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空间和速度的问题向来都是计算机的矛盾,速度越快的存储介质成本越高,按照现在普通PC的体系来说,速度上CPU寄存器>L1 Cache>L2 Cache>L3 Cache(如果有)>内存>硬盘>光盘/磁带,成本亦然。
对于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微软采用的是把常用的数据加载到内存中的做法,这样带来的好处是下次使用有关的数据的时候不需要从硬盘加载。缺点是这些暂时不用的数据占用了大量的内存空间,如果需要使用新的应用,而内存又不够的时候,需要先把内存清空。其实对于大部分计算机用户来说,常用的应用并不会太多,所以Windows系列一直都是采用这种内存操作方式,不同的产品只是使用了更有效率的算法而已(这里的算法是指如何判断哪些数据是常用的数据的算法),但原理上来说都是一样的。
所以只要还有可用内存,不需要考虑清空缓存的问题,内存买了就是用的,否则的话2个G的内存,90%的时间只使用了300M,那干嘛要买2G内存呢?理论上来说,保持80%的内存使用率才是使系统最高效运行的使用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