtool 软体维护
手工建置档案系统
您需要虚拟记忆体吗?
手工建造 Swap Partition
手工建造 Swap File
手工设定 LILO
如何解除LILO自动开机程序

附录零. Slackware Linux 常见疑难 (附回答)
附录一. Linux支援哪些硬体设备 (Hardware-HOWTO)
附录二. GNU General Public Lisence版权声明全文
附录三. Linux Frequented Asked Questions (上)
附录四. Linux Frequented Asked Questions (下)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14
您可以由本书得到哪些收获 -- 自序

不记得什麽时候开始着手写这本书了, 我只感觉到, 差不多才一
年半不到, 这本书的内容竟然就过期了这麽严重, 而从新改版的想法
一直都有, 只是诸事颇忙, 於是一拖再拖。
1994年十月, 我在资策会开了两个 Linux 技术讨论会, 其中一个
谈 Linux安装, 另外一个谈进阶应用, 像是各种网路设定种种。 我记
得讲完第一场安装的部份後, 我感觉糟透了, 一来我发觉我应付不来
各式各样不同层度问题之外, 更严重的, 是我组织能力薄弱, 没有办
法用嘴巴很条理的解说。 於是我决定发奋着书 :-) 这是一本定位
在入门的书籍, 由其只介绍与 Linux系统安装有关的部份。
经过两个月的思考, 我几乎把旧版的内容完全丢到, 重新规划, 一
边写一边做测试, 其实也一边学习, 感觉更了解 Slackware Linux各方
面的设计, 我期望这些时间所留下来的文字, 能够对读者朋友们有帮助
,也希望这本书能帮帮助您发现 Linux的了不起用途。 不过在此也再次
提醒读者, 本书所介绍的只局限在 Linux系统安装方面, 您若想发挥
Linux 三头六臂的本事, 您有必要多叁考各式各样的 FAQ 与 HOWTO 文
件等等, 在本书附录我有摘录一些, 而更丰富的部份, 请叁考笔者拙着
「轻轻松松管理 Linux/Unix」 的介绍。
最後, 这本书也存在有电子版本, 经济能力不许可买这本书的朋友
们假如可以上 Internet的话, 可以用 FTP 到 NCTUCCCA.edu.tw:/
Chinese/YuanInfo/Linux目录下取得。
曾瑞源 1994/11/25 台湾.台北
yuan@uuserv.net.tw

第零章 观念篇
请读者用品读散文的心情, 轻松愉快的享受以下的文字。
本章内容:
如何轻轻松松的阅读本书
DOS 等於 PC?
您满意DOS的表现?
Unix 速写
什麽是Linux
何处可以买到 Linux CD-ROM?
关於 Kernel 版本与 Distribution 版本的澄清
关於 Linux的 硬体 drivers
如何选择 Slackware Debian 及 SLS
Linux着作权须知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序文中译 (非完整全文)
Slackware Linux 安装速成班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15
如何轻轻松松的阅读本书
给DOS的使用者
很多 DOS的使用者, 对於作业系统 硬碟分割区 (Partition) 与
档案系统之间的关系没有概念, 假如您就是其中之一, 放轻松, 这本书
的写法非常浅显易懂, 相信即使您原本不熟Unix, 也可以很轻松进入
Linux的门槛, 并进而利用它。
这本书的另外一个风格, 就是罗唆且详尽的实际说明。笔者一直设法
把萤幕上实际的情况, 真实的节录出来, 且附上详细的解说, 希望这可以
让每一个读者都觉得浅显易懂, 即或不懂, 也可以依样画葫芦地架设起一
套高功能Linux/Unix工作站。
至於阅读本书的方法, 您大体上照着笔者各章节的顺序来阅读, 在各
章节中, 会有更明确的指引, 照着这样来读, 您应该可以很快补足原本
所欠缺的观念。

给Unix高手
Linux虽然没有名份及血统, 对於熟悉Unix的您, 绝对会惊讶於Linux
拥有Unix家族所应有的东西, 比方像典雅的气质且亲和力居Unix成员之冠(
Unix家族的传统最是欠缺亲和力)⒐叱R恍亩嘤(多工)⑹视αη(在不
同硬体架构上, Unix都能存活)⒐低能力超强(网路⑼ㄑ)..等等, 您
都可以在Linux上发现这些您最熟悉的风采。
您有了Unix经验作背景了, 您大可很快速的浏览。为此, 在第一
章中, 我为您准备了〃给Unix高手速读〃一节, 让您最快速的知道如
何装置Linux, 所以笔者建议您在浏览本章(第零章)後, 不妨先浏览那
一节。但是, 万一您读起来仍然不顺, 那麽您不妨从头来, 依照我所
写章节的顺序浏览, 这样, 也许某些您欠缺的观念可以得到补强。

□ DOS 等於 PC ?
我们一般通称的PC, 是指 IBM PC 或者 IBM 相容 PC 而言。 PC
只是一个机器, 没有作业系统的话, 机器只是机器。 也就是说, 要
有作业系统来把PC启动, 这部PC才勉强算是一部电脑。 我之所以说
「勉强」, 是因为 PC 加上作业系统但没有应用软体的话, 仍然是废
物。
由上面这段话我们知道了, 要有作业系统才能把PC给启动起来,
那麽这里所说的作业系统专指MS DOSDR DOS或PC DOS等等(以下简
称DOS)吗?
这问题让我想起一个不对但被普遍接受的观念, PC 与 DOS不能
划上等号!! 的确, 大部分PC而言都是跑DOS为主, 但DOS绝对不是唯
一能启动您 PC 的作业系统。换句话说, 我们一般说的PC, 常已经指
「跑DOS的PC」, 这不是很好的说法, 因为我们实际上可以装设 Unix
在PC内, 也可以装设Linux, 甚至要把UnixLinux⒓DOS三种作业
系统装在同一部PC内也行, 我甚至还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之一来开机呢

有这一层认识後, 下次您可不要再把DOS与PC划上等号。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15
□ 您满意DOS的表现?
您可知道, 从硬体的角度来看, 您的PC在运算速度上, 已经超越
了大部分的大型电脑了(这样比较其实是不对的, 以笔者对这两者的了
解, PC 与大型电脑的差异实在太大了, 这里用 CPU 速度一项来做比
较是不恰当的), 但从软体的角度来看, 您的PC却仍是一个阳春⒓蚵
且不安全的系统。上面这句话是真的, 因为您使用DOS。
DOS是有史以来, 最成功商业化的作业系统之一, DOS是少数真正
可以号称为开放系统的作业系统。从软体上来看, 您不大需要害怕不
同厂商所供应的DOS, 会使得原来的软体不再执行。从硬体的角度来看
,您几乎可以随便购买一些周边设备来搭配这一台跑DOS的PC, 只要您
跑DOS, 几乎不会有软硬体匹配的问题, 您有非常好的保障。
可惜上面这些优点都无法掩盖一个事实, DOS是一个极其阳春的作
业系统, DOS是一套16位元⒌スさナ褂谜叩淖饕迪低场5スけ硎驹谕
一个时间里, DOS只能一次执行一项工作, 於是使用者常常被迫用很多
时间在等待。 多使用者表示系统一次可以有多人使用, 您跑DOS的PC,
一次只能被一个人使用, 也就是一个人(或者一个软体) 就占用个整个
系统。由这个角度, 我们回头看我前面的话〃PC已经超越了几十年前的
大型系统〃, 不令人摇头吗? PC是超越了, 可是PC+DOS的组合却仍极
端落後。
上面这一段话对大部分使用者来说, 其实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这
些使用者已经能够满足DOS亲切好用的风格, DOS刚好笨的恰恰好, 非
常容易驾驭。
请原谅笔者如此正负面交互着讲, 我只是想让您更清楚的知道,您
的PC也可以强悍到与工作站电脑脑互别苗头, 假如您将之搭配一个强
悍的作业系统的话。 您的PC也可以简单好用, 假如您搭配一个笨得恰
到好处的作业系统的话, 比方像DOS。这之间的差别, 就是作业系统的
选择。
有了这些心理建设, 您才有理由入Linux/Unix的门来。 Linux可
以充份发挥您 32 位元 PC 的高速运算能力, Linux/Unix可以免除您
对当机的恐惧, Linux/Unix各式各样的发展工具可以让您欣喜若狂,
Linux/Unix可以轻易的让您成为网路通讯的天生赢家, 但Linux/Unix
同样会带给您在系统管理以及使用上的烦恼, 因为伴随强大系统功能
而来的, 也正是复杂⑶沂褂媚讯雀叩南低场
为了给您更完整的概念, 我们先来看看这一部跑Linux的PC有何不
同, 对於「多工」「多使用者」等概念较薄弱的读者, 下面图表或
许可以帮助读者想像如何充分的把一部 PC 做到最大利用, 以及当今
的 PC 硬体上已经多麽强悍, 只要搭配一个恰当的作业系统。 这例是
笔者所筹办的 「UUserv 社区网路」的主机系统, 有关这主机的硬体
规格, CPU 是 Intel 486DX-50, VESA local bus IDE controler 搭
配一个 420MB Seagate 及 540MB WD硬碟, 记忆体有 32MB RAM
256KB cache, 以及 NE2000 相容网路卡等等。 软体方面, 这机器所
执行的工作包括Terminal server (可以接受大多 8 条电话拨接连线)
, 在内部 Ethernet网路提供 NFS (Network File System) 给网路中
其他两部电脑, 另外一条数据专线 24 小时连线 Internet, 是跑 PPP
上 Internet。 在通讯服务上, 这系统执行有完整的TCP/IP网路环境,
以所执行的Server来说, INN news server Gopher server Mail
server (SMTPPOP3UUCP) Name server等等的工作在同一部 PC
之上。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15
以上这麽多工作同时集中在一部机器其实并不妥当, 这里我只是
想用一个实际例告诉大家, 一部 486 PC 可以做到这麽大的功能。 事
实上, 初期的 UUserv 主机确实是这样跑, 不过後来把 Local 的网路
(比方 Terminal Service UUCP NFS等等) 与对外 Internet (比
方 Mail server Name server Gopher server INN Netnews
server 以及 SLIP/PPP 连线本身) 分开在不同的 PC做, 而後者则
是采用一部老旧 386sx-20 PC 配备 16MB记忆体, 跑得也非常满意。这
是题外话。

$ uptime
11:27am up 5 min, 5 users, load average: 0.11, 0.08, 0.02
$ who ← who指令瞧瞧系统上有多少使用者上机, 共有七人
root tty2 Oct 2 01:08
guest tty3 Oct 2 01:47
root tty1 Oct 2 00:57
joel ttyS4 Oct 2 01:24 (:dialup_modem)
guest ttyS5 Oct 2 01:47 (:dialup_modem)
yuan ttyp0 Oct 2 01:03 (linux2.cfic2.com)
yuan ttyp1 Oct 2 01:18 (linux2.cfic2.com)

$ ps ← 我想知道系统目前正执行着多少工作
PID TTY STAT TIME COMMAND
1 con S 2:04 init auto
6 con S 0:00 bdflush (daemon)
7 con S 0:08 update (bdflush)
21 con S 0:07 /usr/sbin/crond -l10
40 con S 6:43 /usr/sbin/syslogd
42 con S 0:00 /usr/sbin/klogd -d -f /var/adm/kernel.log
44 con S 0:00 /usr/sbin/rpc.portmap
46 con S 0:00 /usr/sbin/inetd
48 con S 13:03 /usr/sbin/named
52 con S 0:00 /usr/sbin/lpd
54 con S 0:00 /usr/sbin/rpc.ugidd -d
56 con S 0:00 /usr/sbin/rpc.mountd
60 con S 0:00 /usr/sbin/rpc.nfsd
62 con S 0:00 /usr/sbin/rpc.pcnfsd /var/spool/lpd
101 p 1 S 0:03 -tcsh
102 p 2 S 0:03 -tcsh
103 p 3 S 0:03 -tcsh
764 con S 0:02 -waiting for connection @ 70
1894 con S 0:00 /usr/bin/runq
1900 con S 0:00 /usr/bin/runq
3458 p 4 S 0:04 -tcsh
3494 con S 0:08 /usr/sbin/in.telnetd+issue
:3511 p 2 T 0:00 less README.linux
4757 p 2 S 0:02 tail -f log
6217 p 4 T 0:00 vi README
6447 con S 0:06 /usr/sbin/in.telnetd+issue
6787 p 4 T 0:00 vi README
8151 con S 0:00 /etc/modem ttyS5
8350 con S 0:00 /etc/modem ttyS4
8654 pS0 S 0:00 pppd connect chat -v "" ATD CONNECT /dev/cua0 19200
8657 p 1 S 0:00 tail -f /usr/adm/pppdlog
8759 p 4 S 0:02 make -j4 zImage
8768 p 4 S 0:00 gcc -D__KERNEL__ -I/usr/src/linux/include -Wall
8770 p 4 S 0:00 /bin/sh -c set -e; for i in kernel drivers mm fs net ipc
8772 p 4 S 0:00 gcc -Wall -Wstrict-prototypes -O2
8773 p 4 S 0:01 /usr/lib/gcc-lib/i486-linux/2.5.8/cpp -lang-c
8774 p 4 R 0:01 /usr/lib/gcc-lib/i486-linux/2.5.8/cc1 -quiet
8775 p 4 S 0:00 as -o init/main.o
8776 p 4 S 0:02 make -C kernel
8779 p 4 R 0:02 /usr/lib/gcc-lib/i486-linux/2.5.8/cc1 -quiet-dumpbase bu
8780 p 4 S 0:00 as -o /tmp/cca087721.o
8801 p 4 R 0:00 as86 -0 -a -o boot/bootsect.o boot/bootsect.s
8803 p 4 R 0:00 make -C kernel
8806 p 4 R 0:00 gcc -D__KERNEL__ -I/usr/src/linux/include -Wall
8807 p 4 R 0:00 gcc -D__KERNEL__ -I/usr/src/linux/include -Wall
1129 con S 0:40 /usr/lib/news/etc/innd -p4 -i0
3496 pp0 S 0:01 -tcsh
5618 pp0 T 0:39 tin
6449 pp1 S 0:02 -tcsh
8798 pp1 R 0:00 ps ax
8799 pp1 S 0:00 less
7396 con S 0:01 sh /usr/etc/bbs/service-2
7648 con S 0:00 sh /usr/etc/bbs/service-3
7651 con S 0:00 sh /usr/etc/bbs/service-news
7654 con R 11:24 /usr/local/bin/ctin
7226 con S 0:00 sh /usr/etc/bbs/service-2
7229 con S 0:00 sh /usr/etc/bbs/service-3
7232 con S 0:00 sh /usr/etc/bbs/service-news
7235 con R 20:26 /usr/local/bin/ctin
7968 pS7 S 0:01 sh /usr/etc/bbs/bbs-login
8281 pS7 S 0:00 sh /usr/etc/bbs/service-2
8287 pS7 S 0:00 sh /usr/etc/bbs/service-3
8290 pS7 S 0:00 sh /usr/etc/bbs/service-news
8293 pS7 S 0:14 /usr/local/bin/ctin
7647 pS6 S 0:01 sh /usr/etc/bbs/bbs-login
8617 pS6 S 0:00 sh /usr/etc/bbs/service-2
8645 pS6 S 0:00 less -fmer /usr/etc/bbs/announce-charge

上面这个表示范着, 一部 PC 在某一个时刻的运转情况, 这化许
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到现代 PC 的强悍。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15
□ Unix 速写
这一节想对DOS的使用者讲述什麽是Unix, 用最精简的叙述来含括
Unix的过去与现在, 不光是历史面, 且包括哲学面。这个企图是笔者
从Don Libes及Sandy Ressler合写的LIFE WITH UNIX这本书盗来的,
我将设法用最精简的文字来提出我个人的看法 (也就是偏见)。不满足
或不满意笔者的叙述的读者, 我建议您到图书馆或书店拿〃LIFE WITH
UNIX〃(ISBN 0-13-536657-7, Prentice Hall) 这本书来看, 这是笔
者见过讲UNIX历史 发展⒄苎Ъ坝τ玫鹊确矫孀詈玫氖橹一。假如
您想确切知道 Unix 年代记事Unix的标准等等, 或者多方面比较不
同记载的历史的话, 另外两篇文章您也不可错过, Eric S. Raymond
所着的〃PC-clone UNIX Software Buyer's Guide〃 (可以在
pit-manager.mit.edu /pub/usenet/comp.unix.bsd 档案库取得), 以
及 Unix常见问与答第六册 (Unix -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6/7), 本文件可以在pit-manager.mit.edu /pub/usenet/comp.unix
/question档案库取得)。

传说, Unix在1970年诞生於Bell实验室, 那时Bell实验室与AT&T
公司仍是一家人。
Unix最初的版本是用组合语言写的, 之後又以C语言改写。大约在
最初的五年左右, Unix是一个只限於AT&T内部使用的作业系统。而在
第七年後, Unix才真正成为一个有厂商支援的商业产品, 这第一家卖
Unix的转销商是美商Interactive System Co. (现已被SUN收购)。
七十年代末, 第二个十年, Unix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有很大的
发展, 这也就是着名的BSD Unix 系列。Unix在这学府里过着幸福美满
快乐的日子, 一天一天的成长, 一直到1992年中, 柏克莱大学决定不
再发展 Unix, BSD Unix最後的版本是 4.4BSD。也同时在这一年,
AT&T/USL控告柏克莱不当使用 Unix 执照以及 BSDI 公司(据说, BSDI
成员就是柏克莱发展 4.3BSD 的同一批人)侵权, 最後结果是AT&T/USL
败诉。 後面图中, 笔者摘录了一些有关 BSD发展的时程表。
八十年代迄今, 除AT&T及柏克莱以外, 对Unix进行重大改进的一
个单位, 就是卡内基美浓大学(Carnegie-Mellon Unverisry, CMU)的
Mach 计画, 现在很多多重处理器迷你电脑以及超级电脑等等所采用
的作业系统, 很多都跟 Mach有关。 您大概可以猜想, 最好的Unix都
采用了Mach, NeXT就是其中之一。(根据可靠的谣言, NeXT是Unix中的
极品)。 值得一谈的是, Mach 2.5含有AT&T Unix的纯正血统, 但Mach
3.0就没有AT&T Unix的程式码了, CMU将Mach原本拥有的Unix贵族血统
彻底换成了个民家姑娘, 人人可以亲近的作业系统。於是, 采用Mach
3.0为核心的作业系统也就完全没有 AT&T 执照的限制了, 仍未诞生的
GNU Hurd就是架构在Mach 3.0之上的一套作业系统。
而在AT&T这方面, 似乎被冷落几年後又有新局面, 大约从1983年
System III诞生起, 接着 System IV以至於System V的演进。现今多
数的 Unix 版本便是根据System V发展而来。 至於System V本身的演
进则是从 System VR2 (R2表示Release 2) System VR3 以至於
System VR4, 最後一版也就是一般所称UNIX SVR4或更简称为 SVR4,
SVR4与SVR3有很大的不同, 因为SRV4开始引进了 BSD Unix的特色, 也
就是把 SVR3 以及 BSD 4.2 融合一起。以上是发生在八十年代的故事
。仍活在八十年代的人, 便一直以System V (读作System 5)与BSD把
Unix做一分界。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16
八十年代初(1981), IBM个人电脑出现了。两年後, PC版本的Unix
也跟着推出出了, 这一个市场几乎一年比一年好卖, 美商 SCO (SCO
UNIX) 公司是这一行的翘楚。 随IBM PC之後, 同样列身微电脑的
Macintosh以 及 Atari ST 等等也没有例外, Unix也马上被移植(Port)
到这些Motorola 68K CPU的微电脑上。
八十年代中, 工作站电脑也出现了, 这些跑Unix的工作站又把Unix
带入更广的应用领域, 尤其在绘图运算处理⒆柿峡庥τ靡约巴路通
讯的应用等等, 工作站电脑与 PC Unix在九十年代时尤其好卖, 美商
SUN在这一行尤其是独领风骚。 与此同时, 在超级电脑上, Unix也同
样受宠, 这一行吃得开的有 CrayFujitsu及Convex等等。在九十年
代後, Unix工作站更与Unix超级电脑联手起来攻打原属於大型电脑为
主的商业应用领域, 且显然越来越成功了。这无法阻止的趋势, 就连
电脑界的老大 IBM 也抢着要分一杯羹, 有趣的现象就是, 为了倾全力
抢攻Unix市场, IBM也不得不搬石头打自己的脚了, 因为, IBM在犹疑
一番後也看准了这趋势, 可是由於市场有太多的重叠, 所以IBM同时也
要使出吃奶的全部力量, 来大力来护住其原来在OS/2⒚阅愕缒陨踔
大型电脑的市场不被Unix所侵蚀。
活在九十年代的我们所看到的就很明显了, Unix已广被使用了, 且不
同环境下都有Unix, 从PC⒐ぷ髡劲⒚阅愕缒缘匠级电脑等等都找得到,
所以, 站在使用者立场来想, 我们只要熟悉了其中一种环境下的Unix, 走
到哪里都不陌生。
从这里往下, 我要把话题稍转一下。传说, Unix最常被说成是〃开
放系统〃, 所谓开放系统, 从使用者角度来诠释, 也就是您把一个软体
拿到不同版本的Unix下, 也同样可以跑, 这样的一个环境称之。但从这
之前几段话看来, Unix既然有这麽多不同的版本, 且硬体架构又差异如
此多, 这有可能是开放系统吗? 笔者没有答案, 但对拥有无数Unix奇才
的研究单位或学校来说, 答案可以是〃Yes〃, 但对商业应用环境为主的
产业来说, 答案恐怕是〃No〃。也由此来看, 不同版本Unix之间, 是很
难谈〃相容性〃的, 这现象我们待一会看Linux与Unix的相容性时, 会很
有趣。
一个越完整的电脑系统, 常常也正是一个越趋於复杂的电脑, Unix
就是一个典型。 在这一类完整的电脑系统下, 常常就有三种人: 系统管
理者(在更复杂的系统像是IBM 370系列主机下, 又细分有好几类人)系
统发展者以及基层使用者。 把这话题带到Linux, 您想要好好运用Linux
的话, 您最起码要扮演系统管理者以及使用者的角色。
从前Unix是AT&T的注册商标, 在AT&T成立一家叫UNIX System Lab.
Inc. (USL)的子公司後, Unix的注册版权便转移到USL, 但由於USL还是
AT&T的子公司, 所以AT&T Unix还是一般人对Unix最常称呼的全衔。这
事实一直维持到1993年春天, AT&T把USL 卖给的Novell公司, 从此AT&T
Unix这字眼只存在於历史, 或者只是观念上的名词而已了。 时间到了
1994年春天, Novell 公司破天荒的放弃了 UNIX商标, 把它授与位於
英国的一个 X/Open 标准组织, 这举动让所有符合 X/Open 所制定规格
的作业系统, 都可以冠上 UNIX名称, 不过 Novell公司仍保有原 UNIX
系统程式码的着作权。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16
至於本书从头到尾都使用小写 Unix, 这是取其属性而已 :-) 以
属性来说, 这本书的观点完全把 Linux视为 Unix的一种, 也是这原因
, 这本书经常出现Linux/Unix组合字眼。
图0.2就是Unix诸子百家归纳图, 这图应该可以帮助那些对Unix
家族有兴趣的社会学家或考古学家们。 我特别想提醒您注意的是,该
图的最右边〃渊源〃一栏, 这里我将Unix瓜分为SVR3SVR4Mach
2.5以及 BSD 系列, 这完全是笔者的看法或偏见而已, 您不一定要
认同。另外, 有关本表之血统, 原出自台大萧永厌先生
(syc@cc.ntu.edu.tw) 之手, 笔者特此感谢。
┏━图0.2 ━┳━━━━━━━━━━━━━━━━━━━━━┓
┃公 司 ┃ UNIX 产品名称 硬体 渊 源 ┃
┣━━━━━╋━━━━━━━━━━━━━━━━━━━━━┫
┃USL ┃ UNIX SYSTEM V 4.2 x86 ┃
┃Novell ┃ UnixWare x86 ┃
┃大同公司 ┃ MITUX/SVR4.2 x86 ┃
┃NCR ┃ NCU UNIX SVR4 MP x86 ┃
┃Consensys ┃ Consensys V4 UNIX x86 ┃
┃Dell ┃ Dell UNIX SVR4 v2.2 x86 ┃
┃Esix ┃ Esix SVR4 v4.0.4 x86 SVR4 ┃
┃Microport ┃ Microport SVR4.1 v4 x86 ┃
┃MST ┃ Microport SVR4.1 x86 ┃
┃UHC ┃ UHC UNIX SVR4 v3.6 x86 ┃
┃Univel ┃ UnixWare x86 ┃
┃IFS ┃ IFS SVR4.2 x86 ┃
┃Cray ┃ UNICOS Cray(超级) ┃
┃SUN ┃ Solaris Sparc x86 (SVR4+BSD) ┃
┃Apple ┃ A/UX MAC (SV+BSD) ┃
┣━━━━━╋━━━━━━━━━━━━━━━━━━━━━┫
┃资策会 ┃ SEEDix 3.21 x86 ┃
┃HP ┃ UP-UX x86HP工作站 ┃
┃SCO/MS ┃ SCO Xenix x86 ┃
┃SCO ┃ SCO UNIX V3.2 R4 x86 SVR3 ┃
┃SCO ┃ SCO OPEN DESKTOP 2.0 x86 ┃
┃SUN ┃ Interactive UNIX 3.2 x86 ┃
┃IBM ┃ AIX RS6000PowerCPU ┃
┃Unisys ┃ Unisys UNIX x86⒚阅愕缒 (SVR4+SVR3) ┃
┣━━━━━╋━━━━━━━━━━━━━━━━━━━━━┫
┃ ┃ ┃
┃DEC ┃ OSF/1 Alphax86 ┃
┃NeXT ┃ NeXTstep 68Kx86 Mach 2.5 ┃
┃Mt Xinu ┃ Mach386 x86 ┃
┃Encore ┃ MultiMax 超级/迷你 (Mach+4.3BSD) ┃
┣━━━━━╋━━━━━━━━━━━━━━━━━━━━━┫
┃ SUN ┃ SunOS 68KSparc x86 ┃
┃ DEC ┃ Ultrix 迷你电脑 ┃
┃ SGI ┃ IRIX PC/工作站 BSD ┃
┃ UCB ┃ 4.4BSD HP 9000/300 ┃
┃ (柏克莱) ┃ Sparc, 386, DEC ┃
┗━━━━━┻━━━━━━━━━━━━━━━━━━━━━┛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16
资料来源:
1. 1992.10 UNIX系统世界
2. Eric S. Raymond 着〃PC-clone UNIX Software Buyer's Guide〃
3. Unix常见问与答第六册 (Unix -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6/7))
谈到Unix使用执照也是很有趣, 这「使用执照」 的观念对不熟
Unix或网路应用软体的读者是个很新鲜的观念, 现在一般网路上的软
体的贩卖方式, 常常是「5个人的使用执照」来定价, 或者十人百
人等等。 早期 Unix 的发行是以程式码(Source Code)为主, 而不一
定有可执行码(Binary Code), 不过AT&T Unix的顾客或转销商则须
同时购买Source 以及Binary 执照(license)。 现在的情况则有不同
, 各转销商所卖的Unix 渐渐的也都只有Binary执照而已, 且这类执照
都是「两个使用者」执照, 当您企图多於两个人使用或者完全不限制
使用者数目, 这时您就要购买「不限使用者数目」使用执照, 不用想
也知道, 为此您要额外付出不少银子才行。
至於谈到相容的(或相似的)Unix就更有趣了, 这里笔者所指「相
容Unix」泛指所有不含AT&T Unix 程式码, 自称相容(或相似)於Unix
的作业系统。以笔者所知, 早期最有名的两套相容Unix系统; 一个是
Minix, 这是一套相容於AT&T System 7 的系统, 可以在XT/AT上跑,
售价大约美金 150 元, 额外一提, 早期的Linux便是在Minix下所诞
生。另一套叫做 Coherent 的系统, 这是一套三十二位元系统, 由
Mark Williams 公司所发展, 售价美金99元。至於相似Unix的系统,
根据Eric S. Raymond在〃PC-clone UNIX Software Buyer's Guide〃
上的说明, Quantum Software Systems公司出品的QNX, 及 Lynx
Real-Time Systems Inc. of Los Gatos, California公司出品的
LynxOS等, 都是属於这一类的作业系统。 另外大名鼎鼎, 曾经未演
先轰动的Microsoft NT也算是其中之一。
1991年四月诞生的Linux 0.011992年初的386BSD 0.0以及Mach
3.0 则是三套不用花钱的Unix相容系统, 另外, 未诞生的GNU Hurd作
业系统, 乃架构在Mach 3.0之上, 但笔者对Mach 3.0以及GNU Hurd所
知甚少。 而对於Linux及386BSD, 笔者则为此损伤了不少脑细胞。照
笔者使用 386BSD 与 BSD 4.3 的经验, 这两者非常的相容。 另外,
前阵子 Unix界最着名的控诉案, 被USL所告结果胜诉的BSDI公司的
BSD386 作业系统, 其与 386BSD 是同父母所生, 其程式码都同样来自
柏克莱的 NET2, 不同的是, BSD386采商业发行。
不含UNIX程式码的Unix相容或相似作业系统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16
┏━图0.3 ━━━┳━━━━━━━━━━━━━━━━━━┓
┃出 品 ┃ UNIX 产品名称 硬体 售价 ┃
┣━━━━━━━╋━━━━━━━━━━━━━━━━━━┫
┃FSF ┃ GNU Hurd 68K CPU 免费 ┃
┃MarK Williams ┃ Coherent AT US$99 ┃
┃Prentice Hall ┃ Minix x86 US$169┃
┃Bill & Lynne ┃ 386BSD x86 免费 ┃
┃ Jolitz ┃ ┃
┃UCB 4.4BSD ┃ FreeBSD x86 免费 ┃
┃UCB 4.4BSD ┃ NetBSD x86Sparc 免费 ┃
┃Linus Torvalds┃ Linux x86 免费 ┃
┃Lynx Inc. ┃ Lynx 不详 不详 ┃
┃Quantum ┃ QNX 不详 不详 ┃
┃Microsoft ┃ NT 可以在大部分CPU上跑 不详 ┃
┗━━━━━━━┻━━━━━━━━━━━━━━━━━━┛

