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科技

标题: [分享] DVD刻录机术语详解--给准备买刻录机的朋友 [打印本页]

作者: china88    时间: 2006-8-26 13:39
标题: [分享] DVD刻录机术语详解--给准备买刻录机的朋友
DVD刻录机术语详解--给准备买刻录机的朋友
最近一段时间准备买刻录机,由于以前没有接触过,不知从何下手在网上逛了不少地方,总算了解了点初步知识现在将其整理,希望对准备买刻录机的朋友有所帮助

一:刻录机的安装方式         
         光存储为外置和内置两种,内置式就是安装在计算机主机内部,外置式则是通过外部接口连接在主机上。内置式是DIY市场中最为普遍的光存储产品类型,几乎所有的光储厂商都生产了内置式的ATA/ATAPI接口的产品。
         外置式光储产品主要是针对需要移动工作的用户,更多的是强调移动性,在性能方面要逊色于内置式光驱。其数据传输率要受到外部接口的限制。而基于便携性的需求,外置式光储产品的体积、重量都受到制约,因此在家用市场的外置式光储产品性能要远低于内置式;而在专业市场性能又基本与内置式相当,但便携性又大大折扣,而且价格要远远高于内置式。
二、接口类型
       光存储驱动器的接口是驱动器与系统主机的物理链接,它是从驱动器到计算机的数据传输途径,不同的接口也决定着驱动器与系统间数据传输速度。目前连接光存储产品与系统接口的类型:
        1、ATA/ATAPI接口
        ATA/ATAPI(AT Attachment/AT Attachment Packet Interface,AT嵌入式接口/AT附加分组接口)是计算机内并行ATA接口的扩展。ATA也被称为IDE接口,ATAPI是CD/DVD和其它驱动器的工业标准的ATA接口。ATAPI是一个软件接口,它将SCSI/ASPI命令调整到ATA接口上,这使得光驱制造商能比较容易的将其高端的 CD/DVD驱动器产品调整到ATA接口上。
  ATA/ATAPI接口的驱动器也习惯上叫增强IDE(EIDE)接口驱动器,它是在IDE接口上的扩展。IDE接口是光存储产品最具性价比的产品,也是市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光储接口,绝大多数的光驱都是通过ATA/ATAPI接口连接在主机上的。
        2、USB接口
        USB的全称是Universal Serial Bus,最多可连接127台外设,由于USB支持热插拔,即插即用的优点,所以USB接口已经成为扫描仪的标准接口。USB有两个规范,即USB1.1和USB2.0。
  USB1.1是目前较为普遍的USB规范,其高速方式的传输速率为12Mbps,低速方式的传输速率为1.5Mbps。注意:这里的b是Bit的意思, 1MB/s(兆字节/秒)=8MBPS(兆位/秒),12Mbps=1.5MB/s。目前,家用低端扫描仪主要为USB接口类型。
  USB2.0规范是由USB1.1规范演变而来的。它的传输速率达到了480Mbps,折算为MB为60MB/s,足以满足大多数外设的速率要求。 USB 2.0中的“增强主机控制器接口”(EHCI)定义了一个与USB 1.1相兼容的架构。它可以用USB 2.0的驱动程序驱动USB 1.1设备。也就是说,所有支持USB 1.1的设备都可以直接在USB 2.0的接口上使用而不必担心兼容性问题,而且像USB 线、插头等等附件也都可以直接使用。
  现在主机均带有USB接口,因此USB光储应用极其方便,作为外置式光储设备的接口,应用相当灵活,而且不必再为接口增加额外的设备,减少投入。
        3、IEEE1394接口
        IEEE1394接口是苹果公司开发的串行标准,中文译名为火线接口(firewire)。同USB一样,IEEE1394也支持外设热插拔,可为外设提供电源,省去了外设自带的电源,能连接多个不同设备,支持同步数据传输。
  IEEE1394分为两种传输方式:Backplane模式和Cable模式。Backplane模式最小的速率也比USB1.1最高速率高,分别为12.5 Mbps/s 、25 Mbps/s 、50 Mbps/s,可以用于多数的高带宽应用。Cable模式是速度非常快的模式,分为100 Mbps/s 、200 Mbps/s 和400 Mbps/s几种,在200Mbps/s下可以传输不经压缩的高质量数据电影。
  1394b 是 1394技术的升级版本,是仅有的专门针对多媒体--视频、音频、控制及计算机而设计的家庭网络标准。它通过低成本、安全的 CAT5 (五类)实现了高性能家庭网络。1394a自1995年就开始提供产品,1394b 是1394a 技术的向下兼容性扩展。1394b能提供800 Mbps/s或更高的传输速度,虽然市面上还没有1394b接口的光储产品出现,但相信在不久之后也必然会出现在用户眼前。
  相比于USB接口,早期在USB1.1时代,1394a接口在速度上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在USB2.0推出后,1394a接口在速度上的优势不再那么明显。同时现在绝对多数主流的计算机并没有配置1394接口,要使用必须要购买相关的接口卡,增加额外的开支。目前单纯1394接口的外置式光储基本很少,大多都是同时带有1394和USB接口的多接口产品,使用更为灵活方便。
         4、SCSI接口
         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种较为特殊的接口总线,具备与多种类型的外设进行通信。SCSI采用ASPI(高级SCSI编程接口)的标准软件接口使驱动器和计算机内部安装的SCSI适配器进行通信。SCSI接口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机上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SCSI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优点。
  SCSI接口为光存储产品提供了强大、灵活的连接方式,还提供了很高的性能,可以有7个或更多的驱动器连接在一个SCSI适配器上,其缺点就在于昂贵的价格。SCSI接口的光驱需要配合价格不菲的SCSI卡一起使用,而且SCSI接口的光驱在安装、设置时比较麻烦,所以SCSI接口的光驱远不如 IDE接口光驱使用广泛。SCSI接口的光存储产品更多的是应用于有特殊需求的专业领域,家用产品几乎没有采用此类接口的
         5、并行端口
         使用并行端口,用户无需打开机箱来安装,只需用连接线连接在PC的并行端口上,再在系统内加载必要的驱动程序就可以正常使用。并行端口的光储产品数据传输率很低,采用双向模式可以达到100KB/s到530KB/s的数据传输率,而EPP模式则可以达到1200KB/s的传输速度,是标准速率的12倍。但相对于内置式的ATA/ATAPI接口,这样的数据传输速度根本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对于较为新型的外置式的USB或IEEE1394接口,并行端口在速度和兼容性方面都要落后很多。并行接口的光存储已基本被市场淘汰,产品已销声匿迹了。

