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科技

标题: 零重量散热器。不大不舒服,不沉不过瘾。 [打印本页]

作者: weasan    时间: 2006-10-14 00:37
标题: 零重量散热器。不大不舒服,不沉不过瘾。
零重量散热器。不大不舒服,不沉不过瘾。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没想到这个闲置的散热器,居然有Socket370的扣具,那就装吧。摆弄了2下歪掉的扣具,果真扣上了,2奶机图拉丁这下爽了。狂电它也难超50度。

顺便来个减负教学。怕散热器太重的,多是愚人,正所谓庸人自扰。从PCI拆下的挡板,弯一下,就能把散热器吊起来,对主板的压力,立马消失。机箱条件有限的,可以用金属胶线吊住散热器上合适的位置,扣到电源上,多数电源都能找到适当的孔位。

试想,如果如果吊在散热器的重心,1个零重量的散热器不就诞生了?哈哈。别人搞Fanless,俺们造Weightless。
[attach]624977[/attach]
[attach]624978[/attach]
[attach]624979[/attach]

再来一个,VF900强上12“风扇。GPU散热,弄个大风扇司空见惯,各有各的作法。本人对于没有螺丝的安装方式,始终觉得不舒服。摸了2把PCI位的风扇,发现其实12”的风扇,完全能够装上去。如图,电脑城里面最常见的10块钱PCI风扇,刚好中间有的空位能拧入螺丝和螺母。这下好了,立即装上,效果显著,温度可以再降4度左右。12“的风扇,刚好不会碰到机箱。但如果使用38度机箱应改为8~9”风扇,否则会因为12“风扇太高,形成风幕,阻挡CPU进风。另外,原先VF900的风扇应设为极低的转速,避免阻挡12”的狂流。

PCI拧上螺丝后,依然能用,一个良好的风道,就这样诞生了。拒绝其它非螺丝的安装方式,觉得不够稳当。
[attach]625185[/attach]
[attach]625195[/attach]

最后来爆爆重型散热器的bug, 如图,大台风,T120等等重型散热器,喜欢使用工字型背板。装于主板背部,恰好会顶到突出的电容针脚,强行安装,主板必然弯曲。暴力的方法是剪掉主板上突起的针脚。本人爱惜主板,始终不忍,曾试图在DS4的背部安上泡绵,来避免DS4上的热管和发热Mosft管间形成空隙。相当明显的空隙。装到机箱后,能不能压制住,不敢确信。终究是个隐患。某日突然看到X型背板,眼前一亮,但螺丝位为原装775扣具预留,无法安装。琢磨了一下,钳子上阵,轻松就把775背板上的突起,掐扁拿掉。用上此类X型背板后,装上散热器,主板弯曲症状,完全消除。重型散热器安装完毕后,Mosft管和DS4的散热热管,也能贴合得相当紧密。
[attach]625187[/attach]
[attach]625188[/attach]
[attach]625189[/attach]

谢谢观摩。
作者: chenmingfa    时间: 2006-10-14 03:13
我一贯认为,降压比任何上了都要有效得多。
老PIII是2V,我就是放在1。4~1。5用的。
作者: gesila    时间: 2006-10-14 12:52
原帖由 林青豪 于 2006-10-14 03:13 发表
我一贯认为,降压比任何上了都要有效得多。
老PIII是2V,我就是放在1。4~1。5用的。
恰恰相反。本人现在加入加压派。 其实减压更容易伤CPU。适度加压,最合理。

试想,原本130纳米,1.7V的CPU,改成110纳米后,额定电压降至1.5V。难度加回1.7V,寿命就短了??这不毫无道理吗。凭啥130纳米的1.7V就老化得慢, 110纳米1.7V就要老化得快?? 官方降电压无法是减低发热。发热控制好了,适度加压,也没什么不可以。

不过说来图里的图拉丁也是没办法,微星的板子有缺陷,1.47V只加到1.5V,主板会自动调成1.6V。没法子,1.47V过不了SP2004。
作者: dorbee    时间: 2006-10-14 13:09
lz创意不错
就是图片不太清楚。呵呵

从PCI拆下的挡板,弯一下,就能把散热器吊起来
立式机箱,这个怎么吊起来?
对主板的压力能减小?
作者: baby886    时间: 2006-10-14 13:55
原帖由 wy-请使用文明用语-n 于 2006-10-14 13:09 发表
lz创意不错
就是图片不太清楚。呵呵