BSD发展的时程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BSD
first demand paging unix
|
|
V

4.1 BSD
first TCP/IP
|
|
V

4.2 BSD (1983)
first widely available
release of TCP/IP
first sockets
|
|
V

4.3 BSD (1986)
TCP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
|
V

4.3 BSD Tahoe (1988) -------------------> BSD Networking Software
slow start, congestion avoidance Release 1.0 (1989)
|
|
V

4.3 BSD Reno (1990) --------------------> BSD Networking Software
TCP header prediction, Release 2.0 (1991)
SLIP header compression,
routing table changes
|
|
V

4.4 BSD (1993) -------------------------> 4.4 BSD-Lite (1994)
multicasting,
long fat pipe modification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自 1994 12月9日 Usenet comp.os.linux.misc 信区, 作者
Kenneth Stailey, kstailey@leidecker.gsfc.nasa.gov, 本文引用
经原作者许可)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18
□ 什麽是Linux
在谈完了DOS以及Unix之後, 笔者终於回到主题, 什麽是Linux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 Linux 是一套作业系统, 对 Linux的发展来说,
Linux 字眼尤其是指 Linux 的 kernel (系统核心服务程式) 而言。
对我们一般 Linux使用者或管理者来说, 我们所谈的 Linux, 并不是
这一小区块, 我们是指一个可以具体提供某些解决方案的作业环境,
用电脑术语来说, 就是包含有 Linux kernel utilities (系统工具
程式) 以及应用软体的一个整体。 换句话说, 不论我们从网路或从
CD-ROM取得 Linux, 我们取得的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完整作业环境的套
装软体。
前面讲过, 照本书的看法, Linux是 Unix的一种, 细节上来说,
Linux 是一套相容於 System V 以及 BSD Unix 作业系统, 至於这相
容字眼, 後者来说, 目前可以说有source level的相容, 对於前者
System V 则已经有 binary 相容。 所谓 source level相容, 就是
把软体程式码拿到 Linux底下重新编译之後就可以跑, 至於binary相
容, 就是软体执行档直接拿到 Linux下也可以跑。 我们观察到一个
有趣的现象是, Linux与Unix的相容, 恐怕胜过於不同版本Unix之间
的相容程度! 但这究竟如何, 各家见解有所不同, 笔者也不敢强迫您
据以相信。 至於Linux 原创者 Linus本人的说法, Linux 是一套遵
从 POSIX规范的一个作业系统, 至少在系统 kernel是如此。
Linux於1991年四月, 由芬兰人Linus Benedict Torvalds
(torvalds@kruuna.helsinki.fi) 所独立草创, 之後, 历经无数版本
的演进, 才渐渐变成一个完整的作业系统, 这发展过程吸引了全球的
玩家以及部份商业组织的叁予, 这样的一个软体发展模式也只有透过
Internet才有可能。 另外, 光有系统核心一点用处也没有, 我们这
里所推荐的 Linux, 是指经过整合过的 Linux套装软体, 比方像
Slackware Linux Debian Linux及 SLS Linux等等都是, 本书主要
介绍Slackware Linux为主。
Linux 主要是架构在 386/486/Pentium等等 CPU的电脑上的一套
作业系统 (未来也有可 能在 Alpha PowerPC 等 CPU的机器上跑),
至於该 PC 可以是传统 ISA bus EISA VESA Local或 Intel PCI
等汇流排架构都无所谓, 读者朋友若要选购一部PC来跑 Linux, 当然
是以能够支援 EISA VESA Local及 PCI等等的PC为主要考量。
在硬体其他细节上, Linux支援有相当多的各式各样硬体设备。
几乎所有类型的萤幕显示卡及萤幕都可以跑 (有关 X Window图形显示
模式不在此讨论范围) 各式各样的滑鼠装置 几乎所有类型的 SCSI
界面设备 (像是CD-ROM 硬碟⒋糯机等等), 大部分的 IDE界面硬
体也都支援, 其中像 Misumi CD-ROM Panasonic 562/563 CDROM
(Linux最多支援 16部 Panasonic CD-ROM) Sony CDU31A/CDU33A
CD-ROM等等。 更详细的细节, 读者们有必要叁考附录『 附录一.
Linux支援哪些硬体设备』。
接下来我简单的负面列表。 Linux不能在 80286 CPU的机器上执
行, 记忆体比 2MB少的机器也不行, 通常少於 4MB的话, 有时连安装
都安装不起来, 想跑 X Window 的话, 8MB 算是勉强可行。 一个有实
用功能的 Linux, 至少要有 16MB的记忆体。 至於硬碟空间, 从零到
几 GB byte都行, 假如想安装在硬碟的话, 最基本的 Slackware
Linux 大约只要 10MB的空间就可以了, 假如把基本系统工具程式
常用应用软体以及完成 TCP/IP网路软体安装的话 (就是AB及N系列
编号软体), 差不多40-50MB之间, 至於所有软体原完整安装的话, 大
约150MB - 200MB之间。
截至目前为止, 在台湾已经有相当多的公私立单位采用 Linux,
尤其是把 Linux 拿来提供 Internet 网路服务。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
笔者经营的「 UUserv 社区网路」, 提供这社区网路服务的机器就是
一台 Linux的机器, 这机器出了连接 Internet之外, 同时也接受拨接
(Dialup) 连线。 这机器的配备是, Intel 486DX50 CPU 32MB记忆
体 两颗 IDE硬碟 (Seagate 420MB + WD 540MB) VESA IDE
Multi-IO 卡 ET4000 显示卡 两片 Multi-Port card (八颗
16550A UART chip) 一部 Panasonic 562B CD-ROM 一片 AT-bus
CD-ROM 控制卡 一片 NE2000相容网路卡 五台数据机 一个1.44MB
软碟, 及一个VGA彩色萤幕。 本系统从安装容易度 系统管理容易以
及系统稳定度来评估, 其表现都算不错。
这里我摘录两则国外的使用经验, 让读者叁考。根据 Lyle Meier
(ldm@texaco.com), 「我感激Linux的创作者们推出这样好的作品,
Linux至少与其他商业系统一样好, Linux还额外的有原始程式码。...
我管理80部 Sun (工作站) 二十部SGI (工作站)以及十部IBM RS
6000 (工作站), 我现在把Linux装在我的Gateway 4dx2-66e上 (译者
注, Gateway是美国一家相当有名的个人电脑品牌, 其制造地为台湾)
, 安装Linux的程序实在太容易了, Linux所表现的不比以上任何一个
系统差...」。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18
另一例子, 根据1993年4月27日, 接收自Linux Activist Mailing List,
法国人 Charles Lopes (lopes@infpc3.univ-pau.fr) 在〃Normal〃频道
发出的讯息说, 他们在学校(Univ. of Pau, France)内架设的Linux主机,
开放有200个使用帐号, 而最多有30个人同时连线上机... 实在令人讶异,
正巧, 这封信正是这位老兄(或老姐)从这部Linux主机发出的, 〃@infopc3.
univ-pau.fr〃正是这部主机。

我们介绍 Linux时, 也不可忽略掉现实, 就是, Linux现有的商
业软体仍然不多。 到目前为止, Linux才逐渐吸引商业Unix应用软体
发展者的注意力, 在 Usenet 网路上可以在 comp.os.linux.announce
看到陆陆续续有商业产品发表。
最後, 请允许笔者比话题弄大一些, 我感觉, Linux 对台湾的软
体工业来说, 也许是契机之一, 因为台湾的软体工业一直都没有到达
OS 这个层次的产品, 尤其在高阶多工多使用者的作业系统上。 Linux
提供有完整的程式码, 甚至, 整套Slackware Linux 套装软体的程式
码都可以免费取得, 您喜欢的话, 您可以做任意的修改, 却不需要因
此付出一分一毛的版权费。 我在想, Linux有资格在台湾成为一个成
功本土化⑶壹哿物美 (这一点相当重要) 的高阶作业系统。若有这
一个可能, 便是因为Linux开放的着作权规范所致, 谈到这样开放的着
作权规范, 我们不免要感谢在美国由一群具有热情傻劲与伟大理想的
人所组成的自由软体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Inc), 这基
金会给电脑界带来的全新的着作权观念, Linux便是在这样观念下才普
传开来。

□ 关於 Kernel 版本与 Distribution 版本的澄清
Linux 的演进模式, 完全无法套用於传统的「软体工程」模式,
这是因为 Internet这了不起的媒体存在, 不过这不是我们这里要谈
的 :-)
我们一般人对 Linux的发展, 常会把 Kernel 与 Distribution
弄混了, 我们以 Kernel 版本来说, 目前的版本的序号大约是 1.1.72
, 1.2.0 也快要推出。 相对於 Kernel版本, 所谓的 Distribution
版本, 比方 Slackware Linux 是从 1.0.4 以直到最近的 2.0.2 以及
2.1.0。
Linux Kernel 的发展与 Slackware Linux 的发展是各自独立的,
Slackware Linux 通常内附有一个 Kernel Source, 以及好几个 Kernel
Image, 一般人最常遇到的系统更新需求, 也就是拿最新版 (同时必须
确定是稳定版本) 的 Kernel Source, 取代随 Slackware Linux 所附
的旧版, 重新编译成 Kernel Binary, 之後进行新旧更新。
把 Kernel 与 Distribution 版本的观念弄清楚了, 对您的第一个
好处就是, 下次您遇到问题想问人时, 您可以正确的说明系统的最基本
讯息。

□ 关於 Linux的 硬体 drivers
网路上 (tw.bbs.comp.linux) 经常有朋友问起, 「有关某某某硬
体的 Driver去哪里找?」, 这牵涉到一些观念上的混淆, 容许笔者在
此做一些说明。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19
□ Linux着作权须知

Linux 系统核心的着作权主要是Linus本人所拥有 (核心内个别
的 drivers 其着作权为个别, 但对於实际版权规范, 乃引用美国自
由软体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Inc)着名的GNU General
PublicLicense使用执照, 根据该使用执照, 任何人都可以采收费或
非收 费方式来发行Linux, 在符合该使用执照条件规范下, 做任意的
修改等等。
由於这具体涉及美国着作权法律规范, 笔者建议任何想销售Linux
或发展 Linux 的读者, 在您看到Linux所存在的商机同时, 也得小心
谨慎, 先把着作权声明好好研究明白, 之後您才有办法将Linux做最
大的运用以及最大的获益。反之, 万万不要放任自己对着作权观念的
无知, 惹讼上身, 致使您公司数年根基瞬间倾倒。为此, 在附录二有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版权声明全文〃 英文原本, 您可不
要等到上法院才来研究本着作权声明, 这可能有些迟。另外一个同样
重要的是〃GNU Library General Public License〃, 通常您在
Linux 环境下, 用她的发展工具(GNU C C++等等)来发展应用软体时,
您就有可能必须接受这版权声明的规范了, 这版权声明可以在本书附
带软体A1磁片上找到。
下面的两段话设计来提供您有关GNU使用执照的基本概念, 这些
说明不具法律效力, 也不保证与该执照规范吻合, 您最好找您的律师
一起赏读 :-)
这里您不妨先记住一个大原则, 不论您从任何管道取得Linux (包
括 Linux系统程式及所有相关软体), 您都被允许做任意的拷贝。同
样的, 当您将Linux分送或销售出去时, 您也不可以限制收受人不准
拷贝, 也就是, GNU 使用执照要求您给予您的收受人同样的权利以及
义务, 您能够做与不能够做的事, 您的收受人都 与您一样。
另外, 您可以取得程式码(Source code), 做您喜欢的更动, 您
更被允许将之贩卖图利。但特别注意的是, 当您的收受人要求您提供
程式码时, 您不可以拒绝, 最起码您必须告知何处可以得到该程式码
。此外, 您不可据此宣称这是您公司专属品 (这便是偷窃了!)。
□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序文中译
下面所列是该使用执照的序文(注意, 不是执照的法律条文本身), 笔
者将之译成中文, 目的是用来帮您了解该执照的精神面。
━━━━━━━━━━━━━━━━━━━━━━━━━━━━━━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19
序言
对大多数电脑软体而言, 使用执照(licenses)都是被设计来夺取您
某些自由, 也就是您无法拥有与他人分享该软体⒒蛘吒改该软体的自
由。与此相反的, 本使用执照(the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是来
保证您分享或更改自由软体(free software)的自由, 也就是用来确保软
体对任何使用者都能维持自由状态。本使用执照适用於本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所发行的软体, 以及所有声明援引本执照的电脑
程式。(本基金会的某些其他软体, 并且含括在The GNU Library General
Public Licence规范下)。您也可以援引本执照作为您电脑程式的着作权
声明。
值得注意的是, 当我们谈到所谓自由软体时, 我们所指的不是价钱,
而是指自由而言。本执照是被设计来确保您能够拥有下列行动的自由:
分送这些软体(您喜欢的话, 也可以采收费服务)⒂涤谐淌皆始码(source
code)或者有管道来取得程式原始码⒏改该程式或部份使用该程式在其
它新程式上⒁约爸道您有权做上述这些事情。
为了保障您的权利, 我们必须赋予一些限制, 也就是禁止任何人来
侵夺您这些权利, 或者禁止任何人要求您放弃这些权利。反过来说, 当
您分送或修改这些软体时, 我们所加的限制便落在您身上。
举例来说, 不论免费或者收费, 只要您分送了这些自由软体, 您必
须完全的授与您的收受者相同的权力, 您必须确定您的收受者也能如同
您一样, 可以得到⒒蛴泄艿赖玫礁萌硖宓某淌铰搿D必须让使用者知
道这些规定情况, 他们由此可以得知他们应有的权利。
我们用以保护您的权利的两个步骤是: (一) 在软体上宣告版权所有
, (二) 提供您本执照, 您由此得到本执照的授权许可, 以进行复制⒎
送或者修该软体。
同时, 为了保障每一位创作者以及我们自己, 我们要确定每一个使
用者都知道 -- 对於这些自由软体, 我们不提供任何的品质保证。假若某
人修改了这些软体, 并且进一步将之流通出去, 我们要这些辗转拿到软
体的使用者知道, 他们所拿到的已经不是原来的软体, 若这些被修改的
软体产生了问题, 原创作者的声誉可以不受影响。
最後, 任何的免费程式随时都有可能被软体专利权(software patents)
所威胁, 我们希望避免个别的经手人(redistrubutors)引用自己的专利
执照(patent licenses), 而使该软体沦为私有软体(Proprietary
program)。为避免这情形的发生, 我们清楚的订下这份专利权声明, 它允许
每个人都有使用这些软体的自由, 否则, 我们乾脆放弃版权所有。
底下就是具体的规范及条件, 为复制⒎炙图靶薷恼庑┤硖迨彼需
遵照。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TERMS AND CONDITIONS FOR COPYING, DISTRIBUTION AND MODIFICATION
〔.... 此处接着该执照本文, 详细请叁考附录二... 〕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19
□ Slackware Linux 安装速成班
这一节, 我想用最简单的方式, 把 Slackware Linux 系统安装的
最基本过程, 节录出来。
A. 安装磁片制作: Slackware Linux 安装时, 需要两片磁片, 这两
片分别是启动片 (bootdisk) 与基本档案系统片 (rootdisk)。 安
装磁片的制作, 可以分别在DOS 下用 RAWRITE.EXE, 或者在附有软
碟机的 Unix/Linux 工作站上, 用 dd 指令制作, 制作的细节就是
取得 bootdisk 及 rootdisk 两个档案, 假如这两个档案已经被压
起来, 先将之解压缩 (用gzip), 之後将之「写」到磁碟上。
B. 规划硬碟分割区: 硬碟在为作业系统使用之前, 必须经过两道步骤,
第一就是制作分割区, 第二就是制作档案系统。 我们用安装磁片将
机器启动後, 可以 Linux的 fdisk 工具程式, 造出一个或多个分
割区, 制作分割区的动作, 在 MS-DOS底下只能造出一个 Primary
分割区, 但是在 Linux下则可以造出 4 个, 以及一个 Extented
分割区, 以及其下分割出更多的 Logical partition。 Linux 可
已被安装在Primary分割区或者 Logical partition。
C. 制作档案系统: 实际执行 Slackware Linux 安装时, 本步骤可以
与步骤 D. 合在一起。 制作档案系统的工作, 就是进一步赋予分
割区独特的档案系统属性, 这工作在 DOS 环境下被称为「格式化
」 -- FORMAT。
D. 开始安装: 同样用安装磁片开机後, 以 root 进入系统,执行 setup
指令。 备妥一张格式化过的磁片, 预备作为以後的系统开机片。
setup 过程除了将系统软体安装到硬碟内的 Linux 分割区之外,
还包括设定系统的开机方式, 比方由硬碟选择开机, 或者由软碟
开机, 悉听尊便。
E. 安装完成後, 重新启动机器, 以刚制作的软碟或硬碟开机, 就可以
进入 Linux 系统。
假如不幸的, 您依照以上操作却不成功, 您有绝对的必要, 详细阅
读我在本书各章节所介绍的细节, 这本书本身是一本详细的「一贯班」
介绍, 这或许比「速成班」对您还有用 :-)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0
第一章 如何选购Linux可以搭配的机器


这一节笔者要带领读者, 用 Linux的角度来看电脑硬体的一些细
节。 在此我先提醒读者朋友一个事实, 作者本人在硬体方面并没有
深入的研究, 我所知道的, 只能算是一般性的电脑硬体常识。 这并
不是笔者自谦。 因此对於我往下的建议, 读者们叁考之馀, 有需要
额外寻求真正专家们的背书。 我感觉这样子您会比规划出最符合您
需求的一个硬体配备。
本章内容:
电脑硬体杂谈
整体考量
CPU 考量
Bus 考量
Video Controller 考量
Disk Controller & Disk Drive 考量
RAM 考量
其他硬体设备
选配一部可以用的 Linux PC
一部可能的最佳组合 Linux PC



□ 电脑硬体杂谈
对商业环境的使用者来说, 可能多半已经有主意, 要拿 Linux
执行哪些任务, 这种任务导向的需求之下, 要选择可以搭配 Linux
作业系统的硬体设备, 可能会比较容易。 至於玩家或者只是想尝试
一下高阶 OS 的学生来说, 情况的弹性有时比较大, 考虑之事项有
时反而多。 这现象常常是因为您这一台机器除了 Linux之外, 还会
用来执行其他作业系统 (比方DOSOS/2 NTNeXTStep等等), 另
外, 这一个族群的朋友在预算上比较需要精打细算, 因此, 在进行
硬体选择评估时就不是那麽容易。 无论如何, Linux 对硬体的最低
要求 您所期待的功能以及价格几个因素, 是大家共同的基本衡量
项目, 这几个项目也就是我们据以采购可以搭配 Linux 作业系统的
电脑硬体底线, 不过, 有关价钱因素, 由於时效性问题, 本文没有把
这因素列入考量。
照笔者浅见, 在大约 1992年之前, 在台湾个人电脑 (PC)市场上
多半都可以说是大众规格的 PC, 意思是说, 大部分的 PC纵使品牌不
一样, 其规格的差别很少。 那种时代, 人们买电脑时大概只需要知
道所谓『286』『386』 或『486』电脑即可。 现在的差别则越来
越明显, 高低阶产品的差别像是主机板设计 CPU 选用 RAM多寡
及最大扩充量 Cache多寡⒒懔髋 (Bus) 种类 硬碟种类及其控
制卡 显示卡种类以及萤幕等等, 个别组件之差异已经很大, 光是
一个部份有差异, 其硬体效能可能就会有很大差异。 换句话说, 现
在这时代, 已经不是用『386』 『486』 等名词就足以分别不同的
PC 层级了, 这对於搭配三十二位元高阶作业系统的硬体尤其明显。
也或许我们可以观察到, 由於 PC的架构本身已经有了结构性的改变,
配备良好的高阶 PC 已经不再是 『个人电脑』了, 它甚至已经可以
工作站电脑或甚至迷你主机相抗衡了, 假如这样的硬体搭配像Linux
这样的多工多使用者高阶 OS的话。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0
□ 整体考量
我首先建议一般性的采购原则: 我们所建议的, 是所谓 IBM 相
容 PC。
很多朋友知道台湾大约生产了全球百分之 70 左右数量的整装PC,
这些几乎都是所谓的 IBM相容PC, 换句话说, 只要我们购买一部台湾
产制的 PC, 我们几乎可以大胆假设, 这大概就是一部可以跑 Linux
的PC。 不过这并不是说没有例外, 一些大厂的产品仍然会有独家规
格的设计, 比方DEC HP IBM Compac 及 Acer (宏棋) 等等品
牌的PC会有这些例外的情况。 我建议您, 当选择大厂产品作为 Linux
平台时, 切记要额外的检查其相容性。 作法上, 至少要拿 Bootdisk
及 Rootdisk 开机看看, 最好也能够进一步安装及运转测试。
至於到底什麽才是『IBM 相容PC』, 请注意, 不是 IBM PC⒁
不是IBM PS/2或PS/55 系列 PC。 有一个观念很重要, 全世界除了
IBM生产 (或OEM) 的PC 叫做 IBM PC以外, 其他厂商所生产的PC,一
般才称之为『IBM相容PC』。 这里真正建议您采购的, 正是IBM 相容
PC。
顺便介绍一点, 假如我们采购整套的电脑时, 最好能留意一点,
现在很多PC在出厂时, 已经把DOS以及MS-Window装在硬碟了, 这是
一个明显趋势, 让消费者买回家, 一插上电源就可以使用, 不需要
额外的装置。 这一种电脑非常好, 但是这刚好也不是您想买的电脑
。 特别提醒您, 您所要买的是一部硬碟里面什麽也没有的PC, 您无
须浪费钱, 您更不需要带给自己麻烦, 因为这一类现成可用的电脑
已经把硬碟全部都给了DOS了, 这不是您乐於看到的局面。
您甚至连DOS (不论MS-DOS PC DOS或DR DOS等等)也可以不要
购买, 除非您想同时跑 Linux 及 DOS。
由於『IBM 相容 PC』 仍然是一个非常模糊的定义, 以下我们
就用分解动作, 来看看到底搭配 Linux的一部机器, 其各部份组件
是如何一回事。
CPU 考量
上面两三段话的介绍, 是从轮廓面来谈 PC, 以下我们就要更细
的看 PC 的各部份组件。
截至目前为止, IntelAMD或 Cyrix这三家出品的 x86 系列CPU
并没有听说与 Linux不相容的例子, 这三家出品的所有 386 486
及 Pentium (或者俗称为 586) CPU 都可以用来跑 Linux。 甚是
1994年最後一季市面上出现了第一颗非美国品牌的 x86 CPU -- 台湾
联华 U5, 也可以跑 Linux [注]。
注: 必须搭配编号 1.1.71 或者更新的 Kernel才行。
与 CPU 很接近的话题, 就是 FPU 数学辅助运算器。 由於 Linux
Kernel 本身可以支援 FPU 模拟, 所以 Linux 可以在没有 FPU 的机
器也可以运转, 只是这会具体影响系统的效能, 尤其针对编译 图
形处里方面的工作会尤其明显。 照目前 CPU 的市场来看, 所有 386
级, 一直到 486SX或SLC/DLC等等 CPU的电脑, 其出厂时多半没有内建
FPU 装置, 所以购买这类机器搭配 Linux时, 就要额外询问该机器是
否有外加像是 80387 这类的处理器。 486DX 以上层级 CPU 则内建有
FPU。 Linux 机器自动侦测到 FPU 装置时, 它就不会再做模拟, 而直
接利用 FPU 作为运算辅助引擎。
最後一点, 截至目前 (1994十一月) 为止, Linux 并不支援多CPU
架构的机器, 长期的将来应该可以期待。 其他非 x86 的CPU, 目前
都尚未有成熟的支援, 但是将来或许 Linux 也有可能被移植到 DEC
Alpha Motorola 68K 及 IBM PowerPC 等等 CPU 的机器上, 至少目
前的 Linux kernel source tree 已经完成了这样的预备与调动。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0
Bus 考量
这里所要谈的, 也会把很多朋友给搞糊涂了。 这一两年来, PC
之所以有结构性改变, 我感觉, 就是 Bus 汇流排架构的改变, 以及
由此所带动的周边控制器的升级。 对内行人来说, 也就只有在这样
架构改变之下, 使用最新高速 CPU 才有意义。
另外, 关於汇流排 (Bus)架构, ISA EISA VESA Local 及
Intel PCI 等等都可以选择。 目前 586 CPU (Pentium) 层级的主
机板普遍都是 PCI 汇流排架构, 这种主机板有些可以配合支援 PCI
或 传统 ISA 汇流排的控制卡, 有些甚至还可以支援 VESA Local
或 EISA。 也就是假如您选用这些新式设计的 586 级主机板的话,
您可以根据该版子的实际设计规格, 来搭配选用 PCI EISA 或
VESA Local等规格的控制卡 (Controller), 像是绘图界面卡 (Video
card) 网路卡 硬碟控制卡等等, 这样就可以充份利用这些先进
的 Bus设计, Linux 也可以支援这些新式设计。

