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科技

标题: [讨论] ASUS A8N SL1 Deluxe主板使用实例-----〉〉〉 [打印本页]

作者: zzpoho    时间: 2005-12-7 00:19
标题: [讨论] ASUS A8N SL1 Deluxe主板使用实例-----〉〉〉
ASUS A8N SL1 Deluxe主板使用实例-----〉〉〉
刚攒的新机器,得益于wodeer2003的推荐和指教,有类似经验的朋友也可以进来谈谈!
下载地址



[ 本帖最后由 andey 于 2005-12-7 00:20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andey 于 2005-12-7 00:30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andey 于 2005-12-8 00:37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andey 于 2005-12-11 01:17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andey 于 2005-12-11 01:21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andey 于 2005-12-11 12:37 编辑 ]

作者: ydyzzsk2007    时间: 2005-12-7 01:09
这个软件还是算了,一次和一次相差太大,用PCMARK



[ 本帖最后由 agooday 于 2005-12-7 01:10 编辑 ]

作者: edwardamp    时间: 2005-12-7 11:47
GXGX,终于喜新厌旧了。

偶的电脑没有用这个软件测试过,晚上测试一下。
作者: xzj183    时间: 2005-12-7 11:50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7 11:47 发表
GXGX,终于喜新厌旧了。

偶的电脑没有用这个软件测试过,晚上测试一下。
小日本做的的东西,分数浮动很大
作者: Xiaohu041357    时间: 2005-12-7 11:51
原帖由 agooday 于 2005-12-7 01:09 发表

这个软件还是算了,一次和一次相差太大,用PCMARK

PCMARK04特别优化了多媒体性能,主要针对SSE2指令集,比如偶的P4 2.4C在SSE2上是强项,PCMARK的得分较高,参考是可以的。
作者: rena0504    时间: 2005-12-7 11:52
原帖由 agooday 于 2005-12-7 11:50 发表


    小日本做的的东西,分数浮动很大


多测几次算个平均数,也有参考价值。
作者: 306058493    时间: 2005-12-7 11:54
列一个配置清单出来看看。

比如CPU-Z、EVEREST。

安装的什么系统?



[ 本帖最后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7 11:56 编辑 ]

作者: girlxiaoying    时间: 2005-12-7 11:55
嗯,整体测试还没有特别好的,没有像3DMARK那么公认度高的
作者: hyf1012    时间: 2005-12-7 11:58
整体测试还没有公认较为权威的软件,一般都是单项测试。
作者: dandycjd    时间: 2005-12-7 12:01
买了新机器就折腾...啥时要装台3000+...再折腾..
作者: vc1    时间: 2005-12-7 12:18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7 11:54 发表
列一个配置清单出来看看。

比如CPU-Z、EVEREST。

安装的什么系统?



[ 本帖最后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7 11:56 编辑 ]
OS Windows XP  En
主板: ASUS A8N-SLI Deluxe
CPU: DualCore AMD Athlon 64 X2, 3800+
显卡:        WinFast PX6600 GT  (128 MB)
CD/DVD Driver: PIONEER DVD-RW  DVR-110  
                       (DVD+R9:8x, DVD-R9:8x, DVD+RW:16x/8x, DVD-RW:16x/6x, DVD-RAM:5x, DVD-ROM:16x, CD:40x/32x/40x DVD+RW/DVD-RW/DVD-RAM)
HDD: Seagate   Barracuda  (250 GB, 7200 RPM, SATA)
内存: Samsung 512MX2 DDR400

我只能记着这些,晚上回去贴几个CPU-Z、EVEREST的图来,我现在在办公室,呵呵





[ 本帖最后由 andey 于 2005-12-7 12:20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andey 于 2005-12-7 12:25 编辑 ]

作者: jsjd006    时间: 2005-12-7 12:19
3DMark好像只是测显卡吧?
作者: xinzhongdeshang    时间: 2005-12-7 12:32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7 12:19 发表
3DMark好像只是测显卡吧?
01偏重CPU     03偏重显卡     05偏重整体
作者: woshilaoqiezi    时间: 2005-12-7 12:34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7 12:19 发表
3DMark好像只是测显卡吧?
所以说。。。
整套配置很高,就是显卡有点看不懂,6800le不好吗?
作者: wolf87    时间: 2005-12-7 12:40
满意的地方就是CPU的温度始终控制在40度左右,几次开箱检查,CPU的散热片温手。
没搞懂的地方: 开机是总是有ctrl+ or F4 提示你要Raid设置,能不能让他别出来!!
还有开机的时候那个windows的滚动条,经常次数相差很大,有时5-6下就进去了,有时要20多次,是不是那个驱动没弄好。
还有,有点噪音,cpu, 显卡, chip上有3个风扇,我的箱子上有4个,呵呵,简直就是一个风箱,后来我拔掉了2个,能不能通过BIOS设置控制一下风扇的速度?试了几次,结果给关掉了。

运行PS, Illustrator等处理图像的,就是那么一眨眼,就好了,不错!



