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科技

标题: R520的疑惑 [打印本页]

作者: qinkaihui    时间: 2005-6-3 20:30
标题: R520的疑惑
R520的疑惑
cho: 32 pipes/24

DaveBaumann
Seriously - how can anyone expect pipeline counts to double as well as adding SM3.0 support whilst extending the ALU's and register space to support full speed, single precision FP32?





confused..............
作者: wanglei52    时间: 2005-6-3 20:32
Originally posted by samsung at 2005-6-3 20:30
cho: 32 pipes/24

DaveBaumann
Seriously - how can anyone expect pipeline counts to double as well as adding SM3.0 support whilst extending the ALU's and register space to support full speed, si ...
only FP32 ?
作者: jdjsaij    时间: 2005-6-3 20:32
With god's help......

Let's wait and see if R520 really has all of the features mentioned above.
作者: 307577977    时间: 2005-6-3 20:34
Originally posted by HeavenPR at 2005-6-3 20:32
With god's help......

Let's wait and see if R520 really has all of the features mentioned above.
小姐也不肯相信第三方的说法
作者: lijj    时间: 2005-6-3 20:35
Originally posted by phk at 2005-6-3 20:32


only FP32 ?
no  comment
作者: czbhs1986    时间: 2005-6-3 20:52
希望R520不会是哈雷慧星版。
作者: gdmm001    时间: 2005-6-3 21:19
Originally posted by eye2eye at 2005-6-3 20:52
希望R520不会是哈雷慧星版。
110nm的算不算?
作者: dubai    时间: 2005-6-3 21:25
某A饭坚信R520能到750MHZ
作者: daigangqiang    时间: 2005-6-3 21:37
Originally posted by samsung at 2005-6-3 20:30
cho: 32 pipes/24

DaveBaumann
Seriously - how can anyone expect pipeline counts to double as well as adding SM3.0 support whilst extending the ALU's and register space to support full speed, si ...
well....
首先一個問題,Dave Orton自己也曾經說過,FP24->FP32幾乎就是非得增加那個transistor count,
所以他就說,"他們還不知道NVIDIA怎麼搞的"。(這邊指的應該是130nm)

http://www.beyond3d.com/interviews/daveorton/index.php?p=3
Now, NVIDIA has put something in 130nm that’s die size is 10-15% bigger and there’s still some understanding we have to get on their architecture.
雖然我覺得這應該怪到TSMC's 130nm process 就是了....

總之,R420光是16pipe已經用了160M,就算管線只佔70%,也是馬上變成272M;
本來看起來好像不大,但是如果再加上FP24->FP32的差距,幾乎馬上就是上到將近350M....
(然後cho認為pixel pipeline絕對超過70%)

然後,如果微縮度有很順利地線性縮小的話。
那麼就會是R423的289mm2 x 2(暫時算成320M) x (90/130)^2 = 277mm2,甚至比R423還小。

不過,另外一邊有個數字,是R423 -> R430(130 -> 110)的微縮度。
R423是289mm2,R430是240mm2,比例其實不等於130->110的微縮可達的比例。
如果把這個比例拿去用在130nm -> 90nm的話....
做一下線性轉換,大概可能會得到1/1.7左右的微縮能力,而不是1/2。
也就是說,如果以320M算的話,die-size大概會是340mm2左右,更大的機會不小;
而G70大概是330mm2左右。
作者: maomaoai    时间: 2005-6-3 22:39
NV40 可以算 R300 重生了

ATI 的人竟然说 "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作者: 52yaoyao1    时间: 2005-6-3 22:46
Originally posted by HeavenPR at 2005-6-3 22:39
NV40 可以算 R300 重生了

ATI 的人竟然说 "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叫他们问IBM吧
作者: twynhm    时间: 2005-6-3 22:51
nv说:I will be back.
作者: shaneshane    时间: 2005-6-3 22:56
16 pipe  vs 24 pipe
作者: cjl945    时间: 2005-6-3 22:57
Originally posted by samsung at 2005-6-3 22:56
16 pipe  vs 24 pipe
R520 16 pipe?
作者: zlmamay    时间: 2005-6-3 22:57
Originally posted by samsung at 2005-6-3 22:56
16 pipe  vs 24 pipe
what?R520 with 16pipe vs G70 24pipe?can ati win?project crossfire CTO said R520 will over 10000 3dmark score.
作者: 3312290    时间: 2005-6-3 23:02
如果R520真是Full FP32,就有戏看了
作者: jackmxg    时间: 2005-6-3 23:05
Originally posted by Asuka at 2005-6-3 23:02
如果R520真是Full FP32,就有戏看了
先搞清楚多少管线再说
作者: xjfhhlb    时间: 2005-6-3 23:05
Originally posted by phk at 2005-6-3 23:05