□ Video Controller 考量
您若有不跑 X Window 环境的话, 几乎任何显示控制卡及萤幕
都无所谓, 市面上看得到的像是 MGA CGA EGA VGA SVGA
与各类型所谓加速绘图控制卡等等显示卡, 以及其对应搭配的显示
器。 另外, 拿 Linux作为 Server级机器的话, 也可以完全不需要
显示控制卡或萤幕。
不过若要在这部 Linux机器执行 X Window的话, 这时候萤幕显
示卡的规格细节就变得很重要, 这是因为显示卡类型太多了, 想想,
刚提到 ISA EISA VESA Local 及 PCI 等等这麽多的架构, 这
些个别架构目前都已经有各自规格的萤幕显示卡推出了, 目前整个
电脑软体工业本来就跟不上硬体的演进。 X Window 没有办法支援
所有这些不同的控制卡。
对这话题很关心的朋友, 大概都是有需要用到 X Window的朋友,
我建议您, 一定要叁考附录三 XFree-HOWTO 这文件的说明来选择合
适的卡。 底下我就做一个最精要的摘录, 这是截至 XFree 2.1 版
所支援的硬体:
o nonaccelerated chipsets:

o Tseng ET3000, ET4000AX, ET4000/W32

o Western Digital/Paradise PVGA1

o Western Digital WD90C00, WD90C10, WD90C11, WD90C24, WD90C30

o Genoa GVGA

o Trident TVGA8800CS, TVGA8900B, TVGA8900C, TVGA8900CL, TVGA9000,
TVGA9000i, TVGA9100B, TVGA9200CX, TVGA9320, TVGA9400CX, TVGA9420

o ATI 28800-4, 28800-5, 28800-6, 28800-a

o NCR 77C22, 77C22E, 77C22E+

o Cirrus Logic CLGD6205, CLGD6215, CLGD6225, CLGD6235

o Compaq AVGA

o OAK OTI067, OTI077

o accelerated chipsets:

o Cirrus GLGD5420, CLGD5422, CLGD5424, CLGD5426, CLGD5428

o Western Digital WD90C31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0
□ Disk Controller & Disk Drive 考量
?
假如不严格考虑执行效能的话, 或者说您的 Linux机器没用在
Disk IO很重的场合, 这情况硬碟控制卡选择 IDE 或 SCSI倒是无所
谓。 目前新式设计的 IDE Controller搭配 IDE Disk, 它的表现与
SCSI Control + SCSI Disk 已经不会有明显差异。 不过, 以多工
作多使用者做业环境来说, SCSI 的表现却可能远优於 IDE 非常多
现。 换句话说, 假如您的 Linux主机是把在数十人或数百人使用者
的场合, 我的建议是, 不要使用 IDE。
?
IDE Card
大部分的 IDE 硬碟控制卡的存在型态, 多半是所谓 Multi-IO
卡, 这些卡把 PC 必备的串列埠⒉⒘胁阂约叭淼控制统统包含一起
了。 几乎决大部分的 IDE 硬碟控制卡与 Linxu搭配都不会有问题,
不过一些新式的 Enhanced IDE, 可以控制四部 IDE 硬碟, 这种控制
卡我就没试过, 想试试的朋友可以上网路拿 (sunsite.unc.edu /pub
/Linux/kernel/patches/diskdrives) EIDE driver, patch 到系统
核心程式码, 之後重新编译即可。 不过, 也许不久的将来在标准的
核心就可以有 EIDE 的支援 (可能会 1.2.0 版以後的核心)。

SCSI Controller
至於 SCSI控制卡, 只要您的 SCSI 卡可在 Linux下成功运转,
我们几乎就可以大胆假设, 您的 SCSI 硬体装置就可以搭配 Linux
运作, 比方SCSI 磁带机 SCSI CD-ROM SCSI 硬碟等等。 不过
话说回来, 由於SCSI控制卡其种类及品牌实在太多了, 我们实在不
容易分辨哪些可以搭配 Linux, 而哪些不能, 当然像大品牌的 AHA
Adaptec 15xx 17xx 等系列的卡不会有问题, 但是一大推所谓这
些卡的相容卡, 我就不清楚。 底下我根据 1994年七月份的
SCSI-HOWTO文件, 摘录一些目前已经支援以及尚未支援的 SCSI卡。
Linux 支援与不支援的 SCSI 控制卡
已经支援的SCSI卡:
Adaptec 152x, Adaptec 154x (including clones from Bustek and DTC 329x
boards), Adaptec 174x, Future Domain 850, 885, 950, and other boards
in that series (but not the 880 board unless you make the appropriate
patch), Future Domain 16x0 with TMC-1800 or TMC-18C50 chip, PAS16
SCSI ports, Seagate ST0x, Trantor T128 boards, Ultrastor 14F, 24F, and
34F, and Western Digital 7000.
仍测试支援中的 SCSI卡:
Adaptec 2742, DPT, Richoh GSI-8, Adaptec 2842, 2940, various AIC 7770/7870
implementations NCR53c8x0/7x0, NCR53c9x family, Qlogic,
Trantor T130B / generic NCR53c400 using pseudo DMA
不支援的 SCSI 卡:
All parallel->SCSI adapters, Rancho SCSI boards, and Grass Roots SCSI
Non Adaptec compatable DTC boards (including the 3270 and 3280).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1
Linux 不能用 1024以上的 Sylinder吗?
这一节的最後, 我们来谈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Linux 究竟能不能
利用有 1024 Sylinder以上的大容量硬碟?
答案当然是 Yes。
很多朋友不知道, 所谓 1024 的限制主要出现在 BIOS 这层, 大
凡是1994年前出厂的 BIOS, 大概都没有支援这些大容量 IDE 硬碟 (
主要是 540MB 以及更高容量的硬碟)。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 就是设定
Linux / (root) 档案系统时, 不要让 / 所在的 partition 超过编号
第 1023 Sylinder 以外, 假如您的系统也规划成多档案系统, 比方您
的 /usr /var /tmp/home 等等各自为独立的档案系统, 您在规
划分割区给这些档案系统时, 就无须顾虑 Sylinder 的问题, 它们可以
在任何位置。 我们总结来说, 电脑启动时, 我们把 Linux Kernel 摆
在 BIOS看得到的位置, 至於启动之後, Linux 不再需要 BIOS的服务,
也就不会再受限於设计不良的 BIOS。

□ RAM 考量
再重复提醒您一个事实, 在大部分的情况, Linux 系统对 RAM
的需求, 会比 CPU 重要很多。 假如有两部 Linux 主机做比较, 一
部 486DX-33 + 32MB RAM, 另一部 486DX-66 + 16MB RAM, 假设这
两部机器同样经常性的会有10个同时上线的使用者, 让我凭感觉及
经验猜测其效能比较的话, 我会猜前者较佳。 信不信由您:-) 请
容许我没有提供任何的数据。
Linux 的 RAM的需求, 我想应该说越多越好吧! 一个稍微具有
实际用途的 Linux 平台, 16MB RAM 大约是一个下限。 一部真正
可以与商业 Unix工作站或 Unix Server 平起平坐的 Linux 工作
站 或 Server, 在记忆体上不能少於 64MB 或 32MB。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1
□ 其他硬体设备
一部PC的硬体结构最重要的部份大约就如同上面介绍, 由於作者
本人并非硬体专家, 这大概是我能力所及的最详细介绍了 :-) 请再
次原谅我没有足够时间对 Linux 的硬体面做更深入研究, 可以提出
有数据支援的论点, 而不是感觉经验!
最後, 有关 PC 硬体的其他一些元件像是滑鼠, 一般串列滑鼠都
支援, 其他各类型的 Bus 滑鼠都有支援。 萤幕的话, 以文字模式来
说, 古老的 Monocrome 萤幕都无所谓。 以网路卡来说, 几乎大部分
市面上就得出名字的品牌都有支援, 像是 WD80*3 SMC Ultra3c501
3c5033c5073c509/579AT1500NE2100 (LANCE and PCnet-ISA)
Cabletron E21xx DEPCAEtherExpressAT1700NI5210NI6510
HP PCLANNE2000/NE1000SK_G16 Ansel Communications EISA
3200Apricot Xen-II, 以及一些囗袋型网路卡, 像是友讯公司出品的
囗袋型网路卡 D-Link DE600及DE620 AT-LAN-TEC/RealTek 及 Zenith
Z-Note等等也有支援。 其他设备像是印表机与音效卡等等, 笔者没有什
麽接触, 只能够建议您阅读本书 <附录二> 的 Hardware-HOWTO。
我们把上面罗哩罗唆介绍的拼凑起来, 就可以变成一部 PC, 换
句话说, 要买一部搭配执行 Linux的最佳电脑硬体配件的话, 您有必
要在这些元件的每一个细节规格斤斤计较。 作者本人对硬体虽没有
特别研究, 但所用电脑也都是自己买零件自行组装, 而零件多半都没
有牌子, 跑 Linux也都很顺, 包括执行 UUserv社区服务的两部 Linux
主机都是这样做起来的, 在台湾一般电脑硬体品质都算可靠了。

□ 选配一部可以用的 Linux PC
要选配一部跑起来过得去的 Linux工作站硬体, CPU 至少必须
是386级, 另外更重要的, 是记忆体的容量, 一部马马唬唬可以跑
Linux的机器, 记忆体需求大约是8MB。您硬碟的容量也不要太少,
以完整的 Slackware Linux 2.0 系统来说, 就占用150-200 MB左
右的空间。 假如我们以一套基本的 Linux/Unix工作站来说, 也就
是 A B 及 N系列 (也就是基本 Unix应用软体, 加上 N系列的网
路通讯应用环境), 这大该只需要 50-80 之间的硬碟空间。
稍微分解来说, Linux对硬碟的需求, 除了基本系统软体所占用
之空间外, 您最好还要有只少两倍於实际记忆体的虚拟记忆体, 这
也是用硬碟空间换来的, 最後您要有空馀一些预备空间给系统运作,
比方 / 档案系统本身 以及 /tmp 公用工作目录。 把以上加起来
就是您这部Linux工作站所需要最基本的硬碟空间。
我们拿 UUserv 社区网路做 Case Study的话, UUserv 内部是
一个 Ethernet网路, 网路中有两部 Linux 机器及其他 DOS client
机器, 其中一部直接以 PPP 连线 Internet, 这机器提供了基本
TCP/IP 对内及对外服务, 以及E-mail 及 Netnews的gateway。 提供
这样服务的机器是一部 386SX-20 的机器, 不要惊讶! 它的记忆有
16MB ISA Bus机器 16550A UART 串列通讯界面 Ethernet 卡
330MB+420MB 两部 IDE 硬碟, 没有萤幕。 软体的大概细节, 它主要
提供 Name server Netnews Server Mail server Gopher
server PPP 等等服务。 这部机器, 也可当作您想像中的硬体需求
下限。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1
□ 一部可能的最佳组合 Linux PC
对於想把 Linux 摆在严肃场合的朋友来说, 由於预算比较不是问
题, 您可以考虑购置一个更恰当的硬体, 搭配 Linux来建构出一部比美
各品牌高阶 Unix工作站或网路伺服器的系统。
以下笔者试图提出一个可能性的最佳建议, 这些建议是根据我於
1994年十月三十日, 在 tw.bbs.comp.linux 及 tw.bbs.comp.hardware
两个信区的问卷调查的回覆, 我将之归纳摘录如下。 先说明一点, 所
有的回覆当中, 没有一个人建议在台湾整机采购, 换句话说, 从 Linux
角度来看台湾的 PC硬体, 并没有足以让人满意的一个品牌, 假如情况
真的如此, 则有兴趣建构一部极佳的 Linux工作站的读者朋友, 您可能
有必要自行叁照下面表列, 来组装出您理想中的硬体。 以下统计资料
於 1994年11月 采於tw.bbs.comp.hardware信区。

1. 主机板品牌及型号:
Shin-Ray Lee (srlee@csie.nctu.edu.tw)
任一款 Pentium 主机板(根据实验结果,Linux"非常不挑板子")
如果怕杂牌,那就用华硕 ASUS PCI/E 5MP(PCI/EISA+ dualCPU) or
AIR P54CEP(PCI/EISA,注意勿买到Adaptec AIC-7870 on board的板子) 的吧!!
avg.Price:NT$15000-18000
steven.bbs@bbs.cis.nctu.edu.tw
Intel Premiere II(Plato)
目前最棒的 Pentium 90/100 主机板.... Intel 自己做的...
flash BIOS, blah blah blah...
seeker.bbs@bbs.cis.nctu.edu.tw
AIR 的EISA/PCI MB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1
2. CPU品牌及型号:
Shin-Ray Lee (srlee@csie.nctu.edu.tw) &
steven.bbs@bbs.cis.nctu.edu.tw &
seeker.bbs@bbs.cis.nctu.edu.tw
Intel Pentium-90(NT$17000)

Winggy.bbs@bbs.cis.nctu.edu.tw
of sourse P5-90 .. 这是 x86 系列中最好的了 ...
P5-100 还没量产 .. 应该不算 ...

3. SCSI Controller:
Shin-Ray Lee (srlee@csie.nctu.edu.tw)
From Linux-SCSI-HOWTO:
NCR 53c810 PCI fast SCSI-2 controller.(NT$2500)
or
Buslogic BT-757S EISA fast-wide SCSI-2 controller($13000+)

Winggy.bbs@bbs.cis.nctu.edu.tw
AHA-2742(EISA) or AHA-2842(VL) ..
steven.bbs@bbs.cis.nctu.edu.tw &
seeker.bbs@bbs.cis.nctu.edu.tw
DPT Smartcache III with big cache

4. SCSI Disks:
Shin-Ray Lee (srlee@csie.nctu.edu.tw)
Quantum Empire 1080S fast SCSI-2(10ms avg. seek),NT$16900
Seagate Barracudda-II ST-12550N 2GB fast SCSI-2 disk.

Winggy.bbs@bbs.cis.nctu.edu.tw
Quantum Empire (or lightning series) , 再好的就 太~~贵~~~了
steven.bbs@bbs.cis.nctu.edu.tw
Seagate ST-12550N(Barracuda 2) 2.1GB
还是... 要 ST-12551N(wide Barracuda 2)?
seeker.bbs@bbs.cis.nctu.edu.tw
Barracuda 当然是最好的...
不然Micropolis 4110s也可以, 这台有5 片碟片, 每片碟片只用到一个小范围,
所以seek速度超快。
Barracuda (7200 rpm, 8 ms, unknown)
Micropolis 4110s (5400 rpm, 8.5 ms, 5 disks)
Empire 1080s (5400 rpm, 9.5 ms, 3 disks)


5. Video Controller (主要为 X Winodw环境考量):
Shin-Ray Lee (srlee@csie.nctu.edu.tw) &
Winggy.bbs@bbs.cis.nctu.edu.tw
S3 Vison864/964 PCI 2Mb or 4Mb(miroCrystal 20/40 SD/V)
capable for 1280x1024x16bit or 1152x900x32bit
steven.bbs@bbs.cis.nctu.edu.tw
S3-964, 4MB VRAM 以上
seeker.bbs@bbs.cis.nctu.edu.tw
一片烂烂的, 值NT$ 4,300 元的S3 Vision864 就可以Sparc 10 的GX
加速卡解决掉了

6. Monitor:
Shin-Ray Lee (srlee@csie.nctu.edu.tw)
我觉得青菜萝卜,各有所好,自个儿看的感觉较准.
可惜MAG MXP-17S & Sony 17se台湾尚未上市,否则17"我不会考虑其它选择...
suggestion(sort by price):
ViewSonic 17(17",NT$30000):135MHz bandwidth/30-82KHz horizontal
MAG MX-17S(17",NT$25000):100MHz bandwidth/30-64KHz horizontal
Sony 15sf(15",NT$20000):100MHz bandwidth/30-64KHz horizontal
Optiquest 7000DC/Acer VUEGO 17"(17",NT$15000-17000):
86MHz bandwidth/30-64KHz horizontal
ADI 5Gp(17",Unknown):Unknown
MAG MX-15F(15",NT$13500):100MHz bandwidth/30-64KHz horizontal
ADI 4Gp(15",NT$9000):86MHz bandwidth/30-64KHz horizontal


Winggy.bbs@bbs.cis.nctu.edu.tw
至少要 17" 的 .... 以我看 X 来说 .. 15" 的仍嫌太小 ..
ViewSonic 17" 是不错的选择 .. 我不选 Mag 是因为良率太低 ..
NEC 6fg 系列 .. 不错 .. 可惜太贵 .. 等等看 Sony 会不会出 17" ..
那才真的物超所值 ... 不过你要先会去算 Xconfig 的叁数就是了 ...

seeker.bbs@bbs.cis.nctu.edu.tw
21" 的好了.... 看起来比较像WS。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2
7. Ethenet 网路卡:
Shin-Ray Lee (srlee@csie.nctu.edu.tw)
ISA: Accton MPX(ne2000 compatible) NT$2000
EISA: 3Com 3c579

seeker.bbs@bbs.cis.nctu.edu.tw
EISA介面的可能比较high quality, 但也比较贵。
8. 其他 (请自行补充我漏列但值得一提的配件):
Shin-Ray Lee (srlee@csie.nctu.edu.tw)
Printer:EPSON EPL-5200 LaserPrinter(300DPI,6ppm)NT$20000
CD-ROMlextor 4X CD-ROM(SCSI-2,614Kb/s)NT$18000-24000
Mouseogitech MouseMan
UPS:飞瑞UPS/750VA,NT$5000
steven.bbs@bbs.cis.nctu.edu.tw
CD-ROM drive... Plextor PX43-CH 或是 Toshiba XM-3501
a good tape drive(像 8mm tape... 或是 DAT)
seeker.bbs@bbs.cis.nctu.edu.tw
如果这台是要当Ftp server用, 可以买个几台Plextor 4x(1 MB Buffer)

* 作者: 曾瑞源 着作权声明 *
yuan@UUserv.Net.tw
* *
* 任何个人都可未经授权自行列印阅读, 这里「个人」指任何人, *
* 「自行列印」指的是非删改作者原作情况下, 自行由电脑印表机 *
* 列印。本着作权规范不限制您列印数量, 但凡商业性出版使用 *
* 转排版印刷都不被允许。 *
* *
* 关於本着作物(电子书)的转发行规定, 您被鼓励将之摆放在任何 *
* Internet FTP档案库上 Gopher/WWW站⒒蛘呷魏瘟盟的PC BBS *
* 站台, 作者欢迎并感激您愿意如此做, 因为这样做受益的朋友必 *
* 然会更多。最後, 本版权声明是本着作的一部份, 任何将本声明 *
* 与本着作分离的动作已经侵权并违法。其它未定事宜, 或您认为 *
* 本版权声明有不合时宜之处, 请联络作者。我再次感谢您读我, *
* 再见。 *
* *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2
第二章 作业系统安装初步

这一章我们将来看看一些安装前所需要知道的事项, 熟悉本章的
介绍, 应该可以帮助您对进一步安装的准备。

如何把Linux装置在全新的机器上
想让原来跑DOS的机器也同时跑Linux, 如何动手
给Unix高手速读
如何将 A: 磁碟与 B: 磁碟互调
Slackware Linux 软体简介
Linux/Unix 对大小写字母过敏
分割区 (Partition) 考量
开机选择程式

□ 如何把Linux装置在全新的机器上
前面我们谈的都有有关硬体的购置, 以下我们再往 OS层面浏览一
下, 看看如何把 Linux 安装在不同情况的硬体上。
能够有部全新的PC, 可以为您省下不少麻烦。假如您这部机器就是
用来当Linux主机, 且您也不需要跑DOS的话, 这时, 您可以在另外一台
DOS机器下, 利用RAWRITE.EXE 这支工具程式程式, 以及 Slackware 的
bootdisk 及 rootdisk 档案, 造出两张 Slackware Linux 安装磁片,
或者, 把这两个档案拿到附有软碟机的 Unix 或 Linux 工作站也行。
至於在细节部份, 笔者会把详细的操作细节在第三章「如何在DOS下造出
Linux 系统开机磁片」 做说明。
当您手上已经有了这两张磁片了, 您接着可以依照第四章「如何在
硬碟建置Linux系统」的说明, 用该张磁片启动机器後, 执行fdisk, 把
空空如也的硬碟规划出 Linux的分割区 (Partition), 接着执行mke2fs
建置档案系统的工作, 之後就可以进行系统软体的安装工作。
步骤摘要如下:
零. 手边备妥Slackware Linux系列磁片 CD-ROM, 透过 NFS
安装则不须具备这些。
一. 取得(或制造) Slackware Linux 安装磁片
二. 用Slackware Linux bootdisk 安装磁片把机器启动, 之
後换 rootdisk, 让电脑继续进行启动系统的工作。
三. 对硬碟执行fdisk进行硬碟分割 (Partitioning)
四. 重新用该 Slackware Linux bootdisk/rootdisk 磁片把机
器启动
五. 对硬碟执行建置档案系统
六. 以 root 帐号进入系统, 无须密码
七. 执行 setup, 开始进行安装
八. 设定完成, 启动机器进入Linux系统

以上步骤三之後的操作, 读者可叁考第四章〃如何在硬碟建置Linux
系统〃的示范。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2
其他相关需备妥的东西:
一. 一张刚FORMAT过的磁片(5.25" 1.2M 或 3.5" 1.4M都行,
但必须是属於A槽的磁片), 拿来做系统开机片
二. RAWRITE.EXE程式
三. Slackware Linux系列磁片 或 CD-ROM

□ 想让原来跑DOS的机器也同时跑Linux, 如何动手
假如您想把Linux装在原来属於DOS的机器里, 您第一件事就要确定
DOS是否占用您硬碟的全部, 假如是的话(大部分情况正是如此), 您就
就必须重新分割硬碟。
与硬碟相关的一个名词非常重要, 本书从头到尾几乎都有用到这观
念 -- 分割区 (Partition)。 我们知道大部分电脑只有一个硬碟, 不
过我们却可以透过软体层面的方法, 把一个硬碟分割成 (Partitioning)
好几个, 这样分割後个别的部份, 我们称之为分割区, 在这些个别分割
区内, 我们可以安装不同的作业系统。 这是为什麽我们可以把 DOS 与
Linux两套作业系统安装在同一部机器的同一部硬碟内。
当您发现您原本跑 DOS的电脑硬碟内只有一个 DOS 分割区, 而且
已经占满了整个硬碟, 这时您要安装 Linux的话, 通常您必须先将该硬
碟的空间清出来, 也就是先备份起来, 之後, 用 DOS 的 FDISK.EXE 执
行硬碟分割的动作, 把整个硬碟的一小部份分割给DOS, 并重新安装 DOS
。 至於预留下来的空间, 之後要安装 Linux时, 再用 Linux自己的
fdisk 工具程式执行硬碟分割 (不动到 DOS的分割区), 把之前 DOS所剩
下来的空间再做一次规划。

□ 给Unix高手速读
看完这一章後有消化系统失常或头痛徵兆者, 可能您不是UNIX高手,
要不然您对PC的认识还没到家, 笔者自己此刻正上吐下泻当中, 回头是
岸 :-)
Unix高手在确定硬碟Partition没有被DOS占满後, 就可以开始动手。
〔第一步〕当然是先造出一个Linux 装机用的启动磁片, 这动作是在
DOS下执行的, 您手上有 Slackware Linux bootdisk/rootdisk两个档案
,以及RAWRITE.EXE程式, 接着您执行RAWRITE.EXE把这两个档案写到两张
刚FORMAT过的A磁片上, 您的所有步骤都是从这两张装机磁片开始。
〔第二步〕把这张装机磁片摆入A槽, 启动机器。没有错误的话, 您
现在已经进入Linux系统了, 您第一次的Login当然是〃root〃, 您现在所
处的环境是Bourne shell。
〔第三步〕执行fdisk造出Linux自己的空间来, 至於是否把全部硬碟
都给Linux, 这由您自己决定, 图1.1让您叁考。
┏━图1.1 ━━━━━━━━━━━━━━━━━━━━━━━━━━━━━━┓
┃ /# fdisk ← 在Shell提示符号後键入fdisk指令 ┃
┃ ┃
┃ Command (m for help): p ← 我们先来浏览目前的Partition配置情况 ┃
┃ ┃
┃ Disk /dev/hda: 15 heads, 17 sectors, 1001 cylinders ┃
┃ Units = cylinders of 255 * 512 bytes ┃
┃ ┃
┃ /dev/hda1 1 1 161 20519 4 DOS 16-bit <32M ┃
┃ /dev/hda4 162 162 483 41055 a5 Unknown ┃
┃ ┃
┃ Command (m for help): m ← 键入m求助 ┃
┃ Command action ┃
┃ a toggle a bootable flag ← 设定(或取消) Partition为Active ┃
┃ d delete a Partition ← 删除Partition ┃
┃ 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 ┃
┃ m print this menu ┃
┃ n add a new partition ← 增建一个新的Partition ┃
┃ 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
┃ 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 中断执行fdisk ┃
┃ 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 ┃
┃ u change display/entry units ┃
┃ 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 ← 确认设定 ┃
┃ 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 ← 设定完成後, 储存起来 ┃
┃ 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y) ┃
┃ ┃
┃ ┃
┃ Command (m for help): n ← 回答n, 〃n〃是增建新Partition ┃
┃ Command action ┃
┃ e extended ┃
┃ p primary partition (1-4) ┃
┃ p ← 回答p, 指定primary partition ┃
┃ ┃
┃ Partition number (1-4): 2 ← 回答2 (因为我硬碟内编号1以及 ┃
┃ 编号4的partition已经被其他系 ┃
┃ 系统所用。这里若回答〃3〃也 ┃
┃ 可以, 不过以下都要跟着改变。 ┃
┃ First cylinder (484-1001): 484 ← 这里〃484-1001〃是fdisk自动 ┃
┃ 侦测出来的, 假如您完全依照 ┃
┃ 这两个数据来回答, 则表示您 ┃
┃ 要把目前DOS剩下的空间全都给 ┃
┃ Linux, 这例中我们就照着回答。 ┃
┃ ┃
┃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484-1001): 1001 ┃
┃ ┃
┃ Command (m for help): t ← 更改partition id ┃
┃ Partition number (1-4): 2 ← 同样是编号2的Partition ┃
┃ Hex code (type L to list codes): 83 ← 83 代表Linux native ┃
┃ ┃
┃ Command (m for help): v ← 确认以上的设定 ┃
┃ Command (m for help): p ← 浏览刚刚设定後的partition 表 ┃
┃ ┃
┃ Disk /dev/hda: 15 heads, 17 sectors, 1001 cylinders ┃
┃ Units = cylinders of 255 * 512 bytes ┃
┃ ┃
┃ /dev/hda1 1 1 161 20519 4 DOS 16-bit <32M ┃
┃ /dev/hda2 * 484 484 1001 66045 83 Linux native ┃
┃ /dev/hda4 162 162 483 41055 a5 Unknown ┃
┃ ┃
┃ 果然, 硬碟内位於/dev/hda2的Partiion已经是Linux专用的Partition ┃
┃ ┃
┃ Command (m for help): w ┃
┃ reboot now before doing anything else ┃
┃ /# ┃
┃ ┃
┗━━━━━━━━━━━━━━━━━━━━━━━━━━━━━━━━━━┛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2
第三步〕建置档案系统。 这步骤在标准 Slackware Linux 的
setup 安装程序下, 是可以省略的, 也就是说, 让 setup 自动帮您
执行。
┏━图1.2 ━━━━━━━━━━━━━━━━━━━━━━━━━━━┓
┃ ┃
┃ /# mke2fs -c /dev/hda2 66045 这操作, 意义上等同於DOS的 ┃
┃ 〃format c:〃指令 ┃
┗━━━━━━━━━━━━━━━━━━━━━━━━━━━━━━━┛
〔第四步〕开始执行Linux系统的装置工作, 这步骤会把您软碟上的系
统软体及其他各种使用者软体一一的装置在Linux档案系统下恰当的地方。
┏━图1.3 ━━━━━━━━━━━━━━━━━━━━━━━━━━━┓
┃/# setup ┃
┗━━━━━━━━━━━━━━━━━━━━━━━━━━━━━━━┛

□ 如何将 A: 磁碟与 B: 磁碟互调
Slackware Linux 的 bootdisk及 rootdisk 安装程式可以在
5 1/2" (1.2MB) 以及 3 1/2" (1.44MB) 磁片上制作, 所以, 基本
上我们可能不大有需求把 A: 与 B: 磁碟互换。
不论如何, 假如您有这需求的话, 也很简单, 以现在的电脑主
机板设计, 有些只需要把软碟排线接连磁碟机这端的两个接座互调,
之後重新开机, 趁开机修改 BIOS 资料。 大部分品牌的 BIOS, 在
开机时都可以按 <Del> 键来修改其资料。
我甚至也听说, 现在有些主机板设计, 允许修改 BIOS值即可,
无须动到硬体排线。 只是听说。