[ 本帖最后由 andey 于 2005-12-7 12:47 编辑 ]

作者: angevexing    时间: 2005-12-7 12:43
原帖由 汗青 于 2005-12-7 12:34 发表


所以说。。。
整套配置很高,就是显卡有点看不懂,6800le不好吗?
现在的够用了,如果将来需要,再配个,组成SL1---的想法
作者: hitmanhb    时间: 2005-12-7 13:05
测试之后去哪看结果啊 怎么没有显示的 我看文本显示的是乱码
作者: anan380    时间: 2005-12-7 14:05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7 12:18 发表


OS Windows XP  En
主板: ASUS A8N-SLI Deluxe
CPU: DualCore AMD Athlon 64 X2, 3800+
显卡:        WinFast PX6600 GT  (128 MB)
CD/DVD Driver: PIONEER DVD-RW  DVR-110  
                       (DVD+R9 ...
你的CPU比偶的好多了,显卡也比偶的好。

偶的是AMD64  3200+,单核心的,显卡是WinFast PX6600 TD 256MB,6600标版。

其他的差别不大。
作者: snowcity    时间: 2005-12-7 14:13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7 12:40 发表

满意的地方就是CPU的温度始终控制在40度左右,几次开箱检查,CPU的散热片温手。
没搞懂的地方: 开机是总是有ctrl+ or F4 提示你要Raid设置,能不能让他别出来!!
还有开机的时候那个windows的滚动条,经常次数 ...
开机滚动条次数不一,原因有以下:

1、驱动不完整,有的硬件没有安装驱动,是系统默认驱动;
2、网卡IP地址没有指定;
3、系统还原点太多;
4、启动预读没有关闭;
5、环境温度影响;
6、杀软。



[ 本帖最后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7 14:20 编辑 ]

作者: wgjbcd    时间: 2005-12-7 15:21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7 14:13 发表


开机滚动条次数不一,原因有以下:

1、驱动不完整,有的硬件没有安装驱动,是系统默认驱动;
2、网卡IP地址没有指定;
3、系统还原点太多;
4、启动预读没有关闭;
5、环境温度影响;
6、杀软。

[co ...
1,安装主板带的那张盘的第一个驱动时,到最后老时出现1150:, 好像是错误,还有3个要做成软盘,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没做,可能和那有关吧!
4, 怎么关闭呢?

作者: howety    时间: 2005-12-7 15:59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7 15:21 发表


1,安装主板带的那张盘的第一个驱动时,到最后老时出现1150:, 好像是错误,还有3个要做成软盘,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没做,可能和那有关吧!
4, 怎么关闭呢?
ASUA A8N-SLI DELUXE支持8个SATA设备,其中主板芯片组支持4个,SiI 3114芯片支持4个,不知你的硬盘接的哪个接口。

主板光盘第一个驱动是芯片组驱动,安装到最后时是Nvidia 硬件防火墙驱动,安装这个驱动必须使用Nvidia集成网卡(主板集成的双千兆网卡),网线必须插在下面那个网卡接口上,bios中必须打开IDE 0、IDE 1通道。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可能与bios设置有关,也可能与你没有安装SATA驱动有关(这个可能性大。纳闷的是没有安装SATA驱动,系统安装时也认出了SATA硬盘?)。

做成软盘的是SATA(包括RAID磁盘阵列)驱动,包括2k、xp(含2003)、xp-64(含2003-64)三个不同的驱动。

偶一般是用优化大师关闭软、硬件预读,在注册表中也可以关闭。



[ 本帖最后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7 16:06 编辑 ]

作者: wh110    时间: 2005-12-7 16:31
我的硬盘是接在主板芯片组的sata-1(右面的那一组)。
把线接好后(有3个电源线),我就启动电脑,出现bios画面(当时很激动,我很久没装电脑了),然后设置光盘启动,放入xp(不集成SP),就安装了OS,然后,装入显卡驱动,和主板带的光盘上的驱动(除了那3个要做软驱的),后来才接的网线,上面的那个没反应,下面的那个可以用,后来上面的也可以了(不知道怎么回事),你说的bios中必须打开IDE 0、IDE 1通道,我没弄,呵呵,也不知道怎么弄,就胡里胡度的装完了。

看来我的问题很多,准备重新装,能不能告诉我具体的次序,越具体越好
作者: 37210    时间: 2005-12-7 17:08
安装SATA驱动要软驱,没有就借一个。光盘中集成也是可以的。

在ASUS网站去下载最新的驱动,包括CK804芯片组6.65、Nvidia网卡、ALC850声卡、SATA for xp驱动、CnQ、bios升级程序(偶的刷为1015)、硬件监控等,去丽台下载6600的最新驱动,还要准备一张软盘并格式化。

bios设置看说明书就可以了。明天安装也不迟,先准备好。
作者: ggddg    时间: 2005-12-7 17:10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7 16:31 发表

安装了OS,然后,装入显卡驱动,和主板带的光盘上的驱动
主板驱动第一先装,其他驱动无所谓。
作者: mnbvcxzmnbvcxz    时间: 2005-12-7 17:16
1015的bios优化了对双核心的支持,检查一下主板bios是不是1015,不是的话就在windows下刷为1015的。刷新时关闭杀软的监控,注意不要停电。



[ 本帖最后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7 17:23 编辑 ]

作者: dycj    时间: 2005-12-7 17:27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7 16:31 发表

bios中必须打开IDE 0、IDE 1通道,我没弄
bios默认是打开的。

合理设置bios能提高性能。

下班了,晚上见。
作者: landy626    时间: 2005-12-7 17:31
wodeer2003 ,大好人一个!
作者: luomin007    时间: 2005-12-7 20:06
刚才测试了一次,得分还是你的高些:
作者: unusualfs    时间: 2005-12-7 21:03
原帖由 梦星 于 2005-12-7 12:01 发表
买了新机器就折腾...啥时要装台3000+...再折腾..
你这个I饭也走A路了?
作者: digitall    时间: 2005-12-7 21:08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7 20:06 发表
刚才测试了一次,得分还是你的高些:
呵呵,差不多差不多!!


