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科技

标题: [一般] 8600值得等待么 [打印本页]

作者: xscfyl123    时间: 2007-3-16 15:05
标题: [一般] 8600值得等待么
8600值得等待么
价格应该跟1650差不多吧    能比1650有明显优势么
作者: lzl131    时间: 2007-3-16 15:07
谁告诉你价格应该和1650差不多啊
作者: lhwzhj    时间: 2007-3-16 15:07
1500+吧
作者: yzliangqiu    时间: 2007-3-16 15:09
8600GT 可以干掉x1950了
作者: woait    时间: 2007-3-16 15:19
看价格吧。。。。
作者: yushan    时间: 2007-3-16 15:27
这么新的东西对我来说,就是等它变老降价,所以没什么好期待的
作者: diooo    时间: 2007-3-16 15:28
现在用76GT,以后的情况慢慢再说
作者: lishaowei    时间: 2007-3-16 15:32
还是等等再说吧,呵呵,或者你能看到置顶贴
作者: hongdongying    时间: 2007-3-16 15:54
原帖由 loverea 于 2007-3-16 15:05 发表
价格应该跟1650差不多吧    能比1650有明显优势么
幾乎全部遊戲中,1650能比7900有優勢馬
作者: fjx0713    时间: 2007-3-16 15:59
最高端版本1500以上是跑不了的了。
作者: athan20    时间: 2007-3-16 16:01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3-16 15:59 发表
最高端版本1500以上是跑不了的了。
欺负RV6XX上不来?
作者: q78y    时间: 2007-3-16 16:04
等出来再说了。。。。。。
作者: net800    时间: 2007-3-16 16:06
原帖由 不老牛奶 于 2007-3-16 16:01 发表
欺负RV6XX上不来?
我不知道RV6XX会如何
作者: jiffy    时间: 2007-3-16 16:06
一年后估计可以和现在的1650差不多……
作者: q53664235    时间: 2007-3-16 16:16
那先把自己杀死了!!!
作者: wwssqq    时间: 2007-3-16 16:17
原帖由 frankexem 于 2007-3-16 15:09 发表
8600GT 可以干掉x1950了
1950XT??
作者: stoplove    时间: 2007-3-16 16:20
原帖由 一叶知秋 于 2007-3-16 16:17 发表



1950XT??
赢X1950PRO是肯定的,XT估计悬。
作者: btman    时间: 2007-3-16 16:23
US的设计还是等2代安全点。
作者: elvos    时间: 2007-3-16 16:26
原帖由 potomac 于 2007-3-16 16:23 发表
US的设计还是等2代安全点。
你可以把G80的US设计看作是第三、四代了。
作者: honets    时间: 2007-3-16 16:29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3-16 16:26 发表

你可以把G80的US设计看作是第三、四代了。
ati把r600自称第二代。
作者: weihui    时间: 2007-3-16 16:32
原帖由 G70 于 2007-3-16 16:29 发表

ati把r600自称第二代。
人家至少在Xenos上试过了——
作者: FANS1234    时间: 2007-3-16 16:32
所谓第一代,也就是那个3x16的C1了
作者: noneqing    时间: 2007-3-16 16:46
原帖由 不老牛奶 于 2007-3-16 16:32 发表

人家至少在Xenos上试过了——
xenos不是desktop,xenos有10mb edram分担点事情,xenos对付720p。
作者: hao188    时间: 2007-3-16 16:49
原帖由 G70 于 2007-3-16 16:46 发表

xenos不是desktop,xenos有10mb edram分担点事情,xenos对付720p。
US的实际使用上来说,R600的确是第二代,什么Xenos不是Desktop什么的都是借口。
作者: shiyichunfeng    时间: 2007-3-16 16:52
8600GT可以干掉7900GS和1950PRO,8600GTS连1950XT都干掉了。
作者: feite    时间: 2007-3-16 16:53
原帖由 催化剂 于 2007-3-16 16:52 发表
8600GT可以干掉7900GS和1950PRO,8600GTS连1950XT都干掉了。
你连实物都没见过,靠心灵感应么?
作者: wuyunjian    时间: 2007-3-16 16:54
原帖由 不老牛奶 于 2007-3-16 16:53 发表

你连实物都没见过,靠心灵感应么?
奶牛连催化剂是谁都不知道?
作者: coolangeleva    时间: 2007-3-16 16:55
原帖由 不老牛奶 于 2007-3-16 16:53 发表

