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移动硬盘也要NVMe加持,ORICO双协议M.2硬盘盒让存储赢在未来

[复制链接]

94

主题

130

帖子

303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39
发表于 2020-6-16 12:15:56
说到对未来的预判,每个人都难免犯错,我也一样。念大学时,我用在电脑城打工挣来的钱买了人生中第一部手机之后,对手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渐渐成为最早一批在校园推荐和贩卖手机的“意见领袖”。快毕业那年,日本手机厂商开始发布彩屏手机,我凭借经验深思熟虑后,慎重告诉每个来咨询的朋友:彩屏手机没有未来。
我的理由很简单,电脑才拥有不可替代的高清晰度大屏幕,而手机只是个通讯工具,鼓捣把屏幕变成彩色,除了徒增功耗和成本,没有任何实际应用价值,甚至显得花哨和低效。只需经过几年试错,用户和厂商都会明白单色屏幕才是最好的。
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手机不但变成了彩色,甚至还一步步侵蚀电脑的市场份额,更占用了用户原本花费在电脑身上的时间。曾经的深思熟虑,变成了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倘若不是因为IT界几位顶尖大牛也会犯类似的错,我恐怕会内疚和后悔一辈子。
其实,之所以会判断错误,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保守心态,毕竟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发展初期看起来有些浪费的产品理念总容易被自以为是的专家判定为不切实际。如果能找回小孩子的想象力,可能还更能把握未来的节奏。上述故事已经过去了快二十年,从那至今,被打脸的理念实在是多不胜数。
今天,当我们感觉移动硬盘已经没什么发展空间时,或许就犯了跟当年一样的错,所以我决心迈出第一步,尝试一些普通玩家觉得不可思议的应用方案。
001.JPG

依照PC玩家的传统思维,SSD做移动硬盘已经有些超前,如果是采用支持NVMe的SSD做移动硬盘,是不是更加天马行空?但是,想象力不应该被现实所局限,未来往往就在不可思议间悄悄来临。
奥睿科ORICO推出的这款支持NVMe协议的移动固态硬盘盒,再搭载自家的NVMe SSD,就可以组成一个比U盘体型稍大的移动硬盘,传输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虽然这套方案看起来有些超前,用起来却是货真价实的震撼!
002.JPG

当然,超前尝试的前提之一是成本控制,虽然固态硬盘的价格波动较大,动不动就来一列过山车,幸运的是时至今日整体价格已经降到了非常易于接受的水平。SATA固态硬盘更便宜,这里就不赘述了,支持NVMe协议的M.2固态硬盘,其购买成本也无限接近每GB只要1元的水准,比如这块128GB的奥睿科V500在618大促期间只要100多元,应该说是相当实惠了。
003.JPG

值得一提的是,同为M.2接口固态硬盘,其工作原理和运行速度可能并不一样,有一种是支持NVMe的高速盘,直接走PCIe数据通道,读取眼速度一般都能超过2000MB/s;另一种是M.2接口但走SATA协议,传输速度受到SATA的制约,峰值在500~600MB/s。
随着固态硬盘整体价格的走低,后者的选购意义已经不大,即将被淘汰,只有极少数2.5英寸SATA固态硬盘倒是可以用于老爷机升级,因为老爷机没有M.2接口。
004.JPG

奥睿科V500与市面上绝大多数M.2固态硬盘大同小异,毕竟M.2 2280固态硬盘的造型都是一样的,盒子里除了说明书,还附赠了螺丝刀、螺钉和散热片,比较人性化,如果是作为PC主机的内置硬盘,散热片能让其实现更稳定的表现,尤其是在40℃的高温天。由于我这次主要是用来做移动硬盘,所以散热片暂时派不上用场。
005.JPG

散热片可以通过配套的散热硅胶条黏在硬盘上。
006.JPG

我还在想,随着M.2固态硬盘的流行,未来因升级而淘汰下来的产品也会很多,如何让它们物尽其用?与SATA不同的是,我们用的主板往往都只有一个M.2硬盘插槽,淘汰的设备想做第二硬盘或第三硬盘是不现实的,那么移动硬盘应该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007.JPG

今天的第二位主角硬盘盒登场了。
008.JPG

既然是M.2固态硬盘专用硬盘盒,奥睿科这款盒子只比固态硬盘大一点点,比常规移动硬盘小巧得多。
009.JPG

细节往往能体现出一个厂家、一个产品的态度,除了附赠螺丝刀配件,配套的数据线也是两条,一条是USB Type-A与USB Type-C,另一条两头都是USB Type-C,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选择。
010.JPG

盒子采用铝合金外壳,上盖辅以鱼鳍纹,不仅颜值不错,散热能力也得到了保证。
011.JPG

盒子与外界的传输是USB Type-C,我主要用于戴尔XPS 13笔记本,后者周身上下只有USB Type-C接口,所以数据线的选择不是难事。我个人觉得,送两条数据线,比一条数据线+转接头更加人性化,因为多带个转接头真的不太方便。
012.JPG

铝合金外壳摸起来也有冰凉冰凉的感觉。
013.JPG

DIY过程开始了,只需一把螺丝刀,一分钟就能搞定。
014.JPG

第一步是取下螺丝,打开底盖。
015.JPG

将固态硬盘塞入盒子,再装回底盖,就大功告成了。M.2 2280其实是最大块头的M.2固态硬盘,更小的还有2260和2230,这个盒子都能兼容,通过不同位置的固定螺母就能搞定。
016.JPG

OK,安装完成了!
017.JPG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证一下迄今最高速移动硬盘的魅力,拿出笔记本,开机。
018.JPG

USB Type-C的优点很多,除了速度快、体积小,更重要的是再也不用担心插反了。
019.JPG

我用最常见的AS SSD Benchmark进行测试,读取速度接近1GB/s,这应该是USB 3.1的理论峰值了,也就是说,只要是USB移动硬盘,最快就是这个速度。
020.JPG

我再用另外的软件测试,结论大致相同。上图是CrystalDiskMark。
021.JPG

ATTO Disk Benchmark,距离1GB/s就只有一步之遥。
022.JPG

平心而论,1GB/s的传输速度,并没有发挥出奥睿科V500固态硬盘的全部威力,因为这款产品安装在主板M.2接口上的满速是在2000MB/s上下——具体会因容量不同而有细微差别。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比起SATA接口500MB/s的峰值速度,我手头这个产品1GB/s又能快上不少,几乎翻倍。
023.JPG

支持NVMe的移动硬盘,这在过去很多年里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今天我通过DIY打造出这款怪兽级产品,更多的考虑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尝试。一方面,固态硬盘的价格会越来越低,从而使得NVMe成为事实标准,彻底取代SATA。另一方面,用户可以用升级后换下来的M.2高速固态硬盘打造高速移动硬盘,比起机械硬盘有着巨大的性能提升,虽然体积不如U盘小巧,但性价比和性能都远远超过同容量的U盘。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觉得我今天用300多元打造出这样一款传输速度高达1GB/s的128GB移动硬盘显得有些过于超前和浪费,那么请你再回到开头,想象一下我十几年前对彩屏手机看似中肯的趋势判断。当NVMe和M.2已经成为固态硬盘的常态,我们的存储速度和办公效率将会大幅提升,就像手机网络从3G、4G再到5G一样,向前看不回头,发展带来的回报必然是美好的。

码字工人一枚,

在多个行业摸爬滚打一路至今,

从20世纪就开始关注电脑与互联网产业的独立人格泛媒体专栏作家。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