Bios已经升到1015
现在在装SATA驱动,不知道怎么弄。是用xp的引导盘在DOS下装吗?还是别的方法??
作者: hk00101    时间: 2005-12-7 21:24
SATA驱动有个象软盘一样的图标,双击自动解压到软盘。

把软盘放入软驱,XP安装盘引导系统后,在出现蓝色屏幕时按下F6键(显示屏下面有提示),安装一会儿出现一个对话框时按S键,按下S键后弹出一个对话框,选择安装的系统,选定后回车确认,再回车继续安装,到开始复制安装文件1%左右时可以取出软盘(最先复制软盘上的文件)。以后正常安装即可。



[ 本帖最后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7 21:27 编辑 ]

作者: snmqj    时间: 2005-12-7 21:35
谢谢了,我要开始了,不懂再问你
作者: xiaofen520    时间: 2005-12-7 21:42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7 15:21 发表

开机是总是有ctrl+ or F4 提示你要Raid设置,能不能让他别出来!!

在BIOS中关闭NVRAID功能即可.
作者: czj19761031    时间: 2005-12-7 23:03
原帖由 梦星 于 2005-12-7 12:01 发表

买了新机器就折腾...啥时要装台3000+...再折腾..
不打倒AMD无定企了?
作者: huahuaya    时间: 2005-12-7 23:12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7 23:03 发表


不打倒AMD无定企了?
就是啊!!

在出现蓝色屏幕时,那3个软驱驱动都装阿
作者: smjdjlfr08    时间: 2005-12-7 23:20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7 23:12 发表





在出现蓝色屏幕时,那3个软驱驱动都装阿
装一个,根据安装的系统选择装哪一个,把这个驱动解压到软盘。

这是偶保存的RAID驱动:



[ 本帖最后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7 23:26 编辑 ]

作者: zyzlzym    时间: 2005-12-7 23:29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7 23:20 发表




这是偶保存的RAID驱动:
打开其中的XP-32,双击这个图标,XP-32的驱动释放到软盘:
作者: zzz678    时间: 2005-12-7 23:46
是sata还是raid?我用的是光盘的第3个,可以吗?
你的在哪里呢?

我在主页上找到了一个,你看看和你的一样吗(大小)?



[ 本帖最后由 andey 于 2005-12-8 00:15 编辑 ]

作者: klns2008    时间: 2005-12-8 12:02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7 23:46 发表
是sata还是raid?我用的是光盘的第3个,可以吗?
你的在哪里呢?

我在主页上找到了一个,你看看和你的一样吗(大小)?

你这个192KB,偶那个800多KB,不一样。
作者: dirzzle    时间: 2005-12-8 12:14
主板驱动光盘这个路径下:G:\Drivers\Chipset\WINXP_2K\Driver_Disk是NVIDIA的SATA驱动,620KB。
作者: xndny    时间: 2005-12-8 12:15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8 12:02 发表


你这个192KB,偶那个800多KB,不一样。
应该是这个了吧?
作者: lanseyouyu    时间: 2005-12-8 12:18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8 12:15 发表


应该是这个了吧?

是这个。SATA与SATA RAID驱动是一个,光盘上也有,版本低一点。
作者: baogmwiqpl    时间: 2005-12-8 12:52
你的硬盘是什么型号啊!!

SATA硬盘不安装驱动认不出来的,你在安装系统时没有安装驱动居然认出来了?

难道真是RPWT?



[ 本帖最后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8 12:57 编辑 ]

作者: wulikun1983    时间: 2005-12-8 12:57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8 12:52 发表
你的硬盘是什么型号啊!!

SATA硬盘不安装驱动认不出来的,你在安装系统时没有安装驱动居然认出来了?



[ 本帖最后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8 12:54 编辑 ]
SEAGATE   ST3250823AS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第二次我按你说的那样,装的,却装错了驱动,晕!居然也把系统装上了

这次,我是装的光盘里的,按下S是,却是什么--

you have chosen to configure a SCSI Adapter for ..........
NVIDIA RAID CLASS DRIVER (required)
...................


好像不对阿



[ 本帖最后由 andey 于 2005-12-8 13:04 编辑 ]

作者: LYG3210    时间: 2005-12-8 13:13
难道我拾到宝贝了。。。。。。。。。。。。。。。

现在搞得我连驱动装上没装上都不知道
作者: wqsayly    时间: 2005-12-8 13:18
难道我拾到宝贝了。。。。。。。。。。。。。。。

现在搞得我连驱动装上没装上都不知道
作者: hhhjjj    时间: 2005-12-8 13:25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8 12:57 发表




SEAGATE   ST3250823AS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第二次我按你说的那样,装的,却装错了驱动,晕!居然也把系统装上了

这次,我是装的光盘里的,按下S是,却是什么--

you have chosen to configure  ...
那就说明这个主板可以直接支持SATA,能认出SATA设备。

偶没有用过一个SATA硬盘,一直是SATA组的RAID 0,用的SiI 3114挂接芯片。

能认出就不需要安装SATA驱动,只是怀疑是BIOS映射的。

那就直接安装系统吧。

可能偶误导了你,做了一些冤枉活。
作者: kayinnewtype    时间: 2005-12-8 13:30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8 13:25 发表



