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07-3-20 13:14 发表
这个当然是流体, 没有疑问的。
只不过, 自由表面流体和粒子效应现在还不好在同一的框架下实现, 所以一般分成两套系统。
目前电影就是这样做的, 不过经过fine-tune, 足够以假乱真。Fedkiw大神, 就参与了《 ...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07-3-20 15:09 发表
没有任何人说是这是纯净水。确切说仅仅是流体模拟。任何参数或稀或稠都不是关键。
关键是:目前非常罕见这种级别的自由表面实时模拟。G80那个Demo也许是第一个。不过外界约束条件比上面的动画要简单很多。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07-3-20 14:51 发表
fedkiw先生是全球流体领域的翘楚, 您可以看看顶楼的网站。我只贴出相关R600传言的东西。
另外, 你的那个演示根本没有重构流体的自由表面, 仅仅是particle-based simulation. 流体的模拟有两种主流方案, 欧 ...
原帖由 potomac 于 2007-3-20 15:43 发表
偶做几点说明。
1,偶对搞技术的人,都很尊重。
2,尊重并不能让偶不说实话。
你提供的动画对于柔体解算,确实非常好。
而偶提供的,主要目的在于显示粒子间作用力的关系。
至于表面的构建更说明这个 ...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07-3-20 15:33 发表
G80的Demo是Keenan Crane这个人写的, 至于技术如何高深还要看等GPU Gems3了。
http://graphics.cs.uiuc.edu/svn/kcrane/web/project_fluid.html
云和雾比自由流体应该是简单的。水实质是两种流体(气态/液态 ...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07-3-20 15:57 发表
如果您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 仅凭玩家的角度确实比较难以解释。Free surface flow本来就必须重构表面。至于你坚持说"只有一个表面", 我不是很理解你如何看出没有融合的过程。事实上液体的求解根本不是基于表 ...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07-3-20 17:27 发表
这个应该不是粒子系统吧。有两种算法, 一种是跟踪单个粒子的运动, 另一种是计算离散空间中场的变化情况。fedkiw我记得主要是研究后者的。
原帖由 baal33 于 2007-3-20 19:00 发表
看了几篇Fedkiw的paper. 他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数值求解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n-s方程,主要是有限差分法。
对于不同流体(multi-component or multi-phase)的界面(interface),他主要是使用了jump condition。这个边 ...
欢迎光临 热点科技 (http://www.itheat.com/activity/)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