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科技

标题: [转帖] 联想现今研发体系揭秘—联想的混血儿 [打印本页]

作者: reticent26    时间: 2006-9-29 15:30
标题: [转帖] 联想现今研发体系揭秘—联想的混血儿
联想现今研发体系揭秘—联想的混血儿
2005年5月,贺志强遇到了他加入联想20年来最大的一个难题——在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后,作为集团首席技术官,他需要将后者在美国

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研发中心和日本大和实验室,与联想自身在北京和上海的研发中心整合起来。

  这并非有章可循的工作,尽管三者之间看起来互相重叠之处并不多,如笔记本电脑和高端商用技术方面,大和实验室与罗利研发中心实力最强,而在台式机这类大众消费类产品,联想在控制成本和设计方面有自己的特色,但由于三地的文化、研发风格、人员处事方式迥然不同,贺志强要将他们形成统一的整体并非易事。

  而且虽然新联想拥有IBM的技术,未来5年内他们可以与IBM交叉授权使用专利,但实际随着时间的流逝,专利会变得不再有价值,学会留住罗利、大和的技术精英才是真正的关键。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重新开始”,贺志强说。

  很快这个切入点找到了。由于当时联想需要一款新品作为自己全球化的开端,另一方面,原本IBM的产品都是针对高端商业用户,他们一直想为中小企业设计一款产品来填补产品线的空白。因此,2005年5月,当中、美、日3国的研发人员在北京坐在一起讨论重要研究项目清单时,Lenovo3000被首先端上桌面,这将是包括9款台式机和5款笔记本电脑的系列产品。联想认为,新产品的开发过程将会成为三方磨合彼此文化、风格和诚意的试金石。

  九个月后,这一系列产品终于诞生,并在都灵冬奥会后亮相。尽管事后联想也承认有些产品的销量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好,但是却达到了三地人员互相了解和融合的目的,而且关于三地之间新的分工也已经明确——美国罗利的研发中心负责前瞻性技术的开发和产品定义、质量测试等工作;日本大和实验室现有的约3000名工作人员里,只有诸如硬盘、TFT液晶、电路板等方面共约300名研发人员从中分离出来,基本精力还是专门集中在ThinkPad笔记本电脑方面;台式电脑的研发则被从美国和其他国家全部集中到了中国。各个事业部自己的产品开发部门则属于二级研发体系,这些部门通过事业部曲线向贺志强汇报。

  “成功全球化的公司通常都能够很快建立全球化组织架构”,麦肯锡亚太区董事长鲍达民说。

  【“拆机器”】

  和罗利研发中心的交流实际早在2005年初就已经开始。联想全球产品开发总裁彼特·豪顿修斯(Peter Hortensius)算了一下,自己跟贺志强每个礼拜至少要花费六七个小时在电话上,差不多每个月都能见面,“反正不是他来美国就是我去中国。”豪顿修斯和贺见面谈完工作,偶尔还会一起去喝啤酒消磨业余时间。

  私下里,豪顿修斯表示他很喜欢对方爽快的性格。研发部门定期召开包括美、日中三方研究人员参与的会议,以具体决定要开展哪方面的研究及项目分配。三个研发部门相同级别的经理和工程师每天使用邮件、电话会议交流,他们中不少人后来都是罗利和日本大和实验室的常客。频繁的交流和轮岗可以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其它市场的文化,从而形成开阔的视野。中国设计人员和美国团队的彼此理解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

  起初,中国人一直很为自己在台式机的外观设计自负,因为联想的台式机设计从1999年的天禧电脑开始,在各类国内外的设计比赛中经常得奖。仅2005年,联想就把国际最著名的IDEA、RED DOT及IF三大设计奖项收入囊中。但是他们发现就是在Lenovo3000的外观问题上他们与美国同事的分歧最大。当时联想希望,Lenovo3000第一眼给人留下一个与任何联想和IBM产品都不一样的印象。中国团队认为这样的设计应该“炫”一点,以抓住人的眼球。