先搞清楚多少管线再说
超标量+MIMD,16PIPE足以
作者: mudfan008    时间: 2005-6-3 23:07
Originally posted by Asuka at 2005-6-3 23:05

超标量+MIMD,16PIPE足以
就像当年ATI说SM2.0b已经够用一样
作者: zhangyulll    时间: 2005-6-3 23:09
Originally posted by phk at 2005-6-3 23:07


就像当年ATI说SM2.0b已经够用一样
不一定
听说过那个R520 3TMU/PIPE的传闻没有?有1%的道理哦
作者: 375931988liwen    时间: 2005-6-3 23:11
Originally posted by Asuka at 2005-6-3 23:09


不一定
听说过那个R520 3TMU/PIPE的传闻没有?有1%的道理哦
TMU ? or 3 ps unit /pipe?
作者: qiudx    时间: 2005-6-3 23:14
Originally posted by Asuka at 2005-6-3 23:09


不一定
听说过那个R520 3TMU/PIPE的传闻没有?有1%的道理哦
那样设计简直是找死,难道没有吸收Radeon256-Radeon7500的失败教训么
作者: scy3899614    时间: 2005-6-3 23:16
Originally posted by clawhammer at 2005-6-3 23:14

那样设计简直是找死,难道没有吸收Radeon256-Radeon7500的失败教训么
换个角度想呢?比如MIMD的超标量流水线,类似NV40的扩充
作者: xiaoyf21    时间: 2005-6-3 23:20
Originally posted by Asuka at 2005-6-3 23:16


换个角度想呢?比如MIMD的超标量流水线,类似NV40的扩充
超标量是多TMU/PIPE吗....晕.
作者: radopan    时间: 2005-6-3 23:21
Originally posted by G70 at 2005-6-3 23:20

超标量是多TMU/PIPE吗....晕.
我可没说过多MTU是超标量
算术指令并行能力达到一定程度都可以叫超标量
作者: wyongh    时间: 2005-6-3 23:24
Originally posted by Asuka at 2005-6-3 23:21


我可没说过多MTU是超标量
算术指令并行能力达到一定程度都可以叫超标量
16管...每管两个完整的PS?
作者: jasonomb    时间: 2005-6-3 23:29
Originally posted by G70 at 2005-6-3 23:11

TMU ? or 3 ps unit /pipe?
每PPL超过2个ALU的话效率反而不好
作者: 13553447912    时间: 2005-6-3 23:35
Dave說R520的Rop是類orthogonal
作者: nsl100    时间: 2005-6-3 23:37
Originally posted by Ben Tse at 2005-6-3 23:29


每PPL超过2个ALU的话效率反而不好
哦?为什么呢?
作者: angsunk    时间: 2005-6-3 23:52
650MHz 16 pipe 2 ALU per pipe
依Dave說R520上市時間可能9月(R5XX系列同時上市)
作者: wndnl    时间: 2005-6-3 23:54
Originally posted by samsung at 2005-6-3 23:52
650MHz 16 pipe 2 ALU per pipe
依Dave說R520上市時間可能9月(R5XX系列同時上市)
预计3DMARK05 SCORE是?
作者: tecken    时间: 2005-6-4 00:08
Originally posted by samsung at 2005-6-3 23:52
650MHz 16 pipe 2 ALU per pipe
依Dave說R520上市時間可能9月(R5XX系列同時上市)
嘿哈原来真的是16PP+2 ALU
作者: yhm68    时间: 2005-6-4 00:14
那么就是700*16 vs 430*24 再拼PPL效率
作者: nihaohha    时间: 2005-6-4 00:21
Originally posted by pliflier at 2005-6-4 00:14
那么就是700*16 vs 430*24 再拼PPL效率
我看R520受90nm出问题的影响下,ATI可能会选择110nm,700MHz+别想了,580MHz+就差不多
作者: 7878788    时间: 2005-6-4 00:35
Originally posted by phk at 2005-6-4 00:21


我看R520受90nm出问题的影响下,ATI可能会选择110nm,700MHz+别想了,580MHz+就差不多
請你先報G70 3d05 score
作者: salas1    时间: 2005-6-4 00:36
R520是铁定90nm的。
作者: 181335583    时间: 2005-6-4 00:40
Originally posted by samsung at 2005-6-4 00:35