□ Slackware Linux 软体简介
这节主要目的, 要帮助您了解 Slackware Linux 套装软体的大
概内容, 以及其各部份软体可能消耗之硬碟空间, 希望这样可以帮助
那些无法全部完整安装的朋友来做选择, 注意, 以下主要以 Slackware
Linux 2.1.0 版本做说明。 另外有关更详细的介绍, 请叁考『轻轻
松松管理 Linux/Unix』 第一章的说明。

有关安装以下系列软体所消耗的系统硬碟空间, 您可以由 a1-a4
系列算起, 假如您加装的 ap1-ap5 系列, 则将之累计上去, 馀此类
推。 另外, 有关各系列软体编号所用数字的意义, 以 a1-a4 来说,
表示其大约可以用四张 1.2MB 磁片来容纳, 其馀系列则以 1.44MB
磁片为单位。
bootdisk/rootdisk 一系列的系统安装磁片档案
a1 - a4 最基本系统所需
ap1 - ap5 基本应用软体与线上手册, 像是 groff ispell
term joejedjove ghostscriptscbc
ftape support 以及 quota patches 等等。
d1 - d7 程式发展工具, 像是 GCC/G++/Objective C 2.5.8
make (GNU and BSD) byacc and GNU bision, flex
C libraries (4.5.26) gdb kernel source
(1.1.59) SVGAlibncurses cslipf2cp2c
m4 perl rcs dll tools 等等。
e1 - e5 GNU Emacs 19.27
f1 一系列的 FAQ (常见问与答) 文件收集
i1 - i2 GNU Info page 格式线上手册
n1 - n4 网路通讯应用软体, 像是 TCP/IP UUCP mailx
dip (SLIP) PPP deliver elm pine BSD
sendmail 8.6.9 cnews inn nntintrn等
等。
oop1 一些物件导向发展工具
q1 - q4 一些额外系统核心服务程式 ( kernel binary)
t1 - t10 一系列 TeX 排版工具软体
u1 一些 UMSDOS 档案系统工具, 这提供您在原有 DOS 系统下
安装 Linux。
x1 - x13 X Window 视窗系统核心与基本软体
xd1 - xd3 X Window 视窗系统发展工具
xv1 - xv3 XView 系列 openwin 工具软体
iv1 InterView libraries 以及着名 doc 文书软体 idraw 绘图软体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3
□ Slackware Linux 的硬碟空间使用分析

以 Slackware Linux 2.1.0 来说, 假如我们想把它从 CD-ROM拷贝到
软碟片上, 大约要用掉70片 1.44MB 软碟才带得走! 这还不包括那些制
作 bootdisk及 rootdisk 系统安装磁片所需要的档案。 假若我想把这
七十张磁片的软体安装到硬碟去, 需要多少硬碟空间呢?
以下所测得的数据, 仅做为一般性叁考, 可能的误差大约在 5MB 到
20MB 之间。 照这表看来, 假如我们安装一个基本的 Linux系统, 这系
统包含有AAPF及 I等系列软体, 这样的系统至少需要 30MB的硬碟
空间才能顺利安装。 假如这系统上网路的话, 我们加装 N 系列软体,
这样做又用掉额外的 12 MB, 若还想把系统开发软体也一并安装, 这又
需要另外的 23 MB。 其他关於 X Window 软体 X Window 应用及开
发软体等等都安装进来的话, 一共就需要 137 MB的硬碟空间才能摆平
。 剩下的, EOOPTTcl 及 IV等系列软体都不想放过的话, 很可
能就要消耗至少 200MB的硬碟空间。

安装软体系列 累积使用空间 (单位 M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1-A4 11
AP1-AP5 25
F1I1-I2 30
N1-N4 42
D1-D7 65
X1-X13 110
XAP1-3XD1-3XV1-3 137
其他全部安装 210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3
□ Linux/Unix对大小写字母过敏
对 Unix 环境仍不熟的朋友, 很可能您先要有一个心理准备, 这
可以减少您碰到无谓的挫折, 那就是, Unix 对大小写字母有不同的
诠释, 比方是小写的命令, 您用大写, 就不通。 再比方说, 帐号名
称 yuan 与 Yuan 是不一样的两个人。

□ 分割区 (Partition) 考量
一般来说, 我们安装作业系统时, 在该电脑硬碟内至少必须先预
留一个分割区。 假如该电脑的硬碟是刚买的, 通常硬碟内没有任何的
分割区, 这时候, 我们便可以新进行一下纸上系统配置规划, 之後我
们可以实际进行硬碟规划。
在 Linux环境下, 每一颗硬碟最多可以设置四个 Primary分割区,
或者, 设立三个 Primary分割区以及一个 Extended分割区, 而这一
个 Extended分割区又可以规划出好多个 Logical分割区。 我们可以
把 Linux安装在以上任一个 Primary或 Logical分割区。
进行硬碟规划时, 我建议读者朋友先考虑下列三个因素:
A. Slackware Linux 系统本身所需要硬碟空间: 完整的 Slackware
Linux 2.02 大约会用掉 150MB - 200MB 之间, 这只是安装後软
体本身所占用的空间, 不包括系统运转所可能需要的空间。
B. 未来该 Slackware Linux 主机的可能使用者: 假如使用者不少於
50个人的话, 那 /home 可以独立成一个档案系统, 并给予其足够
的空间。
C. 以及主要应用软体类型: 比方说, 假如跑 Netnews Server的话,
这一类网路应用会消耗掉大量的硬碟空间, 而且平常的 Disk I/O
也很重, 对於这种应用, 最好我们这软体所需要的档案系统, 独
立在另外一颗硬碟之内, 所者至少另外一个分割区。
以下就是一部 UUserv 社区网路 Linux 主机的硬碟分割区配置,
提供给读者叁考, 对於想把 Linux 主机摆在严肃场合的朋友来说,
您不妨以这为一个 Model, 再行跟对您的情况修改规划。 但是假如
您只是把 Linux 主机作为个人使用, 您把单一档案系统制作在一个
分割区内也蛮省事的。

$ df
Filesystem 1024-blocks Used Available Capacity Mounted on
/dev/hda1 139112 85470 46458 65% /
/dev/hdb3 137825 52185 82793 39% /var
/dev/hdb1 313715 115335 194792 37% /var/spool/news
/dev/hda3 47586 33364 11758 74% /home
/dev/hda2 198099 68226 119643 36% /usr/local
/dev/hda4 19355 1597 16759 9% /tmp
/dev/sbpcd 610320 610320 0 100% /cdrom

由上面我们可以看到, 该机器一共有两颗硬碟, 规划有六个分割
区 (cdrom 档案系统不算)。
/ 根档案系统, 越小越系统效率越佳, 只需要有足够的程式把系
统启动
/var 所有变动性的储存区域摆放在此, 比方所有系统记录档
使用者信箱区域
/var/spool/news News spool
存放区域, 有跑 News Server的话, 这配置很重要
/home
使用者的工作目录
/usr/local
系统管理者所新增的工具程式或软体可以摆放在这一个独立的
分割区域
/tmp
系统临时性工作区域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3
□ 开机选择程式
笔者猜想, 有相当大量的玩家级人物在同一部机器安装好多个作
业系统, 比方说把 Linux FreeBSD OS/2 及 DOS 等等作业系统安
装在同一部机器 (把系统摆在严肃场合的朋友, 可不要这样做), 这情
况就需要能够在硬体开机时, 选择进入不同的作业系统。
开机选择程式非常多, 尤其在 DOS 环境下有很多 Sharewere 或
Freeware 软体, 不过这些笔者都不推荐, 因为 Linux 本身就有相当
优异的开机选择程式 -- LILO (Linux Loader), 这程式可以让您在开
机的煞那, 选择进入您指定的作业系统, 有了 LILO, 您可以把 Linux
安装在任一个分割区都无所谓, 安装在第一或第二个硬碟都无妨。
至於如何安装 LILO, 本书中笔者除了在第四章中, 示范 Slackware
标准程序之外, 在第五章中, 笔者也会有额外说明手工 LILO的安装法

最後, 我在此特别强调, LILO 的设计非常安全也非常强悍, 不过
假如您仍担心, 那我只要建议您, 最原始的开机选择, 就是用磁片开机,
也就是把 LILO 安装在磁片上, 这样子对硬碟内运转中的系统就不会有
影响。 这情况下, 若您以DOS磁片开机, 就可以进入 DOS系统, 若是
Linux 开机磁片, 则可以启动进入 Linux系统。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4
第三章 认识 Slackware Linux 及制作系统安装磁片
选择可以配合您硬体的系统安装磁片
关於 bootdisk
关於 rootdisk
万一仍然找不到合用的 bootdisk
如何选择 Slackware Linux 的 bootdisk/rootdisk
如何制作系统安装磁片


□ 选择可以配合您硬体的系统安装磁片
网路上经常有朋友这样问,「我机器安装有某某牌 CD-ROM drive
, 我想透过该 CD-ROM 安装 Slackware Linux 系统, 可是为什麽我
的安装磁片却认不得该 CD-ROM?」。
类似的问题还很多, 比方说您想透过 NFS 来安装, 您可能遇到
的问题, 比方您所拿到的 bootdisk 抓不到您的网路卡 (市面上的
Ethernet网路卡品牌种类非常多)。
明白了以上两种可能的问题, 我们就可以先注意到, Slackware
Linux 的bootdisk/rootdisk 系统安装磁片, 其针对有不同的硬体配
备以及特殊安装需求, 设计有不同的磁片组合, 本书所提的 bootdisk
及 rootdisk 其实可以说是观念而以, 以实际上的档案名称来说, 也
不是bootdisk 及 rootdisk。 不过, 读者仍不要忘记, 您必须先自行
做一件功课, 就是反覆叁考第一章以及附录一的说明, 先确定您的硬
体本身已经为 Linux 所支援, 或者, 假如 Slackware Linux 不支援,
可是最新本 Linux Kernel Source 有 driver 支援, 这时请叁阅第五
章『如何自制 bootdisk』这一节的说明。
?
?
往下我们就要来看看, 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 选择恰当的
Slackware 系统安装磁片。
□ 关於 bootdisk
Slackware Linux 的安装磁片一共有两片, bootdisk 就是其中
第一片, 如同其名次的字义, 这磁片是用来启动机器的。
bootdisk 安装磁片的制作方法, 是选择 bootdsks.144 或
bootdsks.12 目录下适当的一个档案 (假如已经压缩过, 先解压缩),
准备一张格式化 (Format) 过的磁片, 之後利用 RAWRITE.EXE (在
DOS下用) 或 dd (在 Unix下用) 把该档案 (的Image)写到磁片上。
bootdisk 既然是用来开机, 它就必须要包含有尽可能多的硬体
Drivers, 否则, 假如您使用比较冷门的硬体设备品牌, 您甚至无法
用这张制作好的bootdisk成功启动机器, 於是就更不用说要执行进一
步的系统安装。 这些话也同时补充上一节的说明, 为何您必须仔细
选择适当的 bootdisk档案, 来制作 bootdisk 磁片。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4
关於 rootdisk
rootdisk 磁片也是选用 rootdisk 档案来制作的。 rootdisk 磁
片包含有一个阳春的 Linux 档案系统, 以及在该档案系统下附带的一
些基本工具程式, 我们就是透过这些工具程式, 进一步把 Linux 系统
安装到硬碟里面。
rootdisk 磁片的使用时机, 是紧接着 bootdisk 磁片之後。 稍
微具体来说, 我们用bootdisk启动机器, 几秒钟後, 萤幕上就会有提
示说明, 要我们把这张 rootdisk摆进 A: 磁碟机, 这张 rootdisk 磁
片会接着继续启动机器。 几秒钟之後我们在萤幕上看到的, 就是一部
正运转中的 Linux 系统环境, 只是阳春了些。
至於实际的操作示范, 笔者会在後面有详细介绍。
□ 万一仍然找不到合用的 bootdisk
有些时候, 由於您的硬体设备太新颖, 或者太老旧, Slackware
Linux 的众多 bootdisk 无法开机後, 认得您的硬体设备。 碰到这
种情况时, 我建议您想办法用普通规格的硬体, 先把系统安装起来,
之後, 取得最新版系统核心原始码, 在这新系统下进行编译, 编译
时把您所需要的硬体 Drivers包含进来。
这样做会得到一分新的系统核心, 我们接着指定 LILO 用这分新
的系统核心开机。 现在, 机器可以关掉, 把原本不支援的配备换进
来 (但原本硬碟不能换, 因为里面有 Linux系统), 再次启动机器,
现在祈祷一下, 或许可以成功, 若不成, 假如您仍坚持使用该硬体,
您需要一个懂 Linux的顾问, 现场给您指导, 不然, 最後一招, 就是
叁考第五张『如何自制 bootdisk』一节的说明。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4
□ 如何选择 Slackware Linux 的 bootdisk/rootdisk
不论您的 Slackware Linux 是取自市面上出版的 CD-ROM, 或
者是由 Internet FTP 档案库, 您可以发现底下几个目录:
bootdsks.12
bootdsks.144
rootdsks.12
rootdsks.144
这其中, bootdsks.12 及 rootdsks.12 是针对电脑第一个磁碟
机为 5 1/2寸 容量 1.2MB而设计, 用 DOS的观念来说, 假如您的
A: 槽是这种 5 1/2尺寸的, 您就在这两个目录下选择您所需要的
bootdisk 及 rootdisk 档案。 至於 bootdsks.144 及 rootdsks.144
两个目录则是为第一个软碟为 3寸半 容量 1.44MB 的机器所设计

以下笔者主要以 3寸半规格磁片来做说明。 在您手上的 CD-ROM
或者是 NCTUCCCA.edu.tw 档案库的 /UNIX/linux/Slackware 目录,
可以看到以下目录及档案。
ftp> pwd
257 "/UNIX/linux/Slackware/bootdsks.144" is current directory.
ftp> dir
200 PORT command successful.
150 Opening ASCII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bin/ls.
total 6904
-r--r--r-- 1 SEEDNET NCTUCCCA 5352 Oct 17 1994 README
-r--r--r-- 1 SEEDNET NCTUCCCA 4100 Oct 17 1994 WHICH.ONE
-r--r--r-- 1 SEEDNET NCTUCCCA 505486 Oct 17 1994 bare.gz
-r--r--r-- 1 SEEDNET NCTUCCCA 592060 Oct 17 1994 cdu31a.gz
-r--r--r-- 1 SEEDNET NCTUCCCA 591056 Oct 17 1994 cdu535.gz
-r--r--r-- 1 SEEDNET NCTUCCCA 661153 Oct 17 1994 loaded.gz
-r--r--r-- 1 SEEDNET NCTUCCCA 591153 Oct 17 1994 mitsumi.gz
-r--r--r-- 1 SEEDNET NCTUCCCA 588606 Oct 17 1994 nec260.gz
-r--r--r-- 1 SEEDNET NCTUCCCA 569209 Oct 17 1994 net.gz
-r--r--r-- 1 SEEDNET NCTUCCCA 603367 Oct 17 1994 old1118.gz
-r--r--r-- 1 SEEDNET NCTUCCCA 599602 Oct 17 1994 sbpcd.gz
-r--r--r-- 1 SEEDNET NCTUCCCA 600699 Oct 17 1994 scsi.gz
-r--r--r-- 1 SEEDNET NCTUCCCA 645018 Oct 17 1994 scsinet.gz
-r--r--r-- 1 SEEDNET NCTUCCCA 505467 Oct 17 1994 xt.gz
226 Transfer complete.
ftp>
ftp> cd /UNIX/linux/Slackware/rootdsks.144
ftp> pwd
257 "/UNIX/linux/Slackware/rootdsks.144" is current directory.
ftp> dir
200 PORT command successful.
150 Opening ASCII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bin/ls.
total 2160
-r--r--r-- 1 SEEDNET NCTUCCCA 1446 Oct 17 1994 README
-r--r--r-- 1 SEEDNET NCTUCCCA 1250 Sep 2 1994 README.UMS
-r--r--r-- 1 SEEDNET NCTUCCCA 1809 May 29 1994 README_T.APE
-r--r--r-- 1 SEEDNET NCTUCCCA 546082 Oct 17 1994 color144.gz
-r--r--r-- 1 SEEDNET NCTUCCCA 588779 Oct 17 1994 tape144.gz
-r--r--r-- 1 SEEDNET NCTUCCCA 549218 Oct 18 1994 tty144.gz
-r--r--r-- 1 SEEDNET NCTUCCCA 519420 Oct 17 1994 umsds144.gz
226 Transfer complete.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5
如何选择 bootdisk
如同我的刚刚前面一个画面所看到的, 我们对 bootdisk 档案
有很多的选择, 我们就是选择其中之一来制作 bootdisk 磁片。 下
表采自Slackware Linux 2.02 所附的 WHICH.ONE 档案, 这表的阅
读方式是先考虑安装方式, 也就是最左边一列, 我们可以看到软体
(Floppy) 硬碟 (Hard Drive) CD-ROM NFS 及 Tape 几种安
装方式, 且其中, 硬碟 CD-ROM 及 NFS都各自细分有几种方式。
确定了您的安装方式後 (也就是来源) , 接下来要知道该机器
的硬碟形式, 这也就是您所要安装 Linux 的目的磁碟, 在下表中,
第二及第三两个栏位就是。 来源及目的都知道了, 接下来就可以查
表, 查的方法是指头放在最左边的栏位 (来源), 垂直往下移动, 找
到您所预定采用的安装方法之後, 指头就停在这里。 接着再往右移
动指头, 假如您所要安装的硬碟是 IDE, 指头就停在第二个栏位, 是
SCSI 的话就停在第三栏位, 假如是 MFM则停在最後栏位。 最後您指
头一定会停在某一个格位, 该格位所写的档名就是您所需要的bootdisk
档名 (延伸档名 .gz 是压缩过自动加上的, 此处忽略了)。
我们接着举三个例子来做说明, 其馀的让读者自行查询。
Panasoic CD-ROM 安装 SCSI 硬碟
比方说您想安装的机器安装有 Panasonic 562B/563B 唯独光碟
机, 您想透过 CD-ROM 来安装, 而该机器的硬碟为SCSI 规格, 这时
您可以选择 sbpcd.gz 档案作为 bootdisk。
SCSI CD-ROM 安装 IDE 硬碟
首先您必须先确定您的 SCSI 控制卡为 Slackware Linux 所支
援, 这部份您可以叁考第一章以及附录一的说明。 大体上来说, 若
SCSI 控制卡没问题, 您的 SCSI CD-ROM 就可以为 Linux 所用, 而
不论品牌。 之後的选择, 也同上面一样的方法, 您会发觉 scsi.gz
就是您要的 bootdisk 档案。
?
软碟安装 IDE 硬碟
这情况极可能是最普片的, 您可以选用 bare.gz。
NFS 安装, SCSI 硬碟
透过 NFS 安装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您可以选择 scsinet.gz。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5
<< 表 2-1 >>
------------------------------------------------------------------------------
安装方式(来源)| 安装目的磁碟形式
source on: | IDE SCSI MFM
--------------+------------------+------------------+-------------------------
Floppy: | bare | scsi | xt
| * old1118 | * old1118 |
| | * alpha |
| | * loaded |
--------------+------------------+------------------+-------------------------
Hard Drive: | bare | scsi | xt
| * old1118 | * old1118 |
| | * alpha |
| | * loaded |
--------------+------------------+------------------+-------------------------
SCSI CD-ROM: | scsi | scsi |
| * old1118 | * old1118 |
| * alpha | * alpha |
| * loaded | * loaded |
--------------+------------------+------------------+-------------------------
| mitsumi | mitsumi |
Mitsumi CD: | * old1118 | * old1118 |
| * loaded | * loaded |
--------------+------------------+------------------+-------------------------
Sony CDU31a | cdu31a | cdu31a |
or CDU33a CD: | * old1118 | * old1118 |
| * loaded | * loaded |
--------------+------------------+------------------+-------------------------
Soundblaster, | sbpcd | sbpcd |
Panasonic, | * old1118 | * old1118 |
Kotobuki, | * loaded | *loaded |
Matsushita, | | |
& Lasermate | | |
CD-ROM: | | |
--------------+------------------+------------------+-------------------------
Sony 535/531 | cdu535 | cdu535 |
CD-ROM: | * loaded | * loaded |
------------------------------------------------------------------------------
NEC 260 IDE | nec260 | nec260 |
CD-ROM: | * loaded | * loaded |
--------------+------------------+------------------+-------------------------
NFS: | net | scsinet |
| * old1118 | * old1118 |
--------------+------------------+------------------+-------------------------
Tape: | bare (for floppy | scsi | xt (for floppy tape)
| tape) | alpha (for SCSI |
| scsi (for SCSI | tape on IN2000 |
| tape) | or EATA) |
| alpha (for SCSI | * old1118 |
| tape on IN2000 | * loaded |
| or EATA) | |
| * old1118 | |
--------------+------------------+------------------+-------------------------

如何选择 rootdisk
选择 rootdisk 比 选择 bootdisk 简单很多, 您想要一个漂亮
的彩色安装画面的话, 可以选择 color144.gz 这档案来制作 rootdisk
磁片, 一般的单色画面则选用 tty144.gz。 另外两个选择, 若装机方
式选择磁带的话, 这时就要选用 tape144.gz 来制作 rootdisk, 另
外一个方式则是在现有 DOS 分割区安装 Linux, 这则选用umsds144.gz
,但是我不鼓励读者做这选择。 以上是针对 A: 磁碟为 3 1/2" 1.44MB
磁碟机的情况。


□ 如何制作系统安装磁片
对系统安装磁片 bootdisk 及 rootdisk 有更多了解後, 接着我
们就来谈谈如何实际来制作。
制作系统安装磁片很简单, 以下笔者会分别示范 DOS 及 Unix
环境下的方法。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5
DOS 环境下制作
DOS 环境下制作需要两支额外的工具程式, 一支是 GZIP.EXE,
这是用来解压缩的软体, 另外一支是 RAWRITE.EXE, 这程式可以把
解压缩後档案的 Image 写入软碟, 注意, RAWRITE.EXE 的『写』
其观念与 COPY 有极大的差异, COPY 所拷贝出来的磁片, 仍然是
DOS 属性的磁片, 而 RAWRITE 所制作出来的就不一定了, 以这里
所谈的 Linux安装磁片来说, RAWRITE 所制作出来的磁片, 是 DOS
所无法读取的 [注]。
注: 在这里, RAWRITE 所制作出来的 bootdisk 及 rootdisk 两张
磁片, 其属性其实是 Minix 档案系统格式。
以上提到的这两支程式多半可以在您取得 Slackware Linux 相
同的地方取得, 以Internet FTP 档案库来说, 您可以在 NCTUCCCA.
edu.tw:/UNIX/linux/Slackware 目录下取得, 至於 CD-ROM 则应该
同样在 Slackware Linux 所在目录可以找到。
以下笔者把实际操作画面做示范摘录。 本示范的环境, 关於安
装方式是透过 Panasonic CD-ROM drive, Linux 系统将被安装在
SCSI 硬碟。
解压缩 及 RAWRITE.EXE 示范
┏━━━━━━━━━━━━━━━━━━━━━━━━━━━━━━━□
┃ ┃
┃ Volume in drive C is YUAN ┃
┃ Volume Serial Number is 1951-051A ┃
┃ Directory of C:\LINUX ┃
┃ ┃
┃ RAWRITE EXE 13052 02-05-94 10:03p ┃
┃ GZIP EXE 39910 05-29-94 10:03p ┃
┃ COLOR144 GZ 546082 11-06-94 11:22p ┃
┃ SBPCD GZ 599602 11-06-94 11:22p ┃
┃ ┃
┗━━━━━━━━━━━━━━━━━━━━━━━━━━━━━━━┛

如上图所示, 将 RAWRITE.EXE 及 GZIP.EXE 两支程式, 以及
SBPCD.GZ (bootdisk) 和 COLOR144.GZ (rootdisk) 两档案摆在同一
个目录下。
下面的操作, 我们先把 SBPCD.GZ 及 COLOR144.GZ 解压缩, 之後
用 RAWRITE.EXE 这支程式, 把这两个档案「写」到A磁片上。

┏━━━━━━━━━━━━━━━━━━━━━━━━━━━━━━━━━━□
┃C:\LINUX> gzip -d sbpcd.gz ← 解压缩 SBPCD.GZ 档案 ┃
┃C:\LINUX> gzip -d color144.gz ← 解压缩 COLOR144.GZ 档案 ┃
┃ ┃
┃C:\LINUX>rawrite ← 下rawrite指令 ┃
┃RaWrite 1.2 - Write disk file to raw floppy diskette ┃
┃ ┃
┃Enter source file name: sbpcd ← 回答〃sbpcd〃为来源 ┃
┃Enter destination drive: a: ← 回答〃a:〃为目的磁片 ┃
┃Please insert a formatted diskette into drive A: and press -ENTER- :┃
┃Number of sectors per track for this disk is 15 ┃
┃Writing image to drive A:. Press ^C to abort. ┃
┃Track: 79 Head: 1 Sector: 13 ┃
┃Done. ┃
┃ ┃
┃C:\LINUX>rawrite ← 下rawrite指令 ┃
┃RaWrite 1.2 - Write disk file to raw floppy diskette ┃
┃ ┃
┃Enter source file name: color144 ← 回答〃color144〃为来源 ┃
┃Enter destination drive: a: ← 回答〃a:〃为目的磁片 ┃
┃Please insert a formatted diskette into drive A: and press -ENTER- :┃
┃Number of sectors per track for this disk is 15 ┃
┃Writing image to drive A:. Press ^C to abort. ┃
┃Track: 79 Head: 1 Sector: 13 ┃
┃Done. ┃
┃ ┃
┗━━━━━━━━━━━━━━━━━━━━━━━━━━━━━━━━━━┛
以上操作注意一点, SBPCD.GZ 及 COLOR144.GZ 档案经解压缩处
理後, 其档名将分变为 SBPCD 及 COLOR144, 也就是其延伸档案 .GZ
会消失不见。
您依照上面示范操作之前, 记得先准备好两张格式化(format)过
的磁片, 插入第一个软碟 (也就是A:槽)。由於各硬体上的差异, 以
及BIOS设定的不同, 假如您有两个软碟机的话, 两个之中, 必有其中
之一必定是可以用来开机的, 您就是把format过的磁片摆入这个可以
开机磁碟机内。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6
Unix 环境下制作
以上的操作示范, 是在 DOS 环境下制作出 Slackware Linux 两
张安装磁片, 藉由这两张磁片, 您就可以启动一部 PC, 进入 Linux
作业系统, 在此之下, 接着再进一步进行系统安装作业。
不过假如您没有 DOS机器, 而只有工作站电脑, 或其他任何附有
软碟机的 Unix 机器 (包含 Linux), 您也可以在这环境下制作出这
两张安装磁片 (先决条件是该机器安装有gzip 工具程式)。

$ ls -l
total 1130
drwxr-xr-x 2 root root 1024 Nov 6 21:42 ./
drwxr-xr-x 9 root root 1024 Nov 6 21:41 ../
-rw-r--r-- 1 root root 546082 Nov 6 21:42 color144.gz
-rw-r--r-- 1 root root 599602 Nov 6 21:42 sbpcd.gz
$ gzip -d color144.gz sbpcd.gz ← 解压缩
$ ls -l
total 2896
drwxr-xr-x 2 root root 1024 Nov 6 21:44 ./
drwxr-xr-x 9 root root 1024 Nov 6 21:41 ../
-rw-r--r-- 1 root root 1474560 Nov 6 21:42 color144
-rw-r--r-- 1 root root 1474560 Nov 6 21:42 sbpcd
$ dd if=sbpcd of=/dev/fd0 obs=18k
$ dd if=color144 of=/dev/fd0 obs=18k
上面指令中, fd0 假设为您的软碟机, 在不同的 Unix 系统可能
会有不同的名称 (比方 rfd0), 请自行替换。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6
第四章 如何在硬碟建置Linux系统

