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看看牛人的换壳记 (cm690+海盗船vx450w)

[复制链接]

4515

主题

3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6769
QQ
发表于 2009-7-17 10:46:59
以前搭机子,对机箱与电源没什么要求,虽然前后玩了四五台,每台的配件都可以说是每个时期的标志产品,唯有机箱与电源马马虎虎,这次下了决心,给机子换个cm690壳,电源换海盗船vx450w。两样东西都到手后,并没有马上动手,计划良久,关于散热、美观、防尘、静音,进行了一些思考,然后一股作气,五一用了三天时间搞定,拿出来晒一晒,顺便谈谈一些感受。

系统配置:cpu E6550/cup散热器 GlaciaItech5710/内存红色威龙DDRII 800 1G*2/主板asus p5k-e wifi ap/硬盘samsung 321kj 320G *2/显卡弱点,因为不玩游戏 昂达8600GT 256M,通路货/光驱NEC3520A /显示器samsung 971p,呵呵,不求大屏,就对色彩要求好点,平时做点平面设计/keboard DELL8115/Mouse Logitech mx518 1800dpi/音箱creative LX270 这个有点后悔,创新已非当年了,包装简单,线控质量差,说明书只有一张纸,服务连800电话都没,电源有杂声已发往更换。

思路:本来些做些MOD类的改动,后来想想算了,把机箱搞成霓虹灯一样不是本人的爱好,而且实用意义不大,资金又浪费,晚上一个人工作的时候,旁边亮着一个花里胡哨的箱子,影响心情,也不想再超频了,工作成果与速度来说,前者对我更重要,所以怀着一颗平常的心动手啦……因为不来是不准备秀图的,所以图可能不够详尽,客位看官请谅解!


这是cm690,官方图,绰号武尊神,当初买它是因为里面布局好,相当于服务器机箱,千元以内比较有性价比,另外是因为外观比较大气实在。买来后才发现这个机箱其实比较矛盾,一是散热和静音的矛盾,二是防尘和散热的矛盾。权衡一下,觉得静音嘛,尽力去做,两米之外没啥感觉就行;防尘呢,既然选了满身网眼的它,靠防是防不胜防了,只能勤打扫(况且已配备了利器^_^)。

1.jpg (32.85 KB, 下载次数: 146)

这是vx450w,官方图,包装与配件很精细,说明书厚厚一本。国内的电源没碰到过这么认真的。↓

这是vx450w,官方图,包装与配件很精细,说明书厚厚一本。国内的电源没碰到过这么认真的。↓

2.jpg (35.71 KB, 下载次数: 145)

下面这张这是自己拍的,说明书忘了放进来。↓

下面这张这是自己拍的,说明书忘了放进来。↓

3.jpg (98.61 KB, 下载次数: 163)

电源线很长,接头多,包了黑色的蛇皮网,很漂亮,可惜当初是不准备秀图的,没拍好,手抖了,线长利于背板走 ...

电源线很长,接头多,包了黑色的蛇皮网,很漂亮,可惜当初是不准备秀图的,没拍好,手抖了,线长利于背板走 ...

4.jpg (98.4 KB, 下载次数: 173)

动手之前看看原来的机箱(大水牛+原配电源),机子是07年5月左右装的,差不多已经用了一年了。↓

动手之前看看原来的机箱(大水牛+原配电源),机子是07年5月左右装的,差不多已经用了一年了。↓

5.jpg (81.83 KB, 下载次数: 154)

内部,有点乱↓

内部,有点乱↓

6.jpg (159.73 KB, 下载次数: 163)

然后看看本人的准备工作,工具及小配件。

然后看看本人的准备工作,工具及小配件。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发表于 2009-7-17 10:52:56
换壳

7.jpg (98.96 KB, 下载次数: 137)

打磨工具套件↓

打磨工具套件↓

8.jpg (120.15 KB, 下载次数: 129)

喷漆(黑色哑光)↓

喷漆(黑色哑光)↓

9.jpg (64.8 KB, 下载次数: 149)

小胶圈、防震胶钉、线扎之类,最重要的是思民的散热膏,玻璃瓶装,里面有个小刷子不必用手涂,散热膏基本成 ...

小胶圈、防震胶钉、线扎之类,最重要的是思民的散热膏,玻璃瓶装,里面有个小刷子不必用手涂,散热膏基本成 ...

