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GeForce 8800达到3DMark06 12000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0 23:55:00
原帖由 lancer90 于 2006-10-20 23:19 发表
驱动改进后还可以提升 #。不过更期待65纳米的产品


Core 2 Duo E6600 @ 3.15Ghz (350x9)
Geforce 8800GTX 768MB 384bit GDDR3 @ 575MHz/1800MHz

3DMark06 Score 11934 3DMarks

SM 2.0 Score 5562  ...
好BT得性能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10-21 02:59:00
NV真强! 6600GT日掉ATI王者9800P,7600GT日掉ATI王者X850XTPE,期待8600GT出来日掉X1950XTX! 照这个分数,8600GT有这个希望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10-21 03:07:00
原帖由 lancer90 于 2006-10-20 23:19 发表
驱动改进后还可以提升 #。不过更期待65纳米的产品


Core 2 Duo E6600 @ 3.15Ghz (350x9)
Geforce 8800GTX 768MB 384bit GDDR3 @ 575MHz/1800MHz

3DMark06 Score 11934 3DMarks

SM 2.0 Score 5562  ...
疯言疯语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10-21 03:08:00
原帖由 XDR3 于 2006-10-20 12:20 发表

大家千万别买下个月出的G80,等到出65nm版本的G80在买, gddr4 of 512bit of 1gb ram of 65nm
嗯.... 追求high-end的人應該不會管"經濟與否"的事情吧....
65nm版的G80(暫且稱為G81)如果延用同一張PCB的話,應該能跑750MHz(shader 1500MHz+?)才對。
不過會不會有512bit我個人是持保留態度,尤其是我覺得512bit應該是被放到G9x再說了。
這次應該不會像G70一樣撐那麼久了,因為這個耗電量應該很多人有意見。

然後,07年底的時候600MHz的G81GX2應該就在眼前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10-21 03:10:00
原帖由 trebled 于 2006-10-20 23:43 发表


难道你对R600没有信心?
他可能以為G80的DX9比DX10強,所以才會這麼說。
但是實際上G80的DX9仍然是"模擬"。

以我的觀點來看,由於結構沿用自DX9 device(C1),
R600比較像是日後的最強DX9跑分卡。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10-21 03:15:00
原帖由 Eji 于 2006-10-21 03:10 发表


他可能以為G80的DX9比DX10強,所以才會這麼說。
但是實際上G80的DX9仍然是"模擬"。

以我的觀點來看,R600比較像是日後的最強DX9跑分卡。
意思是说G80才是真正彻底的US构架?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10-21 04:07:00
原帖由 XXR600 于 2006-10-21 03:15 发表

意思是说G80才是真正彻底的US构架?
這和US與否沒有關係,我只是把這篇文挖墳而已。
"G80?OH MY GOD!G70/71的DX10增强肥胖版!"
這算是試著仿照上述某篇文章的立論來寫的東西。

----
其實如果結構適合的話,增強、增肥也沒什麼不好。
以結論來說,G70/G71是被視為不適合DX10的結構,所以G80大刀闊斧換成新結構;
不過其實還是可以看出一些G7x的痕跡:比方說G7被視為TMU過多的累贅,但是G8還是準備了超過預想的TMU數量,
所以G7對NVIDIA的設計人員來說,其平衡度仍是適當的。

R600目前在ATI的資料中,仍然是屬於C1 + R5x0 等DX9 device的"DX10增強肥胖版"
對前述這些DX9 device本身而言,DX10的功能無用,所以是肥胖;
對R600這個DX10 device本身而言,相對於DX9的基礎來說是增強。
也就是說,不管是不是US,R600還是有不少先前ATI DX9 device的影子,
所以,如果以"接近自家的DX9 device與否"來判斷是不是可以跑得好DX9的話,
那R600的確應該是比較有DX9跑分王的架勢。

但是,即使是G8x,其ROP等基礎元件仍然可能有很多與G7x有共通之處的地方,
一來如果結構適當,即使是增胖增肥來加上DX10支援也無傷大雅;二來G80顯然已經不是上述的結構。
R600的Shader結構也勢必有不少與C1有落差的地方。
所以即使怎麼扯,"G80?OH MY GOD!G70/71的DX10增强肥胖版!"這篇裡面的說法都是說不通的。

只能說,反正大家都在製造FUD,那多這篇或許也不需要那麼在意;
不過,截至最近為止還是有不少人相信G80是VS/PS分離結構,那就只能說NVIDIA這回放的煙幕彈真的是頗高明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10-21 10:29:00
原帖由 Eji 于 2006-10-21 03:10 发表


他可能以為G80的DX9比DX10強,所以才會這麼說。
但是實際上G80的DX9仍然是"模擬"。

以我的觀點來看,由於結構沿用自DX9 device(C1),
R600比較像是日後的最強DX9跑分卡。
让他永远活在幻想中吧
如果拿G80对比6月份ATi的Roadmap,最强DX9卡当仁不让只会是R600
G80 for future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10-21 10:56:00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6-10-21 10:29 发表


让他永远活在幻想中吧
如果拿G80对比6月份ATi的Roadmap,最强DX9卡当仁不让只会是R600
G80 for future
SM3.0无用论要进化成DX10无用论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10-21 11:21:00
原帖由 madcat2100 于 2006-10-21 10:56 发表

SM3.0无用论要进化成DX10无用论了
不可类比

R600不存在特性支持方面的问题,毕竟是支持到DX10.1的

当然,在架构上确实是G80比较激进一些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