在前面章节中, 我们已经介绍过了 Slackware Linux 安装磁片
的制作方法, 以及Slackware Linux 软体的取得, 本章中我们就来看
看如何真正进行系统软体的安装。
系统安装的步骤
使用 bootdisk及rootdisk 磁片来开机
关於 root 使用者
关於虚拟萤幕 (Virtual Console)
fdisk 硬碟分割区规划示范
系统软体安装前的说明
set up 六程序
setup 启动
启动虚拟记忆体
指定安装目的分割区 (Target)
指定安装来源 (Source)
选择安装软体
Install 实际安装
系统设定

□ 系统安装的步骤
我们简化来看, 安装的步骤可以说有三个步骤, 这三步骤都是用
Slackware Linux安装磁片启动系统後, 接着一步步来进行。 我们现
在就来看看这三步骤。
步骤一: fdisk 规划分割区 (Partitioning)
安装 Linux 的最低要求, 要有一个分割区[注], 但是这样一套系
统所需要的虚拟记忆空间, 只能用 Swap File方法制作, 对学生来说,
这或许适合, 但是系统效率与安全性就差些。 至於比较好一些的情况
,我们为 Linux 规划出两个分割区, 一个用来安置整个档案系统, 另
外一个作为 Swap Partition 虚拟记忆体。 至於最佳情况, 则是将系
统规划出多重档案系统, 将 / 保留尽可能的小, /usr /tmp /var
及 /home 等等可以分为各自独立的档案系统, 也就是各自有专属的分
割区, 最後并加上一个独立的分割区, 作为 Swap Partition 虚拟记
忆体。 这样设定的一部 Linux 系统在笔者看来, 就是一个最符合系
统安全要求 以及系统运转效率的一个多工多使用者作业系统环境。
注: 其实可以又例外, 用umsds144.gz 来做rootdisk, 可以在原本 MSDOS
分割区内安装并执行 Linux, 但是笔者不推荐这样做, 尤其对把 Linux
摆在严肃场合的朋友来说, 不要这样做。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6
步骤二: 建置档案系统 (格式化)
完成了硬碟分割, 事实上硬碟内仍然什麽也没有, 我们只是用逻
辑上的方法, 把一个硬碟, 分割成好几个来用, 新规划出来的分割区
仍然空空如也, 这样的分割规划动作, 比较接近硬体层次。
建置档案系统工作则是比较接近作业系统层次的规划动作, 我们
在某个分割区建制档案系统後, 该分割区就变成一个拥有特殊结构属
性的分割区。 我们以大家熟悉的 DOS来说, 我们对硬碟或软碟执行
FORMAT动作, 这动作就是建置档案系统, 比方说 C:\> format a:/s。
Linux 环境下的档案系统建置动作, 是用 mkfs 或 mke2fs 等等
工具程式来做。 在本章系统安装示范过程中, 我们执行 Slackware
Linux 安装程式时, 可以手工执行 mkfs (或mke2fs) 动作, 也可以
在软体安装时, 让安装程式自动判别, 那时再决定是否 mkfs。
不过假如您事後有机会要手工进行系统维护时, 就会有需要用指令
来建造档案系统, 比方说制造一个 Linux 属性 (ext2fs) 的磁碟片就
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步骤三: 把 Slackware Linux 安装到硬碟
这个步骤是我们真正期待的, 这步骤会把软体从磁片 (或者 CD-
ROM 远端 NFS server 或硬碟都行) 安装到硬碟内指定的分割区。
注意, 这步骤也会拷贝一份新的 Kernel 到硬碟去, 不过, 这份
Kernel 不同於 bootdisk 磁片上的 Kernel, 实际安装时, 安装程式
会询问您安装 IDE Kernel 或 SCSI Kernel, 您一定要正确回答, 也
就是根据您硬碟控制卡形式, 选用其中之一 (假如您不知道您硬碟的
规格, 那大概就是 IDE)。
再次提醒读者, 这步骤一定要正确且仔细的安装, 最好也要尽量
完整的安装, 最好您至少安装 A (系统基本工具) B (最基本的常
用应用软体) 及 N (网路应用软体) 等系列软体, 另外您想编译系统
核心的话 (这几乎是绝对有必要的动作), D 系列包含有系统发展工具
以及系统核心服务程式码 (Kernel source code) 也有绝对必要, 除
此之外, F 系列包含各式 FAQ (常见问与答) 文件, I 系列 Info
page 线上手册等等最好也都安装, 以及颇为重要的 Q系列, 这是针对
不同硬体设备以及应用需求所事先编译好的系统核心服务程式 (Kernel),
您可以从这里选择一个来用。 总之, 把Linux定位在玩票性质的话, 您
不妨选择性安装, 至於严肃场合则尽量全部安装。 不甚漏失安装一些必
要软体, 会带给自己无谓的困扰。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6
使用 bootdisk及 rootdisk 磁片 开机
安装系统的第一步骤, 就是拿刚刚制作好的 bootdisk 磁片, 塞
入第一部软碟机, 启动电源。 正常的话, 您会在萤幕上看到以下画
面。
<< 画面 4-1 >>
LILO
Welcome to the Slackware Linux 2.0.2 Bootkernel disk!
If you have any extra parameters to pass to the kernel, enter them at the
prompt below. For instance, you might need something like this to detect the
hard drive on PS/1 and ValuePoint models from IBM:
ramdisk hd=cyl,hds,secs (Where "cyl", "hds", and "secs" are the number of
cylinders, sectors, and heads on the drive. Most
machine won't need this.)
Also, in a pinch, you can boot your system with a command like:
mount root=/dev/hda1
On machines with low memory, you can mount root=/dev/fd1 or
mount root=/dev/fd0 to install without a ramdisk. See LOWMEM.TXT for details.
If you wold rather load the root/install disk from your second floppy drive:
drive2 (or even this: ramdisk root=/dev/hd1)
DON'T SWITCH ANY DISKS YET! This prompt is just for entering extra paramters.
If you don't need to enter any paramters, hit ENTER to conitnue.
boot:
萤幕画面在此处停止了。 正常的话, 在这里我们碰一下 <Enter>
键, 可以继续。

<< 画面 4-2 >>
...........
Please remove the boot kernel disk from your floppy drive, insert a
root/install disk (such as one of the Slackware color144, colrlite,
tty144, or tty12 disks) or some other disk you wish to load into a
ramdisk and boot, and then press ENTER to continue.

接着您可以在萤幕上看到开机磁片侦测到硬体周边装置的一系列
讯息, 这些讯息此处简略掉了。 一直到下面画面, 萤幕再度停住,
此处, 我们浏览一下其说明, 其意思是说, 把刚开机用的 bootdisk
拿出来, 把 rootdisk (也就是系统安装磁片的第二片) 插进磁碟机


<< 画面 4-3 >>
VFS: Disk change detected on device 2/28
RAMDISK: Loading 1440 blocks into RAM disk ..................................
.............................................................................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7
<< 画面 4-4 >>
Welcome to the Slackware Linux installation disk, (v. 2.0.2)

###### IMPORTANT! READ THE INFORMATION BELOW CAREFULLY. ######
- You will need one or more partitions of type "Linux native" prepared. It is
also recommended that you create a swap partition (type "Linux swap") prior
to installation. Most users can use the Linux "fdisk" utility to create and
tag the types of all these partitions. OS/2 Boot Manager users, however,
should create their Linux partitions with OS/2 "fdisk", add the bootable
(root) partition to the Boot Manager menu, and then use the Linux "fdisk" to
tag the partitions as type "Linux native".
- If you have 4 megabytes or less of RAM, you MUST activate a swap partition
before running setup. After making the partition with fdisk, use:
mkswap /dev/<partition> <number of blocks> ; swapon /dev/<partition>
- Once you have prepared the disk partitions for Linux, and activated a swap
partition if you need one, type "setup" to begin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 If you want the install program to use monochrome displays, type:
TERM=vt100
before you start "setup".

You may now login as "root".

slackware login:
以上连续画面到<<画面 4-4>> 停止, 就算开机成功, 接下来我们
可以 root 进入系统 (此时的环境已经是一个运转中的 Linux系统),
之後, 就可以正式进行系统硬碟规划以及安装动作。
本节最後我们介绍一个相关的问题。 有时候, bootdisk 磁片开
机时, 没有能够自动侦测到您的硬体设备, 最常见的, 就是网路卡以
及CD-ROM 控制卡。 遇到这种情况时, 我建议您用 bootdisk 磁片开
机时, 在 boot: 提示符号後, 输入以下指令:
boot: ramdisk sbpcd=0xAAA,LaserMate 针对 Panasonic 562B/563B 光碟机
boot: ramdisk ether=B,0xCCC,eth0 针对网路卡
boot: ramdisk sbpcd=0xAAA,LaserMate ether=B,0xCCC,eth0 合在一起
以上: AAA: 该唯独光碟机控制卡之 IO port
B: 该网路卡的 IRQ
CCC: 开网路卡之 IP port

□ 关於 root 使用者

root 是系统环境中, 最特殊的一个使用者帐号。 在Unix环境,
root是个虚拟的使用者, 这帐号用来让系统管理者(这时就是您) 以
最高的特权进入系统, 之後执行系统维护及管理等工作。
这里暂时我们只需要知道这麽多, 在本系列Linux第二册〔轻轻
松松管理Linux> 里, 我有更详细说明。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7
□ 关於虚拟萤幕 (Virtual Console, VC)
即便只是进行系统安装工作, 我们也已经可以享用 Virtual
Console (VC) 所带来的便利, 第一次接触这观念的朋友, 不妨把 VC
想成有多的萤幕的 Linux 工作站。
当您开机完成後, 在萤幕上您所看到的, 是第一个 VC, 您可以
用 <Alt>-F2 (按下 <Alt> 键不放, 再按 F2键) 切换到第二个萤幕,
同理, <Alt>-F3 是第三个萤幕, <Alt>-F4 为第二个萤幕。
Linux 是多人多工的作业系统, 所以在每一个 VC 下, 您都可以
执行各自独立的工作, 执行系统安装时也不例外。 额外一提, 本章往
下介绍中, 笔者所需要的画面摘录, 就是用这方法取得, 也就是在当
第一个 VC 执行安装工作时, 第二个 VC 执行记录与画面摘录, 这样
一边安装一边记录画面。

□ fdisk 硬碟分割区规划示范
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硬碟分割区规划, 请读者特别小心操作这些
步骤, 以下我们是用 fdisk /dev/hdb 指定来执行分割动作, 假如您
只以一颗 IDE 硬碟, 您可以使用 fdisk /dev/hda 指令, 假如您只有
一颗 SCSI 硬碟, 则可以 fdisk /dev/sda 指令。
这里所执行的环境, 仍然是用 bootdisk/rootdisk 磁片开机, 以
root 帐号进入系统後所看到的环境。

<< 画面 4-5 >>
# fdisk /dev/hdb ← 规划编号第二个硬碟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hdb: 16 heads, 63 sectors, 826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008 * 512 bytes

Device Boot Begin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b1 1 1 100 50368+ 83 Linux native
/dev/hdb2 101 101 405 153720 7 OS/2 HPFS
/dev/hdb3 536 536 736 101304 83 Linux native
/dev/hdb4 * 406 406 535 65520 a5 BSD/386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7
Command (m for help):

本例子只算是个大杂烩的情况, 只有玩家才会把硬碟内安装有这
麽多的作业系统, 这不适合专业场合。 我们可以看到上面这例子一共
有四个分割区, 其中两个分给 Linux (其 IP 为 83), 剩下两个, 一
个安装 OS/2, 以及一个安装 FreeBSD。 对於玩票性质的学生来说,您
这样做倒是无妨。
不过, 对於想把 Linux 摆在有实际生产力场合的朋友来说, 我们
就必须实际依照我们事先对於档案系统的规划, 来配合硬碟磁区的规
划。 比方说, 若我们想规划出如 <<画面 4-6>> 这样的一个系统, 我
们实际上就要有两个硬碟, 之後在第一个硬碟 (/dev/hda) 规划四个
分割区, 在第二个硬碟 (/dev/hdb) 规划三个分割区, 而且这一共六
个分割区其属性都必须是 Linux native (其中一个分割区的属性为
Linux swap, 这是用来做虚拟记忆体之用的, 此处没显示)。
<< 画面 4-6 >>
$ df
Filesystem 1024-blocks Used Available Capacity Mounted on
/dev/hda1 139112 101280 30648 77% /
/dev/hdb3 137825 54679 80299 41% /var
/dev/hdb1 313715 96612 213515 31% /var/spool/news
/dev/hda3 47586 36833 8289 82% /home
/dev/hda2 198099 76000 111869 40% /usr/local
/dev/hda4 19355 793 17563 4% /tmp
/dev/sbpcd 660480 660480 0 100% /cdrom
<< 画面 4-7 >>
$ fdisk /dev/hda
Using /dev/hda as default device!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hda: 15 heads, 62 sectors, 899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930 * 512 bytes

Device Boot Begin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a1 * 2 2 310 143685 83 Linux native
/dev/hda2 311 311 750 204600 83 Linux native
/dev/hda3 751 751 856 49290 83 Linux native
/dev/hda4 857 857 899 19995 5 Extended


<< 画面 4-8 >>
$ fdisk /dev/hdb ← 指定规划第二颗硬碟
The number of cylinders for this disk is set to 1048.
This is larger than 1024, and may cause problems with some software.

Command (m for help): p ← 用 p 指令来浏览目前分割区的配置

Disk /dev/hdb: 16 heads, 63 sectors, 826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008 * 512 bytes

Device Boot Begin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b1 1 1 100 50368+ 83 Linux native
/dev/hdb4 * 406 406 535 65520 a5 Unknown

Command (m for help): n ← n 设立新分割区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p ← p 指定 primary 分割区
Partition number (1-4): 2 ← 2 指定第二个
First cylinder (101-826): 101 ← 指定第二分割区位置
从 101 - 250 cylinder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01-405): 250

Command (m for help): n ← n 设立新分割区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8
Command (m for help):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p ← p 指定 primary 分割区
Partition number (1-4): 3 ← 指定第三分割区位置
从 251 - 250 cylinder
First cylinder (251-826): 251 ← 填入 251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251-405): 290 ← 填入 290

Command (m for help): p ← 用 p 指令浏览设定结果

Disk /dev/hdb: 16 heads, 63 sectors, 826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008 * 512 bytes

Device Boot Begin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b1 1 1 100 50368+ 83 Linux native
/dev/hdb2 101 101 250 75600 83 Linux native
/dev/hdb3 251 251 290 20160 83 Linux native
/dev/hdb4 * 406 406 535 65520 a5 Unknown

Command (m for help): t ← 修改分割区类型
Partition number (1-4): 3 ← 指定修改第三个分割区
Hex code (type L to list codes): 82 ← 82 代表 Linux Swap Partition
Changed system type of partition 3 to 82 (Linux swap)
 
Command (m for help): wq ← w: 储存 q: 结束跳出

完成分割区规划後, 我们还不能立刻执行安装的工作, 现在我们
必须重新开机。 这时, 把 rootdisk 磁片从磁碟机拿出来, 再换插
bootdisk 磁片进去, 之後在提示符号下, 执行 reboot 指令从新启动
机器。
□ 系统软体安装前的说明
到这里为止, 我们硬碟内实际上仍然没有东西, 我们只做了基本
的分割区规划, 更重要的档案系统 系统软体 系统核心服务程式
⑾低彻ぞ叱淌揭约坝τ萌硖宓鹊, 都还未安装。
刚刚我们完成分割区规划後, 重新开机, 并再次以 root 帐号进入
系统, 假如无误的话, 我们接下来要用 setup 指令, 完成全程安装动
作。 请读者留意, setup 的动作可以指定全自动, 也可以指定一步一
步监督安装。 这两不种不同方式其所需的时间相差很大, 我建议读者
第一次执行的话, 指定一步一步慢慢来 (这是内定方式), 这样您可以
浏览整个过程, 也就可以对系统有更深的了解。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
由於您不想由於您的不慎, 以致於安装了一套有潜在瑕疵的 Linux 系
统, 可是明显的您又没有经验, 怎麽办呢? 简单, 先把第一次安装当
作是测试, 不论成功与否, 都仔细观察仔细学, 之後, 再重新从头开
始一次, 仔细的一步步进行硬碟规划 建置档案系统 及系统软体
安装。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8
□ set up 六程序
Slackware Linux 的安装可以大略分解为六个步骤, 其实这些步
骤其在彩色安装画面上都已经有清楚显示, 读者此处不妨快速浏览即
可。 以下这六个步骤可以是连贯动作, 但也可以个别独立操作。
1. 启动 SWAP PARTITION
除非您硬碟内已经没有可用的分割区, 最好您第一个步骤就要先
设置 SWAP PARTITION, 让系统所需要的虚拟记忆体立刻生效, 这对
记忆体很小的机器尤其重要, 否则您甚至可能没有办法继续进行安装
工作。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8
2. 指定安装目的分割区 (Target)
第二个步骤, 就是告诉系统安装程式, 究竟您想把系统安装到哪
一个 (或者哪几个) 硬碟分割区。 实际执行这步骤时, 您只需要把游
标移到萤幕上的 Target 选项, 按下 <Enter> 键, 之後回答一些问题
即可。
3. 指定安装来源 (Source)
您首先要告诉安装程式, 您究竟想用什麽方式安装, 比方磁片
硬碟 CD-ROM 网路远端一部 NFS server 或 磁带等等, 这就是
安装来源。 实际执行操作时, 您可以在刚刚指定 Target的阶段之後
面, 接着进行指定 Source, 或者, 也可以在萤幕上选择 Source选项

4. 选择安装软体 (DISK SETS)
执行这项操作时, 首先我们要选择安装哪些软体, 或者哪些不安
装。
5. 实际安装 (Install)
这步骤就是真枪实弹把软体从 Source 安装到 Target 的过程。
6. 最後系统设定 (Configuration)
前面五个步骤完成後, 基本上整个系统所需的软体都已经安装完
成, 只不过, 这仍然是一套死的系统, 因为大部分的功能都还没有办
法正确运转, 这是为什麽, 我们需要进一步做最後的设定。 这步骤实
际上的作法, 也是回答一些问题, 之後安装软体会自动执行。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8
□ setup 启动
透过上面的说明, 我们大慨已经明了 setup 所执行的工作, 接下
来我们就要实际来执行 setup 的各项细节。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 刚刚用 bootdisk 及 rootdisk 开机成功後
, 我们首先以 root 帐号进入系统, 我们眼前就已经是一个阳春的
Linux/Unix 作业环境, 使用 sh (Bounre Shell) 与系统打交道。
以下我们在 Shell提示符号下键入 setup 指令, 就可以开始执
行安装程序。
$ setup
<< 画面 4-9 >>
______________ Slackware Linux Setup (version FD-2.0.2) ______________?
? Welcome to Slackware Linux Setup. ?
? Select an option below using the UP/DOWN keys and SPACE or ENTER. ?
? Alternate keys may also be used: '+', '-', and TAB.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ELP Read the Slackware Setup HELP file ??
??KEYMAP Remap your keyboard if you're not using a US one ??
??QUICK Choose quick or verbose install mode [now: VERBOSE] ??
??MAKE TAGS Experts may customize tagfiles to preselect packages ??
??ADDSWAP Set up your swap partition(s) ??
??TARGET Set up your target partitions ??
??SOURCE Select source media ??
??DISK SETS Decide which disk sets you wish to install ??
??INSTALL Install selected disk sets ??
??CONFIGURE Reconfigure your Linux system ??
??EXIT Exit Slackware Linux Setup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8
在这画面中, 我们可以移动上下方向键, 萤幕上的反白就会跟着
移动, 我们把反白移动到某一行, 之後按 <Enter> 键, 就是要执行该
选项工作。
至於萤幕底端有 <OK> 及 <Cancel> 两个选项, 可个可以 <Tab>
键或者左右方向键来跳跃选择, 您也同样可以游标移动, 假如移到
<Cancel> 处, 接着按 <Enter>, 这就会取消目前的作业。
下面说明则是该画面的中文翻译说明。
HELP 阅读线上安装说明
KEYMAP 更改键盘排列
QUICK 快速安装模式, 假如使用这选项的话, 系统安装过程
就不会停下来一一询问您问题。 另外, 这选项可以,
搭配下面 "MAKE TAGS", 但是, 不是专家的话, 请勿
使用。
MAKE TAGS 改变软体内键安装选项
ADDSWAP 启动 swap partition, 使虚拟记忆体即刻生效
TARGET 指定目的硬碟分割区
SOURCE 指定来源 source media
DISK SETS 选择安装软体系列
INSTALL 开始安装
CONFIGURE 系统设定
EXIT 结束安装作业

□ 启动虚拟记忆体

前面主服务画面 (< 画面 4-9 >) 下第五个选项 ADDSWAP, 我们
用方向键往下移动到此, 之後按 <Enter> 键。 这画面中的 /dev/hdb2
是系统自己抓到的, 无须额外手工指定, 不过, 前提是之前进行硬碟
分割时, 已经把 /dev/hdb2 的分割区型态 (Partition Type) 正确
设定为 〃Linux swap〃。
以下自动化程序所作的有三个动作, 第一就是对现有的 Swap
Partition 执行规划动作 (mkswap), 第二个动作, 是让该新规划好的
Swap partition 即刻生效 (swapon)。 最後一步, 则是安装到将来系
统的 /etc/fstab, 这样系统安装完成後, 每次系统开机时就会自动启
动虚拟记忆体。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9
<< 画面 4-1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SWAP SPACE DETECT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Slackware Setup has detected a swap partition: ?
? ?
? Device Boot Begin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
? /dev/hdb2 101 101 160 30240 82 Linux swap ?
? ?
? Do you wish to install this as your swap partition?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面这画面下, 按 <Enter> 就可以继续到下面画面, 假若要中断
的话, 按 <Tab> 键可以移动反白到 < No > 区域。
 
<< 画面 4-1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KSWAP WARN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MPORTANT NOTE: If you have already made any of your swap ?
? partitions active (using the swapon command), then you ?
? should not allow Setup to use mkswap on your swap partitions, ?
? because it may corrupt memory pages that are currently ?
? swapped out. Instead, you will have to make sure that your ?
? swap partitions have been prepared (with mkswap) before they ?
? will work. You might want to do this to any inactive swap ?
? partitions before you reboot.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OK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画面 4-1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SE MKSWA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o you want Setup to use mkswap on your swap partitions?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三个连续画面所执行的, 也可以用下面这个指令手工完成, 这
提供读者叁考。

$ /sbin/mkswap /dev/hdb2 30240
还有一点要注意, 假如以前已经做过这指令, 此处就不要重复。
至於操作方法, 上面画面中, 可以移动 <Tab> 键, 选择 No 不安装,
这样会直接跳到下面画面。 假若以前没有操作过, 可以直接按 <Enter>
,这样会自动执行 mkswap动作。

下面画面则无论如何一定要执行, 这样就立刻才可以使 Swap
Partition 生效。 以此例来说, 会立刻增加约 30MB 的虚拟记忆体。
<< 画面 4-13 >>
__________________ ACTIVATE SWAP SPACE? __________________
? If you have not already activated your swap partitions ?
? with 'swapon', you should do so at this time. Activate ?
? swap partitions with 'swapo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面画面所执行的, 就等同於以下这指令:
$ /sbin/swapon /dev/hdb2
下面这画面, 安装程式询问说要不要更改 /etc/fstab, 这效果是
以後系统 (指安装完成後的系统) 每次开机後, 会自行启动该 Swap
Partition, 此处我们按 <Enter> 键, 选择安装。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9
<< 画面 4-1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SWAP SPACE CONFIGUR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Your swapspace has been configured. This information will ?
? be added to your /etc/fstab: ?
? ?
? /dev/hdb2 swap swap defaults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最後一个画面, 安装程式询问我们是否接下来继续执行我
前面介绍的 『2. 指定安装目的分割区 (Target)』, 若按 <Enter>
回答 Yes, 则会立刻接续下去, 若按 <Tab> 选择 No, 则回到最外层
主服务画面。
 
<< 画面 4-15 >>
______________ CONTINUE WITH INSTALLATION? ______________
? Now that you've set up your swap space, you may ?
? continue on with the installation. Otherwise, you'll ?
? be returned to the main menu. Would you like to ?
? continue the installation and set up your TARGET ?
? drive(s)?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指定安装目的分割区
在这步骤里, 我们要一一的告诉系统安装程式, 哪一个分割区我
们想作为 / 档案系统, 哪一个分割区指定为 /usr 档案系统, 等等。
除此以外, 假如硬碟某一个分割区已经安装有 DOS 或 OS/2, 也可以
在此告诉系统安装程式, 这样子将来就可以直些在 Linux 档案系统
下取用 DOS与 OS/2 档案系统内的东西 (Linux支援 DOS FAT 及 OS2
HPFS 等档案系统)。
这一阶段的实际操作步骤也很简单。 我们首先指定所要安装
Linux 的分割区, 接着安装程式会询问确认该分割区的属性, 然後
们需决定要不要对该分割区规划出档案系统 (make filesystem)。
下面画面中, 我们可以看到, 系统安装程式会自动侦测出所有属
性为 Linux native (Partition ID 为 83) 的分割区。 这画面中,
我们被询问的第一个话题, 就是 / 档案系统将设於何处? 这里笔
者回答 /dev/hdb3, 这是第二颗硬碟的第三个分割区。 额外一提,
Linux 可以安装在第一或第二颗硬碟, 悉听尊便。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9
<< 画面 4-16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Device Boot Begin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
? /dev/hdb1 1 1 100 50368+ 83 Linux native ?
? /dev/hdb3 536 536 736 101304 83 Linux native ?
? ?
? Which device would you like to use for your root Linux partition?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ev/hdb3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来读者会看到下面这画面, 这里询问档案系统型态, 我建议
读者选择 ext2, 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选用这个。 我们用方向键把反
白移至 ext2 这行, 之後按<Enter> 键。

<< 画面 4-17 >>
__________________ CHOOSE LINUX FILESYSTEM __________________
? There are two main filesystem types that are used for ?
? Linux. These are the xiafs filesystem, and the second ?
? extended filesystem (ext2). Ext2 seems to be the current ?
? standard. Xiafs hasn't really been changed in quite some ?
? time. Ext2 has one really nice feature that xiafs doesn't ?
? have: as an ext2 partition is unmounted, a clean bit is ?
? written to it. When the machine is rebooted, checking is ?
? skipped for any partitions that have the clean bit on them. ?
? Xiafs may be a better choice for machines with low memory, ?
? however, so it's still supported. What filesystem do you ?
? plan to use on your root partition (/dev/hdb3), ext2fs or ?
? xiafs?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ext2 Linux Second Extended Filesystem ??
?? xiafs Linux Xiafs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9
选择 ext2 档案系统後, 接着又询问我们是否要真的执行建造动
作 (相当於DOS的格式化动作), 假如这是我们第一次安装, 很可能我
要就要选择 Format 或 Check, 但是如果确定以前已经做过, 这里也
可以选择 No。 至於 Format 与 Check的不同, Check 除了做 Format
动作外, 还额外检测硬碟是否有坏轨, 假如您硬碟有瑕疵的话, 记得
选用 Check。
<< 画面 4-18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RMAT PARTI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f this partition has not been formatted, you should format it. ?
? NOTE: This will erase all data on it. If you are trying to ?
? upgrade an existing Linux partition, you should use setup from ?
? your hard drive, not from the boot/root disk. (The versions of ?
? setup supplied on the hard drive and the boot/root disk differ) ?
? Would you like to format this partition?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Format Quick format with no bad block checking ??
?? Check Slow format that checks for bad blocks ??
?? No No, do not format this partition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我选择 Format, 系统就立刻执行 mkfs 动作, 额外一提, 这
动作相同於 $ mke2fs /dev/hdb3 101304 指令, 读者朋友以後进行正
常系统管理时, 会用到这命令。

