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入正题,开始具体分析了,由于市面机型很多,有带光雕的,有SATA的,有外置的等,一般与内置的差不多,不分析了(其实这些了解也不多),只举的是代表性的款式而已。分析上只看的是刻碟的能力,因为刻录机买来首先就是刻录的,读盘是次要的,不过现在的刻录机多多少少有些认盘较慢、挑盘的现象,谁叫DVD论坛与联盟打架,推出了一大堆DVD刻录碟的格式(注意哪怕是RAM,也有很多不同的具体标准,麻烦),百姓遭殃。不过一般来说分-R与+R两派,刻-R好的一般+R差一些,也有+ -R都可以的,具体下来也很难说,你说某个系的+R不好吧,偏偏某些碟片好的让人吃惊,所以我也只是从整体上来说的,基本还是客观的。此外硬件来说,从低端机型的主控芯片来说,不考虑高档的少见的soc芯片,如果瑞萨的90分,那飞利浦、松下80分,NEC、MTK70分吧。从光头来说,其实前面说过了,虽然光头的重要性与主控差不多,但光头同质化多,像XBOX经常换光头,被NEC收购的三洋,与飞利浦、先锋都差不多,不过三星已经台湾某品牌的光头据说比较差劲。刻录机一般很多人喜欢讨论主控就是如此(再具体的次要些的马达之类的就不讨论了),不过什么东西看做工与表现最实际,主控与光头只是成本的一部分而已,有人说占80%是不厚道的,因为这只是报价,试问谁的家里没有“价值数千元”的软件呢!做工更重要,设计更重要,服务更重要,寿命更重要,即便是同样的主控,好的与差的差距极其明显。
现在开始具体了首先说一下刻录机的老大,就是日本的浦科特(PLEXTOR),简称PX,它的高端刻录机超级贵,上千很正常,而且好马配好鞍,浦科特挑盘,那些2元左右的盘片刻录效果可能还不如用三星的好,读盘也是D版的在某些机型上(如712)偏差,但是高档盘片非常之好。浦科特带有全面的专业测试软件与专用的刻录软件,而且盘片的测试几乎都用浦科特的刻录机为标准,有钱不大爱国人士的唯一选择,国内买高端也就只有PX可以考虑。好话说完了,浦科特近来涉足低端,也出了几款价格还可以平民级的,如740A/750A,很多人诟病说是Benq代工的,言下之意…,其实老早的顶极的712/716就是Benq代做的了。在于740/750是贴牌的,716/760之类的完全是独立研发的区别。不过浦科特虽然好,但也不是独孤求败,而且他成功进入中国市场手段也是靠早期的一大堆高水平枪手在CD等专业网站捧的,现在很多都是元老了。作为品质,浦科特的中高端还是极好的,也是少数独立做的厂商,自从雅马哈(YAMAHA)挂了之后,勉强够的上对手只有Teac之类的了,他一般采用三洋光头中高端的产品,并且是SoC设计单一主控芯片(如716A的LC897492),对了,一如某些日产主控的习惯(主要是DVD论坛成员的小家子气),顶极的712/716由于采用三洋的最高档芯片(三洋有好多种芯片,soc的是独家最高档的)反而不支持+RW的booktype(+R与+R DL是支持的),问题不大。建议购买的话配合的盘片最好三菱以及诱电级别的。在低端,他有些懒,直接请低端做的较好的贴牌了,例如740是飞利浦设计的,750是teac设计的,所以直接买生产商的更合算。
还有就是华硕与先锋的产品,首先打破悬念,华硕与先锋在DVD上是一体的了,他们的合作很不简单,不是一般的如Sony与建兴的普通合作关系,先锋把全套技术乃至自己的光头都卖给华硕了(先锋吃权利金就很饱了), 可以认为在中国先锋的东西就是华硕的东西,不需要考虑设计属于谁了。他们在东南亚是同盟。但补充的是,他们还不是完全的同盟关系,因为销往欧美的是日本先锋本厂而不是华硕代工的,有些不同。华硕在先锋的指导下,虽然入行较短,但品质与市场份额不错,先锋的东南亚的光驱基本都是华硕代工的,成本关系,后期与包装才在大陆made in china,还有些谣言说先锋帮华硕代工、先锋自己在大陆生产(也不想想华硕自己就很大了),是不明智的。大陆的肯定是华硕的,无数的拆机对比图也明确他们是一体的,甚至某些先锋的电路板写的是华硕,可见一般。具体的来说,先锋的109(对应华硕1608P)、先锋的110(对应的华硕1608P2S),华硕的1608P2(对应先锋的少见的可能是110D吧,不普遍,以后肯定是110以上了)。