請你先報G70 3d05 score
You know that thing, were more than us
作者: 40001438    时间: 2005-6-4 00:45
Originally posted by cho at 2005-6-4 00:36
R520是铁定90nm的。
那么R520的上市时期将会比G70要晚三个月左右,除非ATI将R520的频率定在700MHz以下。
作者: wzchen    时间: 2005-6-4 00:48
Originally posted by phk at 2005-6-4 00:40


You know that thing, were more than us
Nope
作者: liulongzhe111    时间: 2005-6-4 00:53
Originally posted by samsung at 2005-6-4 00:48

Nope
我最大的错误,是我忘记了让某人,将G70的Bios dump下来。
作者: 8888888    时间: 2005-6-4 01:08
Originally posted by pliflier at 2005-6-4 00:14
那么就是700*16 vs 430*24 再拼PPL效率
单纯乘起来,R520占优...哈哈哈.
作者: 3045780    时间: 2005-6-4 01:09
Originally posted by G70 at 2005-6-4 01:08

单纯乘起来,R520占优...哈哈哈.
现在我怀疑G70 Ultra只是24PP高频版而已
作者: fanofjuv    时间: 2005-6-4 01:10
某人讲了 R520一出,G70只好吃屎
作者: cash107    时间: 2005-6-4 01:11
Originally posted by phk at 2005-6-4 01:09


现在我怀疑G70 Ultra只是24PP高频版而已
512MB RAM肯定要上的吧?我不明白为什么+10%晶体管就能做到比NV40多8个PPL.总之我认为,这次谁也甩不开谁.决战在更下一代.预测R520不能重现R300的辉煌.因为NV4X系列真的强.
作者: qq88774828    时间: 2005-6-4 01:12
Originally posted by P2MM at 2005-6-4 01:10
某人讲了 R520一出,G70只好吃屎
此话到现在只看见你说过.难道毛毛有两家公司的NDA资料?对R520,G70性能了如指掌?
作者: lnsfdx    时间: 2005-6-4 01:13
Originally posted by G70 at 2005-6-4 01:12

此话到现在只看见你说过.难道毛毛有两家公司的NDA资料?对R520,G70性能了如指掌?
呵呵 当我吹牛好了
作者: leejacky    时间: 2005-6-4 01:16
Originally posted by G70 at 2005-6-4 01:12

此话到现在只看见你说过.难道毛毛有两家公司的NDA资料?对R520,G70性能了如指掌?
他没有的,别跟他浪费时间
作者: FANSI1111    时间: 2005-6-4 01:18
Originally posted by G70 at 2005-6-4 01:11

512MB RAM肯定要上的吧?我不明白为什么+10%晶体管就能做到比NV40多8个PPL.总之我认为,这次谁也甩不开谁.决战在更下一代.预测R520不能重现R300的辉煌.因为NV4X系列真的强.
G70 GTX的Shader能力将是NV40的两倍
作者: world2080    时间: 2005-6-4 01:19
Heaven can wait.
作者: zhaolu7890    时间: 2005-6-4 01:19
Originally posted by P2MM at 2005-6-4 01:13


呵呵 当我吹牛好了
其实...没有具体证据就如此下结论,不当吹牛能当什么呢.
作者: kellven    时间: 2005-6-4 01:21
Originally posted by phk at 2005-6-4 01:18


G70 GTX的Shader能力将是NV40的两倍
从何得出的结论?
作者: opljklop    时间: 2005-6-4 01:23
Originally posted by G70 at 2005-6-4 01:21

从何得出的结论?
美国东部时6月22号,NV在发布会中,将会提到的
作者: jiangyin3616    时间: 2005-6-4 01:24
Originally posted by phk at 2005-6-4 01:23


美国东部时6月22号,NV在发布会中,将会提到的
内部资料?那么,现在先把你的话拍照,等6.22揭晓之时验证.
作者: lqflyer    时间: 2005-6-4 01:28
Originally posted by G70 at 2005-6-4 01:24

内部资料?那么,现在先把你的话拍照,等6.22揭晓之时验证.
哪用拍照,HKEPC.com前段时间放出来的规格已经写过出来,全是真的
作者: woai597446974    时间: 2005-6-4 01:40
外界报道的所有G70 GTX消息,都是来自一份NV在5月12号(正确时间为5月13号,1点05分58秒)的半公开文件的。孙悦秋到昨天才找到部份资料,可算是真正的乡下大农民一头。
作者: wsgwywzh    时间: 2005-6-4 01:45
GeFORCE 7800 GTX将不带Turbo Cache的,这是许多网站都没报道过的。
作者: xxleon    时间: 2005-6-4 01:55
Originally posted by G70 at 2005-6-4 01:53

