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batacat 于 2007-1-16 20:32 发表
NVS 或者EVC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1-29 22:58 发表
MP 512 PCIE不值650元,即使你对2D、视频要求很高,NV43都是更好的选择。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1-29 23:15 发表
随便列举几个MP的问题:
1、在遇到交错方式的h.264视频时,p4 3.73ghz等级的CPU+MP PCIE 128的系统根本无法应付流畅播放。
2、Parhelia的10-bit全程处理和对手的fp32/带符号位16-bit精度的解码、10bit csc、10-bit RAMDAC相比,综合优势微乎其微。
3、gigacolor view的plug-in已经无法运行在PS CS 9.0下。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1-29 23:15 发表
随便列举几个MP的问题:
1、在遇到交错方式的h.264视频时,p4 3.73ghz等级的CPU+MP PCIE 128的系统根本无法应付流畅播放。
2、Parhelia的10-bit全程处理和对手的fp32/带符号位16-bit精度的解码、10bit cs ...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1-29 23:24 发表
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是你是不是故意孤陋寡闻。
NV43的PV就已经是fp32 idct、16bit带符号位MC做解码了:
原帖由 Dr.BT 于 2007-1-29 23:26 发表
既然烂么就举举全嘛
来点屏摄看看nv43如何hit p512
反正我很想看到这个结果
![]()
p4 3.73ghz等级的cpu现在满大街啊
随便找个e6300就hit p4几条马路了
原帖由 菊花一抖 于 2007-1-29 23:35 发表
听说edison大大扔掉了垃圾的5600
不过我看我的5600的图和你怎么一样的![]()
难道nvidia早在2003年就是fp32 idct、16bit带符号位MC做解码了?![]()
那为什么还说5600是垃圾呢?![]()
没区别的嘛 ...
原帖由 eks 于 2007-1-30 00:15 发表
交错方式的h.264视频是指隔行的吗?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1-30 00:44 发表
到现在你都还没明白我怎么说的?
Quadro FX SDI是针对实时的3D/视频混合处理应用,GPU渲染3D,交给SDI模块输出到Mojo之类的机器做处理或者监视器观看。
我在上面的发言中什么时候告诉你Quadro FX SDI的3D ...
原帖由 xtal 于 2007-1-30 00:50 发表
是啊 "GPU3D渲染 , GPU渲染3D,交给SDI模块输出到Mojo之类的机器做处理或者监视器观看"
那么这个应用里面.视频关GPU什么事情?
原帖由 xtal 于 2007-1-30 00:53 发表
Q卡的FPU32那么强大,怎么视频处理还要外挂10位处理硬件啊?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1-30 00:53 发表
SDI输出的信号都是SDI格式的视频信号,这些视频都是GPU实时渲染。
如果你会写shader,还可以开发一个完全基于shader的解码器,使用shader完成idct、mc、csc等操作,这样就能真正实现SDI的视频输出。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1-30 00:55 发表
目前的Quadro FX SDI没有提供10bit 的surface,但是提供了int16、fp16等格式的render target,这些render target经过SDI模块重取样,以10-bit SDI信号输出。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1-30 01:03 发表
上面的图片不是已经说明了NVIDIA的iDCT是FP32(singel precision)、MC是带符号位的16bit格式了吗?IEEE 1180-1990对iDC ...
原帖由 xtal 于 2007-1-30 01:08 发表
顺便请CHO回答一下30楼的问题.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1-30 01:10 发表
在现在的GPU中,你现在根本不会找到8-bit的CSC。
NV4X的GPU是4X5取样,如果你喜欢的话,MPC等播放器本身就提供了VMR模式的多种bi-cubic取样方式。
Parhelia只是提供了4x4的Bi-Cubic,虽然bit可能高一点, ...
原帖由 xtal 于 2007-1-30 01:11 发表
先说清楚运算位数,再来扯其他的.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1-30 01:11 发表
请你参阅只比该楼高两层的回复。
原帖由 xtal 于 2007-1-30 01:15 发表
你直接回答好了.NV43的视频加速特性和5600有什么区别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1-30 01:18 发表
撇除h.264、wmv外,我所了解差别不大,一个是VP1.5,一个是VP1.0。
我一向认为视频解码是视频加速的重要组成。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1-30 01:30 发表
iDCT、MC对CPU的资源消耗绝对不是小数,在前面我给出的论文中720p的时候iDCT+MC的运算量就是55%(撇除GPU完成的CSC),分辨率越高,iDCT、MC的资源消耗就越高,你说的很小是小到什么程度?把scale、csc等等也拉进 ...
原帖由 rukky 于 2007-1-30 08:36 发表
只要一说m卡不好,xtal 就会跳出来
原帖由 xtal 于 2007-1-30 01:21 发表
抱歉,软件解码的精度完全不比硬件解码差.速度也足够,我看不出硬件解码有什么优势.
原帖由 Edison 于 2007-1-30 01:10 发表
在现在的GPU中,你现在根本不会找到8-bit的CSC。
NV4X的GPU是4X5取样,如果你喜欢的话,MPC等播放器本身就提供了VMR模式的多种bi-cubic取样方式。
Parhelia只是提供了4x4的Bi-Cubic,虽然bit可能高一点, ...
原帖由 xtal 于 2007-2-2 01:51 发表
看来NV的驱动设计一定是超级天才.
是啊,比P卡还要复杂的算法,居然8位精度都搞定了.
那么P卡简单一点的算法,用10位精度干什么啊?
顺带一提,全程10位的视频加速和中间几个步骤砍成8位的加速比
效果有明显的 ...
原帖由 eye2eye 于 2007-2-2 05:52 发表
啥都不说,有几个用户的显示设备可以呈现出这种优势,又有几个人能够一眼看出这种改善,有几个人在乎呢?如果人人都是那种严要求高标准,也不会导致AC97规范的集成声卡的一统天下了。现在新购机的用户应该 ...
原帖由 大死人花 于 2007-1-29 21:41 发表
期待matrox推出支持Vista的新卡
原帖由 xtal 于 2007-1-29 21:35 发表
NVS么 不过就是NV的装机卡,色彩上面只有一个准字,其他的,还是算了吧,要文本没文本,要通透没通透.
原帖由 brl 于 2007-2-2 06:28 发表
那个.......10bit和(full)8bit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LCD稍好点也能看出来.......
原帖由 eye2eye 于 2007-2-2 14:54 发表
先看看现在大家都在用的TN,MVA,PVA,IPS面板可以覆盖多少NTSC的色域空间再说吧。LCD本身的色彩就是有问题的。就算是真正的8BitLCD也无法显示出P的10bit优势。更何况用6Bit IC的TN面板。这个和木桶盛水的短 ...
原帖由 haha103 于 2007-2-2 14:30 发表
已我用NVS200对比G550来看,除了游戏和HDTV(1080P的G550不能看,显存太小),G550完胜
测试显示器Samsung 173P+Dell P1130
欢迎光临 热点科技 (http://www.itheat.com/activity/)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