那就说明这个主板可以直接支持SATA,能认出SATA设备。

偶没有用过一个SATA硬盘,一直是SATA组的RAID 0,用的SiI 3114挂接芯片。

能认出就不需要安装SATA驱动,只是怀疑是BIOS映射的。

那就直接安装 ...
没关系,你是好心啊

那个提示对吗?什么SCSI之类的
作者: 16525604    时间: 2005-12-8 13:41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8 13:30 发表



没关系,你是好心啊

那个提示对吗?什么SCSI之类的

不要管他,SCSI高速硬盘驱动安装与SATA驱动安装方法类似。

偶刚才查了一下,NVIDIA的nForce4 Uitra、nForce4 SLI可以直接运行SATA,不需安装驱动,而包括nForce4-4x在内的以前的芯片组需要附加驱动。

真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都是没有按照“与时俱进”办事的结果。
作者: dong8026294    时间: 2005-12-8 13:43
丢丑了!
作者: ssor    时间: 2005-12-8 13:45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8 13:41 发表


不要管他,SCSI高速硬盘驱动安装与SATA驱动安装方法类似。

偶刚才查了一下,NVIDIA的nForce4 Uitra、nForce4 SLI可以直接运行SATA,不需安装驱动,而包括nForce4-4x在内的以前的芯片组需要附加驱动。

真 ...
呵呵, 就是阿,我几年前也装过很多电脑,现在也是一窍不通了。

我现在要按S键了,装是不装。。。。。?等你的命令
作者: zzg509    时间: 2005-12-8 13:47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8 13:43 发表
丢丑了!
都有第一次,我也通过你的执教学到了很多
作者: cdragon    时间: 2005-12-8 13:48
不按S键,也不按F6,与通常装法一样.
作者: sammy871013    时间: 2005-12-8 13:49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8 13:48 发表
不按S键,也不按F6,与通常装法一样.
知道了
作者: 20481024    时间: 2005-12-8 23:07
我的:
作者: lnlzj000    时间: 2005-12-9 09:28
原帖由 cdd 于 2005-12-8 23:07 发表

我的:
主板真垃圾。

Game Test 1、2、3、4都没能通过测试,Sound Test 3项测试完2项。

这个机器适合装win me,还2k3。



[ 本帖最后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9 09:29 编辑 ]

作者: andy3dmax    时间: 2005-12-9 12:30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9 09:28 发表


主板真垃圾。

Game Test 1、2、3、4都没能通过测试,Sound Test 3项测试完2项。

这个机器适合装win me,还2k3。



[ 本帖最后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9 09:29 编辑 ][/align ...
没有办法,KT400的主板,用了几年还没有坏,等坏了再换了





作者: apge2010    时间: 2005-12-10 01:33
基本上搞定了,贴几个上来,供参考----
作者: dde213312    时间: 2005-12-10 01:36
2-----------------------------------
作者: baggio3321    时间: 2005-12-10 01:37
3------------------------------------
作者: cs556688    时间: 2005-12-10 01:40
4----------------------------------
作者: love2030    时间: 2005-12-10 02:19
另外,我进行104万位圆周率的运算,先打开一个,用了44秒,这时CPU的使用率为50%
后来,我复制了一个,同时打开两个进行运算,也用了44秒,这时CPU的使用率为100%.
这大概就是双核心的特点了吧?

有兴趣的话可以对比一下,呵呵



[ 本帖最后由 andey 于 2005-12-10 02:20 编辑 ]

作者: xzx27    时间: 2005-12-10 03:19
反正高不了
作者: KENWU    时间: 2005-12-10 14:09
很NB的机器.


那么大的硬盘拿来干什么?
作者: pianxian    时间: 2005-12-10 14:19
可以使用华硕的AI Over clock自动超频功能,有3、5、8、10%共4个等级。

如有必要,可以安装AMD的CnQ驱动,在BIOS中打开这个功能,再把电源管理设为最小电源管理。

内存时序设为2.5-3-3-6、1T。
作者: lanboren    时间: 2005-12-10 14:36
CPU、显卡比偶的好。

这是偶的机器的相关参数:
作者: konglong007    时间: 2005-12-10 14:38
还有几张:
作者: pengshijiao    时间: 2005-12-10 14:39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10 14:09 发表
很NB的机器.


那么大的硬盘拿来干什么?
LP喜欢看电视剧,电影之类的,看完了又舍不得删掉,这还嫌我买的小呢
作者: usertest    时间: 2005-12-10 14:43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10 14:39 发表


LP喜欢看电视剧,电影之类的,看完了又舍不得删掉,这还嫌我买的小呢
没办法,偶老婆也喜欢看电视剧电影,只好另配了一台。
作者: Itanium    时间: 2005-12-10 14:48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10 14:19 发表
可以使用华硕的AI Over clock自动超频功能,有3、5、8、10%共4个等级。

内存时序设为2.5-3-3-6、1T。
都在bios里设置吗?
作者: gao5    时间: 2005-12-10 14:49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10 14:43 发表



没办法,偶老婆也喜欢看电视剧电影,只好另配了一台。
还是你牛啊!
作者: NTXuLi    时间: 2005-12-10 14:56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10 14:48 发表


都在bios里设置吗?
是的。
作者: qwerzxcv    时间: 2005-12-10 15:02
内存时序设为2.5-3-3-6、1T。
这个有什么好处?为了在空闲时节能?(降频时)
哪里能看到打开了AMD的CnQ的功能?