从PCI拆下的挡板,弯一下,就能把散热器吊起来
立式机箱,这个怎么吊起来?
对主板的压力能减小?
像图中那样,散热器很大一部分重量,分担在铁条上。主板当然轻松拉。

如果在散热器重心,实施吊装,散热器的承重,由扣具转移出来。那就更完美了。呵呵。

道理太简单,就没必要进行工程力学分析了吧。快忘光了。GZ限制附件,清楚了也白搭。HO,HO.
作者: luozhuo    时间: 2006-10-14 14:24
原帖由 D65 于 2006-10-14 12:52 发表


恰恰相反。本人现在加入加压派。 其实减压更容易伤CPU。适度加压,最合理。

试想,原本130纳米,1.7V的CPU,改成110纳米后,额定电压降至1.5V。难度加回1.7V,寿命就短了??这不毫无道理吗。凭啥130纳米 ...
减压更容易伤CPU的说法有待商榷
若干低压版、移动版的U其实就是降个压,结构制程什么的都没啥改动
不是厂商不想降压,良品率不好控制而已
作者: hugh200315    时间: 2006-10-14 14:37
原帖由 Albatron 于 2006-10-14 14:24 发表

减压更容易伤CPU的说法有待商榷
若干低压版、移动版的U其实就是降个压,结构制程什么的都没啥改动
不是厂商不想降压,良品率不好控制而已
低压版这些,都是挑过体质的。体质不行,硬来就不妙了。

相反,适度加压,不管何种体质,都能适应。
作者: bx117000    时间: 2006-10-14 14:38
如果是0重量,接触就不能完美了吧? 只是个噱头唉 #
作者: lianyu008    时间: 2006-10-14 14:41
原帖由 temp0 于 2006-10-14 14:38 发表
如果是0重量,接触就不能完美了吧? 只是个噱头唉 #
错拉,上下的力造成扭曲。去掉之后,并不影响左右加力贴合呀。呵呵。
作者: 257544    时间: 2006-10-14 18:52
搞破坏呀。.....
作者: baobaozhu    时间: 2006-10-15 00:49
原帖由 D65 于 2006-10-14 14:37 发表


低压版这些,都是挑过体质的。体质不行,硬来就不妙了。

相反,适度加压,不管何种体质,都能适应。
体质不行硬来最多是不稳,不会有什么危害
不然INTEL的enhanced SpeedStep技术岂不是隐患不小?频繁的升频降频加压减压
作者: ttuo02236    时间: 2006-10-15 08:29
原帖由 D65 于 2006-10-14 12:52 发表


恰恰相反。本人现在加入加压派。 其实减压更容易伤CPU。适度加压,最合理。

试想,原本130纳米,1.7V的CPU,改成110纳米后,额定电压降至1.5V。难度加回1.7V,寿命就短了??这不毫无道理吗。凭啥130纳米 ...
减压伤U有甚么依据么

个人胡说 CPU电压是不是电信号的电平值
当电信号足够清晰可以读取时,电平值也可以随之降低?
作者: ciceboy    时间: 2006-10-15 12:40
原帖由 Albatron 于 2006-10-15 00:49 发表

体质不行硬来最多是不稳,不会有什么危害
不然INTEL的enhanced SpeedStep技术岂不是隐患不小?频繁的升频降频加压减压
SpeedStep的调节范围是0.85v~1.35v,不能认为CPU都能工作在0.85v吧。

SpeedStep启动时,已经关闭空闲的晶体管使其休眠, 自己调的,可不同哦。

俺不是专家,说说意见而已,说得不对,不必在意。
作者: q1q2q1    时间: 2006-10-15 12:54
顶,有什么好吵的,实践证明,加压有可能烧掉cpu,但是降压不会,而且长时间使用都不会有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丢
作者: cplofking    时间: 2006-10-15 13:01
支持一下
作者: zh2oho    时间: 2006-10-15 13:06
原帖由 psc2001 于 2006-10-15 08:29 发表

减压伤U有甚么依据么

个人胡说 CPU电压是不是电信号的电平值
当电信号足够清晰可以读取时,电平值也可以随之降低?
担心在这几个方面,

1.低压工作反而会启动稍大一些的电流。
2.晶体管对最近的工作状态,存在记忆效应,反而可能让它越变越不耐压。

当我胡说八道吧。观摩一下我写的帖就行拉。呵呵。




欢迎光临 热点科技 (http://www.itheat.com/activity/)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