二、刻录机的规格
       刻录机规格是指刻录机的类型,可写式的光存储分为CD刻录机和DVD刻录机两种。CD刻录规格具有统一的规格-CD-RW,因此不存在规格兼容性的问题,市面上也只有一种类型的CD刻录机。而DVD刻录规格并没有建立起统一的规格,目前有三种不同的刻录规格(DVD-RAM、DVD-RW、DVD+ RW),而且三种规格互相基本不兼容,三种规格都有各自支持的厂商。在市场上DVD+RW和DVD-RW占据主流,DVD-RAM的市场份额较小。目前多数刻录机都可以多种类型。此外对于DVD-RAM,很多刻录机,尤其是旧的刻录机,还不支持,并且有些刻录机只支持DVD-RAM的读取而不支持DVD- RAM的刻录。
         1、DVD-RAM
          DVD-RAM是一种由先锋、日立以及东芝公司联合推出的可写DVD标准,它使用类似于CD-RW的技术。但由于在介制反射率和数据格式上的差异,多数标准的DVD-ROM光驱都不能读取DVD-RAM盘。可以读取DVD-RAM盘的DVD-ROM光驱最早于1999年初被推出,符合 MultiRead2标准的DVD-ROM和DVD播放器都可以读取DVD-RAM盘。
  第一个DVD-RAM驱动器于1998年春推出,容量为2.6GB(单面)和5.2GB(双面)。容量为4.7GB的于1999年末问世,双面的9.4GB盘在2000年才被投放市场。DVD-RAM驱动器可以读取DVD视频、DVD-ROM和CD。
  DVD-RAM的规范:

       DVD-RAM的优点是格式化时间很短,不足1分钟,格式化好的光盘不需特殊的软件就可进行写入和擦写,也就是说可以像软盘一样轻松使用,而且价格便宜,但只供有相关驱动器的电脑专用。从这一点看,与其他DVD刻录机相比,DVD-RAM更像MO一类的专用、高性能产品
       3、DVD-RW
       VD-RW标准是由Pioneer(先锋)公司于1998年提出的,并得到了DVD论坛的大力支持,其成员包括苹果,日立,NEC,三星和松下等厂商,并于并于2000年中完成1.1版本的正式标准。DVD-RW产品最初定位于消费类电子产品,主要提供类似VHS录像带的功能,可为消费者记录高品质多媒体视频信息。然而随着技术发展,DVD-RW的功能也慢慢扩充到了计算机领域。DVD-RW刻录原理和普通CD-RW刻录类似,也采用相位变化的读写技术,同样是固定线性速度CLV的刻录方式。
  DVD-RW的优点是兼容性好,而且能够以DVD视频格式来保存数据,因此可以在影碟机上进行播放。但是,它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格式化需要花费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另外,DVD-RW提供了两种记录模式:一种称为视频录制模式;另一种叫做DVD视频模式。前一种模式功能较丰富,但与DVD影碟机不兼容。用户需要在这两种格式中做选择,使用不甚方便。
      DVD-RW与DVD+RW对比:

        4、DVD+RW
         DVD+RW是目前最易用、与现有格式兼容性最好的DVD刻录标准,而且也便宜。DVD+RW标准由Ricoh(理光)、Phlips(飞利普)、 Sony(索尼)、Yamaha(雅马哈)等公司联合开发,这些公司成立了一个DVD+RW联盟(DVD+RW Alliance)的工业组织。DVD+RW是目前唯一与现有的DVD播放器、DVD驱动器全部兼容,也就是在电脑和娱乐应用领域的实时视频刻录和随即数据存储方面完全兼容的可重写格式。DVD+RW不仅仅可以作为PC的数据存储,还可以直接以DVD视频的格式刻录视频信息,这在DVD工业上一大突破。随着DVD+RW的发展和普及,DVD+RW已经成为将DVD视频和PC机上DVD刻录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可重写式DVD标准。

  DVD+RW的特点:
    * 单面容量4.7GB;双面容量9.4GB
    * 单面最长刻录时间为4小时视频;双面为8小时
    * 激光波长650纳米,与DVD视频相同
    * 恒定线速度的数据密度
    * CLV和CAV刻录
    * UDF(Universal Disk Format,通用磁盘格式)文件系统
    * 快速格式化
    * 顺序刻录或随机刻录
    * 无损失的链接(分次刻录也不会浪费盘片空间)
    * 刻录成品,所有物理参数均符合DVD-ROM规范

  DVD+RW具有DVD-RAM光驱的易用性,而且提高了DVD-RW光驱的兼容性。虽然DVD+RW的格式化时间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但是由于从中途开始可以在后台进行格式化,因此一分钟以后就可以开始刻录数据,是实用速度最快的DVD刻录机。。同时,DVD+R/RW标准也是目前惟一获得微软公司支持的DVD刻录标准。
       5、DVD-Multi
       由于DVD-RAM、DVD-R和DVD-RW三种DVD刻录规格互不兼容,用户使用时常受到DVD相关软、硬件的设计和兼容性问题的困扰。人们急需一个统一的DVD刻录标准,但始终无法建立起统一的规格,三种规格的之间的DVD刻录标准之争还在延续。为了能一定程度上的解决兼容性的问题,日本松下公司在 1999年9月的“DVD论坛”上提出了DVD-Multi的构想,希望解决DVD规格混乱的情况,并于2001年9月确定了主要规格。DVD- Multi技术以DVD-RAM为主要架构,兼容DVD-RAM、DVD-R、DVD-RW,CD-R/CD-RW等。严格的说DVD-Multi并不是一项技术,而是“DVD论坛”的影音与刻录规范进行结合后的设计规范,是前两种DVD刻录规格组合而衍生出来的产物。DVD-Multi在媒体格式上它支持DVD-Video、DVD-ROM、DVD-Audio、DVD-R/RW、DVD-RW、DVD-RAM、DVD-VR,当然也包括对CD- R/RW的支持。由于DVD-RAM与DVD-R/RW是两种互补性非常强的标准,所以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显得非常有生命力。所以得到重多顶级厂商的支持,其中包括日立、松下、三菱电机、Intel、LG电子、NEC、先锋、三星电子、夏普等等。
       6、DVD Dual
       DVD-Dual规范,又称DVD-Dual RW标准,是索尼公司设计并率先推行。包括SONY、NEC等在内的厂商针对DVD-R/RW与DVD+R/RW不兼容的问题,提出了DVD Dual这项新规格,也就是DVD±R/RW的设计。DVD Dual并没有DVD Multi那样统一的规范,可以让厂商们自由发挥。DVD±RW刻录机可以同时兼容DVD-/RW和DVD+ RW这两种规格,使用者就不用担心DVD刻录盘搭配的问题。
  不过DVD Dual刻录机也个小缺点,就是需要缴纳两份专利费,生产成本会增加一些,价格自然也要贵一点。相比之下,由于DVD-RAM与DVD-R/RW同属 DVD官方论坛,所以在这(授权费用)方面要占有优势。目前,日本和欧美方面的厂商大部分集中DVD-Multi,中国台湾方面的厂商大部分集中在DVD -Dual一方。