  而美国认为这样的设计无须太特别,只要在简洁中流露出一种与众不同即可。这种审美上的差异实际上来源于不同的文化底蕴。一位中国的设计师评价说,美国人非常崇尚简约,而中国人设计的简约更“中国”一点——因为文化差异,大家都意识到,彼此甚至对于“简约”这个词汇本身的认识也是完全不同的。

  为了更好的了解对方,“拆机器”的工作也开始了。从2005年5月乃至之前,美国人忙于把很多联想的产品拆拆装装,以求从中了解对方的设计和新思维。同样,联想的设计人员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正是通过“拆机器”,双方才互相了解了设计理念,豪顿修斯称这让他和同事“得益不少”。其实早在2005年2月25日,联想中国的台式机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IBM PC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已经出过一次风头了。据参加展会的联想人回忆,当时会场里仅有的两台联想“天骄”电脑边一直围满观众。对这两台电脑,来自世界各地的IBM PC销售商们问的最多的问题是:“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卖?”

  最后,豪顿修斯与同事看中的不是“天骄”,而是在中国市场颇成功的台式机“扬天”J系列中的一款机箱。该机箱横放,容积13升,里面的主板和元器件是通用型,并不像其它一些产品那样需要特别定制,正好符合中小企业对产品低成本和稳定性的需求。

  罗利的设计师选中它作为Lenovo3000 J系列的一款机箱,联想为此向罗利派驻了机箱工程师等一系列的技术人员协助工作。这种合作一开始就是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国人在成本控制上很有经验,在中国成为台式机研发中心以后,深圳和北京的台式研发部在统一主板设计上做了很多工作,好让下一代产品在元器件批量采购上就能大幅度降低成本。而尽管联想人很为自己在消费类产品上的心得自豪,他们还是意识到了IBM作为PC缔造者的优势。一位参与Lenvov3000项目的工程师说,IBM的台式机尽管是为商用企业客户服务的,但对于为客户服务的体验还是十分特别。他们发现IBM对整个机箱的要求是少使用螺丝钉,尽量多用插槽,并且注重密闭性,其目的是让机箱被打开的时间尽量缩短。这样做,尽管设计和制造成本稍有提高,但是却能在维修过程中给客户和售后服务人员带来方便。

  “要知道,IBM的设计人员不少是在PC这个领域工作了25年的人,”联想中国台式研发部产品开发总监欧阳峻说:“而联想本身的历史只有20年。”这个时间差足以证明,联想能从IBM处获得很多经验。

  【绝望与信任】

  联想的组织架构一旦最终确定,所有不同的团队关于业务的争论就成了好事,文化背景不同,对很多事的理解也都不同,因此需要在沟通和讨论里互相理解一些原则性问题。Lenovo3000的开发,也让联想确认了日本大和实验室的实力,这为后来把笔记本电脑研发中心放在日本打下了基础。

  事实上,日本人设计上特有的精细态度让ThinkPad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笔记本电脑系列。一起工作后,联想的笔记本电脑研发人员津津乐道于他们对日本风格的赞美:普通笔记本电脑的CPU下有五六百个焊接点,笔记本电脑如果受到震动,一些焊接点断掉,就容易发生故障。日本设计人员的解决方法是做一个小支架撑住CPU,保证其不易因为震动、弯曲而被移动,因此把故障发生的几率减少到了最小。ThinkPad的键盘是笔记本电脑技术中的精髓部分,根据日本团队对人体功能学的研究,他们发现用0.9克的力量接触键盘时人的手指触感最舒服。这个经典的设计现在已经被顺理成章地移植到了Lenovo3000系列笔记本电脑键盘里。