[ 本帖最后由 andey 于 2005-12-10 15:11 编辑 ]

作者: ceshi123    时间: 2005-12-10 15:30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10 15:02 发表


这个有什么好处?为了在空闲时节能?(降频时)


CnQ是空闲时节能的,偶的配置截图里面CPU工作在5倍频,就是CnQ在起作用。

内存时序是决定内存延迟时间长短的。CPU的控制器发出调用某个数据的指令,到内存提供这个数据给CPU之间有一个时间延迟,这个时间延迟的长短就由内存时序决定,时序参数越小越好,太小系统会不稳定。

超频时要求内存大时序,超频幅度越大,内存时序越烂。

最重要的参数是第一个,DDR400默认3.0,两条内存时2.5也稳定(偶的机器测试),一条内存时2.0也稳定。

最后的1T是计时单位长度,1T短,2T长。当CAS设为2.5、1T时,可以理解为1x2.5,当CAS为2.0、2T时,可以理解为2x2.0。大概意思是这样。
作者: itidgfh    时间: 2005-12-10 15:34
学习了,再次感谢!
作者: cidyrose    时间: 2005-12-10 15:43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10 15:02 发表



哪里能看到打开了AMD的CnQ的功能?

CnQ功能打开要具备三个前提:安装CnQ驱动、电源管理设为最小电源、BIOS中打开 CnQ支持。


BIOS中打开 CnQ支持:BIOS的主菜单(Main  Menu)中,高级菜单(Advanced menu)下,处理器设定有一项    AMD K8 Cool'n'Quiet control(AMD K8处理器CnQ配置),默认为AUTO,设为Enabled。



[ 本帖最后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10 15:57 编辑 ]

作者: fuvicky    时间: 2005-12-10 16:44
明白了,十分感谢!
还有,1G的内存,虚拟内存设定在什么范围内比较好,按系统默认的?
作者: ssg707    时间: 2005-12-10 17: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xmicro2000    时间: 2005-12-10 18:19
CnQ设定了,但那个Ai booster不能用了。
内存时序是不是在bios里的Cas Latency(Tcl)的3改为2.5就可以了?



[ 本帖最后由 andey 于 2005-12-10 18:51 编辑 ]

作者: qiangyu    时间: 2005-12-10 18:52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10 18:19 发表

CnQ设定了,但那个Ai booster不能用了

我没有用这个,不喜欢在windows下超频,要超就在BIOS中设置。

CnQ是降频,这个是超频,是不是有冲突。
作者: jonas1984    时间: 2005-12-10 18:58
把CnQ设为AUTO试试.
作者: wbl52    时间: 2005-12-10 23:53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10 18:58 发表
把CnQ设为AUTO试试.
我的好像没有Auto,只有Disable/enable啊。

设置了CnQ后,CPU的功率和电压,随着使用忽高忽低的变化,这样来回的变动会不会对CPU有伤?----不懂

还有,我的主板的温度为什么老是比CPU的高,应该是CPU最高吧?
作者: sunny771130    时间: 2005-12-11 10:50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10 23:53 发表


设置了CnQ后,CPU的功率和电压,随着使用忽高忽低的变化,这样来回的变动会不会对CPU有伤?----不懂

还有,我的主板的温度为什么老是比CPU的高,应该是CPU最高吧?
CnQ是不是对CPU有伤害,偶也不知道(实话实说)。从一般道理上去理解应该不会,AMD、ASUS的工程师比偶强得多。

测得的CPU与主板的温度高低,取决与温度感应器的安装位置。CPU的温度感应器位于CPU下面的主板上,主板的温度感应器有多种设置,ASUS-SLI DELUXE 的主板温度传感器IT8712F在主板右下角,位置不一样,温度不一样是正常的。CPU有风扇吹,主板右下角可没风扇吹得到,靠机箱前面板下面进风口冷风降温。

你的是什么测温软件?ASUS有专门的测温软件Probe(华硕系统诊断专家)。

偶的也是MB温度高于CPU。原来有机箱风扇时高一度,冬天来了,把机箱风扇拔了,主板温度高了好几度。
作者: godofeat    时间: 2005-12-11 11:26
建议楼主把标题改一下,这样子不好,本论坛DX到处游、老鸟四处飞。
作者: pjgpass    时间: 2005-12-11 12:36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11 11:26 发表
建议楼主把标题改一下,这样子不好,本论坛DX到处游、老鸟四处飞。
好吧,尊重您的意见!
作者: whForce    时间: 2005-12-13 12:45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11 10:50 发表


CnQ是不是对CPU有伤害,偶也不知道(实话实说)。从一般道理上去理解应该不会,AMD、ASUS的工程师比偶强得多。

测得的CPU与主板的温度高低,取决与温度感应器的安装位置。CPU的温度感应器位于CPU下面的主板 ...
晕!这个贴竟然没看到,罪过!罪过!