三、刻录技术
         随着发展刻录机的刻录速度越来越快,刻录机对缓存容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受成本的限制缓存容量的增加幅度远远跟不上刻录速度的发展。大家知道,在刻录一盘空白的盘片的时候,不管以何种方式或格式刻录数据,刻录机都会预先读入数据到缓存(Buffer)中,当刻录机的缓存存满的时候,刻录机就会开始执行刻录数据的动作,缓存中必须要有足够的数据供给刻录机才能保证刻录的顺利完成。但是数据传输给刻录机缓存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容易造成输入的速度跟不上刻录机的写入速度,如果缓存中数据被耗尽,此时就会发生Buffer Under Run(缓存欠载)错误,这样就会刻录失败,盘片报废。为了避免缓存欠载错误的发生,光储厂商相继开发了一些防刻死技术,以期望在数据短时间断流的状况下,把刻录的影响降到最低。

  防刻死技术都是在激光头定位精度和Fireware软件上作了改进,当发生数据传输断流时,刻录机会自动记录下断点,并停止刻录动作,当缓存内数据符合要求时,再自动寻找到断点继续刻录。这样就避免了缓存欠载错误的发生,但防刻死技术也有它自己固有的缺点,首先使用防刻死技术会浪费时间和光盘的空间,在使用防刻死技术的时候,光头要从写状态变成读状态,而且要记录下断点,然后等待缓存中的数据满了再从断点处写入,一般来说,每使用一次防刻死技术需要大约30秒钟的时间。同时对于一些光头精度不高的刻录机来说,可能因为断点定位不准确而导致下次光驱读取不畅。有些防刻死技术还会出现使刻录的CD产生爆音等副作用。虽然有如上瑕疵,防刻死技术仍旧是降低刻坏盘几率的最佳方法之一。

  各厂商开发的防刻死技术各不相同,主要采用的有一下几种:

    * Burn-Proof
    * Just Link
    * Seamless Link
    * Power-Burn
    * Exaclink
    * SAFEBURN
    * SMART Clone
    * WriteProof
    * SuperLink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技术叫做光雕刻录技术。其实光雕刻录和上边的刻录技术并不是一个意思,光雕技术是惠普与威宝公司共同开发的一项允许用户在光盘背面刻写个性化图案的技术,需要刻录机和光盘同时支持。光雕技术用激光雕刻涂在光盘上的一层特殊材料,使其颜色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雕刻的效果。物理结构上光雕刻录机比一般的DVD刻录机产品多了一个光头,专门用来定位的“光学定位器”,用来保证雕刻图案时的准确定位。通常支持光雕的光盘比普通光盘略贵一点。
四、刻录速度
         刻录速度是指该光储产品所支持的最大的DVD-R刻录倍速,目前市场中的DVD刻录机能达到的最高刻录速度为16倍速,对于2~4倍速的刻录速度,每秒数据传输量为2.76M~5.52MB,刻录一张4.7GB的 DVD盘片需要大约15~27分钟的时间;而采用8倍速刻录则只需要7到8分钟,只比刻录一张CD-R的速度慢一点,但考虑到其刻录的数据量,8倍速的刻录速度已达到了很高的程度。DVD刻录速度是购买DVD刻录机的首要因素,如果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高倍速的DVD刻录机。
五、读取速度
         最大DVD读取速度是指光存储产品在读取DVD-ROM光盘时,所能达到最大光驱倍速。该速度是以DVD-ROM倍速来定义的。目前DVD-ROM驱动器的所能达到的最大DVD读取速度是16倍速;DVD刻录机所能达到的最大DVD读取速度也是16倍速;目前商场中Combo产品所支持的最大DVD读取速度主要有8倍速和16倍速两种
六、复写速度
       DVD复写速度是指DVD刻录机在刻录相应规格的DVD刻录光盘,在光盘上存储有数据时,对其进行数据擦除并刻录新数据的最大刻录速度。目前各种制式的DVD刻录机中最大能达到的最大DVD复写速度为4倍速,也就是每秒约5.4MB/s的速度。
七、平均寻道时间
        平均寻道时间是衡量光存储产品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指光存储产品查找一条位于光盘可读取区域中的数据道所花费的平均时间,单位是毫秒平均寻道时间是购买光存储产品的关键参数之一,更快的平均寻道时间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