<< 画面 4-19A >>

______________________SELECT INODE DENSITY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Ext2fs defaults to one inode per 4096 bytes of drive space. ?
? If you're going to have many small files on your drive, ?
? then you may need more inodes (one is used for each file ?
? entry). You can change the density to one inode per 2048 ?
? bytes, or even per 1024 bytes. Select '2048' or '1024', or ?
? just hit enter to accept the default of 4096 bytes. NOTE: ?
? If you are going to run from CD using a small (<60MB) ?
? partition, use 1024 to be safe. Each link uses an inode and ?
? it's easy to run out of spac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096 1 inode per 4096 bytes. (default) ??
?? 2048 1 inode per 2048 bytes. ??
?? 1024 1 inode per 1024 bytes.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29
画面 4-19A 的选择, 笔者建议, 若是用来作为 News spool 区域
(也就是 /var/spool/news) 的档案系统, 不妨选择 1024 这一栏, 这
结果会造成一个 Block (照内定, 一个Block等於1024 bytes) 等於一
个 Inode 除此以外的正常状况, 选择第一选项 4096, 这结果一个Inode
会等於 4096 bytes。 以上若读者无法明白什麽是 Bloack/Inode, 请
忽略无妨, 这些观念并不重要。

<< 画面 4-19B >>
______________ FORMATTING ________________
? Formatting /dev/hdb3 ?
? Size in 1K blocks: 70560 ?
? Filesystem type: ext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连续几个动作已经成功的指定某一个分割区作为系统的 /
(root) 档案系统, 假如您只有一个 Linux属性的分割区, 这时 / 档
案系统就是您唯一的档案系统。 不过, 假如您有一个以上, 您就可
以看到下面画面, 这画面告诉我们说, 本电脑硬碟下有不只一个 Linux
属性分割区, 而 /dev/hdb3 已经指定作为 / 档案系统, 这时是否要
把剩下的分割区也包含进来, 比方独立出 /usr 或 /usr/X11 档案系
统等等的?
这里我回答是。 再重复一次, 把 / 档案系统规划小一些, 也就
是把 /usr /var /home /tmp 独立出来对系统执行效率以及系
统安全都会有助益。 不过, 对 Linux 或 Unix经验仍薄弱的朋友, 我
强烈建议您就此停住, 先不要顾虑效率或安全, 先跑看看, 增加一些
经验, 之後, 再考虑重新设定一个最佳的系统。
<< 画面 4-2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You seem to have more than one partition tagged as Linux native. ?
? You may use these to distribute your Linux system across more ?
? than one partition. Currently, you have /dev/hdb3 mounted as ?
? your / partition. You might want to mount large directories such ?
? as /usr or /usr/X11 or seperate partitions. You should not try ?
? to mount /etc, /sbin, or /bin on their own partitions since they ?
? contain utilities needed to bring the system up and mount ?
? partitions. Would you like to use some of the other Linux ?
? partitions to mount some of your directories?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0
以下重复进行刚刚的动作, 这里我回答 /dev/hdb1 分割区。 另
外一点要注意的是, 假如这时您临时决定不再增加任何分割区, 可以
键入 q , 之後按 <Enter> 键即可。
<< 画面 4-2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These are your Linux partitions: ?
? /dev/hdb1 1 1 100 50368+ 83 Linux native ?
? /dev/hdb3 536 536 736 101304 83 Linux native ?
? ?
? These partitions are already in use: ?
? /dev/hdb1 on /mnt type ext2 (rw) ?
? ?
? Please enter the partition you would like to use, or ?
? type [q] to quit adding new partitions: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ev/hdb1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下同样指定 ext2。
 
<< 画面 4-22 >>
__________________ CHOOSE LINUX FILESYSTEM __________________
? There are two main filesystem types that are used for ?
? Linux. These are the xiafs filesystem, and the second ?
? extended filesystem (ext2). Ext2 seems to be the current ?
? standard. Xiafs hasn't really been changed in quite some ?
? time. Ext2 has one really nice feature that xiafs doesn't ?
? have: as an ext2 partition is unmounted, a clean bit is ?
? written to it. When the machine is rebooted, checking is ?
? skipped for any partitions that have the clean bit on them. ?
? Xiafs may be a better choice for machines with low memory, ?
? however, so it's still supported. What filesystem do you ?
? plan to use on your root partition (/dev/hdb3), ext2fs or ?
? xiafs?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ext2 Linux Second Extended Filesystem ??
?? xiafs Linux Xiafs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画面 4-23 >>
______________ FORMATTING ________________
? Formatting /dev/hdb3 ?
? Size in 1K blocks: 70560 ?
? Filesystem type: ext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0
假如您硬碟内规划有很多 Linux 分割区, 这时您重复以上动作就
可以。 以下接着安装程式侦测到我第一个硬碟内有 DOS 分割区 (C:
碟), 就问我们说, 是否要把这DOS分割区包含进来, 成为系统的档案
系统之一, 於是我们可以在 Linux系统下直接存取原本 C: 磁碟内的
东西。 这里按 <Enter> 回答是, 若不想要, 按 <Tab> (或方向键),
把反白移到 No, 之後按 <Enter>。

<< 画面 4-24 >>
____________________ DOS AND OS/2 PARTITION SETUP 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The following DOS FAT or OS/2 HPFS partitions were found: ?
? ?
? /dev/hda1 * 1 1 1000 127491+ 6 DOS 16-bit >=32M ?
? ?
? Would you like to make some of these partitions visible from Linu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於我回答 Yes, 以下就要进一步回答 /dev/hda1。
 
<< 画面 4-25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OOSE PARTI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These DOS or OS/2 partitions are available to mount: ?
? /dev/hda1 * 1 1 1000 127491+ 6 DOS 16-bit >=32M ?
? Please enter the partition you want to access from Linux, ?
? or type [q] to quit adding new partitions: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ev/hda1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下画面则是要选择 Mount Point, 这个就是说把 C: 磁碟挂在
系统的哪里, 注意, Linux/Unix 没有 C: 磁碟观念 (C: 是 DOS的观
念与用法), 我们可以设立比方说 /msdos 目录, 之後把 C: 所在的分
割区, 挂在这 /msdos 目录下, 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存取 该 C: 内的
DOS档案。 以下, 我就指定 /msdos 为这个挂点 (Mount Point)。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0
<< 画面 4-25 >>
____________________ SELECT MOUNT POI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ow this new partition must be mounted somewhere in your ?
? directory tree. Please enter the directory under which ?
? you would like to put it. for instance, you might want to ?
? reply /dosc, /dosd, or something like that. NOTE: This ?
? partition won't actually be mounted until you reboot. ?
? ?
?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mount /dev/hda1?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msdos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下画面按 <Enter>。

<< 画面 4-26 >>
__________________ CURRENT DOS/HPFS PARTITION STATUS __________________ ?
? ?
? DOS partition added to /etc/fstab: ?
? ?
? /dev/hda1 /msdos msdos defaults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OK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画面问我们要不要进一步接着进行「指定安装来源」作业,
若回答 Yes, 则立刻接续到之後的操作, 若 No, 则回到最外层画面

<< 画面 4-27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TINU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ow that you've set up your target partitions, would ?
? you like to go on to the SOURCE section and select ?
? your installation media?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0
□ 指定安装来源 (Source)
接下来我们要指定用什麽方式安装, 以下画面就是询问用什麽方
法来安装, 其实也就是问存放媒体是什麽。 以下五种方法中, NFS
应该算是轻松愉快的安装方法, 假如读者可以上 Internet网路, 或
者您区域网路中已经有 NFS server, 且其内存放有 Slackware Linux
软体, 这就可以用 NFS安装。 以下笔者五种方法全部做介绍, 不过
读者们选择其中之一叁考即可, 其他跳过去无妨。
其实这五个安装方法都有其类似之处, 就是无论哪一种方法, 都
必须在安装之前或过程, 把安装来源 (软碟⒂驳CD-ROM 或 NFS
等等) 挂 (Mount) 在安装软体系统 (其实已经是一个阳春 Linux系
统) 之下的一个目录。 以硬碟来安装来说, 很多朋友的作法是先把
Linux系统软体存放在同一部电脑的硬碟内 DOS 系统分割区内, 这情
况的作法, 是把该 DOS 分割区挂上来, 并指定切确路径。 CD-ROM
安装法也很类似, 但我们必须先拿支援该品牌 CD-ROM 的bootdisk,
启动後把 CD-ROM drive挂上来成为系统的一部份, 并指定切确路径。
NFS 也是一样, 不过一些起码网路基本常识要具备, 程序上也类似,
只不过多了一道网路设定程序, 网路设定成功後, 把远端 NFS server
所 export 的目录挂上来。
以上所描述的操作动作, 并不需要透过命令执行, 而是在萤幕画
面上回答一些问题或者做一些选择即可。 细节的操作请看下面例子。

软碟安装法
选择磁片安装的话, 我们必须事先拷贝所有的磁片, 要嘛从CD-ROM
拷贝下来, 或者从 Internet FTP 档案库, 或者从 BBS或任何地方都
可以。 确定您要由磁片安装後, 操作上下方向键, 把反白移至选项
〃2〃, 之後按 <Enter> 键。
<< 画面 4-28 >>

__________________ SOURCE MEDIA SELEC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
? ?
? Where do you plan to install Slackware Linux from?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 Install from a hard drive partition ??
?? 2 Install from floppy disks ??
?? 3 Install via NFS ??
?? 4 Install from a pre-mounted directory ??
?? 5 Install from CD-ROM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接下来步骤是选择磁碟机规格, 其中有四个选项, <在画面 4-29>
请选择其中之一。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0
<< 画面 4-29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LECT FLOPPY DRIV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The base Slackware series (A) can be installed from 1.2M ?
? or 1.44M media. Most of the other disks will not fit on ?
? 1.2M media, but can be downloaded to your hard drive and ?
? installed from there later. ?
? ?
? Which drive do you want to install from?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dev/fd0H1440 1.44M drive a: ??
?? /dev/fd1H1440 1.44M drive b: ??
?? /dev/fd0h1200 1.2M drive a: ??
?? /dev/fd1h1200 1.2M drive b: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FS网路 安装法
透过 NFS 安装其实没有想像困难, 以下的操作过程, 一开始先
设定 NFS 网路部份, 我们要指定我们这机机器的 IP, 以及网路上另
外一部 NFS server的 IP, 接着, 我们指定该 server的档案存放路
径, 就是这样。
至於有关於网路的技术部份, 我们在此完全没有解释, 比方以下
所需要的基本网路资料, 像是本机器的 IP地址 Netmask Broadcast
及 Gateway 位址等等资料, 您必须自行询问您所属网路管理单位, 不
要引用下面资料。 至於网路上公开性的 NFS server, 交大资工提供有这
服务, 其 NFS server IP 地址是 140.113.235.252 (linux.csie.nctu.edu.tw)
, 其存放路径是 /Slcakware (请注意大小写)。


<< 画面 4-30 >>
__________________ SOURCE MEDIA SELEC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
? ?
? Where do you plan to install Slackware Linux from?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 Install from a hard drive partition ??
?? 2 Install from floppy disks ??
?? 3 Install via NFS ??
?? 4 Install from a pre-mounted directory ??
?? 5 Install from CD-ROM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下讯息浏览一下, 之後按 <Enter>, 开始进行设定 NFS client。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1
<< 画面 4-31 >>
____________________ INSTALLATION THROUGH NFS ____________________?
? ?
? WARNING! Installing via NFS can be a real time-saver if you're ?
? good with TCP/IP, but is a tricky installation choice for the ?
? beginner. Some of the things you may have to do to get this ?
? option to work include: ?
? ?
? -- Setting up an /etc/networks file on the bootdisk ?
? -- Mandatory: getting the source directory exported from ?
? your NFS server ?
? -- Starting up 'portmap' ?
? ?
? 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try to install via NFS?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画面回答所安装这部机器的 IP 地址。


<< 画面 4-3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SSIGN IP ADDRE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You will need to enter the IP address you wish to ?
? assign to this machine. Example: 111.112.113.114 ?
? ?
? What is your IP address?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2.168.1.148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回答 Netmask。


<< 画面 4-3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SSIGN NETMAS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Now we need to know your netmask. ?
? Typically this will be 255.255.255.0 ?
? but this can be different depending on ?
? your local setup. ?
? ?
? What is your netmask?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5.255.255.0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1
以下填入 Broadcast 地址。
 
<< 画面 4-34 >>
__________________ ASSIGN BROADCAST ADDRESS ___________________
? ?
? Typically your broadcast address will be the same as ?
? your IP address with 255 replacing the final value. ?
? Example: 111.112.113.255 ?
? ?
? What is your broadcast address?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2.168.1.255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则回答网路地址。
 
<< 画面 4-35 >>
__________________ ASSIGN NETWORK ADDRESS ____________________?
? ?
? Now we need your network address. ?
? ?
? Your network address will usually be the same as your IP ?
? address, with the last value replaced by 0. ?
? For example: 111.112.113.0 ?
? ?
? What is your network address?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2.168.1.0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底下再问, 您这部机器需不需要经过 Gateway才能连线出去。
由於笔者示范是透过内部网路安装, 所以没有 Gateway。 不过, 绝
大部分 Internet 连线的机器, 是有 Gateway的。
 
<< 画面 4-36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o you have a gateway?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回答 NFS server 所在 IP 地址, 在台湾的读者, 若有
Internet 连线的话, 以下可以填入 140.113.235.252, 或者其他
您知道有提供此服务的机器的 IP 地址也行。

<< 画面 4-37 >>

__________________ ENTER IP ADDRESS OF NFS SERVER __________________?
? ?
? Good! We're all set on the local end, but now we need to know ?
? where to find the software packages to install. First, we need ?
? the IP address of the machine where the Slackware sources are ?
? stored. ?
? ?
? What is the IP address of your NFS server?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168.1.150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1
底下问说, 本机器之网路界面卡是外接式, 或者是一般内接式,
一般桌上型电脑用的都是内接式。
 
<< 画面 4-38 >>
____________________ ETHERNET DEVICE SELEC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Slackware can configure either an INTERNAL ethernet card, or an ?
? EXTERNAL D-Link adaptor. ?
? ?
? Which type of ethernet device do you hav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nternal Internal ethernet card ??
?? External External D-Link adaptor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回答 该 NFS server存放 Slackware Linux系列软体之路径。

<< 画面 4-39 >>

__________________ SELECT SOURCE DIRECTORY ___________________
? ?
? There must be a directory on the server with the Slackware ?
? sources for each disk in subdirectories beneath it. ?
? ?
? The installation script needs to know the name of the ?
? directory on your server that contains the disk ?
? subdirectories. For example, if your A3 disk is found at ?
? /slackware/a3, then you would respond: /slackware ?
? ?
? What is the Slackware source directory?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oot/slackware-2.0.2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1
<< 画面 4-40 >>
We'll switch into text mode here so you can see if you have any errors.
We'll switch into text mode here so you can see if you have any errors.

Configuring ethernet card...
Mounting NFS...
mount: 192.168.1.150:/root/slackware-2.0.2 failed, reason given by server: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Current mount table:
/dev/fd0 on / type minix (rw)
none on /proc type proc (rw)
/dev/hdb1 on /mnt type ext2 (rw)
Do you think you need to try this again ([y]es, [n]o)?

上面是最後一个问题, 这里是问说, 我们要不要再事一次, 通常
我们从萤幕上并没有看到错误讯息的话, 就可以回答 n 。 本例子中,
由於路径回答错误, 所以我必须回答 y, 之後, 从新来一次。


□ 硬碟安装法
前面说过, 从硬碟安装很简单。 底下我就是过程实际示范出来。

至於以下我们选择 1 或选择与 4 其实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
选项 4可以配合我们事先手工挂上来的目录, 而不论来源是硬碟
NFS 或 CD-ROM drive。 以底下 < 画面 4-42 > 的操作来说, 我们
先要哪一个硬碟分割区, 之後再决定目录的路径以及档案属性等等


<< 画面 4-41 >>
__________________ SOURCE MEDIA SELEC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
? ?
? Where do you plan to install Slackware Linux from?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 Install from a hard drive partition ??
?? 2 Install from floppy disks ??
?? 3 Install via NFS ??
?? 4 Install from a pre-mounted directory ??
?? 5 Install from CD-ROM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选项 1 硬碟安装後, 我们进一步要指定分割区所在。 下面
画面中, 由於我 Slackware Linux 软体放在第一个硬碟的第一个分割
区, 我回答 /dev/hda1。 假如您不清楚哪一个分割区, 可以光按
<Enter> 键, 这可以浏览您硬碟内所有的分割区。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1
<< 画面 4-42 >>
____________________ INSTALLING FROM HARD DISK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In order to install directly from the hard disk you must ?
? have a partition with a directory containing the Slackware ?
? distribution such that each disk other than the boot disk ?
? is contained in a subdirectory. For example, if the ?
? distribution is in /stuff/slack, then you have to have ?
? directories named /stuff/slack/a1, /stuff/slack/a2, and so ?
? on each containing the files that would be on that disk. ?
? You may install from DOS, HPFS, or Linux partitions. ?
? Please enter the partition where the Slackware sources can ?
? be found, or [enter] to see a partition list: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v/hda1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来画面我们要回答路径所在, 这里我回答 /slakware, 这路
径实际上是 C:\SLAKWARE。
 
<< 画面 4-43 >>
__________________ SELECT SOURCE DIRECTORY ___________________
? ?
? Now we need to know what directory on this partition ?
? the Slackware sources can be found in. (The directory ?
? in which the subdirectories for each disk is found) ?
? NOTE: You must give the directory name relative to the ?
? top of the partition. So, for example, if you're going ?
? to mount this partition under /usr, don't include the ?
? '/usr'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athname. ?
? ?
? What directory are the Slackware sources in?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slakwar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来还要指定档案属性, 由於是 DOS C: 磁碟, 我选 1 。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2
<< 画面 4-44 >>
__________________ SELECT FILESYSTEM TYPE ____________________?
? What type of filesystem does your Slackware source ?
? partition contain?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 FAT (MS-DOS, DR-DOS, OS/2) ??
?? 2 Linux Second Extended Filesystem ??
?? 3 Linux Xiafs ??
?? 4 Linux MINIX ??
?? 5 OS/2 HPFS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D-ROM 安装法

CD-ROM 的安装方法也一样简单, 不过记得先知道您的 CD-ROM类
型, 并且因此选择一个恰当的 bootdisk。 有关选择 bootdisk 的根
据, 您必须先了解您的唯独光碟机的类型或品牌, 之後叁考下表, 至
於更详细的细节请叁考前面第二章的说明。

SCSI CD-ROM: scsi.gz
Panasonic 562B/562B: sbpcd.gz
Mitsumi CD-ROM: mitsumi.gz
SONY CDU31A 及 535 CD-ROM: cdu31a.gz

<< 画面 4-45 >>

__________________ SOURCE MEDIA SELEC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
? ?
? Where do you plan to install Slackware Linux from?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 Install from a hard drive partition ??
?? 2 Install from floppy disks ??
?? 3 Install via NFS ??
?? 4 Install from a pre-mounted directory ??
?? 5 Install from CD-ROM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选择您正确 CD-ROM drive。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2
<< 画面 4-46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STALLING FROM CD-R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In order to install Slackware Linux from a CD-ROM, it must ?
? contain the distribution arranged beneath a source directory ?
? in the same way as if you were to install it from a hard ?
? drive or NFS. The source directory must contain subdirectories ?
? for each floppy disk. Your CD-ROM should be compatible with ?
? this format if it contains a mirror of the Slackware FTP site. ?
? ?
? What type of CD-ROM drive do you have?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SCSI [ /dev/scd0 or /dev/scd1 ] ??
?? 2 Sony CDU31A [ /dev/sonycd ] ??
?? 3 Sony 535 [ /dev/cdu535 ] ??
?? 4 Mitsumi [ /dev/mcd ] ??
?? 5 Sound Blaster Pro (Panasonic) [ /dev/sbpcd ] ??
?? 6 NEC 260 IDE CD-ROM [ /dev/nec260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该片 CD 片存放 Slackware Linux的实际路径。 若以下都
没有, 则选择 Custom。 对於交通大学出版的『云观 CD-ROM III,
Linux Plug & Play CD-ROM』 的使用者来说, 以下要选择第三选项
 
<< 画面 4-47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LECT SOURCE DIRECTO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ow we need to know which directory on the CD contains the Slackware ?
? sources. This location may vary depending on the cd you have. There ?
? are default selections for the Slackware Professional CD (including ?
? an option to run mostly from the CD), InfoMagic CD, TransAmeritech ?
? CD, and the Linux Quarterly CD-ROM. There may be other directories ?
? containing other versions - enter a custom directory name if you ?
? like. Which option would you lik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slakware Slackware Pro: install to HD ??
?? slackpro Slackware Pro: run from CD ??
?? slackware/slakware TransAmeritech CD ??
?? packages/slackware Linux Quarterly CD-ROM ??
?? distributions/slackware InfoMagic CD-ROM ??
?? Custom Enter your own directory nam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於上一个画面选择 Custom, 接下来我要自行回答完整路径, 关
於这项资料, 您必须自行叁考您手上的 CD 片为准。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2
<< 画面 4-48 >>

____________________ SELECT SOURCE DIRECTORY ____________________?
? Now we need to know which directory on the CD contains the ?
? Slackware sources. This location may vary depending on the CD ?
? you have. You may omit the leading '/' if you like. What ?
? directory are the Slackware sources in?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linux/slakwar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选择安装软体
前面罗哩罗唆的介绍四种安装方法, 读者请根据您的设定及条件,
选择其中之一就可以, 之後, 进入到这一节, 这里我们要来选择究竟
安装哪些软体, 或许哪些可以省略。
下面第一个画面是前一节 『指定安装来源』 操作时的最後一个
画面, 通常我们选择 Yes, 就进行到这一节的操作, 或者读者选 No
的话, 之後在主选单上选择进入 DISK SETS选项也可以进行这里的操
作。


<< 画面 4-49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TINU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Would you like to go on to the DISK SETS section and ?
? select which catagories of software to instal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2
以下就是第一个选择画面, 有关於选择方法, 先移动上下方向键,
之後, 使用空白键把想安装的部份标示起来, 底下画面 A 选项其左边
已经有打叉标示, 这是内键情况, 表示 A 系列一定要安装。 再之後
的画面 (画面 4-51), 才是笔者所选择的。 读者朋友可以比对一下
<画面 4-50> 与 <画面 4-51> 的差异。
以下选项就是 Slackware Linux 系列编号软体, 其中第一选向
是用来安装非标准 (Customer) Slackware Linux软体, 这里我们没
有介绍。 假如光选择 A 系列的话, 则可以架设出一套最基本 Linux
系统。 至於想要安装能够直接由 CD-ROM 执行者, 这是比较特殊的
情况, 以下除了 Q 系列以外, 什麽都不要装 (对云观 CD-ROM III
的用户来说, 请叁考您手上的使用手册, 或者第五章「交大『云观
CD-ROM III』直接由 CD-ROM执行之安装法」)。
以下的选择方法, 用上下方向键移动反白, 用按空白键来做选
择切换。

<< 画面 4-5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RIES SELEC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Use the spacebar to select the disk sets you wish to install. ?
? You can use the UP/DOWN arrows to see all the possible choices. ?
? Press the ENTER key when you are finished. If you need to ?
? install a disk set that is not listed here, check the box for ?
? custom additional disk sets.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CUS Also prompt for CUSTOM disk sets ??
?? [X] A Base Linux system ??
?? [ ] AP Various Applications that do not need X ??
?? [ ] D Program Development (C, C++, Lisp, Perl, etc.) ??
?? [ ] E GNU Emacs ??
?? [ ] F FAQ lists, HOWTO documentation ??
?? [ ] I Info files readable with info, JED, or Emacs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底下画面我统统标示起来, 意思是要安装一个最完整的 Linux作
业系统。
<< 画面 4-5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ERIES SELEC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Use the spacebar to select the disk sets you wish to install. ?
? You can use the UP/DOWN arrows to see all the possible choices. ?
? Press the ENTER key when you are finished. If you need to ?
? install a disk set that is not listed here, check the box for ?
? custom additional disk sets.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CUS Also prompt for CUSTOM disk sets ??
?? [X] A Base Linux system ??
?? [X] AP Various Applications that do not need X ??
?? [X] D Program Development (C, C++, Lisp, Perl, etc.) ??
?? [X] E GNU Emacs ??
?? [X] F FAQ lists, HOWTO documentation ??
?? [X] I Info files readable with info, JED, or Emacs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画面问说, 我们要不要接着立即进行安装, 到这里, 几乎万
事已经具备。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2
<< 画面 4-5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NTINU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ow that you've decided what you want to install you ?
? may begin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by moving to the ?
? INSTALL section. Please note that if you have not ?
? completed all the prerequisites you will be informed ?
? of this and returned to the main menu. Would you like ?
? to go on to the INSTALL section?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nstall 实际安装
经过以上前置作业後, 我们已经指定了安装的来源与去处, 且
对於软体的安装范围也已经指定好, 现在我们真的要把 Linux 系统
安装到硬碟里面。
下面画面的反白停在第一个选项, 这是内定方式, 不熟的朋友
这里按<Enter>, 采用内定方法即可。

<< 画面 4-5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LECT PROMPTING MO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Now you must select which type of prompting you would like to ?
? use while installing your software packages. If you're not ?
? sure which mode to use, read the help file. ?
? ?
? Which type of prompting would you like to us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ormal Use the default tagfiles ??
?? Custom Use custom tagfiles in the package directories ??
?? Path Use tagfiles in the subdirectories of a custom path ??
?? None Use no tagfiles - install everything ??
?? HELP Read the prompt mode help fil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3
<< 画面 4-5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ROMPT mode selected. Using prompting ?
? defaults found in tagfiles along the way.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就开始进行拷贝安装了, 由於画面好几十个, 这里我们就不
一一摘录出来, 我只收录第一个画面, 以及其中一个选则 Kernel 的
画面。

以下读者们会碰到选择系统核心的过程, 其实照笔者的看法, 以
下即使您挑选了一个最适合的系统核心 (以下两个, 以及 Q 系列大约
有 11 个, 也未必是最适合您硬体以及需求的系统核心。 照笔者这样
的浅见, 最适合的系统核心当然要自己来做, 而这也就是为什麽, 笔
者强调, 系统核心的重新编译 (Recompile Kernel) 是您系统安装完
成, 且开始正常运转了, 之後的第一件工作。
假如您也认为笔者以上的看法可接受, 以下选择系统 Kernel时,
您的选择底线, 就是, 最起码, 该 Kernel 能够启动您的机器, 并成
功认得您的硬体配备。 最起码, 这样子能够确保系统能够初步运转
起来, 之後就可以重新编译一份系统核心。
 
<< 画面 4-55 >>
______ Auto-installing package ==>base<== Priority: [required] ________?
? ?
? Basic Linux filesystem package. ?
? ?
? Sets up the basic directory structure and adds a few important ?
? binaries such as GNU mtools 2.0.7 and fdisk. ?
? ?
? ?
? ?
? ?
? ?
? ?
? ?
? Size: Compressed: 128K, uncompressed: 410K.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画面要选择一个系统核心, 假如我们的机器刚好是 IDE 硬碟
界面, 刚好也只需要 UMSDOS 及 PPP 两项支援, 这里就按 <Enter>
选择安装, 假如不是, 或者是 IDE 但需要更多支援, 您需要则把反白
移到 <Cancel>, 就可以跳过不安装。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3
<< 画面 4-56 >>
________ Package Name: ==>idekern<== Priority: [recommended] __________?
? ?
? Linux kernel version 1.1.54, without SCSI support. ?
? ?
? A Linux kernel for computers that do not need SCSI support. You MUST ?
? install a kernel image in order for your system to boot. This kernel ?
? also contains UMSDOS and PPP. See the file 'config.in' for an exact ?
? list of included drivers. ?
? ?
? ***IMPORTANT***! If you have special hardware, such as a non-SCSI ?
? CD-ROM drive, you'll need to install a kernel from the Q series that ?
? supports it, or compile the support into your own custom kernel. ?
? ?
? Size: Compressed: 398K, uncompressed: 480K. ?
? ?
? Install package idekern?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Install package idekern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INSTALLING __________________?
? Installing package ideker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您使用 SCSI 界面硬碟, 您要选用下面画面, 若不是, 则跳
过去不选用。 注意, 整个 Q 系列有其他更多选择。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3
<< 画面 4-57A >>
________ Package Name: ==>scsikern<== Priority: [recommended] _________
? ?
? Linux kernel version 1.1.54, with SCSI + IDE support. ?
? ?
? This is a Linux kernel with full support for SCSI devices such as hard ?
? drives, tape drives, and CD-ROM drives. This kernel also contains ?
? UMSDOS and PPP. See the file 'config.in' for an exact list of ?
? included drivers. ?
? ?
? ***IMPORTANT***! If you have special hardware, such as a non-SCSI ?
? CD-ROM drive, you'll need to install a kernel from the Q series that ?
? supports it, or compile the support into your own custom kernel. ?
? ?
? Size: Compressed: 487K, uncompressed: 580K. ?
? ?
? Install package scsikern?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Install package scsikern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我们要忽略了一系列的画面, 之後, 我们轮到了 Q 系列的安
装。

 

矬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
? ?
? Installing disk series ==>q<== ?
? ?
敛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阐?

