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680i-Intel平台另一选择
AMD平台可谓是百花齐放,尤其是在前一阵,我们看到前ULI/ALI,SIS,NVIDIA.AIT等厂商都纷纷推出了许多芯片组,像NVIDIA一家就多达10款以上支持K8的芯片组,而ATI的RD580也给人们带来一次视界的冲击;反观INTEL这方面,虽然照样有不少第三方芯片组在撑着局面,其实说白了还是INTEL一家独大,其它第三方芯片组只能在特殊领域,某些OEM市场里分一杯羹,性能/超频宝座永远轮不到它们,眼光也不会停留在它们身上。这个局面一直维持到了NVIDIA插了一脚之后,就再也无法平静。NVIDIA 600系列for intel是最早支持FSB1333的产品,同时也带着储多光环降临于世。
NVIDIA Intel平台芯片组
| 市场定位
| 芯片组
| 报价(美元)
| 骨灰级玩家
| nForce 680i SLI
| 249-299
| 注重性能的玩家
| nForce 650i SLI
| 149-199
| 主流玩家
| nForce 650i Ultra
| 99-149
|
从价格上看,NFORCE 680i似乎只能为玩家而生了。这将直接对拼975X/P965这两款Intel挑梁英雄和当红小生,当然X38/P35在大量上市后,将由他们来对付680I/650I.。
目前该产品线共有三款产品,即nForce 680i SLI,nForce 650i SLI和nForce 650i Ultra。
上述三款芯片组分别面向硬件发烧友、游戏发烧友以及主流游戏玩家。为了对英特尔和AMD产品加以区分,nVIDIA从nForce 600i芯片组家族开始启用了全新的命名方案,即以字母“i”标识英特尔(Intel)芯片组,以字母“a”标识AMD芯片组。
从下表可以看出具体规则的区别,首先他们的面向的消费群体有很大的区别,导致下面这些功能也有很大的区别。首先从CPU支持来看当然是全系全支持,而FSB方面NF680I达到了现在最高的1333FSB,这也就意味着其超频性能会相当的强劲,而两款650i虽然不支持1333FSB,但由于同出一胞,其外频能力也会与680I相当。
除了一些细微的声卡网卡的技术差别之外,硬件技术层面最大的差别在于PCIE LANES了,680I甚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6条PCIE通道,这样高强度的集成度不得不令我们大吃一惊了。而650i系列,只不过是680I的衍生品罢了。
FSB1333+DDR1200+46 PCIE LANES 规格强于P35/X39
面向硬件发烧友的nForce 680i SLI芯片组支持英特尔Core 2 Extreme,Core 2 Quad,Core 2 Duo,Celeron D,Pentium 4和Pentium D处理器,并具备充分的上升空间,为兼容未来的处理器并提供更大的超频潜能,在设计上nForce 680i SLI运行于1333MHz前端总线。
下面是nVIDIA 680i和intel 975X以及P965的规格对比:
1333FSB和DDR2 1200: nForce 680i是第一款1333FSB的产品,比之INTEL自家的3系列(bearlake)还要早上不少。它使用C55 SPP + MCP55PXE的南北桥架构,Bearlake即将过渡到DDR3,而680i的内存规格继续使用成熟的DDR2,频率增加了DDR2 1067和DDR2 1200规格。最大支持的内存容量也达到了16GB,这甚至胜出了Bearlake(Intel 3系芯片组)。
此外,nForce 680i SLI还支持具备不同除频系数的双通道DDR2内存,以对SLI-Ready内存模组加以充分利用。而基于nForce 680i SLI的主板还采用了Quicksync技术,在前端总线和内存速度同步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提升内存性能。
nForce Series FOR intel一直以来和intel平台所不同的就是虽然北桥到处理器使用了FSB技术,但南北桥互连却是AMD的HyperTranspot总线技术,相比intel的DMI的2GB/s带宽,HyperTranspot可以使南北桥带宽达到8GB/s,带宽优势显著