  但是,作为管理者,中国人很快发现日本风格让他们头痛的另外一面。一位高级研发管理人员回忆说,日本团队在合作的过程中一开始就跟中方管理者争论不休,他们争论最多的不是技术问题——和一般人想象的恰好相反,事实上在机器和程序的量化世界里,研究人员之间的讨论几乎不存在国界障碍。对于这几个国家的研发人员来说,反而是文化和人性上的差异需要彼此努力适应。日本人追求细节的特征发挥在管理问题上,反映为他们认定中方管理人员给他们定的目标描述不够清楚。日本团队光与中方反复确认任务和各种衡量标准,需要的时间就可能超过一个月。期间无数邮件电话和人员往来,过程之复杂,几乎让中方管理人员感到绝望。

  “当时很多人跟我投诉说,没有办法跟日本团队合作。”贺志强回忆。中方管理人员后来发现,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因为日本人秉承精细的原则,需要的是上级把目标细化到最小,并且要周到地考虑所有的可能性。值得庆幸的是,一旦确认目标并且接受任务后,日本团队给出的结果肯定会让管理者十分满意。

  日本研发人员另外一个和民族性有点关系的特点是,一旦认可某个团队后,就会真心实意地信赖对方。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和对中国团队的了解,贺志强一开始就劝说日本团队把主板拿到中国来设计。举例来说,在笔记本电脑研发上,以前IBM设计一块主板要花费60万美金,而在中国只需要10万美金。但是光凭他的介绍是说服不了谨慎的日本人的。从Lenovo3000的设计开始,日本团队才开始了解和逐步认可深圳笔记本电脑设计团队的能力,彼此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

  这类型的讨论还有很多,比如在选材料和元器件的时候,中方采购人员有人很纳闷,为什么不能把Think Pad独有的元器件变成中国市场上现在通用的元器件。比如,Think Pad的电容是两毛钱,中方采购到的一个电容是1.5毛钱,如果把1.5毛钱的电容放在Think Pad里,难道不是节约吗?

  讨论的结果,当然是Think Pad不会改变它的配件,因为它是经典的高端产品,因此直到现在也还是联想的产品与Think Pad所用电容不同。 “这类型讨论可以让事情被界定得更加清晰,十分有益。”

  “我现在鼓励日本团队在手机质量上面多为中国团队把关。”因为Think Pad的经典品牌和日本团队的丰富经验,贺志强接下来希望中国的手机研发团队能够与他们合作,多设计出几款高端手机。
作者: likaiju2008    时间: 2006-9-29 19:54
 这类型的讨论还有很多,比如在选材料和元器件的时候,中方采购人员有人很纳闷,为什么不能把Think Pad独有的元器件变成中国市场上现在通用的元器件。比如,Think Pad的电容是两毛钱,中方采购到的一个电容是1.5毛钱,如果把1.5毛钱的电容放在Think Pad里,难道不是节约吗?
还好没采用中方的意见,不然ThinkPad这个牌子早就完蛋了。
作者: huomaosheng    时间: 2006-9-29 20:08
希望联想的将来会好些。
作者: bach    时间: 2006-9-29 20:13
原帖由 hanxu 于 2006-9-29 20:08 发表
希望联想的将来会好些。
深有同感啊
作者: maxiao912    时间: 2006-9-30 06:38
希望联想继续发扬光大
作者: zhengsnow    时间: 2006-9-30 09:30
已经最联想的产品彻底失望,绝对8推荐选用联想的产品
作者: sunsets    时间: 2006-9-30 10:03
联想........谁用过谁知道..........
作者: wenxiaofengda    时间: 2006-9-30 10:29
20年时间从一家小公司变成全球PC巨头,联想确实是成功的,应该为他感到骄傲
作者: hsSunKies    时间: 2006-9-30 13:08
原帖由 tiancaikjj 于 2006-9-30 10:29 发表
20年时间从一家小公司变成全球PC巨头,联想确实是成功的,应该为他感到骄傲
从一开始就不是小公司。它的背景可是中科院
作者: clq20040107    时间: 2006-9-30 13: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icell    时间: 2006-9-30 16:38
原帖由 racccc 于 2006-9-30 13:08 发表