你连实物都没见过,靠心灵感应么?
人家pcb都画过啊哥哥。
作者: axia600    时间: 2007-3-16 16:55
对泛N来说  即使上市价高于3000米也值得期待

对我等泛A来说  X2600   X2300更值得期待

不攻击谁  不讨厌谁  我就用我爱用的
作者: czbhs1986    时间: 2007-3-16 16:56
原帖由 不老牛奶 于 2007-3-16 16:49 发表

US的实际使用上来说,R600的确是第二代,什么Xenos不是Desktop什么的都是借口。
只是ati的第二代咯。c1放大跟友商的比也真的没可比性。
作者: hahaha00    时间: 2007-3-16 16:56
A卡啥型号默认跑05有1W2?
作者: hackergene    时间: 2007-3-16 16:57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3-16 16:26 发表

你可以把G80的US设计看作是第三、四代了。
数量不足,
至少要128以上还差不多。
作者: gan888    时间: 2007-3-16 16:57
原帖由 不老牛奶 于 2007-3-16 16:53 发表

你连实物都没见过,靠心灵感应么?
哈哈,奶牛这下 露怯了,居然连催化剂是谁都不清楚。
作者: bastenyhb    时间: 2007-3-16 16:58
原帖由 fineday 于 2007-3-16 16:54 发表

奶牛连催化剂是谁都不知道?
画PCB就代表了解实际性能?
作者: yunkaijia    时间: 2007-3-16 16:59
原帖由 不老牛奶 于 2007-3-16 16:58 发表

画PCB就代表了解实际性能?
反正g84的性能不是什么秘密,都摆在这了。
作者: windseeker    时间: 2007-3-16 17:00
原帖由 potomac 于 2007-3-16 16:57 发表
数量不足,至少要128以上还差不多。
从体系架构来看,如果把C1看成是Penium,那么R600可以看成是Pentium MMX,而G80可以看成是Pentium II。
作者: hellolang    时间: 2007-3-16 17:04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3-16 17:00 发表

从体系架构来看,如果把C1看成是Penium,那么R600可以看成是Pentium MMX,而G80可以看成是Pentium II。
那为何之前有声音鼓吹r600支持的api比g80更先进?
作者: bbss0815    时间: 2007-3-16 17:12
没钱什么都不是!!!!!!!!!!!!
作者: chttt    时间: 2007-3-16 17:16
原帖由 G70 于 2007-3-16 17:04 发表

那为何之前有声音鼓吹r600支持的api比g80更先进?
在偶看来:
R600最强就是环行内存控制器。
这个确实够nVIDIA喝一壶的。
至于API就算了。ATI走的偏暴力一路。
作者: wanjack    时间: 2007-3-16 17:16
原帖由 G70 于 2007-3-16 17:04 发表

那为何之前有声音鼓吹r600支持的api比g80更先进?
这个可能是指R600支持某个DX10.1的API吧。构架先进与否,与支持的API应该没有必然关系。
作者: xiaoyao19    时间: 2007-3-16 17:17
要是我的话
就直接买8800GTS算了
懒的等
作者: 20091    时间: 2007-3-16 17:26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3-16 17:00 发表

从体系架构来看,如果把C1看成是Penium,那么R600可以看成是Pentium MMX,而G80可以看成是Pentium II。
我觉得这么比喻不恰当,G80应该是Penium pro
作者: xtyc    时间: 2007-3-16 17:27
还是8800gts吧,中段卡虽然标称支持dx10,你看看那些华丽的效果并不是仅仅支持dx10就能玩的爽的,速度上不去也不行啊,
其实我一直觉得那些效果dx9也能做到,只不过以前的卡速度跟不上。
作者: ytz317    时间: 2007-3-16 17:35
8600GTX上市价格在1500+的话还是买8800GTS320M比较合适把
作者: yujiide    时间: 2007-3-16 17:39
原帖由 lqf3dnow 于 2007-3-16 17:26 发表

我觉得这么比喻不恰当,G80应该是Penium pro
把G80看成GF256:第一个把T&L(几何转换和光源处理)引入GPU的芯片
这两者同样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当然某些选择性失明者是不会承认的
作者: 277964705    时间: 2007-3-16 17: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IANYALANGZI    时间: 2007-3-16 17:56
高于1500绝不考虑
作者: lbh1975    时间: 2007-3-16 18:04
8600GT不会高于1.5K的
作者: zl3427041    时间: 2007-3-16 18:19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3-16 17:45 发表

ring bus什么时候变得比Crossbar更强了?事实上crossbar的性能更加强大,IBM当初设计Cell的时候,也有几个开发人员力推crossbar,但是后来出于成本的考虑才决定了选择现在的EIB。