只不过NVIDIA始终不能将北桥集成32条以上PCIE通道是一个遗憾,毕竟RD580在此之前就已经做到了,这样可以完全的避开了南北桥通讯所带来的延迟。
nForce 680 SL由北桥 680i MCP和南桥680i SPP组成。每个芯片支持一根x16 PCI-E插槽,这样可以组成x16 SLI。另外680i芯 片组还额外提供了一条x8的PCI-E插槽,可以使用物理加速卡,同SLI实现三卡互连,协同工作。 或者可以支持三显卡高达6屏幕输出。
不论是哪种方式都可以使得680I如鱼得水,并且也只有680I才能做到。 nForce 680i总共提供46个PCI-E通道,680i MCP 提供28个,680i SPP提供18个。680i的功能特性包括:
支持极限超频,有丰富的超频选项和设置;
支持1333 MHz FSB的CPU;
支持DDR2-1200,支持高速的SLI-Ready内存;
支持2根全速的PCI-E x16插槽SLI;
支 持第三根PCI-E x8插槽的显示扩展;
支持NVIDIA MediaShield存储功能,支持3.0Gb SATA II硬 盘和多种磁盘阵列;
支持双千兆以太网卡协同工作;
支持192 kHz/32-bit高清音频8声 道输出;
支持总共10个USB 2.0扩展。 NVIDIA 680i-公板VS非公版 优劣分析
分别有XFX,EVGA.BIOSTAR ECS,七彩虹等厂商均采用了公版设计的NVIDIA NFORCE680I,也就是说除了LOGO,附件不同之外,三者几乎一模一样。因为都是同一家工厂代工。
Nvidia终于把在显卡上经常用的一套,照摆到主板上来:公版设计。为何之前没有主板领域没有公版之说呢?
这要追寻到NVIDIA设计显卡公版的时期,显卡公版的出现是NVIDIA把显卡复杂化的后果,在显卡布局越往后推,其PCB复杂程度就会提升,而显卡更新换代十分快,半年就有一次更新使得很多小厂在layout完毕就面临的淘汰边缘,这对于NVIDIA的整体出货量而言是十分不利的,所以NVIDIA集中设计,这样可以节省不少工厂的研发经费,研发在这里得到资源的统一和共享,并且nVidia结合自己产品的特点,往往在芯片研发之时也同时启动PCB的layout,这样能保证芯片和PCB的研发一起启动并且迅速完工。
综合以上两点,显卡上采用公版会带来三大优势:
一:减轻企业研发经费的负担,虽然NVIDIA的研发经费最后还是要分担到每个显卡制造商的头上,可是众多工厂一起分担一个研发的费用,总比各自再重新开发得好;
二:NVIDIA不仅研发能力非常强,并且对自家产品的特性比较了解,开发出产品不论在哪方面都非常优秀,遵循NV的公版设计可以避免一些小厂开发上出现的失误,也避免了因为设计的缺陷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的可能性。
三:没有任何一家工厂能比NVIDIA本身能得到芯片的资料更早,所以NVIDIA具有更早的准备时间去同步研发PCB,这也使得公版设计总是最快的。
而主板之前的复杂程度,集成度都远不如显卡,再加上主板更新速度较慢,更新周期较长,所以尽管主板公版也有使用,但是遵循公版设计非常少。而这次680I由于设计理念比较高端化,所以复杂程度还是远胜于其它芯片组,NVIDIA同一时间也发布了公版,并且已经开始有大的厂家开始遵循了。并且这次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变,就是所有这些非一线厂家的主板全部由NVIDIA代工并且发放,这样的举措无疑可以为这些厂商吃了定心丸,毕竟重新设计并且制造出这么一块怪兽级主板的成本是相当高的,而由NV统一制造可以分担不少营销成本和风险。

当然了,公版并非十全十美,主板作为整台PC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具有着控制,调节整个平台的作用,如果这将统一于一体,那么很难兼顾到各种不同的需求,百花齐放的感觉不可能在NVIDIA公版上出现了。可是,如果产品本身就很优秀,或者公版才是价格/性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