  光存储产品的速度一直在提高,数据传输速度低下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速度提升之后却带来了一些其它新的问题。高速度旋转的盘片容易产生震动、发出噪音、产生更大的热量,其中震动会使激光头定位难度增加,必然导致寻道时间变长。因此在光驱倍速增加的同时,激光头的传动机构和定位系统也一直在发展,这样才能保障在提高倍速的同时,降低寻道时间。第一代单倍速光驱的平均寻道时间为400ms,而最新的40~56倍速光存储产品的寻道时间为 80~100ms,速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刻录机的平均寻道时间一般都比CD-ROM的平均寻道时间要长,平均寻道时间越短,代表光储所能提供的数据传输速度越快,连续传输表现也会更好。
八、缓存区容量
        光存储驱动器都带有内部缓冲器或高速缓存存储器。这些缓冲器是实际的存储芯片,安装在驱动器的电路板上,它在发送数据给PC之前可能准备或存储更大的数据段。一般来说,驱动器越快,就有更多的缓冲存储器,以处理更高的传输速率。
        刻录机产品一般有2MB、4MB、8MB,COMBO产品一般有2MB、4MB、8MB的缓存容量,受制造成本的限制,缓存不可能制作到足够大。但适量的缓存容量还是选择光储需要考虑的关键之一。
九、各种DVD盘片介绍
         1、DVD-RAM
         VD-RAM是一种由先锋、日立以及东芝公司联合推出的可写DVD标准,它使用类似于CD-RW的技术。但由于在介制反射率和数据格式上的差异,多数标准的DVD-ROM光驱都不能读取DVD-RAM盘。可以读取DVD-RAM盘的DVD-ROM光驱最早于1999年初被推出,符合MultiRead2标准的DVD-ROM和DVD播放器都可以读取DVD-RAM盘。
         DVD-RAM的优点是格式化时间很短,不足1分钟,格式化好的光盘不需特殊的软件就可进行写入和擦写,也就是说可以像软盘一样轻松使用,而且价格便宜,但只供有相关驱动器的电脑专用。从这一点看,与其他DVD刻录机相比,DVD-RAM更像MO一类的专用、高性能产品。
          2、DVD-ROM
         DVD-ROM盘片即DVD Read Only Memory只读盘,是存储电脑资料的只读光碟,由于DVD光盘依记录方式区分有单面单/双层与双面单/双层的规格,所以依照规格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容量,因此根据容量的不同可将DVD分成四种规格,分别是DVD-5、DVD-9、DVD-10与DVD-l8。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是 DVD-5 和 DVD-9 碟片,DVD-10 和 DVD-18 则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大量上市。因为后者(双层DVD)涉及到碟片换面的工作,而且容量也太大,毕竟目前还很少有这么大的容量需求。
       (1)DVD-5的规格:单面单层,所以标准的资料记录量为4.7GB。目前市场中以这种规格的DVD光盘居多,因为这个规格的生产成熟度最高。
       (2)DVD-9的规格:单面双层,也就是将资料层增加到两层,中间夹入一个半透明反射层,如此一来读取第二层资料的时候,不需要将DVD盘片翻面,直接切换激光读取头的聚焦位置就可以了。理论上来说,资料记录量可以提升到9.4GB ,但是由于双层的构造会干扰信号的稳定度,所以实际上的最高资料记录量只能够达到8.5GB。
        (3)DVD-l0的规格:双面单层,也就是DVD片的正反面都可以储存资料,所以标准的资料记录量为9.4GB,为DVD-5的两倍。
        (4)DVD-l8的规格:双面双层,也就是DVD-9的双面,容量可以高达l7GB。
        3、DVD+R