HKEPC没有触犯NDA吗?
HKEPC没跟人签过DNA,而且他们的新闻可信度极高,不像那个4胖子,只会抄别人的消息,而且经常出大丑。
作者: lsl445470    时间: 2005-6-4 01:57
希望大家能够以较平稳理智的心态来讨论问题
作者: liwentao    时间: 2005-6-4 01:58
Originally posted by samsung at 2005-6-3 22:56
16 pipe  vs 24 pipe
唔.... 這好像怪怪的。
不過從這個方向去想....2ALU 可能是類似R500的4D+1D....
然後 16pipe,16shader or more。

這樣的話規模不大啊。大概肯定250M以內搞定?(因為這比C1還小啊)
加上90nm的話,跑700MHz可能真的不是問題。

好吧,慢慢等....

----
拜託別再起鬨了啦....
作者: zhu5566    时间: 2005-6-4 01:58
Originally posted by G70 at 2005-6-4 01:57
希望大家能够以较平稳理智的心态来讨论问题
那当然啦
作者: gotopcy    时间: 2005-6-4 02:00
Originally posted by Eji at 2005-6-4 01:58


唔.... 這好像怪怪的。
不過從這個方向去想....2ALU 可能是類似R500的4D+1D....
然後 16pipe,16shader or more。

這樣的話規模不大啊。大概肯定250M以內搞定?(因為這比C1還小啊)
加上90nm的話,跑700 ...
很好的分析
作者: spikeninja    时间: 2005-6-4 02:01
Originally posted by phk at 2005-6-4 02:00


很好的分析
仲没训啊?!
作者: 3616538    时间: 2005-6-4 02:02
Originally posted by 明镜止水 at 2005-6-4 02:01

仲没训啊?!
倾多阵就训
作者: kingfish    时间: 2005-6-4 02:05
Originally posted by Eji at 2005-6-4 01:58


唔.... 這好像怪怪的。
不過從這個方向去想....2ALU 可能是類似R500的4D+1D....
然後 16pipe,16shader or more。

這樣的話規模不大啊。大概肯定250M以內搞定?(因為這比C1還小啊)
加上90nm的話,跑700 ...
4D+1D means...??
是不是说两个ALU的规模不相等?
作者: yunzhao    时间: 2005-6-4 03:57
Originally posted by G70 at 2005-6-4 02:05

4D+1D means...??
是不是说两个ALU的规模不相等?
嗯,我是假設如此。
我假設2ALU means 4D + 1D。
這樣的話比較容易符合700MHz;
雖然 (4D + 1D) x2其實也不會真的很大,因為這只比NV40大些。
不過700MHz就變得比較麻煩些。

總之現在rumor太多了,但是確定的是一件事情:
R520比預想中的慢推出。
比方說,G70過去其實曾經被認為會比R520慢,
曾幾何時G70下週就要上路了,但R520目前還是close-demo。

有一個可能是R520就是要硬秏到G70推出,才來制定產品政策....
不過這部分又是我的推測了。
作者: dovs    时间: 2005-6-4 04:58
Originally posted by Eji at 2005-6-4 03:57


嗯,我是假設如此。
我假設2ALU means 4D + 1D。
這樣的話比較容易符合700MHz;
雖然 (4D + 1D) x2其實也不會真的很大,因為這只比NV40大些。
不過700MHz就變得比較麻煩些。

總之現在rumor太多了,但是 ...
有了NV40ultra的教训以后,老何也放聪明了?GTX命名,会不会也是其中一个暗桩,毕竟王牌的ULTRA还没启用.
作者: 110120    时间: 2005-6-4 12:08
ATI延期的原因應該有部份原因(9月OEM)
作者: linxuming    时间: 2005-6-4 12:14
Originally posted by samsung at 2005-6-4 12:08
ATI延期的原因應該有部份原因(9月OEM)
现在确定R520是16PPL/2 ALU PER PPL?
作者: peacockking    时间: 2005-6-4 12:40
R520的顶点引擎数量是个谜,如果采用类似于R500的架构,应该会是16PPL+8PPL,如果预留了另外8PPL,那么总数会是32PPL,这样晶体管数量会达到300M以上,但是规格和G70是类似的。
作者: wjsxy    时间: 2005-6-4 12:49
顶点目前的瓶颈仍在CPU上
VS多了也没用~~除非游戏能真正利用GI
作者: qingzai231    时间: 2005-6-4 12:51
GI能解决CPU建模能力不足的问题吗?
作者: hefeijieda    时间: 2005-6-4 13:04
解决CPU建模能力不足的方法应该是双核心和4核心。
作者: zl344859951    时间: 2005-6-4 13:08
Originally posted by shu0202 at 2005-6-4 13:04
解决CPU建模能力不足的方法应该是双核心和4核心。
这需要PATCH或者是特别的优化.不打PATCH的话跑游戏根本没区别.
作者: xbs19850714    时间: 2005-6-4 13:11
支持双核心将成为明年游戏的重点!
作者: ipippp    时间: 2005-6-4 13:13
Originally posted by shu0202 at 2005-6-4 13:11
支持双核心将成为明年游戏的重点!
我觉得开发并不是那么容易.虽然下一代CONSOLE全是多核心.
作者: susanyff    时间: 2005-6-4 13:26
Originally posted by G70 at 2005-6-4 13:13