我用的就是主板带的测温软件。
我现在机箱上前后两个风扇开着,始终是MB的温度高于CPU7,8度,不知是MB的高,还是CPU的低。

还有啊,我主板上写着PCB Made in Taiwan, PCB是什么意思?盒子上写的是产地: 中国, 怎么会有不同的写法,和政治有关??不懂!
作者: xiangbohua    时间: 2005-12-13 12:54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13 12:45 发表


还有啊,我主板上写着PCB Made in Taiw ...
PCB——基板,主板上除了主要芯片之外技术含量最高的地方,台湾工厂做基板大陆生产商组装成成品——现在很常见。除此之外大陆通路商出售的大部分代工产品盒子上也是“MADE IN CHINA”。
    当年FX5800的基板为12层板,只有N记工厂可以做。
作者: bieladeng    时间: 2005-12-13 13:47
原帖由 agooday 于 2005-12-13 12:54 发表


    PCB——基板,主板上除了主要芯片之外技术含量最高的地方,台湾工厂做基板大陆生产商组装成成品——现在很常见。除此之外大陆通路商出售的大部分代工产品盒子上也是“MADE IN CHINA”。
    当年FX5800的 ...
谢谢了!
PCB是哪几个英文的缩写?
作者: zxq1330    时间: 2005-12-13 15:15
英文简称:  PCB
英文全称:  Print Circuit Board
中文全称:  印制电路板
作者: baozi520    时间: 2005-12-13 15:18
PCB是什么

  PCB是英文“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缩写,直译就是印制电路板的意思。其含义是:以绝缘材料为基板加工成一定尺寸的板,上面至少有一个导电图形及所设计好的孔,以实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这样的板称为印制电路板。

  一般来说,PCB是敷铜板经过蚀刻处理得到的。敷铜板有板基和铜箔组成,板基通常采用玻璃纤维等绝缘材料,上面覆盖一层铜箔(通常采用无氧铜)。铜箔经过蚀刻后就剩下一段一段曲曲折折的铜箔,这些铜箔称为走线(trace)。这些走线的功能就相当于电路原理图中的那些连线,它们负责把元器件的引脚连接到一起。铜箔上钻有一些孔,用来安装电子元件,称为钻孔。而用于与元件引脚焊接的铜箔则称为焊盘(Pad)。

  显然,PCB能为电子元器件提供固定、装配的机械支撑,可实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或绝缘。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PCB上都印有元件的编号和一些图形,这为元件插装、检查、维修提供了方便。

   元件可通过哪些方式装在PCB上

   既然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了PCB能为电子元器件提供机械支撑和电气连接,那么这些电子元件又是如何安装在PCB上的呢?其实,电子元件有很多种封装形式,不同封装形式的元件在PCB上的安装方式也是不同的。传统的电子元件大都是插针式的,体积较大,对于这种元件,需要在PCB上钻孔后才能安装。元件引脚从钻孔穿过焊接在PCB另一面的焊盘上,焊接完成后还要剪除多余的引脚。但是现在电脑板卡更多采用的是成本低、体积小的SMD表面贴装元件,因而无需在PCB上钻孔,只要粘在设计好的位置上,把元件焊接在焊盘上即可。可元件除了可以直接焊接在PCB上之外,还可以通过插座安装。例如大家熟知的BIOS芯片大多就是用插座安装在主板上的。

  在一些资料中常提到元件面和焊接面的概念。所谓元件面,就是电子元器件所在的那个面,焊接面就是元件的引脚通过焊锡与PCB上的焊盘连接的那个面,它是我们焊接用的。对于插针式元件,焊点和元件分别处于PCB的两个面上,元件只能处于元件面,否则将给焊接带来巨大的麻烦。对于SMD元件来说,焊点和元件都在一个面上,所以元件可以在PCB的任意一个面甚至两个面上。

  为什么PCB要做成多层

  对于最基本的PCB,元件集中在一面,导线则集中在另一面,因为只能在其中一面布线,所以我们就称这种PCB为单面板。双面板的两面都可以布线,因此布线面积比单面板大一倍,适合用在更复杂的电路上。

  对于收音机这种简单电路来说,使用单面板或双面板制造就行了。但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路的复杂程度大幅提高,对PCB的电气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还采用单面板或双面板的话,电路体积会很大,给布线也带来了很大困难,除此之外,线路间的电磁干扰也不好处理,于是就出现了多层板(层数代表有几层独立的布线层,通常都是偶数)。

  使用多层板的优点有:装配密度高,体积小;电子元器件之间的连线缩短,信号传输速度提高;方便布线;对于高频电路,加入地线层,使信号线对地形成恒定的低阻抗;屏蔽效果好。但是层数越多成本越高,加工周期也更长,质量检测比较麻烦。

  我们常见的电脑板卡通常采用四层板或六层板,不过现在已有超过100层的实用印制线路板了。六层板与四层板的区别是在中间,即地线层和电源层之间多了两个内部信号层,比四层板厚一些。

  多层板实际上是由蚀刻好的几块单面板或双面板经过层压、粘合而成的。双面板很容易分辨,对着灯光看,除了两面的走线外,其它地方都是透光的。对于四层板和六层板来说,因为PCB中的各层结合得十分紧密,如果板卡上有相应的标记,就没有很好的办法进行区分。

  过孔(VIA)——电路的“桥梁”

  介绍了多层板,大家心中或许会出现一个疑问,层与层之间应该是绝缘的,那它们之间的电路如何发生关系呢?为了实现各层之间的电气连接,在PCB的绝缘层上打孔,然后在孔壁上镀铜,就可以连通内外层电路了,这种孔称为过孔,通孔或者贯孔等。对于多层板来说,过孔分为几种:贯穿所有层的穿透式过孔,只能在一个面看到的半隐藏式过孔和看不见的全隐藏式过孔。

  除了通过电镀形成过孔外,最近还普及了空内填入“导电膏”制作导通孔的方法。导电膏是在树脂里加入金属颗粒的膏状物,填充到孔里一旦固化,金属颗粒之间互相接触,就可以连通电路。这样形成的孔叫做金属导通孔,银颗粒导电膏所形成的孔叫做“银导通孔”,最近还开始使用铜颗粒的导电膏。