从一开始就不是小公司。它的背景可是中科院
一开始就还是小公司的,创业元老共17位,中科院的背景的确帮了大忙,帮助它搞到最紧俏的彩电、电脑,联想和那时候大多数公司一样总有一点灰色的渠道,据说曾经差点被判为走私
作者: chenweilmy    时间: 2006-9-30 22:39
原帖由 梁大牙 于 2006-9-30 16:38 发表

一开始就还是小公司的,创业元老共17位,中科院的背景的确帮了大忙,帮助它搞到最紧俏的彩电、电脑,联想和那时候大多数公司一样总有一点灰色的渠道,据说曾经差点被判为走私
利国利民就好

我们的社会主义不也是市场经济吗
作者: jbgc2008    时间: 2006-10-1 09:41
支持 lenovo !
我的第一台电脑就是 lenovo
作者: jimstavid    时间: 2006-11-17 20: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ackson0238    时间: 2006-11-17 20:21
原帖由 tianxialuntan 于 2006-11-17 20:13 发表
国产手机 跟国外的还是有不少差距
不过我没看出来国产PC比国外差的很多
可能我们严己宽人,总是希望国产的东西又便宜质量又好
现在的市场,一份价格一份货的
恳请妙语解释这个问题:

联想在美国大搞促销,ThinkPad T60才894美元


ThinkPad T60新型号,Core™ 2 Duo processor T7200 (2GHz),比在我们国内便宜太多了

http://www.pc.ibm.com/us/notebooks/thinkpad/t-series/index.html
作者: laulist    时间: 2006-11-17 20:41
[quote]原帖由 梁大牙 于 2006-9-30 16:38 发表

一开始就还是小公司的,创业元老共17位,中科院的背景的确帮了大忙,帮助它搞到最紧俏的彩电、电脑,联想和那时候大多数公司一样总有一点灰色的渠道,据说曾经差点被判为走私 [/quot

刚开始的资金 好象是20W   你看现在多少了
作者: lcfxl    时间: 2006-11-17 20:49
以前在公司时曾用过联想的机子,总是死机,所以对她彻底的失望,直到现在依然如故。
后来用DELL的机子,感觉很好,直到现在依然喜欢。----不过近期看到有关报道称DELL在中国倾卖欧洲的退货,故对其印象也差了。。。。。
真希望哪天有钱买台MAC的机子玩玩,呵呵。。
PS:现就在PC机子上用MAC OSX 10.4.7
作者: chengjojo    时间: 2006-11-17 20:49
原帖由 sjw1314520 于 2006-11-17 20:41 发表
原帖由 梁大牙 于 2006-9-30 16:38 发表

一开始就还是小公司的,创业元老共17位,中科院的背景的确帮了大忙,帮助它搞到最紧俏的彩电、电脑,联想和那时候大多数公司一样总有一点灰色的渠道,据说曾经差点被 ...
呵呵,老弟没头没脑的一句话难解其意。
作者: thesand    时间: 2006-11-17 21:10
原帖由 racccc 于 2006-9-30 13:08 发表



从一开始就不是小公司。它的背景可是中科院
1984年万元户在中国大陆还是稀有动物,联想是20万起家
作者: jojoker    时间: 2006-11-18 01:10
依靠和政府的那些关系,获得那么多政府学校的强制性订单。生产出来的产品用过的就有体会的。
这样的企业我不喜欢,华为,中兴那才是真正有技术实力的企业。
作者: zhlhit    时间: 2006-11-21 18:11
支持LENOVO
我的第一台台式机就是LEGEND的!
作者: yishao    时间: 2006-11-21 22:01
支持联想,支持中国的企业




欢迎光临 热点科技 (http://www.itheat.com/activity/)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