现在由于110价格偏高,而且主要差距是前面提到的无聊的兼容RAM而已,不妨以109为例,是先锋的光头加上NEC的主控(D63641GM,110是D6364 5GM,但主控产地是日本,而NEC自己用的主控产地是china,奇怪),但做工还不错,少见的非短机身,重达1000g(也可能是静音材料的关系),很扎实,毫不缩水,感觉踏实极了。先锋在刻录机零售的地位还是不错的,很多人大量烧鸡就专门找先锋,口碑不错,国内尤其如此(事实上很多国内的人刻录机只知道先锋,H),读盘不错(就是NEC的主控识别盘片偏慢,但问题不大),刻录也可以,支持盘片评测(虽然有些不准),109出问题的也不多,返修低,非常坚挺、稳妥的产品,就是价格偏高一点。顺带说一下缺点吧,先锋自从108以后,很多专业用户的评价开始变差很多(反正108以前听说很好),光头技术也失去了领先地位泯然众人夷,还有很关键的是,先锋肯定是刻录-R的王者,偏好-R/RW的肯定找先锋, -R方面表现确实也非常好,台系、日系的碟片刻的都非常不错,但说到的+系列(具体前面已经说了),表现很一般,高档的日系+R还不错,普通碟片就不尽如人意(我说的是整体,个别肯定有例外的)。而且先锋的官方的固件更新慢不说,由于是DVD论坛的老大,居然不支持booktype(除了DVD+R DL),吐血,除非靠破解的固件,所以目前华硕、先锋联盟的市场份额跌到连建兴都不如的地步。再说具体的几个问题,首先110分为110CH与110xXL(110AXL米白色、BXL黑色、EXL银色),CH相对XL只是少了静音以及面板的样子(当然多了个豪华的噱头),完全没有其他的变化,有人拆机证明过,内部原料以及做工都一样。此外,国内买先锋系当然买华硕的了,华硕铺天盖地的质保点,多方便,沉浸大陆多年,服务又比先锋好的多(先锋的售后服务NEC级别而已),如果现在还有人说华硕与先锋不一样也真是哽咽了,但有人说华硕的对应先锋的CH系列是不厚道的,虽然先锋系的刷固件麻烦,首先华硕的确实可以刷先锋对应的XL系列的,其次CH与XL最大的区别就是静音(面板没多大关系吧),而华硕的是有并且标榜静音的(不稍微给华硕一点好处,怎么与先锋区别),不过先锋系的噪声不静音都很小,这点很赞。
接下来说NEC的3540、3550,用的是NEC自己的芯片与光头(D6364 5GM与SF-DB11光头),最近NEC很火,但首先要明白,除了7、8年前NEC推出过比较经典的24X光驱之后,现在的NEC虽然来势汹汹,但作为刻录机前三甲,他走得路线与三星(TSST)差不多,主要走oem,以成本低廉取胜。硬件上是自己的国产主控与三洋的光头。具体表现来说,刻盘与先锋差不多,比先锋均衡一点,-R的中规中矩,+R的比先锋好一些(简单说+ -R都可以,偏向-R,总体刻录还可以),读盘不挑碟,认盘快,可惜同样官方也不支持booktype(除了DVD+R DL,当然冒险刷破解的固件例外),固件几乎不更新,连PIE/PIF测试都不支持。很要命的是他的工厂在马来,国内只有代理,服务不大好说,而NEC又是比较容易生病的。拒绝NEC的还有个理由是他没有浦科特那么横的实力,但枪手最多最恶心了,有时候连他的短机身都能成为优点,动不动就说人家光驱短命,报废、刻录不好(建议NEC的枪手上岗培训一下口德再来),而不提及NEC自己的 PCB版做工粗糙(拆机图网上很多,很容易识别),是成本一半都不到的低端PCB面板(这种面板一般长时间负荷下寿命不长),此外他的读盘与刻录虽然有中上,不过不可能有枪手捧的那么好,有刻盘老鸟根本就54 他跑得碟片曲线。以NEC3520、3540做参考(3550虽然与3540几乎一样,毕竟现在出来还不久,不过很多NEC粉丝认为3540比3550做工好),NEC的光驱刻盘比较多的话很少体质能上年数,高负荷下老化很快。我说得这么白看来扫了NEC枪手的兴(当然不全是枪,也有无辜的,例如台湾有些同胞很喜欢,但他们是追新一族,看见新的就买,每一款使用时间都不长的),而DVD刻录国内很多高手都不熟悉(哪怕光驱其实真正关注的人也不多啊),看评测以及恶心的枪文说得还不错,短期内也看不出或者说比较不出NEC的缺点,且很多国内好事者刚买来没有出问题就到处现身说法(这些人倒不是枪手),没有经历高负荷以及时间的考验,到处煽风点火下,人云亦云,在陌生的领域,很多DIY高手难免大意了,我觉得善意提醒一下是有必要的。但如果不小心买了,调整心态,只要谨慎使用,普通的人(例如俺),刻录机使用频率还是较少的,估计除非新开马桶,以后一般一个月刻个几十张甚至才十几张而已,根本不需要很担心寿命问题,才300多的东西,哪怕1、2年坏了问题也不大,再说比BTC、三星总归好一些。只要吸取教训,明白网络并不比报刊媒体更纯洁,什么硬件也要多多调查研究啊,吃一亏,长一智。
