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大误区,尺寸越大越好,大了有面子。这个问题现在基本有9成以上的购买者存在。随着LCD显示器的不断降价,较06年末,LCD成为主流开始,价格一直走低,尺寸也是越来越大。目前23寸的16:9宽屏显示器已走到了千元附近,跟16:10的22寸宽屏液晶相比,价格不相上下,与19寸的16:10的LCD显示器相比,价格也相差不足400元了。在这个时候,往往多数人会多掏出一部分银子,将显示器的选购直接投向了23寸的16:9宽屏LCD。
但是个人认为,买那么大真的有必要吗?人屏距目前还未与多年前的14寸CRT时代相比,提升多少,多数时间大家还是购买着有线型键鼠及鼠标,用那么大的显示器的家用机长时间玩游戏,还是对眼睛有保护作用吗?答案是否定的。长时间盯着过大的显示器,高亮度的刺激对眼睛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当然,专属看电影的HTPC除外。
第二大误区,牌子响自然有面子,一定要三星或者飞利浦。这里并非是说三星或飞利浦的显示器不好,但相比较性价比,这俩牌子目前可不是性价比最高的,而且目前飞利浦已由AOC冠捷接管代工,其质量和做工也可想而知,但是此品牌的售价好像没比以前便宜多少。
相比较牌子,选择更合适的型号不失是一种最划算的考虑。二线品牌内的Acer、明基、AOC等品牌的部分型号性价比更高,做工也不差,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们都给予客户3年的售后服务,让我感觉比三星和飞利浦的1年售后更保险。
第三大误区,高对比度的一定效果更好。这个问题不错,但容易造成误区,因为在对比度方面,厂家很容易进行虚标,而且免责性的标称为动态对比度。动态对比度就好像电源上的峰值功率一样,不是时时刻刻都能达到的,而且这个比那峰值功率更为复杂,要求也更高更多。但我在对比多种对比度LCD显示器时,发现高标称对比度的LCD显示器往往亮度更高,时间长了还有点刺眼的感觉。
所以对于此类问题,最好大家不要选择那些高喊对比度有多高的显示器,选择一个主流对比度更为合适,而且购买前最好看看样机,真的太亮的话,对眼睛也不太好。
第四大误区,带个钢化防护玻璃的LCD要更为结实。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掩耳盗铃,只看外表的误区。一般带有钢化玻璃保护的LCD都是为了像网吧一类的公用机场所设计的,为的是防止人员嘈杂,碰坏比较娇气的LCD屏幕。可部分商家缺往往将此作为卖点,大喊着显示器有多结实。这里的结实只能说是屏幕保护方面的解释,而不是耐用程度比不带的强多少。一般家里用,弄个这种显示器真有点不伦不类,而且现在带有钢化玻璃防护的LCD显示器基本是一些三线甚至山寨品牌的产品。虽然有了铁甲防护,但其内部构造与机芯做工可比一线、二线品牌的产品差远了,寿命相对要短。
第五大误区,玩游戏、制图还是CRT,LCD上不去高刷新率。首先来说,CRT和LCD在设计上就有很大区别,工作模式也截然不同。选择CRT一定要注意刷新率,可选择LCD进行相同的游戏与制图时,更应该注意的是真实的物理对比度(此非动态对比度)。CRT利用的是逐行光线扫描方式运作,高刷新率有利于看清楚细微变化。而刷新率对于LCD来说就没有像CRT那样的用处了,LCD是通过更高的物理对比度来体现细微变化的。
玩游戏也好,制图也罢,目前主流的2000:1的物理对比度已足够游戏与制图的用途了,没必要再扛个大屁股回去占地方了,而且这两类用途都需要长时间盯着屏幕,所以LCD对于眼睛的保护更为理想一些。
第六大误区,玩游戏最好还是选择方屏LCD。之前技术不成熟的时候,游戏软件尚未支持的时段,方屏确实要比宽屏更容易让人接受。毕竟看惯了多年的4:3,弄个宽屏回家,玩个游戏,屏幕两边带俩黑框框确实不爽。但是现在不同了,方屏目前在市面上能够找到的最大尺寸为19寸,其接口、最大分辨相对现在的游戏来说,已经有点过低了。但是方屏的价格缺依然高高在上,原因就是厂家的成本问题。同样切割,整张LCD基板出宽屏的数量要比出方屏的数量多。技术方面,宽屏现在也相当的成熟了,很多主流游戏也已经加入了宽屏分辨率,不再像原来一样了。此时玩游戏选择一款宽屏,要比选择方屏获得更高质量的游戏画面。
此类误区主要还是一个习惯问题,其实什么东西都是看习惯了自然就成了好的。如果购买一个宽屏,心理不存在排斥的情况下,用上1个月也基本就习惯了。而且现在只有宽屏拥有DVI、HDMI等新颖高速接口,更便于今后的升级。毕竟显示器非同机箱,买回来能用好多年呢。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目前主流LCD显示器选购方面的认知与见解,不代表官方言论,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指正讨论。个人文笔有限,写得不好还请谅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