 
以下约连续十一个画面,

 

<< 画面 4-57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ILE MISSING FROM YOUR DISK ___________________
? ?
? WARNING!!! ?
? ?
? While looking through your index file (diskq1), I ?
? noticed that you might be missing a package (alpha.tgz) ?
? that is supposed to be on this disk (disk q1). You may go ?
? on with the installation if you wish, but if this is a ?
? crucial file I'm making no promises that your machine will ?
? boot.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以上警告讯息, 忽略掉没有关系。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3
<< 画面 4-57C >>
___________ Package Name: ==>idekerno<== Priority: [optional] ____________
? ?
? Linux kernel version 1.1.18, without SCSI support. ?
? ?
? A Linux kernel for computers that do not need SCSI support. If you ?
? don't have SCSI, the advantage of using the idekern kernel is that ?
? your machine will boot faster with a leaner kernel. See the file ?
? 'idekern.log' for an exact list of included drivers. A short list: ?
? ?
? This kernel also has support for PPP, UMSDOS, CSLIP, ethernet, ?
? Ftape, and the PS/2 style mouse (but not other busmouse types). ?
? ?
? ?
? Size: Compressed: 328 K, uncompressed: 390 K. ?
? ?
? Install package idekerno?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Install package idekerno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画面 4-57D >>
__________ Package Name: ==>scsikrno<== Priority: [optional] ___________
? ?
? Linux kernel version 1.1.18, with SCSI + IDE support. ?
? ?
? This is a Linux kernel with full support for SCSI devices such as hard ?
? drives, tape drives, and CD-ROM drives. See the file 'scsikern.log' ?
? for an exact list of included drivers. ?
? ?
? This kernel also has support for PPP, UMSDOS, CSLIP, ethernet, ?
? Ftape, and the PS/2 style mouse (but not other busmouse types). ?
? ?
? ?
? ?
? Size: Compressed: 404 K, uncompressed: 480 K. ?
? ?
? Install package scsikr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Install package scsikrno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4
<< 画面 4-57E >>
____________ Package Name: ==>cdu31ao<== Priority: [optional] ____________
? ?
? Linux kernel version 1.1.18, with SCSI+IDE+Sony CDU31A CD support. ?
? ?
? This is a Linux kernel with support for the Sony CDU31A CD-ROM ?
? drives, as well as full support for SCSI devices such as hard drives, ?
? tape drives, and SCSI CD-ROM drives. See the file 'cdu31a.log' for ?
? an exact list of included drivers. ?
? ?
? This kernel also has support for PPP, UMSDOS, CSLIP, ethernet, ?
? Ftape, and the PS/2 style mouse (but not other busmouse types). ?
? ?
? ?
? Size: Compressed: 410 K, uncompressed: 480 K. ?
? ?
? Install package cdu31ao?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Install package cdu31ao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画面 4-57F >>
____________ Package Name: ==>sbpcdo<== Priority: [optional] _____________
? ?
? Linux kernel version 1.1.18, with SCSI+IDE+SoundBlaster Pro CD ?
? (also Panasonic/Lasermate). ?
? ?
? This is a Linux kernel with support for the whole family of IDE-style ?
? Kotobuki/Matsushita/Panasonic CR-5xx drives for SoundBlaster ('Pro' or ?
? '16 ASP' or compatible) cards and for 'no-sound' interfaces like ?
? Lasermate and the Panasonic CI-101P. ?
? ?
? This kernel also has support for PPP, UMSDOS, CSLIP, ethernet, ?
? Ftape, and the PS/2 style mouse (but not other busmouse types). ?
? ?
? Size: Compressed: 416 K, uncompressed: 490 K. ?
? ?
? Install package sbpcdo?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Install package sbpcdo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画面 4-57G >>
___________ Package Name: ==>sony535o<== Priority: [optional] ____________
? ?
? Linux kernel version 1.1.18, with SCSI+IDE+Sony 535/531 CD support. ?
? ?
? This is a Linux kernel with support for the Sony CDU 535/531 CD-ROM ?
? drives, as well as full support for SCSI devices such as hard drives, ?
? tape drives, and SCSI CD-ROM drives. See the file 'sony535.log' for ?
? an exact list of included drivers. ?
? ?
? This kernel also has support for PPP, UMSDOS, CSLIP, ethernet, ?
? Ftape, and the PS/2 style mouse (but not other busmouse types). ?
? ?
? ?
? Size: Compressed: 409 K, uncompressed: 480 K. ?
? ?
? Install package sony535o?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Install package sony535o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4
<< 画面 4-57H >>
___________ Package Name: ==>cdu31a<== Priority: [optional] _____________
? ?
? Linux kernel version 1.1.59, with SCSI+IDE+Sony CDU31/33A CD support. ?
? ?
? This is a Linux kernel with support for the Sony CDU31/33A CD-ROM ?
? drives, as well as full support for SCSI devices such as hard drives, ?
? tape drives, and SCSI CD-ROM drives. See the file 'cdu31a.cfg' for ?
? an exact list of included drivers. ?
? ?
? This kernel also has support for PPP, UMSDOS, CSLIP, Ethernet, ?
? Ftape, and the PS/2 style mouse (but not other busmouse types). ?
? ?
? ?
? Size: Compressed: 487 K, uncompressed: 580 K. ?
? ?
? Install package cdu31a?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Install package cdu31a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画面 4-57I >>
____________ Package Name: ==>cdu535<== Priority: [optional] _____________
? ?
? Linux kernel version 1.1.59, with SCSI+IDE+Sony CDU531/535 CD support. ?
? ?
? This is a Linux kernel with support for the Sony CDU531/535 CD-ROM ?
? drives, as well as full support for SCSI devices such as hard drives, ?
? tape drives, and SCSI CD-ROM drives. See the file 'cdu535.cfg' for ?
? an exact list of included drivers. ?
? ?
? This kernel also has support for PPP, UMSDOS, CSLIP, Ethernet, ?
? Ftape, and the PS/2 style mouse (but not other busmouse types). ?
? ?
? ?
? Size: Compressed: 486 K, uncompressed: 580 K. ?
? ?
? Install package cdu535?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Install package cdu535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画面 4-57J >>
____________ Package Name: ==>mitsumi<== Priority: [optional] ___________
? ?
? Linux kernel version 1.1.59, with SCSI+IDE+Mitsumi CD support. ?
? ?
? This is a Linux kernel with support for Mitsumi CD-ROM drives, as ?
? well as full support for SCSI devices such as hard drives, tape ?
? drives, and SCSI CD-ROM drives. See the file 'mitsumi.cfg' for an ?
? exact list of included drivers. ?
? ?
? This kernel also has support for PPP, UMSDOS, CSLIP, Ethernet, ?
? Ftape, and the PS/2 style mouse (but not other busmouse types). ?
? ?
? ?
? Size: Compressed: 487 K, uncompressed: 580 K. ?
? ?
? Install package mitsumi?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Install package mitsumi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画面 4-57K >>
____________ Package Name: ==>nec260<== Priority: [optional] ____________
? ?
? Linux kernel version 1.1.59, with SCSI+IDE+NEC260 IDE CD support. ?
? ?
? This is a Linux kernel with support for the NEC 260 CD-ROM as the ?
? second device on the IDE controller. It also supports all the SCSI ?
? devices supported by the standard kernel. ?
? ?
? ?
? ?
? ?
? ?
? ?
? Size: Compressed: 484 K, uncompressed: 570 K. ?
? ?
? Install package nec26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Install package nec260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4
<< 画面 4-57L >>
_____________ Package Name: ==>sbpcd<== Priority: [optional] _____________
? ?
? Linux kernel version 1.1.59, with SCSI+IDE+Soundblaster CD support. ?
? ?
? This is a Linux kernel with support for the whole family of ?
? Matsushita/Panasonic CD-ROM drives, as well as full support for SCSI ?
? devices such as hard drives, tape drives, and SCSI CD-ROM drives. See ?
? the file 'sbpcd.cfg' for an exact list of included drivers. ?
? ?
? This kernel also has support for PPP, UMSDOS, CSLIP, Ethernet, ?
? Ftape, and the PS/2 style mouse (but not other busmouse types). ?
? ?
? ?
? Size: Compressed: 495 K, uncompressed: 590 K. ?
? ?
? Install package sbpcd?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Install package sbpcd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画面 4-57M >>
______________ Package Name: ==>xt<== Priority: [optional] _______________
? ?
? Linux kernel version 1.1.59, with IDE+XT (MFM/RLL) drive support. ?
? ?
? This is a Linux kernel with support for XT style (MFM/RLL) hard ?
? drives. See 'xt.cfg' for an exact list of included drivers. ?
? ?
? This kernel also has support for PPP, UMSDOS, CSLIP, Ethernet, ?
? Ftape, and the PS/2 style mouse (but not other busmouse types). ?
? ?
? ?
? ?
? ?
? Size: Compressed: 384 K, uncompressed: 460 K. ?
? ?
? Install package xt?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Install package xt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4
刚刚完成的安装工作, 所花时间可能会用掉一两个小时之间, 假
如想更快些, 在後面我会示范快速自动安装法。
下面画面是刚刚安装过程最後的一个画面, 也就是在安装完成时,
安装程式会立刻询问我们要不要接着进行系统设定, 我们按 <Enter>
选择 Yes。


<< 画面 4-58 >>
________________ CONFIGURE YOUR SYSTEM? _________________
? Now it's time to configure your Linux system. If this ?
? is a new system, you must configure it now or it will ?
? not boot correctly. Otherwise, you can back out to the ?
? main menu if you're sure you want to skip this step. ?
? If you've installed a new kernel image, it's important ?
? to reconfigure your system so that you can install ?
? LILO (the Linux loader) or create a bootdisk using the ?
? new kernel. Do you want to move on to the CONFIGURE ?
? option?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作一张系统启动磁片


<< 画面 4-59 >>

____________________ MAKE BOOT DISK? _____________________
? It is HIGHLY recommended that you make a standard boot ?
? disk for your Linux system at this time. Such a disk ?
? can be very handy if LILO of a kernel is ever ?
? improperly installed. Since the boot disk will contain ?
? a kernel that is independent of LILO and the kernel on ?
? your hard drive, you'll still be able to use it to ?
? boot your system no matter what you do to LILO or your ?
? hard drive kernel. Would you like to make a standard ?
? boot disk?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4
画面 4-49 要我们制作一张系统开机磁片, 这样子, 即使稍後安装
LILO时 (不论安装在 MBR root partition的 superblock 或者软碟)
不慎失败了, 这张磁片也可以正常开机。 换句话说, 这张系统开机磁
片完全与 LILO无关, 这张磁片包含有系统的 Kernel, 只要在开机时
把这磁片插入第一个磁碟, 则不论原先硬碟设定由 DOS或任何的作业
系统开机, 这磁片也可以开机进入硬碟 Linux系统, 这方式就是最原
始的开机选择 (传统用软碟机来达成多重开机选择, 是最安全的), 这方式完全
无须依赖任何的开机选择程式。 作者强烈建议您制作这样一张磁片,
您平常可以用这张来开机, 或者, 把这张开机片当作辅助开机片, 平
常摆在安全的地方, 不用它, 但在万一的时刻, 比方说原本的硬碟开
机与软碟开机都毁了, 这时, 这一张磁片就可以派上用场。


 
<< 画面 4-60 >>
____________________ BOOT DISK CREA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
? ?
? Now put a formatted floppy in your boot drive. ?
? This will be made into your Linux boot disk. Use this to ?
? boot Linux until LILO has been configured to boot from ?
? the hard drive. ?
? ?
? Any data on the target disk will be destroyed. ?
? ?
? YES creates the disk, NO aborts.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5
<< 画面 4-61 >>


________________ CREATING DISK _________________
? Creating boot disk from 'vmlinuz'...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定数据机


以下询问是有配备有数据机 (Modem)? 有数据机则直接按 <Enter>
键, 若没有, 使用 <Tab> 或 左右方向键把反白移到 < No >, 再按
<Enter> 键。

<< 画面 4-6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DEM CONFIGURA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This part of the configuration process will create a link in /dev ?
? from your callout device (cua0, cua1, cua2, cua3) to /dev/modem. ?
? You can change this link later if you put your modem on a different ?
? port. ?
? ?
? Would you like to set up your modem? ?
?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有数据机, 则进一步选择数据机所在之串列埠。 请移动反白
做正确选择。 以下这动作相当於正常 Linux环境下的指令:
$ ln -s /dev/ttyS1 mouse, 但是把 ttyS1 换成正确的一个。

 

<< 画面 4-63 >>
________________ SELECT CALLOUT DEVICE __________________?
? Please select the callout device which you would like ?
? to use for your modem: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ua0 com1: under DOS ??
?? cua1 com2: under DOS ??
?? cua2 com3: under DOS ??
?? cua3 com4: under DOS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定滑鼠装置

以下询问有没有滑鼠装置?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5
以下询问有没有滑鼠装置?
<< 画面 4-6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USE CONFIGURA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This part of the configuration process will create a link in /dev ?
? from your mouse device to /dev/mouse. You can change this link ?
? later if the setting chosen does not work, or if you switch to a ?
? different type of mouse. ?
? ?
? Would you like to set up your mouse?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回答滑鼠种类。 很多朋友不清楚, 我们一般常的滑鼠都是串
列式滑鼠, 这些是串接在 RS-232C 通讯埠上 (25针或9针), 另外有一
些圆形接头的滑鼠, 这些则是各品牌的 Bus 滑鼠。 以下选项 1 与 6
分别是两键式与三键式串列滑鼠, 请做小心正确选择。


<< 画面 4-65 >>

__________________ SELECT MOUSE TYPE ____________________?
? These mouse types are supported: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Microsoft compatible serial mouse ??
?? 2 C&T 82C710 or PS/2 style mouse (Auxiliary port) ??
?? 3 Logitech Bus Mouse ??
?? 4 ATI XL Bus Mouse ??
?? 5 Microsoft Bus Mouse ??
?? 6 Mouse Systems serial mous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串列滑鼠来说, 我们还要具体指定滑鼠所接的通讯埠所在, 如下图。

 
<< 画面 4-66 >>
__________________ SELECT SERIAL PORT ___________________
? Your mouse requires a serial port. Which one would you ?
? like to us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ttyS0 com1: under DOS ??
?? ttyS1 com2: under DOS ??
?? ttyS2 com3: under DOS ??
?? ttyS3 com4: under DOS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5
设定唯独光碟机
下面问有没有唯独式光碟机?

<< 画面 4-67 >>

______ CONFIGURE CD-ROM? _______
? ?
? Do you have a CD-ROM?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回答有唯读式光碟机, 以下动作则是进一步做一个 /dev/cdrom
连结档。 这样做方便使用者或管理者统一以 /dev/cdrom 代表光碟装
置, 否则不同类型光碟机在 Linux系统下的档案名称并不一样, 这对
生手还说会很困扰, 比方说 Panasonic 562B/563B 牌为 /dev/sbpcd,
Mitsumi牌为 /dev/mcd, Sony 535 为 /dev/sonycd, Sony CDU31A 为
/dev/cdu31a, 至於 SCSI 规格则可能为 /dev/sr0 /dev/sr1
/dev/scd0 或 /dev/scd1 等等其中之一。
<< 画面 4-68 >>

____________ Configuring CD-ROM link (/dev/cdrom) _____________
? ?
? What type of CD-ROM drive do you have?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SCSI [ /dev/sr0, /dev/sr1, /dev/scd0, or /dev/scd1 ] ??
?? 2 Sony CDU31A [ /dev/cdu31a ] ??
?? 3 Sony 535 [ /dev/sonycd ] ??
?? 4 Mitsumi [ /dev/mcd ] ??
?? 5 Sound Blaster Pro (Panasonic) [ /dev/sbpcd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定数据机速度
以下设定数据机速度, 一般 14.4K v.32bis/v.42bis 数据机不妨
指定最高速的 38400 (Linux可以用 setserial 这支工具程式把 DTE
通讯数度调为 57600 或甚至 115200 bps)。
<< 画面 4-69 >>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5
__________________ SET YOUR MODEM SPEED __________________?
? Please select a modem speed. You may use setserial ?
? later to make 38400 stand for a higher baud rate if ?
? these speeds aren't fast enough.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8400 ??
?? 19200 ??
?? 9600 ??
?? 4800 ??
?? 2400 ??
?? 1200 ??
?? 300 Ouch!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定 LILO
以下进行到最重要的, 设定 LILO 开机选择程式。 LILO 是一个
相当优秀的系统工具, 读这若漏装了这软体, 将非常可惜。 有了 LILO,
您不需要任何其他开机选择程式。

假如我们电脑内只有 Linux 系统, 没有其他作业系统, 这时只需
执行以下 Begin 及 Linux 两个程序, 假如说硬碟内有 DOS, 而我们
也想开机时可以选择DOS或 Linux, 这样子也把以下 DOS选项也一并执
行, 当确定设定无误後, 执行 Install程序。 以下我再分别简单说明
各步骤之作用:
Begin: 设定 LILO 安装模式, 比方安装在硬碟 MBR Superblock
或者软碟, 要不要 LILO 稍作延迟等等细节。
Linux: 设定把 Linux包含进开机选择。
DOS : 设定把 DOS 包含进开机选择。
Install: 实际安装动作

以下画面中, 我们就把反白移到 Begin 选项上。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6
<< 画面 4-7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LO INSTALLA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LILO (the Linux Loader) allows you to boot Linux from your hard ?
? drive. To install, you make a new LILO configuration file by ?
? creating a new header and then adding at least one bootable ?
? partition to the file. Once you've done this, you can select the ?
? install option. Alternately, if you already have an /etc/lilo.conf, ?
? you may reinstall using that. If you make a mistake, you can always ?
? start over by choosing 'Begin'. Which option would you lik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Begin Start LILO configuration with a new LILO header ??
?? Linux Add a Linux partition to the LILO config file ??
?? OS/2 Add an OS/2 partition to the LILO config file ??
?? DOS Add a DOS partition to the LILO config file ??
?? Install Install LILO ??
?? Recycle Reinstall LILO using the existing lilo.conf ??
?? Skip Skip LILO installation and exit this menu ??
?? View View your current /etc/lilo.conf ??
?? Help Read the Linux Loader HELP fil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首先询问要不要在启动时, 传一些叁数给 Kernel。 据笔者
了解, 有些情况会有这需要, 比方说您使用级特殊规格的硬碟 (IBM
牌硬碟可能是其中之一), 还有比方说您的光碟机控制卡 Kernel无法
侦测到, 另外还有配备两块网路卡时, 这些情况都会需要在系统启动
时额外传叁数给 Kernel。
不过, 我建议读者朋友先忽略这操作, 等系统设定完成後, 若发
觉有需要, 届时手工编修 /etc/lilo.conf 档即可。

 
<< 画面 4-7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OPTIONAL append= LIN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Some systems might require extra parameters to be passed to the ?
? kernel in order to boot. An example would be the hd=cyl,hds,secs ?
? needed with some SCSI systems and some machines with IBM ?
? motherboards. If you needed to pass parameters to the kernel when ?
? you booted the Slackware bootkernel disk, you'll probably want to ?
? enter the same ones here. Most systems won't require any extra ?
? parameters. If you don't need any, just hit ENTER to continu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6
底下我们就来选择开机模式。 以下有三个选项, 我分别解释如下:

MBR: MBR是位在第一颗硬碟⒌谝sylinder内的第一个sector,
电脑一启动电源後, 会先读取这区域, 来决定开机。
Root: 这是所谓 superblock, 就是把 LILO 装在 Linux 所在
的分割区。
Floppy: 指定把LILO安装在软碟上, 这样可以软碟开机。

以上 MBR 与 Floppy可能比较常用, 第一次安装 Linux的生手,
笔者尤其推荐用软碟开机, 等熟悉後, 最好把也同时设定 MBR, 这
样万一其中一个坏掉, 还可以用另外一个方式开机。

 
<< 画面 4-72 >>

________________ SELECT LILO TARGET LOCATION _________________
? LILO can be installed to a variety of places: the master ?
? boot record of your first hard drive, the superblock of ?
? your root Linux partition (which could then be made the ?
? bootable partition with fdisk), or a formatted floppy disk. ?
? If you're using a boot system such as OS/2's Boot Manager, ?
? you should use the Root selection. Please pick a target ?
? location: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MBR Use the Master Boot Record ??
?? Root Use superblock of the root Linux partition ??
?? Floppy Use a formatted floppy disk in the boot driv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询问要不要开机时, 让 LILO停顿一下, 若选择 None, 则开机
时, 除非按住 <Shift> 或 <Alt> 键, 这样会迫使 LILO停下来, 否则
LILO 不会停下来。
照笔者的习惯, 我习惯设定停顿五秒钟, 在这五秒钟内, 只要我碰
一下 <Caps Lock>键, 就会出现 LILO: 提示符号, 我再进一步按一下
<Tab> 键, 就会出现所有 OS 的选单。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6
<< 画面 4-7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OOSE LILO DEL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How long would you like LILO to wait for you to hit left-shift to ?
? get a prompt after rebooting? If you let LILO time out, it will ?
? boot the first OS in the configuration file by default.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one Don't wait at all - boot straight into the first OS ??
?? 5 5 seconds ??
?? 30 30 seconds ??
?? Forever Present a prompt and wait until a choice is mad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已经指定好 LILO 的运作方式了, 接下来我们就要把我们硬
碟里现的 OS, 全部加入 LILO 的开机选单中。 底下先把反白移道第
二行。
<< 画面 4-7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LO INSTALLA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LILO (the Linux Loader) allows you to boot Linux from your hard ?
? drive. To install, you make a new LILO configuration file by ?
? creating a new header and then adding at least one bootable ?
? partition to the file. Once you've done this, you can select the ?
? install option. Alternately, if you already have an /etc/lilo.conf, ?
? you may reinstall using that. If you make a mistake, you can always ?
? start over by choosing 'Begin'. Which option would you lik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Begin Start LILO configuration with a new LILO header ??
?? Linux Add a Linux partition to the LILO config file ??
?? OS/2 Add an OS/2 partition to the LILO config file ??
?? DOS Add a DOS partition to the LILO config file ??
?? Install Install LILO ??
?? Recycle Reinstall LILO using the existing lilo.conf ??
?? Skip Skip LILO installation and exit this menu ??
?? View View your current /etc/lilo.conf ??
?? Help Read the Linux Loader HELP fil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底下侦测到一共有两个 Linux属性的分割区, 我们在空白内填入
想要 LILO 开机启动的分割区。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6
<< 画面 4-75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LECT LINUX PARTI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These are your Linux partitions: ?
? ?
? Device Boot Begin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
? /dev/hdb1 1 1 100 50368+ 83 Linux native ?
? /dev/hdb3 161 161 300 70560 83 Linux native ?
? ?
? Which one would you like LILO to boot?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v/hdb3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填入一个代号, 这样在开机时 LILO 提示符号下, 键入该代
号, 就可以启动进入这代号所代表的作业系统。
 
<< 画面 4-76 >>
________________ SELECT PARTITION NAME __________________?
? Now you must select a short, unique name for this ?
? partition. You'll use this name if you specify a ?
? partition to boot at the LILO prompt. 'Linux' might ?
? not be a bad choice. THIS MUST BE A SINGLE WORD.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linux1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 Linux 分割区加入开机选单後, 以下我们要回到 LILO 的主
服务画面。 底下我想把我 /dev/hda1 的 DOS 分割区也加入选单, 以
下选择 DOS。

 

<< 画面 4-77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LO INSTALLA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LILO (the Linux Loader) allows you to boot Linux from your hard ?
? drive. To install, you make a new LILO configuration file by ?
? creating a new header and then adding at least one bootable ?
? partition to the file. Once you've done this, you can select the ?
? install option. Alternately, if you already have an /etc/lilo.conf, ?
? you may reinstall using that. If you make a mistake, you can always ?
? start over by choosing 'Begin'. Which option would you lik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Begin Start LILO configuration with a new LILO header ??
?? Linux Add a Linux partition to the LILO config file ??
?? OS/2 Add an OS/2 partition to the LILO config file ??
?? DOS Add a DOS partition to the LILO config file ??
?? Install Install LILO ??
?? Recycle Reinstall LILO using the existing lilo.conf ??
?? Skip Skip LILO installation and exit this menu ??
?? View View your current /etc/lilo.conf ??
?? Help Read the Linux Loader HELP fil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6
以下安装程式侦测到 /dev/hda1 有 DOS分割区, 我们就回答该分
割区作为启动之用。

<< 画面 4-78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LECT DOS PARTI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These are possibly DOS partitions. They will be treated ?
? as such if you install them using this menu. ?
? ?
? Device Boot Begin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
? /dev/hda1 * 1 1 1000 127491+ 6 DOS 16-bit >=32M ?
? ?
? Which one would you like LILO to boot?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v/hda1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样的, 以下我们也给这DOS分割区取一个代码, 这里我们取名为
dos (大小写无关系)。

<< 画面 4-79 >>
________________ SELECT PARTITION NAME __________________?
? Now you must select a short, unique name for this ?
? partition. You'll use this name if you specify a ?
? partition to boot at the LILO prompt. 'DOS' might not ?
? be a bad choice. THIS MUST BE A SINGLE WORD.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责os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回到这画面, 现在我们就可以把反白移动到 Install 这一行,
真正执行 LILO Install。
<< 画面 4-8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LO INSTALLA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LILO (the Linux Loader) allows you to boot Linux from your hard ?
? drive. To install, you make a new LILO configuration file by ?
? creating a new header and then adding at least one bootable ?
? partition to the file. Once you've done this, you can select the ?
? install option. Alternately, if you already have an /etc/lilo.conf, ?
? you may reinstall using that. If you make a mistake, you can always ?
? start over by choosing 'Begin'. Which option would you lik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Begin Start LILO configuration with a new LILO header ??
?? Linux Add a Linux partition to the LILO config file ??
?? OS/2 Add an OS/2 partition to the LILO config file ??
?? DOS Add a DOS partition to the LILO config file ??
?? Install Install LILO ??
?? Recycle Reinstall LILO using the existing lilo.conf ??
?? Skip Skip LILO installation and exit this menu ??
?? View View your current /etc/lilo.conf ??
?? Help Read the Linux Loader HELP fil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7
我们接着可以在萤幕上看到下面这讯息。

<< 画面 4-8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Installing the Linux Loader...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定网路
紧接着设定 LILO 之後, 我们要进行网路的设定。

<< 画面 4-82 >>

__________________ CONFIGURE NETWORK? ___________________
? Would you like to configure your network?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讯息稍微阅读一下, 尤其不要忘记, 当您系统建议起来後,
随时还可以用 netconfig 命令重新设定网路。
 
<< 画面 4-8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NETWORK CONFIGURA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Now we will attempt to configure your mail and TCP/IP. This ?
? process probably won't work on all possible network ?
? configurations, but should give you a good start. You will be ?
? able to reconfigure your system at any time by typing: ?
? ?
? netconfig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首先回答您这部 Linux的主机名称, 在这里, 笔者将之取名为
linux3, 注意, hostname 加上 domain name 就是您机器的完整网路
名称。 通常假如您在台湾学术网路的话, 这名称要在学校的 nameserver
注册, 至於在台湾非学术网路部份, 可以透过 service@tpts1.seed.net.tw
的服务来注册 (也就是那些 *.org.tw *.com.tw 及 *.gov.tw 等等),
假如是公司内部网路, 则无须登记。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7
<< 画面 4-8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NTER HOSTNA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First, we'll need the name you'd like to give your host. Only ?
? the base hostname is needed right now. (not the domain) ?
? ?
? Enter hostname: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inux3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回答该机器所在网路之 domain name, 以下我回答 uuserv.net.tw。