        DVD+R是一种一次性写入并可永久读取的盘片,是由所谓的7C(PHILIPS/ Sony/YAMAHA/Mitsubishi Chemical- Verbatim/Ricoh/hp/Thomson)所主导的盘片标准,定位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及电脑储存用途。其与DVD+RW的最大区别就是不能重复写入,其它特点都完全一样。与DVD-R相比,DVD+R具有容量比较大、兼容性比较好、能无损链接而且完全获得微软公司支持等特点,但DVD+R与 DVD-R之间由于是不同的标准组织所制定的标准,所以相互之间并不兼容。DVD+R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DVD刻录盘片标准,目前绝大多数DVD机都能够读取和播放DVD+R盘。
         4、DVD-R
         DVD-R是一种类似CD-R的一次写入性介制,对于记录存档数据是相当理想的介制;DVD-R盘可以在标准的DVD-ROM驱动器上播放。
  DVD-R的单面容量为3.95GB,约为CD-R容量的6倍,双面盘的容量还要加倍,这种盘使用一层有机燃料刻录,因此降低了材料成本。
        5、DVD-RW
        DVD-RW标准是由Pioneer(先锋)公司于1998年提出的,并得到了DVD论坛的大力支持,其成员包括苹果,日立,NEC,三星和松下等厂商,并于并于2000年中完成1.1版本的正式标准。DVD-RW产品最初定位于消费类电子产品,主要提供类似VHS录像带的功能,可为消费者记录高品质多媒体视频信息。然而随着技术发展,DVD-RW的功能也慢慢扩充到了计算机领域。DVD-RW刻录原理和普通CD-RW刻录类似,也采用相位变化的读写技术,同样是固定线性速度CLV的刻录方式。
  DVD-RW的优点是兼容性好,而且能够以DVD视频格式来保存数据,因此可以在影碟机上进行播放。但是,它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格式化需要花费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另外,DVD-RW提供了两种记录模式:一种称为视频录制模式;另一种叫做DVD视频模式。前一种模式功能较丰富,但与DVD影碟机不兼容。用户需要在这两种格式中做选择,使用不甚方便。
        6、DVD+RW
        DVD+RW是目前最易用、与现有格式兼容性最好的DVD刻录标准,而且也便宜。DVD+RW标准由Ricoh(理光)、Phlips(飞利普)、 Sony(索尼)、Yamaha(雅马哈)等公司联合开发,这些公司成立了一个DVD+RW联盟(DVD+RW Alliance)的工业组织。DVD+RW是目前唯一与现有的DVD播放器、DVD驱动器全部兼容,也就是在电脑和娱乐应用领域的实时视频刻录和随即数据存储方面完全兼容的可重写格式。DVD+RW不仅仅可以作为PC的数据存储,还可以直接以DVD视频的格式刻录视频信息,这在DVD工业上一大突破。随着DVD+RW的发展和普及,DVD+RW已经成为将DVD视频和PC机上DVD刻录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可重写式DVD标准。

  DVD+RW的特点:

    * 单面容量4.7GB;双面容量9.4GB
    * 单面最长刻录时间为4小时视频;双面为8小时
    * 激光波长650纳米,与DVD视频相同
    * 恒定线速度的数据密度
    * CLV和CAV刻录
    * UDF(Universal Disk Format,通用磁盘格式)文件系统
    * 快速格式化
    * 顺序刻录或随机刻录
    * 无损失的链接(分次刻录也不会浪费盘片空间)
    * 刻录成品,所有物理参数均符合DVD-ROM规范

  DVD+RW具有DVD-RAM光驱的易用性,而且提高了DVD-RW光驱的兼容性。虽然DVD+RW的格式化时间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但是由于从中途开始可以在后台进行格式化,因此一分钟以后就可以开始刻录数据,是实用速度最快的DVD刻录机。。同时,DVD+R/RW标准也是目前惟一获得微软公司支持的DVD刻录标准




欢迎光临 热点科技 (http://www.itheat.com/activity/)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