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制造商们全面打起了提速战。作为计算机最重要的外部存储设备,硬盘当然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速度更快的硬盘。即便如此,硬盘存储仍然摆脱不了系统性能瓶颈的角色。不仅如此,硬盘存储在数据安全上也是问题多多。现在人们的工作已无法摆脱计算机,这一方面使得人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潜在的危险也是明摆着的:一旦硬盘的数据损坏,人们长时间的工作就可能毁于一旦。
那么,有没有基于现在的硬盘提升存储性能和数据安全的技术呢?有,它就是RAID技术。
RAID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D.A. Patterson教授在1988年提出的。RAID是Redunde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缩写,直译为“廉价冗余磁盘阵列”,也简称为“磁盘阵列”。后来RAID中的字母I被改作了Independent,RAID就成了“独立冗余磁盘阵列”,但这只是名称的变化,实质性的内容并没有改变。简单地讲,RAID技术就是利用多个硬盘的组合提供高效率及冗余的功能。
RAID 的优点
传输速率高。在RAID中,可以让很多磁盘驱动器同时传输数据,而这些磁盘驱动器在逻辑上又是一个磁盘驱动器,所以使用RAID可以达到单个磁盘驱动器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速率。这也是RAID最初想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当时CPU的速度增长很快,而磁盘驱动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无法大幅提高,所以需要有一种方案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RAID最后成功了。
可以提供容错功能。这是使用RAID的第二个原因,因为普通磁盘驱动器无法提供容错功能,如果不包括写在磁盘上的CRC(循环冗余校验)码的话。RAID容错是建立在每个磁盘驱动器的硬件容错功能之上的,所以它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RAID比起传统的大直径磁盘驱动器来,在同样的容量下,价格要低很多。
RAID 的级别
具体实现起来,RAID的级别很多,各级别有着各自的优缺点,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级别。
RAID 0
RAID 0需要至少两个硬盘,是没有任何保护的,它只是将两个或多个相同型号及容量的硬盘组合起来,而当系统提取数据时,它可以同时由所有硬盘(同一个阵列里)读出数据,速度会比一个硬盘快得多。而亦因为它没有任何的数据保护,只要其中一只硬盘出事,所有数据便会被破坏。所以RAID 0通常应用在一些非重要资料上,如影像撷取。磁盘阵列的总容量为各个硬盘容量之和。
RAID 1
这个级别由两个(只有两个)硬盘组成,亦可称为镜像(Mirroring)。每一个资料均会相同的写在两个硬盘上,镜像就是因为两个硬盘的内容将会一模一样,但对于系统来说都只会见到一个硬盘。当然,资料写入的时间可以会长一点,但读则没有影响,因为两个硬盘是可以同时读取资料的。磁盘阵列的总容量为其中一块硬盘的容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