  可以看到,过孔是连接电路的“桥梁”,但是“桥梁”也是不能乱搭的,对于两点之间的连线而言,经过的过孔太多会导致可靠性下降。
  布线的学问

  蛇行线的误区

  在许多板卡的试用报告中都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描述:“做工不错,板上的蛇行线也很多”。也许大家对布线的认识就是从蛇行线开始的,那么蛇行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通常所说的蛇行线是指那种呈连续S形变化的布线。直观地看,需要连接地两点之间没有阻碍,本来是可以布成直线连通的,但却实际采用了蛇行布线。从理论上来看,蛇行线有这些作用:形成一个微小的电感,抑制线上的信号电流的变化;保证某些线路的等长;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串扰。可以看出,这只是一种局部的布线方式,设计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采用,并不能以蛇行线的多少来判断PCB布线的优劣。

  粗细有别

  我们在观察PCB时会发现走线有粗有细,粗的地方通常是电源线和地线,而细的则是数据线。这是因为电源线和地线要通过比较大的电流,应尽可能粗一些。因此,空余的地方往往被成片的铜箔覆盖作为地线。数据线上通过的电流较小,就可以设计得比较细,而且细的连线也更有利于布线。

  拐弯也有讲究

  PCB上的走线不可能全是直线,因此就要涉及到转向的问题。设计上通常要求走线在转向时不能是直角,而是45度角(指与线延伸方向的夹角度)左右。这是因为直角和锐角的图形在高频电路中会影响电气性能,而且在高温情况下容易剥落,所以通常要求走线的转向处为钝角或圆角。

  PCB的五彩外衣

  我们对电脑板卡的第一印象恐怕就是它的颜色,除了最常见的绿色和棕色外,还有蓝色、红色、黑色、紫色等,那么这些颜色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思考一下为什么PCB上其它铜导线不上锡呢。在PCB上除了需要锡焊的焊盘等部分外,其余部分的表面有一层耐波峰焊的阻焊膜,其作用是防止进行波峰焊时产生桥接现象,提高焊接质量和节约焊料等优点。它也是印制板的永久性保护层,能起到防潮,防腐蚀,防霉和机械擦伤等作用。阻焊膜多数为绿色,所以在PCB行业常把阻焊油叫成绿油,PCB的颜色实际就是阻焊油的颜色。如果阻焊油加入其它的化学原料就可以改变它的颜色,但是颜色只是起到装饰作用,对性能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看似寻常的细节

  安装孔

  安装孔就是固定板卡的螺丝孔,如果不是用于接地的话,周围5mm内不能用铜箔。这些孔是用于接地的,所以周围有一圈铜箔。这样,板卡的地线通过金属螺丝与机箱的金属外壳相连,可以起到屏蔽作用。

  基准点

  大量采用SMD元件的板卡通常元件非常密集,某些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更加密集,要采用自动化设备对PCB进行元件贴放就要求非常高的精密度。为了满足这一要求,通常在PCB上设计有基准点,以帮助自动化设备对准PCB。PCB上通常有全局基准点和局部基准点,在整个PCB的对角线上看到的两个基准点是全局基准点,在密间距QFP、TSOP和BGA封装的元件的对角线上看到的是局部基准点。有了这些基准点,所有的元件就能与PCB上设计的位置精确重合。

  PCB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随便拿一块主板看看,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如此复杂的电路是怎么做成PCB的呢?要制作PCB,首先要用专门的软件(如Protel)设计电路原理图,然后将原理图导入PCB设计软件进行布局,也就是确定每个元器件在PCB上的位置。位置确定好后,就要软件中的画线工具把这些元器件连接到一起,这些线就是PCB上实际的铜箔了。连线是不可以随意交叉的,交叉就意味着电气上的连接,只有电路原理图中允许连接的才能交叉。所以我们PCB上的铜箔连线都是曲曲折折、绕来绕去的。

  PCB图设计好以后,就可以由工厂来加工了。

  可以看到,PCB的制造并不那么简单。如果是制造多层板,其加工工艺更加复杂,成本也更高。实际上,PCB在电脑板卡的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是较大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板卡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四层板设计的原因。

  总的来说,PCB的设计制造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即使市面上那些不起眼的小厂生产的电脑板卡也都是专业PCB工程师设计的。
作者: qinzhixiang    时间: 2005-12-13 15:35
編號一為Marvell公司所設計製造型號Yukon 88E8001-LKJ獨立型Gigabit乙太網路控制晶片,提供了10/100/1000M三種速率,該晶片整合了Marvell Alaska PHY收發器以及Gigabit級媒體存取控制器﹝Media Access Controller ,MAC﹞,Yukon 88E8001-LKJ並且也支援網喚醒的功能。

編號二為德州儀器所製造型號TSB43AB22A的IEEE1394a控制晶片,支援最高400Mbps/s的傳輸速度,並提供了兩組IEEE1394連接埠。

編號三則同樣是由Marvell公司所設計製造型號Alaska 88E1111-RCJ Gigabit乙太網路收發器,支援完整的PHY功能,透過NVIDIA nForce 4系列晶片組當中的GbE MAC,可以支援雙工或半雙工1000BASE-T乙太網路,與主機板上另一顆Yukon 88E8001-LKJ組成雙Gigabit級乙太網路。

編號四為 Silicon Image Sil3114 Serial ATA RAID控制器,支援RAID 0、RAID 1,還有RAID1+0等三種磁碟陣列模式,並提供了四組的Serial ATA連接埠。