10.jpg (84.15 KB, 下载次数: 159)

原来打算用作防尘的东西,后来基本没用。↓

原来打算用作防尘的东西,后来基本没用。↓

11.jpg (146.77 KB, 下载次数: 170)

原来打算用的吸音棉,后来用得很少。↓

原来打算用的吸音棉,后来用得很少。↓

12.jpg (164.65 KB, 下载次数: 141)

先说说为防震做的工作,机箱的电源位置在下方,下方四脚与电源正面本身有防震垫。↓

先说说为防震做的工作,机箱的电源位置在下方,下方四脚与电源正面本身有防震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7-17 10:54:55
换壳防尘方面,在电源风扇的入口处加个自制铁丝网,有人可能会说这个网太稀了,但我想,可以防止大颗粒的东西进入就行了,因为电源与主板什么的都是智能温控的,限制进风口就会引起散热效率下降,同时要加大电源的负担,同理对机箱散热也是这样考虑的,这就是矛盾之一吧,散热与防尘不可得兼。

13.jpg (82.07 KB, 下载次数: 138)

在图中有圈圈的位置是与机箱接触的,为了防震静音,自己加了片垫子。↓

在图中有圈圈的位置是与机箱接触的,为了防震静音,自己加了片垫子。↓

14.jpg (73.44 KB, 下载次数: 117)

电源位置的这个铆钉过高了,如果不注意的话,电源安装是没问题,但会造成不平稳,且下面四个脚的胶垫就失去 ...

电源位置的这个铆钉过高了,如果不注意的话,电源安装是没问题,但会造成不平稳,且下面四个脚的胶垫就失去 ...

15.jpg (149.69 KB, 下载次数: 164)

在机箱盖子的螺丝上加上胶圈。机箱风扇加减震胶钉什么的就不拍了,地球人都知道。↓

在机箱盖子的螺丝上加上胶圈。机箱风扇加减震胶钉什么的就不拍了,地球人都知道。↓

16.jpg (56.41 KB, 下载次数: 140)

防尘方面,在电源风扇的入口处加个自制铁丝网,有人可能会说这个网太稀了,但我想,可以防止大颗粒的东西进 ...

防尘方面,在电源风扇的入口处加个自制铁丝网,有人可能会说这个网太稀了,但我想,可以防止大颗粒的东西进 ...

17.jpg (143.13 KB, 下载次数: 150)

从里面看,至少比原来的孔严密一点。↓

从里面看,至少比原来的孔严密一点。↓

18.jpg (149.69 KB, 下载次数: 143)

这个是啥,列位看官认得吗?

这个是啥,列位看官认得吗?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7-17 10:57:00
换壳接下来是本人得意的一个地方,各位看官瞧仔细了:
Cm690好看在什么地方?自然是正面的网孔浑然一体、简洁!以前在网上曾看到有人用Cm690的,但装了一个白色的光驱和一个银色的光驱,美感就一扫而光了。所以开始为了保证机子的美观,本来想将白色的光驱喷黑后再装上,以保证协调性,后来想想仍不满意,决定改造一番,将原来的冲网变成光驱面板!

19.jpg (149.58 KB, 下载次数: 138)

原来是插槽防尘用的,富士通服务器上拆下来的东西。

原来是插槽防尘用的,富士通服务器上拆下来的东西。

20.jpg (178.82 KB, 下载次数: 150)

pci插槽防尘↓

pci插槽防尘↓

21.jpg (172.67 KB, 下载次数: 161)

整体效果

整体效果

22.jpg (183.68 KB, 下载次数: 146)

这是原来的光驱,NEC3520A,性能扎实,舍不得换:↓

这是原来的光驱,NEC3520A,性能扎实,舍不得换:↓

23.jpg (67.09 KB, 下载次数: 144)

将内部的必要部分喷黑,以免从内部透出白色来,打了两个孔为了固定。↓

将内部的必要部分喷黑,以免从内部透出白色来,打了两个孔为了固定。↓

24.jpg (59.33 KB, 下载次数: 131)

这是冲网的原面板,在上面打个孔,为了美观,固定了一个牛仔裤上的扣子,看似简单,打那个孔的时候可不是个 ...

这是冲网的原面板,在上面打个孔,为了美观,固定了一个牛仔裤上的扣子,看似简单,打那个孔的时候可不是个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7-17 10:59:11
换壳本来想在机子上装个多功能读卡器的,为了美观简洁,也不装了,再说,这种东西利用率低,而且一装上,系统里马上多出六七个驱动器,看上去一大堆,不爽,还是留在老机子上了。所以只用软驱位装了两路温控+风扇调速,控制一个机顶风扇和侧板风扇。
完成后的正面效果图,浑然一体吧,呵呵!

