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RV560/RV57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1 21:37:00
原帖由 末日之刃 于 2006-6-11 19:43 发表

G80 这次生产不会顺利(非技术因素)
R600是65NM不完整流片
1.希望仍是特許生產G80
2.65nm未免太快了一些,到時候為了提高良率可東刪西刪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6-11 21:54:00
原帖由 Elwin 于 2006-6-11 21:18 发表

NV和ATI抗锯齿算法不同,你可以试试在NV驱动面板里开抗锯齿,游戏里禁用,看看谁快~
ATI的强项在高分辨率上,但也仅限于1800/1900
你说的应该算是常识吧?正式的评测都这么做,我自己玩游戏也这样。

另:computex上没有关于560/570的消息吗?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6-11 21:58:00
原帖由 cp251 于 2006-6-11 21:54 发表


你说的应该算是常识吧?正式的评测都这么做,我自己玩游戏也这样。

另:computex上没有关于560/570的消息吗?
怎么说?难道不许人家跑快不成么?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6-13 03:14:00
 #只看到一群又在YY 76系列的家伙。RV560和570都没出来就判定RV560玩不过76GT了。都不想想1600才是四分一的1900,76GT可是二分一的7900。

要是二分一的1900(RV560)对二分一的7900(76GT)??呵呵。1900XTX把79GTX打得还不够惨么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6-13 03:26:00
原帖由 Elwin 于 2006-6-11 21:58 发表

怎么说?难道不许人家跑快不成么?
有这么种情况
by Application.用游戏内置的AA方式做对比是最公平的.(当然也会有很尴尬的情况,特例就不举了)
因为同样是4xAA,采样方式会有许多种,其效果,性能损耗也不同
光看4xAA字面上是说明不了什么的.

比如用4xSSAA肯定比4xMSAA性能低很多.但是4xSSAA效果绝对要好一些.
不同方式的AA对比就不太公平了.

但是就算同样是MSAA,同样是4x MSAA
ATi和NV的采样点也有不同,算发细节上就不得而知.所以最后关于AA的对比
一般是性能和画量 2个面进行比较.当然这个是比较专业的做法.

MSAA,ATI经验比较老道,而且在带宽利用方面也有少许优势
2方面加起来,就形成了 ATI AA效果和效率更好的说法.
这个不光是1800,1900才有的,可以说是家族传统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6-13 03:35:00
楼上滴 #其实效果和效率我觉得是同一个意义上的理解罢了 #

这么说,同样的效果下ATI更快(性能下降比例更低)
同样的性能下降比例下ATI效果更好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6-13 03:39:00
很大程度上是拜H-Z所赐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6-13 03:44:00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6-6-13 03:39 发表
很大程度上是拜H-Z所赐
这个是效率,也就是AA性能方面
采样点方面ATi也是花足精力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6-13 03:45:00
原帖由 leo8008 于 2006-6-13 03:35 发表
楼上滴 #其实效果和效率我觉得是同一个意义上的理解罢了 #

这么说,同样的效果下ATI更快(性能下降比例更低)
同样的性能下降比例下ATI效果更好 。#
1可以成立
2估计太难成立了...
当然6xaa vs 4xaa的话....
但是貌似优势没有这么大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6-13 03:52:00
原帖由 ayanamei 于 2006-6-13 03:44 发表

这个是效率,也就是AA性能方面
采样点方面ATi也是花足精力的
我比较了R520跟NV43,G70的AA画面
在我的17寸CRT上,看不出区别
伽玛修正的话,Quadro也早就支持了,但不知道NV为什么一直不在桌面开放这个功能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