<< 画面 4-85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NTER DOMAINNA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ow, we need the domain name. Do not supply a leading '.' ?
? ?
? Enter domain name for linux3: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uuserv.net.tw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询问是否是单机网路, 也就是说假如该机器没配备有网路卡,
也没有透过串列通讯界面 (比方SLIP/PPP) 或 平行通讯界面 (PLIP)
连接网路, 底下就回答 Yes, 假如想上网路, 则回答 No。
<< 画面 4-86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OOPBACK ONL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f you only plan to use TCP/IP through loopback, then your ?
? IP address will be 127.0.0.1 and we can skip a lot of the ?
? following questions. ?
? ?
? Do you plan to ONLY use loopback?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上一个画面回答 No, 您接着就会看到以下画面。 以下回答
该机器的 IP 地址, 注意, 假如这机器要连上 Internet的话, 这 IP
不可以乱定, 因为 Internet上的 IP 地址是不可以重复的。 至於是
内部网路的话, 可以任意选用以下的 IP。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7
10.0.0.0 ~ 10.255.255.255
172.16.0.0 ~ 172.31.255.255
192.168.0.0 ~ 192.168.255.255
注意, 假如您在台湾学术网路的话, 往下的资料, 通常您要询问
贵校的计算机中心才可获得, 否则, 找一个网路前辈问看看。

<< 画面 4-87 >>

____________________ ENTER LOCAL IP ADDRESS _____________________
? Enter your IP address for the local machine. Example: ?
? 111.112.113.114 ?
? Enter IP address for linux3 (aaa.bbb.ccc.ddd):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168.1.149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有 Gateway的话, 填到底下。
 
<< 画面 4-88 >>

____________________ ENTER GATEWAY ADDRESS ____________________?
? Enter your gateway address, such as 111.112.113.1 ?
? ?
? If you don't have a gateway on your network, you can enter ?
? your own IP address. ?
? ?
? Enter gateway address (aaa.bbb.ccc.ddd):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2.168.1.150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底下填入 Netmask。
<< 画面 4-89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NTER NETMAS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Enter your netmask. This will generally look something ?
? like this: 255.255.255.0 ?
? Enter netmask (aaa.bbb.ccc.ddd):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5.255.255.0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7
以下询问是否有 nameserver, 内部私有网路可以回答 No, 至於
想上 Internet的机器, 则一定要有 (此处是指定一部 Name server
提供不机器的需要的 IP<-> Domain name 转换服务, 而不是说要设
立自己的一部 Name server。 对大部分人来说, 没有必要有自己的
Name server)。
<< 画面 4-90 >>

______________ USE A NAMESERVER? _______________
? Will you be accessing a nameserver?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ternet 上负责把 IP 转 Domain name (或反过来) 的服务, 就
是由 nameserver负责, 以下把距您最近的一部 nameserver的 IP 填
入。
<< 画面 4-9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LECT NAMESERV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Here is your current IP address, full hostname, and base hostname: ?
? 192.168.1.149 linux3.uuserv.net.tw linux3 ?
? ?
? Please give the IP address of the name server to use. ?
? You can add more Domain Name Servers by editing /etc/resolv.conf. ?
? ?
? Name Server for domain uuserv.net.tw (aaa.bbb.ccc.ddd):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175.249.15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画面 4-92 >>
__________________ NETWORK SETUP COMPLETE ____________________?
? ?
? Your networking software has now been configured.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 基本网路设定已经妥当。 接下来, 我们要设定电子邮件服
务系统 (sendmail), 这里的设定只适用在 Slackware Linux 2.02 以
後的版本, 之前的版本无须此道操作。
接下来进行到画面 4-93, 这里所遇到的, 是 selection 萤幕剪
贴 (只在 Console有效) 程式, 这里问说, 是否要在系统一开机时就
执行该程式, 使得随时可以有剪贴功能 (类似 DOS常驻功能)。 笔者
建议这里回答 No, 之後假如发现有用到, 随时执行该程式即可。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7
<< 画面 4-93 >>

________________ SELECTION 1.5 CONFIGURATION _________________
? Selection is a program that allows you to do cut and paste ?
? on the virtual consoles using a mouse. If you choose to ?
? have it run at boot time, the line: ?
? ?
? selection -t ms & ?
? ?
? will be added to the end of your /etc/rc.d/rc.local. ?
? ?
? Running selection with a bus mouse can cause problems with ?
? XFree86 2.0. If XFree86 2.0 refuses to start and complains ?
? that it cannot open the mouse then you might want to comment ?
? the line out of /etc/rc.d/rc.local. Would you like to add ?
? ?
? selection -t ms & ?
? ?
? to /etc/rc.d/rc.local so that selection will load at boot ?
? time?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主要有三个选择, 假如您的机器摆在 直接 Internet连线,
这时您可以选择 SMTP+BIND, 假如内部 TCP/IP 网路, 可以选用SMTP
, 至於想透过 UUCP通讯, 则选择 UUCP。 安装软体在自动拷贝恰当
的设定档, 并摆在 /etc/sendmail.cf。
 
<< 画面 4-9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NDMAIL CONFIGURA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Sendmail requires a configuration file (/etc/sendmail.cf). Three ?
? versions are provided: TCP/IP with a nameserver, TCP/IP without ?
? a nameserver, and UUCP. If none of these proves suitable, you ?
? can make your own (look in /usr/src/sendmail). It probably won't ?
? hurt to try one of these, though.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SMTP+BIND Connected to the net with nameserver access ??
?? SMTP Connected to a network with no nameserver ??
?? UUCP Use UUCP for mail transmission ??
?? SKIP Do not install /etc/sendmail.cf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後填入时区, 如画面 4-95 的说明。 读者若在台湾的话, 移动
往下方向键, 一直到 ROC, 之後按 <Enter> 键做选择。 请读者特别
留意, 是用放向键移动反白, 不是用空白键。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8
<< 画面 4-95 >>

 
______ TIMEZONE CONFIGURATION _______
? Select one of the following ?
? timezones: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ustralia/LHI ??
?? Australia/NSW ??
?? Australia/North ??
?? Australia/Queensland ??
?? Australia/South ??
?? Australia/Tasmania ??
?? Australia/Victoria ??
?? Australia/West ??
?? Australia/Yancowinna ??
?? Brazil/Acre ??
?? Brazil/DeNoronha ??
?? Brazil/East ??
?? Brazil/West ??
?? Mexico/BajaSur ??
?? Mexico/General ??
?? MET ??
?? ??
?? ... (画面省略) ??
?? ... ??
?? ??
?? NZ ??
?? Navajo ??
?? PRC ??
?? Poland ??
?? ROC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画面 4-96 >>
___________________ REPLACE /etc/fstab? ____________________
? You already have an /etc/fstab on your install ?
? partition. If you were just adding software, you ?
? should probably keep your old /etc/fstab. If you've ?
? changed your partitioning scheme, you should use the ?
? new /etc/fstab. Do you want to replace your old ?
? /etc/fstab with the new on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Yes > < No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 4-96应该是您执行 CONFIGURATION阶段所看到的最後一个画
面, 假如您没有看到这画面, 就表示一定哪里出问题了, 最好您能够
重新执行一遍 CONFIGURATION, 否则通常您也没有办法正常开机进入
系统。 尤其对於安装交大云观 CD-ROM III Linux Plug and Play,
想直接由 CD-ROM 跑 Linux的朋友来说, 若您没有看到画面 4-96 更
新 /etc/fstab 的动作, 您将完全无法启动机器来 Plug & Play :-)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8
以上终於大公告成, 恭喜您, 您就此拥有一部完整的多工多使用
者作业系统, 而且支援完整的 TCP/IP 网路功能。 这里我提一些建议
给新手朋友, 不要期望第一次就可以安装一部没有瑕疵的 Linux 系统
,照笔者经验, 很多新手们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这类的问题有很多
都是起因於安装过程的错误。

最後, 回到主服务画面, 底下我们可以 <EXIT> 离开, 之後用
reboot 指令重新开机, 且注意, 用刚刚您造出来的系统开机磁片来启
动。

<< 画面 4-97 >>
______________ Slackware Linux Setup (version FD-2.0.2) ______________?
? Welcome to Slackware Linux Setup. ?
? Select an option below using the UP/DOWN keys and SPACE or ENTER. ?
? Alternate keys may also be used: '+', '-', and TAB.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ELP Read the Slackware Setup HELP file ??
??KEYMAP Remap your keyboard if you're not using a US one ??
??QUICK Choose quick or verbose install mode [now: VERBOSE] ??
??MAKE TAGS Experts may customize tagfiles to preselect packages ??
??ADDSWAP Set up your swap partition(s) ??
??TARGET Set up your target partitions ??
??SOURCE Select source media ??
??DISK SETS Decide which disk sets you wish to install ??
??INSTALL Install selected disk sets ??
??CONFIGURE Reconfigure your Linux system ??
??EXIT Exit Slackware Linux Setup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OK > <Cance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8
第五章 其他非标准安装程序解析
透过前几章的介绍, 您应该已经大致完成 Slackware Linux 的
系统安装了。 本章介绍的话题, 主要是一些与系统安装有直接或间
接关系的技术与观念, 相信这些可以帮助您进一步了解 Linux。 笔
者也再次提醒, 对於想把 Linux 摆在严肃场合的朋友来说, 若没有
把握系统安装的品质, 不妨考虑重新安装, 而透过更多的技术琢磨,
重新安装後的系统必然可以更顺畅运转。
交大『云观 CD-ROM III』直接由 CD-ROM执行之安装法
bootdisk 磁片可以当作系统急救磁片
如何自制 bootdisk
pkgtool 软体维护
手工建置档案系统
您需要虚拟记忆体吗?
手工建造 Swap Partition
手工建造 Swap File
手工设定 LILO
如何解除LILO自动开机程序

□ 交大『云观 CD-ROM III』直接由 CD-ROM执行之安装法
笔者很高兴看到交大一群朋友们的努力, 出版了一份本土的 "Plug
& Play" Linux CD-ROM, 我想, 凡是受益於这份 CD-ROM 的朋友, 应
该有必要知道, 这 CD-ROM 主要是刘大川⒒平缒炯幄⒗钚??⒗罱
达以及张杰生等几位先生先进们的努力所成就。
由於本 CD-ROM 也附有标准 Slackware Linux 2.1.0, 想正常安
装 Linux 系统者 (其实这才是笔者所推荐的, 本节的 Play & Play
Linux 我感觉只适合用来作为 demo 用途, 不过这算是笔者的偏见而
已), 请叁考第四章的说明即可, 不过, 仍有一点须要注意的, 就是
CD-ROM 上的路径, 这部份您要回答 〃/slackware/slakware〃 (注
意不要拼错字) 即可, 也就是在 setup 画面选择 "slackware/slakware
TransAmeritech CD" 选项。
这一节我们所要介绍的, 是此次交大 云观三的一个特色之一 --
Plug & Play, 这意思是说, 好像电器用品一样, 插上电源就可以玩了,
虽然, 这样说法或许有些夸张, 其真正的情况是说, 您「几乎」 不需
要额外的进行正常的安装程序, 而只需要一些些硬碟空间, 以及几步简
单的程序, 之後, 就可以直接从 CD-ROM 上跑 Linux!
底下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把 Linux 插上去就可以玩 :-)
一样的, 我仍然建议读者先给 Linux 预备一个专有分割区 (
Partition) [注], 这个分割区不需要很大, 根据笔者测试, 大约只需
要 13MB 到 15MB 空间即可进行安装, 而安装後系统实际占用空间大
约为 10MB左右。
有了一个分割区, 接下来的动作当然是建置档案系统, 这就好像
DOS 的 FORMAT (格式化) 动作。 以上两个动作, 仍然是标准的作业
系统安装步骤, 以下的步骤才是特殊之处。
前面几段话已经暗示了, 我们其实没有办法把 Linux 直接在云观
III CD-ROM 上跑, 真正的情况, 是云观 III CD-ROM 设计了一个 /usr
目录, 这目录收集了高达二百六十几MB的应用软体, 这些都是可立刻
执行的, 也就是说可以把 CD-ROM 的 /cdrom/usr目录 挂在 / 档案系
统之下的 /usr。 我们反过来说, 我们之前之所以要设立一个 13MB的
分割区, 是因为 Linux 系统的 / (root) 档案系统仍然必须设立好,
且 / 档案系统下的 /bin /sbin/ /etc /boot /proc /tmp
等等目录架构是构成一部 Linux系统所必须有的, 这些虽然可以精简阳
春, 可是却不能没有, 更重要的原因, Linux / 档案系统有一部份是必
须可以读也可以写 (Read & Write), 而 CD-ROM 却只能唯读 (Read Only
)。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8
云观 III CD-ROM 所谓 Play & Play的设计, 就是把以上所提到的
这些最基本档案系统, 事先压缩成两个独立的档案, 放在该 CD-ROM 内
(/cdrom/linux/root.tgz 及 /cdrom/linux/var/tgz), 所以说, 我们
安装时, 在观念上, 就是直接把这两个档案直接解压缩在这一个 13MB
的分割区上, 该分割区就立刻拥有一个完整的档案系统架构。 这里,
我们可以容易的看出, 这样的安装法完全不同於标准 Slackware Linux
安装程序。
经过了直接的解压缩安装, 我们仍然需要非常简单的系统设定,
而这部份又与 Slackware Linux安装程序完全一样, 於是我们可以完
全引用 setup 程式来做, 不过主要只做 setup 里面的 SOURCE 与
CONFIGURATION两道步骤。 当这到步骤也完成之後, 我们重新开机,
这时, 我们可以看到系统一启动过程中, CD-ROM 灯号就立刻亮起来,
而且断断续续, 这是因为系统决大部分的东西都放在该 CD-ROM 内,
系统必须依靠 CD-ROM 才可以完整启动机器, 更重要的, 我们所需
要的所有应用软体, 也都摆在该 CD-ROM内。
希望以上罗哩罗唆的说明, 有助於观念上的补充, 以下, 我们就
来看看实际上的操作细节。

步骤零, 分割区规划:
首先您要根据第四章的说明, 规划出至少 13MB 的硬碟空间, 再
次提醒您, 您必须在 Linux 环境下用 fdisk 来执行规划, 更具体的
说, 是用 bootdisk及rootdisk两张磁片开机後 (有关bootdisk 及
rootdisk 的选择与制作, 请叁考第三章), 执行 fdisk。
步骤一, 建置作档案档案系统:
假如想依照 Slackware Linux的标准程序来做的话, 可以叁考第
四章的说明, 假如想迅速的手工操作的话, 可以叁考第五章「手工建
置档案系统」乙节的说明。
以上两个步骤都可以用 Slackware Linux的 setup 标准安装程序
来完成。
接下来的步骤才是本节的精华, 以下我们要做一些假设, 我们假
设所要安装的分割区为 /dev/hda2, 使用之 CD-ROM 为 Panasonic
562B/563B, 读者引用时, 记得依照您的实际情况做修改。
步骤二. 安装前预备
以下步骤类似於 Slackware Linux setup 过程中, 所指令的 Target
与 Source等程序。
往下的步骤, 您也同样选用恰当的 bootdisk 及 rootdisk 磁片
来启动机器, 之後以 root 帐号进入系统, 接下来执行以下操作。

$ mount -t ext2 /dev/hda2 /mnt -o rw
这步骤与 Slackware Linux setup 程序的 Target 设定同样意思。
$ mount -t iso9660 /dev/sbpcd /var/adm/mount -o ro
这步骤与 Slackware Linux setup 程序的 Source 设定同样意思。 请
读者特别留意, 假如您使用 Mitsumi 唯独光碟机, 把 /dev/sbpcd
换成 /dev/mcd, 是 Sony CDU-31A 的话换成 /dev/sonycd, 是 Sony
CDU-535 的话换成 /dev/cdu535, 是 LMS/Philips 则换成 /dev/lmscd
, 其他 SCSI 唯读光碟机则换成 /dev/scd0。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8
步骤三. Linux Plug & Play 安装:
$ cd /cdrom/linux
$ install
正常的话, 您会在萤幕上看到一连串档案拷贝的过程, 这步骤可
能维持一两分钟。

步骤四. 系统设定
这步骤您也可以引用 Slackware Linux 的 setup 标准安装程序
来完成, 不过大约有两点要留意, 在 setup 程序中, 只执行 SOURCE
以及 CONFIGURATION两到程序即可, TARGET 不执行是因为刚刚步骤
二时已经完成, SOURCE之所以要重复做一次 (注意, 步骤二也同样已
经做了), 我发现是因为 setup 会 umount 已经挂好的光碟机。

$ setup
这个指令就是您此刻唯一需要做的, 请叁考第四章的说明, 细心
的完成 CONFIGURATION 的操作, 之後用 CONFIGURATION过程中所制
作的开机片重新启动机器。 正常的话, 您就可以使用这 Plug & Play
Linux。

注. Linux 也可以在 UMSDOS模式下, 直接在 DOS Partition下执行,
但笔者不推荐这样做, 尤其想把 Linux摆在有生产力应用所在者, 不
要试。
□ bootdisk 磁片可以当作系统急救磁片
这一章中, 我们首先来看看 bootdisk 作为救急磁片的用途。
Slackware Linux 的 bootdisk 的第一个救急用途, 就是用来
启动硬碟内的 Linux 系统, 什麽时候需要用到呢? 比方说您原本
从硬碟开机突然失效了, 更不巧您也没有做软碟开机片, 这些情况
您就可以使用 bootdisk 开机 (没有用到 rootdisk 磁片), 之後
在提示符号下使用 mount root=/dev/hda1 指令, 详细情况如下面
萤幕所示。
LILO
Welcome to the Slackware Linux 2.0.2 Bootkernel disk!
If you have any extra parameters to pass to the kernel, enter them at the
prompt below. For instance, you might need something like this to detect the
hard drive on PS/1 and ValuePoint models from IBM:
ramdisk hd=cyl,hds,secs (Where "cyl", "hds", and "secs" are the number of
cylinders, sectors, and heads on the drive. Most
machine won't need this.)
Also, in a pinch, you can boot your system with a command like:
mount root=/dev/hda1
On machines with low memory, you can mount root=/dev/fd1 or
mount root=/dev/fd0 to install without a ramdisk. See LOWMEM.TXT for details.
If you wold rather load the root/install disk from your second floppy drive:
drive2 (or even this: ramdisk root=/dev/hd1)
DON'T SWITCH ANY DISKS YET! This prompt is just for entering extra paramters.
If you don't need to enter any paramters, hit ENTER to conitnue.
boot: mount root=/dev/hda1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9
把上面 /dev/hda1 换成您实际的情况就可以。
Slackware Linux bootdisk/rootdisk 组合也可以作为系统急救
磁片, 比方说您不小心修改 /etc/fstab 档案, 但却由於有错误造成
无法开机, 类似这种例子, 您就可以用 bootdisk 磁片开机, 之後换
插入 rootdisk磁片, 继续执行开机作业, 我们前面提很多次, 这样子
执行的就是一套阳春的 Linux作业系统, 但虽然阳春, 基本的系统工
具程式都有, 比方说 vi 文字编辑器。
由这软碟系统来修复硬碟内的 Linux档案系统的作法, 是先把硬
碟内的 Linux / (root) 档案系统挂上来, 之後用 vi 修改造成错误
的设定档案, 或者用 e2fsck 或 fsck 来修复硬碟内的档案系统结构
(就类似 DOS的 CHKDSK指令)。
$ mount -t ext2 /dev/hda2 /mnt
笔者发现 Slackware Linux 2.02 以後的 rootdisk 磁片里面已
经没有 vi 及 e2fsck 等工具, 假如您想使用 vi 的话, 可以试看看
/mnt/usr/bin/vi。

□ 如何自制 bootdisk
有些朋友会碰到 bootdisk 磁片开机後, 无法认为电脑硬体设备,
举个例子来说, 比方您电脑配备有一个非常特别品牌的硬碟控制卡,
而所以现有 Slackware Linux 的众多 bootdisk 都没有 driver, 而
您又确定知道新版的 Linux Kernel source 里面有 driver。 您有
这情况时, 可以请别人帮忙, 在别一部 Linux 机器上编译该份 Kernel
核心程式码, 之後根据该份核心码制作一张您自己的 bootdisk。
自制 bootdisk 的操作, 实际上是拿一片已经制作好的 bootdisk
磁片, 把该磁片挂 (Mount) 一部运转中的 Linux 系统下, 之後把我
们事先编译好的系统核心拷贝到磁片上, 这样会把磁片上旧核心盖过
去, 最後, 再执行一些开机设定动作就可以了。 细节如下:
0. 编译系统核心, 把所需要的Driver编译进去
(请叁考拙着『轻轻松松管理 Linux/Unix』)
1. 插入一张已经制作好的 bootdisk 磁片
2. mount /dev/fd0 /mnt # 挂上 bootdisk
3. cat zImage > /mnt/vmlinuz # 取代 bootdisk上旧 Kernel
4 rdev -R /mnt/vmlinuz 0 # 指定 bootdisk 开机後可读写
5. rdev /mnt/vmlinuz /dev/fd0H1440
# 指定 开机後 root (/) 档案系统所在, 此处假设 A: 为三寸半磁碟
# 机。 若是5 1/4寸 1.2MB磁碟, 则改为 /dev/fd0h1200
6. rdev -r /mnt/vmlinuz 1440
# 指定 RAMDISK大小, 若是 1.2MB磁片, 可以改为 1200
7. cp -fa /boot/* /mnt/boot # 拷贝自己系统下的开机相关档案
8. lilo -r /mnt # 重新安装 LILO 软碟开机, 萤
Added ramdisk # 幕上会看到 这三行讯息
Added drive2
Added mount
9. umount /mnt
A. 完成, 取出您的磁片, 这就是一张自制的 bootdisk磁片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9
□ pkgtool 软体维护
有时候, 您因为任何原因, 需要增减系统内的应用软体, 有这情
况时您就必须借助 pkgtool 的帮忙。 比方说, 您想把某一个不常使
用的软体拿掉, 因为它占用非常大的硬碟空间, 或者比方说, 一开始
时, 您只安装了最基本的A 与 AP系列软体, 您後来想要加装剩下一系
列的软体, 这时您就可以使用 pkgtool 程式来达成。
pkgtool 的使用场合主要是在安装完成後的系统之下, 而不是
bootdisk/rootdisk 所执行的安装过程中。
pkgtool 的使用法非常简单, 这部份笔者在这『轻轻松松管理
Linux/Unix』 这本书也有提到。 大体而言, 您只需要下 pkgtool
这指令, 就可以直接在萤幕画面上得知操作的细节, 应该非常容易。

□ 手工建置档案系统
在第四章中, 我们提到, 执行作业系统的安装过程中, 必然要经
过一道「建置档案系统」的程序 (DOS用 FORMAT, Linux用 mke2fs),
这道程序是用来把已经完成规划的分割区, 进一步赋予其档案系统属
性。
可惜前面的介绍中, 由於 setup 自动的进行这道步骤, 所以我们
没有认识到如何收工来做这样工作, 这一节就要补充这个不足。
作法上, 通常我们必须先规划出一个新个分割区 (或者说已经规
划好了), 我们接着要想办法知道要所执行档案系统建置的分割区其实
际的大小 (Bloack数目), 以下例子是用 fdisk 来取得数据。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39
# fdisk /dev/hdb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hdb: 16 heads, 63 sectors, 826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008 * 512 bytes

Device Boot Begin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b1 1 1 100 50368+ 83 Linux native
/dev/hdb2 101 101 405 153720 7 OS/2 HPFS
/dev/hdb3 536 536 736 101304 83 Linux native
/dev/hdb4 * 406 406 535 65520 a5 BSD/386

Command (m for help): q

假如我们的目的分割区为 /dev/hdb3, 这时我们看其对应那一行,
得到一个数据 101304 Bloacks, 根据这数据, 我们执行以下指令:
$ mke2fs -c /dev/hdb3 101304
我们就简单介绍如此, 想深入认识的朋友, 可以用 man mke2fs
指令来查询线上使用手册。



□ 您需要虚拟记忆体吗?
在前面第四章中, 我们介绍到很多地方提起「虚拟记忆体」, 您
心理会不会问说, 「我真的需要设计虚拟记忆体吗」?
这问题牵涉到一个实际的问题, 就是您现有的记忆体够大吗? 大
凡实际的记忆体不够时, Linux 便有可能开始用到虚拟记忆体, 假如
这时候连虚拟记忆体也用光了, 系统便会有类似当机的反应 (多半不
会真正当机), 至少正执行中的应用软体因此原因当掉的可能非常大。
照笔者经验, 我通常会规划一个 Swap Partition 的虚拟记忆体,
而其大小不小於实际虚拟记忆体之大小, 以这样的情况观察系统的运
转, 尤其是记忆体消耗的情况, 若发觉有需要, 可以再设立第二个
Swap Partition, 若没有办法增加 Swap Partition, 可以用 Swap
File, 不过 Swap File 效率上比 Swap Partition 低。
最後提醒读者一个观念, 假如系统经常性的使用掉大量的虚拟记
忆体, 这时您或许就该考虑扩充实际的记忆体了, 假如您希望系统运
转的效率处在最佳状态的话。 对於把 Linux使用在有严肃生产力场合
的读者朋友来说, 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作者: sunweipeng    时间: 2009-7-30 09:40
□ 手工建造 Swap Partition
手工建造一个 Swap Partition 作为虚拟记忆体, 操作上非常简
单, 我们同样是用 fdisk 规划出一个新的分割区 (假设硬碟内仍未
满), 同时把该分割区的型别改别 Swap Partition, 之後我们用 mkswap
指令赋予其档案系统属性, 最後, 用 swapon 指令启动使用就可以。
一共三道步骤。
以下我们就来看一下实际操作系范例。
步骤一.
/# fdisk /dev/hda ← 在Shell提示符号後键入fdisk指令
Command (m for help): p ← 我先来看看目前的设定情况
Disk /dev/hda: 15 heads, 17 sectors, 1001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255 * 512 bytes
Device Boot Begin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a1 * 1 1 161 20519 4 DOS 16-bit <32M
/dev/hda2 302 302 1001 89250 81 Linux/MINIX
/dev/hda3 260 260 301 5355 81 Linux/MINIX
Command (m for help): n ← 增加一个Partition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p ← 指定Primary
Partition number (1-4): 4 ← 指定第四个分割区 (前三个已经满了)
First cylinder (162-1001): 162 ← 回答162 (162为系统自动侦测得知)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62-259): 259 ←
259也是系统自动侦测, 这两个数据, 您依照自己情况调整
Command (m for help): t ← t 变更分割区的 ID
Partition number (1-4): 4 ← 第4个分割区 (您依照情况调整)
Hex code (type L to list codes): 82 ← 82代表Swap Partition
Changed system type of partition 4 to 82 (Linux swap)
Command (m for help): p ← 设定完毕, 我们先瞧一瞧
Disk /dev/hda: 15 heads, 17 sectors, 1001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255 * 512 bytes
Device Boot Begin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a1 * 1 1 161 20519 4 DOS 16-bit <32M
/dev/hda2 302 302 1001 89250 81 Linux/MINIX
/dev/hda3 260 260 301 5355 81 Linux/MINIX
/dev/hda4 162 162 259 12495 82 Linux swap
果然新造一个/dev/hda4 partition, 且指定为Linux Swap
Command (m for help): w ← 无误後, 将以上设定存起来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Please reboot before doing anything else.
步骤二.
执行步骤一後, 重新开机, 接着执行步骤二及步骤三。

$ mkswap -c /dev/hda4 12495 ← 这里 /dev/hda4为刚设定的Swap
Partition, 12495为该分割区的大小
Setting up swapspace, size = 12787712 bytes




欢迎光临 热点科技 (http://www.itheat.com/activity/)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