編號五為iTE﹝聯陽科技﹞ IT8712F-A I/O控制晶片,不但有I/O控制功能並且額外支援了硬體監控的功能。

編號六則為瑞昱半導體﹝Realtek﹞所開發的ALC850八聲道音訊轉換晶片,該晶片支援AC97 Rev 2.3規格,包括Jack-Sensing、PCBEEP Generator與Interrupt Capability等。同時加入了瑞昱半導體自身開發的技術,提供3組﹝Line-out、Mic-in、Line-in﹞ UAJa ﹝Universal Audio Jacka﹞功能,另外還支援了S/PDIF介面,可以讓電腦具備外接DVD等多項媒體視聽設備的能力。

編號七為華邦電子所研發型號W83791SD晶片,其為W83791D簡化版,去除了原本的硬體監控功能,保留了語音提示的功能,因此ASUS A8N-SLI Deluxe硬體監控功能就由iTE的T8712F-A所掌控。

編號八雖找不到相關的晶片資料,不過就以往ASUS的慣例,小編推測很有可能是一顆硬體監控晶片。最後的

編號九看起來雖然甚不起眼,但此顆晶片是由SEMTECH公司所開發型號SC2643VX的PWM控制器,可以實現主機板電壓調節的功能,CPU的電壓係由主機板讀取CPU的VID編碼,再傳送給此顆PWM控制器,以便調節相對應的電壓供給CPU,該PWM控制器支援Intel VRM10.X規範所引入的6bit VID以及AMD Athlon 64/Opteron的5bit VID精度。
作者: nxshirui    时间: 2005-12-13 15:41
nVidia的 nForce4 SLI芯片组和nForce4家族的其他产品一样,都是单芯片设计,论规格而言和 nForce4 Ultra十分接近。毫无疑问,nForce4 SLI支持nForce4的所有高端特性(1 GHz HyperTransport, SATA-300)。而SLI就是其最大的卖点了,而且它对主板的制作工艺要求非常苛刻,只有高端的主板厂商才会被授权生产这种主板产品。因此,05年上半年市场上基于nForce4 SLI芯片组的产品并不多,因为只有四家主板厂商(Asus, MSI, Gigabyte, DFI)得到了nVidia SLI技术授权。



[ 本帖最后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13 15:50 编辑 ]

作者: guwupeng    时间: 2005-12-13 16:36
wodeer2003 ,你懂得太多了,我得好好学阿

还有啊,这块主板上的电容好多是黑色的,我看别的贴,说黑色的最差,有这么回事吗?
作者: youfengyou    时间: 2005-12-13 16:51
原帖由 andey 于 2005-12-13 16:36 发表


还有啊,这块主板上的电容好多是黑色的,我看别的贴,说黑色的最差,有这么回事吗?
没有的事。电容颜色与质量无关,至少现在是这样。

据说在电子工业发展初期有这一说法,偶没有去考证过。

也有的说是为了划分质量等级,以颜色来区分,想把这个作为一种标准定下来全球通用,达到跨语言识别的目的。
作者: zy218218218    时间: 2005-12-13 17:42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13 16:51 发表



没有的事。电容颜色与质量无关,至少现在是这样。

据说在电子工业发展初期有这一说法,偶没有去考证过。

也有的说是为了划分质量等级,以颜色来区分,想把这个作为一种标准定下来全球通用,达到跨语言 ...
说得好!
作者: 38621793    时间: 2005-12-14 01:20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11 10:50 发表
你的是什么测温软件?ASUS有专门的测温软件Probe(华硕系统诊断专家)。
我用的是最新的版本,在主页上下的。

你的Chipset fan的速度怎么才有3000多?我的一开机就6000多,怎么回事?是不是可以设置?
还有阿,Q-Fan Controller你打开了吗?
作者: liudanxuling    时间: 2005-12-14 01:38
原帖由 wodeer2003 于 2005-12-11 10:50 发表
你的是什么测温软件?ASUS有专门的测温软件Probe(华硕系统诊断专家)。
我用的是最新的版本,在主页上下的。

你的Chipset fan的速度怎么才有3000多?我的一开机就6000多,怎么回事?是不是可以设置?
还有阿,Q-Fan Controller你打开了吗?
作者: WLD114    时间: 2005-12-14 02:19
刚才出现了个奇怪现象---
突然发现电脑相当慢,连网都上不去。打开进程一看,发现nsvcappflt.exe占了50%多的cpu.后来,去查了查,好像是Nforce firewall 的进程。
我现在已把xp自带的给关了,用这个Nforce firewall ,觉得主板带的应该不会差,这两个那个好?是不是要换回来了?

http://www.planetamd64.com/lofiversion/index.php/t8404.html



[ 本帖最后由 andey 于 2005-12-14 02:20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andey 于 2005-12-14 02:36 编辑 ]

作者: dsfdsfds    时间: 2005-12-14 10:31
华硕的东西,哎~1
作者: YONGAG    时间: 2005-12-14 10:44
这个问题不好说。防火墙谁好、谁差,不好判断。

xp自带的防火墙也起作用,前提是安装完所有的系统安全补丁,偶现在用的就是系统自带防火墙+Norton 2005-cn+AD-Aware SE Personal,64位的xp杀软是Symantec 10 for win64。

NV的硬件防火墙用过一段时间,感觉不太方便,太专业、设置复杂,就没有用了。

硬件防火墙比软件防火墙功能强大、严格,CPU、内存占用率更低。




欢迎光临 热点科技 (http://www.itheat.com/activity/)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