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AGP 插槽标准
AGP 是 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图形加速端口)的缩写,是显示卡的专用扩展插槽,它是在 PCI 图形接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AGP 规范是英特尔公司解决电脑处理(主要是显示)3D 图形能力差的问题而出台的。AGP 并不是一种总线,而是一种接口方式。随着 3D 游戏做得越来越复杂,使用了大量的 3D 特效和纹理,使原来传输速率为 133MB/sec 的 PCI 总线,越来越不堪重负。籍此原因,Intel 才推出了拥有高带宽的 AGP 接口。这是一种与 PCI 总线迥然不同的图形接口,它完全独立于 PCI 总线之外,直接把显卡与主板控制芯片联在一起,使得 3D 图形数据省略了越过 PCI 总线的过程,从而很好地解决了低带宽 PCI 接口造成的系统瓶颈问题。可以说,AGP 代替 PCI 成为新的图形端口,是技术发展的必然。AGP 标准分为:
AGP 1.0 (AGP 1X 和 AGP 2X)
AGP 2.0 (AGP 4X)
AGP 3.0 (AGP 8X)
1、AGP 1.0(AGP 1X 和 AGP 2X)
1996 年 7 月,AGP 1.0 图形标准问世,分为 1X 和 2X 两种模式,数据传输带宽分别达到了 266MB/s 和 533MB/s。这种图形接口规范,是在 66MHz PCI2.1 规范基础上,经过扩充和加强而形成的,其工作频率为 66MHz,工作电压为 3.3V,在一段时间内基本满足了显示设备与系统交换数据的需要。这种规范中的 AGP 带宽很小,现在已经被淘汰了,只有在前几年的老主板上还见得到。
2、AGP 2.0(AGP 4X)
随着显示芯片的飞速发展,图形卡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数据,呈几何级倍数增长,AGP 1.0 图形标准越来越难以满足技术的进步了,由此 AGP 2.0 便应运而生。1998 年 5 月份,AGP 2.0 规范正式发布,工作频率依然是 66MHz,但工作电压降低到了 1.5V,并且增加了 4X 模式。这样,它的数据传输带宽达到了 1066MB/sec,数据传输能力大大地增强了。
3、AGP Pro
AGP Pro 接口与 AGP 2.0 同时推出,这是一种为了满足显示设备功耗日益加大的现实而研发的图形接口标准。应用该技术的图形接口,主要的特点,是比 AGP 4X 略长一些,其加长部分可容纳更多的电源引脚,使得这种接口可以驱动功耗更大(25-110w)或者处理能力更强大的 AGP 显卡。这种标准其实是专为高端图形工作站而设计的,完全兼容 AGP 4X 规范,使得 AGP 4X 的显卡,也可以插在这种插槽中正常使用。AGP Pro 在原有 AGP 插槽的两侧进行延伸,提供额外的电能。它是用来增强,而不是取代现有 AGP 插槽的功能。根据所能提供能量的不同,可以把 AGP Pro 细分为 AGP Pro110 和 AGP Pro50。在某些高档台式机主板上,也能见到 AGP Pro 插槽,如华硕的许多主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