25.jpg (133.23 KB, 下载次数: 144)

以一个不锈钢的小柱子作为按钮。↓

以一个不锈钢的小柱子作为按钮。↓

26.jpg (94.76 KB, 下载次数: 144)

合起来的效果。

合起来的效果。

27.jpg (93.17 KB, 下载次数: 162)

当然,光驱与面板的联动与固定是动了脑筋的,这个忘了拍片子了。

当然,光驱与面板的联动与固定是动了脑筋的,这个忘了拍片子了。

28.jpg (138.77 KB, 下载次数: 147)

局部

局部

29.jpg (284.58 KB, 下载次数: 148)

光驱打开的效果,还不错。↓

光驱打开的效果,还不错。↓

30.jpg (76.66 KB, 下载次数: 142)

再来一张↓

再来一张↓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7-17 11:02:21
换壳最后来说说风道的设计与理线:不打算装太多风扇,一是认为风冷的东西是有个极限的,就是空气的温度,夏天到了,空气温度高,就算装20个风扇对着吹,也不可能低于空气温度,只要适当就行,CM690理论上可以装8~9个风扇,但实际上,估计装成那样和装3~4个风扇的效果差不了多少。所以很简单,除了机箱原配以外,在顶上加了一个14cm带光的,可以驱走上升的热空气,同时利于美观。在侧板装了一个12CM的,增加进风。这两路都可面板调整,这些就不上图了。
要上图的是,封掉了这个口子,因为这个口子和后置风扇太近,后置风扇往外吸的时候,容易从这里进风,抽气的力量将明显减弱。
最后谈谈我对m690的几点感受(网上已有的优缺点就不再重复了):
1、机箱并没有想像中大,比普通机箱宽裕点吧,中端玩家适宜。
2、HDaduio/ac97接口比较好,很多国内机箱都没注意到这点。倒底是大厂产品。
3、网上有朋友说,喷漆上好像有汽泡,我的也有,但好像很均匀,不影响美观,不知道是不是本来就这样。
4、开关的设计我不太满意,按下去舒适度不好,没有确定感。
5、机顶有2USB口,但其实引到主板上只是一条线,相当于一个二口的usb hub,我认为完全可以一个口单独一根线,对一些高功耗的USB设备(如移动硬盘)支持就更好,因为每个口单独取电与两个口从一个端子上取电是不一样的,我的移动硬盘就没法用(不能从另一个接口辅助取电了)。

31.jpg (86.31 KB, 下载次数: 133)

整机效果

整机效果

32.jpg (120.48 KB, 下载次数: 163)

没封的时候,从这里看,就明白了!

没封的时候,从这里看,就明白了!

33.jpg (89.37 KB, 下载次数: 142)

用吸音棉封的↓

用吸音棉封的↓

34.jpg (145.09 KB, 下载次数: 159)

同时封掉了顶上的一个风扇位,防止进灰。

同时封掉了顶上的一个风扇位,防止进灰。

35.jpg (126.58 KB, 下载次数: 135)

再来看看内部理线(不敢说好,设备多了没办法的,只是秀一下图,呵呵)

再来看看内部理线(不敢说好,设备多了没办法的,只是秀一下图,呵呵)

36.jpg (179.43 KB, 下载次数: 148)

背板走线↓

背板走线↓

37.jpg (119.08 KB, 下载次数: 138)

在某些数据线上加磁环(只是心理作用吧,反正留着也没用)↓

在某些数据线上加磁环(只是心理作用吧,反正留着也没用)↓

38.jpg (144.64 KB, 下载次数: 169)

再上个全景图。↓

再上个全景图。↓

39.jpg (175.58 KB, 下载次数: 131)

39.jpg

40.jpg (65.83 KB, 下载次数: 121)

业余秀一下对一个古董打火机的喷漆,权当花絮!贴图真累啊,还有打字也是!↓

业余秀一下对一个古董打火机的喷漆,权当花絮!贴图真累啊,还有打字也是!↓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7-17 11:36:12
厉害,装备一流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7-17 12:57:32
很好很强大。。。CM690果然一代经典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7-17 21:19:10
我是特别看重几个富士通的内存和PCI防尘插~:a181: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7-18 21:11:13
内部都没黑化

建议大家去看看联力的K62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