参考:http://www.ibm.co ...
强贴要留名那```
作者: sunwyh    时间: 2007-3-16 18:23
原帖由 轨迹 于 2007-3-16 17:39 发表

把G80看成GF256:第一个把T&L(几何转换和光源处理)引入GPU的芯片
这两者同样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当然某些选择性失明者是不会承认的
MIMD并不是什么革命性技术
且MIMD并不是必需的,与T&L的意义不可同日而语
作者: my243021    时间: 2007-3-16 18:26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3-16 17:45 发表

ring bus什么时候变得比Crossbar更强了?事实上crossbar的性能更加强大,IBM当初设计Cell的时候,也有几个开发人员力推crossbar,但是后来出于成本的考虑才决定了选择现在的EIB。

参考:http://www.ibm.co ...
Crossbar点对点更加灵活。对于CPU或者是intel未来的16核GPGPU更加适用。
现在ATI和nVIDIA明显是简单单元拼数量的方式,
Ring bus,在偶看来优势更加明显。

单看现在的SLi和CrossFire,就看出这两家目前还不是做Crossbar的料。
作者: woaiwujingyue    时间: 2007-3-16 18:28
高于1000就没意义了
作者: lyyx    时间: 2007-3-16 18:32
原帖由 potomac 于 2007-3-16 18:26 发表
Crossbar点对点更加灵活。对于CPU或者是intel未来的16核GPGPU更加适用。
现在ATI和nVIDIA明显是简单单元拼数量的方式,
Ring bus,在偶看来优势更加明显。
单看现在的SLi和CrossFire,就看出这两家目前还 ...
NVIDIA在GF3时代就已经是Crossbar内存控制器了。
作者: hfh66    时间: 2007-3-16 18:34
原帖由 苦地 于 2007-3-16 18:28 发表
高于1000就没意义了
催化剂说GTS能秒1950XT,1000以上还是很有希望的,1500就贵点,1200~1300跑86GTS频率的86GT性价比比较高
作者: jx8876    时间: 2007-3-16 18:38
原帖由 lqf3dnow 于 2007-3-16 18:23 发表

MIMD并不是什么革命性技术
且MIMD并不是必需的,与T&L的意义不可同日而语
彻底的US架构相对于以前的传统架构来说还算不上革命?
作者: vxuetao    时间: 2007-3-16 18:40
未来INTEL的80 OCRES是不是CROSSBAR??
作者: fueasy    时间: 2007-3-16 18:41
原帖由 轨迹 于 2007-3-16 18:38 发表

彻底的US架构相对于以前的传统架构来说还算不上革命?
对啊!全宇宙只有R600是真正的US!!!
作者: yangruitao    时间: 2007-3-16 18:41
原帖由 madcat2100 于 2007-3-16 18:41 发表

对啊!全宇宙只有R600是真正的US!!!
8对,R600还不存在于这个宇宙之中
作者: fghp2    时间: 2007-3-16 18:44
原帖由 graphiccard 于 2007-3-16 18:40 发表
未来INTEL的80 OCRES是不是CROSSBAR??
80 cores之间是mesh网络,不过intel没有说它的I/O或者内存存取部分是如何设计。
作者: by999    时间: 2007-3-16 18:53
原帖由 苦地 于 2007-3-16 18:28 发表
高于1000就没意义了
同感
作者: swymy    时间: 2007-3-16 19:02
ringbus只是为了精简内存控制体系,使得更容易引入高频的GDDR4
R5XX在高分辨率下相对G7X的优势跟ringbus没有任何关系,主要原因是H-Z
作者: yuantian    时间: 2007-3-16 19:08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7-3-16 19:02 发表
ringbus只是为了精简内存控制体系,使得更容易引入高频的GDDR4
R5XX在高分辨率下相对G7X的优势跟ringbus没有任何关系,主要原因是H-Z
印象中nv的h-z问题由来已久,难道现在还没解决?
作者: wzd2007    时间: 2007-3-17 21:21
现在正犹豫是不是上1950中




欢迎光临 热点科技 (http://www.itheat.com/activity/)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