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ONT size=4>不管有用没有用,报了再说,其实,这是网络警察(简称<FONT color=#0000ff>网警</FONT>)应该管的事。在前段时间,那个盗卖QQ什么的都已经上的法庭了,并且也。。。。。。。</FONT></P>
<P><FONT size=4>下面载其。。。</FONT></P>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12 width="95%" bgColor=#f0f0f0>
<T>
<TR>
<TD =t14l14b align=middle colSpan=2><FONT size=2></FONT><B><FONT size=4>全国首宗盗卖QQ案在深圳一审宣判<BR></FONT></B><FONT size=2></FONT><BR><B><FONT size=2></FONT></B></TD></TR>
<TR>
<TD vAlign=top colSpan=2>
<DIV align=center>
<P><FONT size=2></FONT></P></DIV>
<DIV style="LINE-HEIGHT: 140%" align=left> 深圳市南山区法院日前对全国首宗盗卖QQ号码案作出一审宣判,以侵犯通信自由罪分别判处曾智峰、杨医男两名被告人拘役6个月,并追缴两名被告违法所得61650元,上缴国库。 <BR><BR> 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曾智峰于2004年5月31日受聘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后被安排到公司安全中心负责系统监控工作。2005年3月初,被告人曾智峰通过购买QQ号在淘宝网上与被告人杨医男互相认识,两被告人遂合谋通过窃取他人QQ号出售获利。2005年3月至7月间,由被告人杨医男将随机选定的他人的QQ号,通过互联网发给被告人曾智峰。并无查询QQ用户密码保护资料权限的曾智峰私下破解密码,进入公司的计算机后台系统,然后将查询到的资料发回给杨医男,由杨医男将QQ号密码保护问题答案破解,并将QQ号的原密码更改后将QQ号出售给他人,造成QQ用户无法使用原注册的QQ号。经查,二被告人共计修改密码并卖出QQ号约130个,获利61650元,其中,被告人曾智峰分得39100元,被告人杨医男分得22550元。 <BR><BR> 法院认为,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财物”的内涵和外延均有明确的界定,但尚未明文将QQ号码等网络账号纳入刑法保护的财产之列。 <BR><BR> 公诉机关指控中的QQ号码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财产保护对象,公诉机关指控两被告人犯侵犯财产罪的法律依据不充分。本案中,两被告人篡改了130多个QQ号码密码,使原注册的QQ用户无法使用本人的QQ号与他人联系,造成侵犯他人通信自由的后果,其行为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且系共同犯罪。两被告人在庭审中均承认自己的行为错误,有一定的悔过表现。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甘雪明) </DIV>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2></FONT></DIV></TD></TR>
<TR>
<TD vAlign=top>
<DIV align=left>来源:<A href="http://www.xinhuanet.com/" target="_blank"><U><FONT color=#0000ff>新华网 </FONT></U></A> <BR>创建时间:2006年1月16日16:55:27 </DIV></TD></TR></T></TABLE></P>
<P>这已经说明了问题的。。。。</P>
<P><FONT size=4></FONT>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