接下来就轮到应该来说很不错但在国内很有争议的Benq光驱了,目前是dw1640、dw1650(1650只是多了一个solidburn萨利刀,用来提质的,区别不大),笨球(Benq昵称)大家都知道剥离自acer,属于少壮派,开始时经验不足,也没有先锋这么硬的靠山,在刻录机里很差,几乎快抢走BTCLJ王的宝座了,后来在16XX以后全面合作飞利浦,结成了PBDS联盟(光存储三大联盟:HLDS、TSST、PBDS),由于飞利浦本身雄厚的技术以及DVD的领袖地位,所以笨球技术进步很快,1620还骂声载道,质量偏差,一骡子臭鸡蛋。但划时代的产品1640开始确实就大不一样了,充分吸收了飞利浦技术,烧录品质稳定,不挑片,读片快而稳定, + -R通吃(+R几乎没有毛病,-R在新的固件下也不错了,进步很大,低端某部分的-R差一些,但日系-R据说品质还好),也附送了完善的民用测试功能(他的测试很不错,接近CATS了),完全支持booktype,固件更新快而全(连停产好久的822A都还更新),每次更新固件都有不小的进步,主控、光头都是全套的飞利浦技术(飞利浦PNX7860E/G/M1主控+TZA1050HL模拟芯片+飞利浦光头),寿命目前推出一段时间了,返修率较低,出问题的很少,似乎如果不是因为Benq这个招牌,理应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了,看看国内外包括台湾地区的玩家评价也确实如此。不过国人讨厌笨球,其实大家对Benq的印象不好是正常的,谁让笨球以前那么骗大家,它现在这样是自找的。狼来了喊多了,真的狼来了却没人信了。由于笨球销量大,国内很多玩家对笨球的质量记忆犹新,经常人山人海的骂三字经,每次笨球的新产品都吹得很厉害,但毕竟经验不足,失败的产品居多,这次好不容易在飞利浦的扶持下把产品终于做好了,国内的玩家思维还停留在以前,”笨球的东西容易坏”等等的传言很多,不过很多人(其中有一部分笨球的枪手,但不是很多,笨球营销主要靠渠道而不是宣传,否则以前的笨球也不至于被骂得那么惨了)接触了解1640后一般都很满意,很多长刻碟的人居然也推荐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国外比较挑剔的专业论坛,毫无知名度的笨球居然榜上排名第一(国内的排名就算了,中国特色),而且他的1640就是中国生产的(少部分马来工厂,acer时代遗留的),没有因为出口更换过芯片之类的,再说,不相信他人也应该信任浦科特、飞利浦、索尼的品质,1640替他人贴牌的就有飞利浦1648、浦科特740A、Sony 810A,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厂(当然,这三家的东西完全就是一样的,内部一样,元件一样,固件互刷),他们的眼光难道会很差,不过国内居然有些人,连带浦科特都一起骂,好笑。当然,缺点就是毕竟笨球突然在飞利浦下进步神速,有些接受不了;再说Benq的做工算不上好,例如 PCB虽然还不错,但细节的皮带却很一般(表现在如果喜欢暴力关仓的,时间长了之后光驱容易打不开,需要对传送带简单打磨),看来还有进步的余地,当然也有人受不了国内的论坛的舆论压力(国外如DVDFreaks、CDRinfo倒是很多洋鬼子推荐,国人汗颜),而且LG、建兴、华硕的也很不错并非优势一边倒。顺便说一下,笨球的技术也有浦科特的功劳,浦科特不少刻录机就是笨球代工的(只是笨球没有设计权),此外笨球的另一路DQ60之类的是teac(蒂亚克,东芝系的)设计的,teac以长寿闻名,是大量国外烧机人的最爱(CD时代的三大名门:浦科特、雅马哈、蒂亚克),TEAC W516E=PX750A=DQ60,用的是松下芯片(MN103SA6GSJ+AN22115A),所以DQ60理应也不错,可惜一般都出口,几乎买不到,相关信息也很少,具体不详。