我觉得开发并不是那么容易.虽然下一代CONSOLE全是多核心.
只是大家過去不用心啦,不能再懶惰了。XD

----
話說最近NVIDIA有個怪專利,User Programmable Geomerty Engine....
不知道是不是代表G70的VS有修改....讓它可以跑High Order Surface之類。

G70目前看到的Vertices Rate是 860M(430MHz),所以應該是12vs?
(6vs的NV40是400M、400MHz)

R520一定可以很強,只是不見得有謠傳的那麼強;
反之,謠傳說不定是刻意操作的,比方說故意傳得很強結果出來讓人失望....
(NV30當時就有這種感覺?)
作者: yrxiii    时间: 2005-6-4 13:27
Originally posted by Eji at 2005-6-4 13:26


只是大家過去不用心啦,不能再懶惰了。XD

----
話說最近NVIDIA有個怪專利,User Programmable Geomerty Engine....
不知道是不是代表G70的VS有修改....讓它可以跑High Order Surface之類。

G70目前看 ...
High order surface是什么一个东西呢?是目前GPU不能硬件跑的东西吗?
作者: lzp5858    时间: 2005-6-4 13:36
Originally posted by G70 at 2005-6-4 13:27

High order surface是什么一个东西呢?是目前GPU不能硬件跑的东西吗?
高次曲線,比方說Bezier Curve、或者是n-patch等sub-surface tesellation。
並不是"不能跑",而是還沒有完善的標準。論雛型的話GF3/Radeon8500已經有了。

在WGF2還叫做DX10的時候,當時有一個Tesellator的東西,Parhelia已經裝配了,
不過它不是DX9的一部份,只是option....它可以讓Displacement Mapping更有效:
比方說,你可以傳較小的model,然後交給GPU做切割;而不像現在"只能做Displacement"。
話說這玩意兒現在好像叫做Geometry Shader....

只是現在HOS的標準還沒完全制定,以過去操作的經驗來說,
首先是sub-surface tesellation切爛的機會很大;
還有另一個問題是它可能會影響碰撞偵測,如果要它能不止於eye-candy的話,
我們需要更多更完善的標準,因為標準制定下去不能隨便更動,
要就是流芳百世、不然就是遺臭萬年,所以自然得要步步為營。

最近的GPU對HOS的支援.... C1據稱有個Shader support的Tesellator,
是一個原有的Tessellator修改過之後,可以在Shader Pool輔助下做更多事情的擴充版;
而RSX目前看起來是送回CELL,由SPE做tesellation,順便還可以和碰撞偵測連動。
這兩個都算是個方法....
不過RSX這招可能代表碰撞偵測與tesellation可以和PPU做連動,
而這是NV40沒有提供的.... RSX現在看來與G70很接近,所以可以往這個方向猜。
作者: mhisays    时间: 2005-6-4 13:40
回复 #77 Eji 的帖子
一般来说,4个VS代表一个周期处理一个三角形,430MHz跑860M三角形正正是表示8个VS。
作者: riverbian    时间: 2005-6-4 13:43
Originally posted by cho at 2005-6-4 13:40
一般来说,4个VS代表一个周期处理一个三角形,430MHz跑860M三角形正正是表示8个VS。
糟了,NVIDIA官方寫的NV40的Vertices Rate是600M....orz
我記數據的能力好像要再加強....
作者: anstommy    时间: 2005-6-4 14:43
GDDR3 800MHz極限已經到了
作者: lac111    时间: 2005-12-15 17:13
原帖由 P2MM 于 2005-6-4 01:10 发表
某人讲了 R520一出,G70只好吃屎
笑话




欢迎光临 热点科技 (http://www.itheat.com/activity/)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