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X9 vs DX10:HDR效果对比 





虽说DX9模式下的HDR效果已经相当不错了,但与DX10模式一对比,DX9立刻黯然失色。DX10的光影效果动态范围更广,得到了广泛应用。当然,HDR的核心就在于动态光影(模拟人眼在光线变化时的瞳孔收缩,从而动态改变光照强度),这个是无法通过截图来体现出来的,只能由玩家在游戏过程中慢慢感受。● 游戏中为什么需要模糊处理?清晰一点不是更好吗?
首先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每秒24帧的速度对于电影来说已经足以获得很流畅的视觉效果,而对于 电脑游戏来说却会显得磕磕碰碰呢?
原因很简单, 摄像机在工作的时候并非一帧一帧绝对静止地拍摄,它所摄下的每一帧图像已经包含了1/24秒以内的所有视觉信息,包括物体在这1/24秒内的位移。如果在看电影的时候按下暂停键,我们得所到的并不是一幅清晰的静止画面,而是一张模糊的图像,问题就出在这里!
传统的电脑3D图像做不到这一点,游戏里的每一帧就是一幅静止画面,如果你在运动的过程中抓一张图片下来,得到的肯定是一幅清晰的静态图。
所以,动态模糊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增强快速移动场景的真实感,这一技术并不是在两帧之间插入更多的位移信息,而是将当前帧同前一帧混合在一起所获得的一种效果。
● 基于DX10技术的动态模糊更真实
之前已经有很多DX9游戏采用了动态模糊技术,效果最显著、最夸张的非《极品飞车10》莫属,很多玩家表示不太实适应这种效果,原因就在于打开特效之后画面模糊的太夸张了,时间一长容易头晕——显然,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动态模糊!
DX10动态模糊不但画质改善,而且能够提供更快的速度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进行模糊处理时,将前台的运动物体和后台的环境混合在一起了,这样不但造成了怪物糊得一团糟,背景品质也下降很严重——所以DX9实现的效果就是画面粗糙、背景朦胧。
由几何着色生成精确的坐标移动路线
而在DX10模式下,有了全新的几何着色技术,这样就可以使用这种Shader资源来处理运动物体的几何坐标变换,然后配合高精度的顶点纹理拾取技术,达到了完美监控整个运动过程的目的。如此一来进行模糊处理的话,就杜绝了不分青红皂白的现象——该模糊的依然模糊,该清晰的照样清晰!
据NVIDIA称,DX10级动态模糊效果的处理精度相当高,搭配普通的4xMSAA或者16xCSAA,就能够达到DX9模式动态模糊搭配64倍超级采样抗锯齿的效果! ● 代表游戏:《失落星球》中的动态模糊对比
旧版DX10:重影、残影,有点假
新版DX10:运动物体更平滑、动态模糊处理得很自然
失落星球这款游戏中充斥着大量快速移动的小怪物和动作灵敏的大BOSS,动态模糊效果在激烈的战斗中给玩家所带来的视觉体验,并不是一两张截图就能够说明的,这些都需要玩家的切身体验来证明!
● 不得不做出平衡的远景显示
相信大家都知道,宏大的场景内包括了很多物体,这是非常消耗资源的,哪怕是DX8、DX9游戏,如果将远景开到最大的话,就会造成游戏FPS急剧下降。最典型的比如低端用户不敢将《魔兽世界》的远景开到最大,《上古卷轴4》的远景很BT。但是远景显示在游戏中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可以让你更早的发现敌人或者一些特殊物体。
有什么方法既能让远景统统显示出来,又能降低资源消耗呢?传统的方法就是牺牲画面品质:人为制造一些迷雾这是最低级的做法、将远景的阴影和光照关闭这是很常见的做法(反正玩家也不容易注意到)、还有就是自动判定距离将远处的所有特效全面缩水(细心的话可以发现有些游戏以主角为圆心存在一道或者几道明显的“光圈”,光圈内外的渲染效果有天壤之别)。
● DX10如何让远景更加清晰?
为了节约系统资源开销,牺牲远景的画质是再所难免的,但为了提高画面整体质量,对远处的重要物体“特别照顾”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这就是“景深”的含义所在。这就类似于摄像机拍摄视频时,多数情况下只对焦主角,环境全是虚的。
DX10级景深渲染还是依靠几何着色器,将深度帖图中的纹理信息按照距离拆分到缓冲,然后分为几个不同的视角进行渲染,最后合成完整的图像。
远景也支持HDR,纹理品质更好,边缘更平滑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将远处本应该和大环境一起虚化处理的活动物体,进行高精度渲染,或者只是加入一些光影效果,这样就能以很少的代价获得更高质量的画面,毕竟玩家在激烈的战斗中所关注的景物也就那么几个。 ● 代表游戏:《失落星球》中的景深效果对比
旧版DX10和DX9:背景虚化,省去一些光照 
新版DX10:虚化的背景中也加入了光照和光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