接下来是建兴刻录机了,建兴的东西一直都是不错的,台湾省烧友交口称赞。也许国内(大陆)很少听说建兴的刻录机,其实不然,很多厂家,闯品牌时几乎都是找建兴代的工,谁叫建兴的东西好呢!等销售上来了,就受不了建兴高昂的代工费,转而拜倒在BTC门下。举例说吧,国内的爱国者刻录机就是如此,先靠建兴代做的早期的“刻龙”打品牌,很多人反映不错,然后马上转而BTC之类代工,贪图蝇头小利,终于把自己的牌子砸了,爱国者专骗爱国者。微星的话也类似,不过微星在面子与利润之间经常翻来覆去,现在投到Benq门下(如DR16-B3就是benq代做的,DR16-F3仍是富士康代工的LJ)。刻录机中比较漂亮的当属Sony的800A吧,Sony光驱不是不好吗,不过刻录机确实不错,看看800A的评价就知道,,为sony挣足了人气,其实就是建兴的银狐狸1693S,很多买了sony的都把固件刷成建兴的(建兴有不错的测试功能),建兴的刻录、读盘一般来说不会差的,价格也很便宜啊,固件也很丰富,测试功能不错,认碟虽慢,但读片能力超强 (有人说比XX123读盘还好),刻盘也不错(也完全支持booktype,+ -R均衡),稳定性都还可以,质保一般才三包几个月他开口一年保换,虽然一年内不大容易坏,也说明建兴对的产品很有信心,应该来说是不错的。具体构成是三洋的SF-DB11光头,不过主控芯片只是MTK的(MT1828E+MT1816E)(当然MTK虽然是台湾的,也不是很差,他的刻录机芯片有Sony作后台),好在具体看做工与经验,先锋的NEC的主控芯片不是一样的吗?但做工差别多少啊,建兴不太爱打广告,但品质确实不错,很多老玩家指明要建兴的,缺点是建兴的噪声、异响控制、防尘较差,参数一般,最主要是建兴的东西口碑还好,价格实惠,可是气人的是横竖就是买不到,而网购的话不正宗的居多,有些地方乃至买800A倒比1693S便宜,可惜了。对了建兴还有一款支持RAM的165P6S,没多大意思,理睬的人不多。最近新出的1635S,与1693S差不多,硬件稍微升级为MT1888E+SF-DB15,参数只差个DL提升了一些,也不错,期待中。
此处顺便写一下Sony,Sony刻录机一般都是建兴代工的,东莞产的,之前合作很愉快,但810A改为笨球代工了,又由于代工费不便宜,好像又要弄给NEC了,不清楚。但问题是大家也知道,刻录机的代工是很正常的,一般都会爽快的承认,其实也没什么,1是因为大陆本身就是低成本竞争的世界工厂,瞒不住的,不要说拆机,就是看尺寸就猜得出来,2一般刻录机依靠oem品牌机占有绝大部分市场,所以零售他们不大关心,3.在利润丰厚的欧美市场,刻录机才几十元(欧元/美元),人家不管那么多的,而且先锋、索尼之类的品牌在欧美零售渠道服务都不错,再说价格定位与国内不同,一般而言国外的买家有自己的嗜好与粉丝,比较在乎服务了。但也有一些厂商喜欢搞小动作,老是说品控不同,材料不同之类的有的没的陈词滥调。其中以Sony最为奇怪,自从建兴承认1693s是800A的原型机(其实即使不承认,拆拆机,刷刷固件,高手们看一下进位孔就能知道),为此Sony与建兴闹别扭,然后810A开始找Benq 1640了,更奇怪的是,地球人,包括国外所有的专业评测都点名或暗示是一国的,他就偏非要说材料不同,可惜说不出哪个(也是,拆都有人拆了,瞒不住的),更搞笑的是说连光头都不一样,一个是2D、他的是3D的,先不说飞利浦的光头没有所谓3D的产品,即使有,实物对比1640型号是一模一样的,3D这么玄的概念也不知如何杜撰的,最妙的是tw有人互刷固件也可以了,大家知道,主控相同、光头不同是不可以运行同一个固件的(其实哪怕小零件有出入都不可以),否则NEC的早刷先锋的光头了,总之,同一代工,你说用的光头一个是荷兰产的,一个是大陆产的,倒还说的过去,起码物理特性一样,但一条生产线出来,才几十美刀的东西,哪可能这么多花花肠子,还3D呢,好笑。之所以举sony的例子是说明现在不诚实的宣传手法也有,主要看生产商背景,当然服务不同,面板等外观不同(sony的面板漂亮)也可能是一个关键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