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获奖统计中]看捷波P43D3D主板评测,提建议,抢楼层,送礼品![统计结束已公布]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2 23:17:12
我们都知道,捷波的蓝光系列是比其旗下著名的悍马主板定位略低的系列,是以高性价比和亲民的形象出现的。一直以来,蓝光主板均以最成熟的解决方案为入门用户提供功能和性能都相当不错的最具有性价比产品。
      蓝光P43D3D也不例外,虽然与DDR2版本的型号相比,在内存供电位置等十多方面进行改进,但大致上还沿用前蓝光系列的传统布局,其中以CPU供电最为明显。对于一款主打入门级的产品来说,我个人认为两代蓝光P43的每一个设置,每一个配件的应用都恰如其分,毕竟价格摆在那里,只是目前DDR3板型的刚上市,才会令人感到价格稍高,但499也正是目前DDR3 P43的大致起步价。从某种角度看,沿用成熟的原有设计是保持高性价比的法宝。

      当然作为一款纯DDR3内存的主板,蓝光P43D3D确实有一些地方有加强的余地。
      首当其冲的则是超频能力上,由于52硬件直接使用了E8500来测评,且并未展示BIOS的细节,故我认为P43D3D在下面的地方做一些加强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 加强BIOS的细节:我们都知道BIOS乃是一款主板的灵魂,蓝光P43的DDR2型号在面对OEM的CPU加强电容版本的其他厂商的相关型号(两者在其他布局细节上基本一致)反而在超频能力上占上风很大程度正是得益于BIOS。对于纯DDR3的P43来说,有些细微的地方更需要注意一下。比如说CPU外频与内存频率的比值的调节范围。在某些混合内存的P43我们曾发现在这个比例上他们最高只能达到1:4,故在使用外频为200MHz的E5系列处理器的时候,DDR3内存最高只能达到800MHz,不能发挥出DDR3内存高频率的特性,相比DDR2内存未有明显提升。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超频来获得完全发挥出DDR3 1066乃至1333内存的性能。假设我们将外频设定为333MHz,令内存频率就可以达到333MHz×4=1333MHz,我们就必须适当提升电压,并降低倍频,令E5系列跑333MHz×12=4GHz的频率下。当然蓝光P43有这样的能力,只是并不是受限于CPU的体制,个人的技术等因素,未必能颗颗E5系都能达到4G,而买499主板的用户很大部分的朋友恰恰正在使用E5系。这只是一个例子,总而言之P43D3D有必要在BIOS深化,令到DDR3内存的性能能更好的发挥。
      二 加强CPU供电:这里又有三种办法,补全电容,增加供电相数以及每相供电增加MOS管。从技术上来说,补全电容最容易实现,比较在DDR2的相关型号(自有蓝光跟OEM型号)有过实例,直接补出即可,但从蓝光P/G4X的这套成熟的方案来看,也许YY的成分更多,当然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好处。增加供电相数降低损耗,分散发热,提高输出容量,无疑的能提高超频的极限能力。但过份的增加相数又会陷入豪华堆料的情况,与蓝光定位不符。故我更倾向第三种办法,每相供电增加MOS管,采用1进2出设计,这样供电部分可以承受更大的电流,对处理器超频也能起到一定帮助。不过仔细观察P43D3D的具体板型与布局,后两种办法均要对主板布局进行修改,当然对CPU供电进行全新布局也令到加入MOS散热片成为现实(加入热管也许对于P43D3D来说成本较高,采用散热片则能控制成本之余又取悦消费者)。实际上目前499的DDR3 P43产品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四路供电的基本是单路双MOS,而三路的产品则采用1进2出方案,所以考虑到具体定位预算等因素,我个人的倾向是在考虑改用更高的芯片组然后再来进行大改。
      三 更换P45芯片组:我查看过捷波的产品线,蓝光P45 DDR3版尚未有出现。不妨考虑推出一款P45的相关产品,从超频角度上看,P45比P43更佳。而P45能进行双8X PCI-E的双卡交火能力远比北桥没有拆分带宽的能力的P43更能讨好部分消费者。这里简单分析一下目前Q9550跟I5的价格基本持平,而假设新版P45的价格为599,两者均使用DDR3内存的话,则两者的差价有200多(蓝光P55的上市价我估计为799),差不多正好是一条2G ddr3内存的价格,再者Q9550以下不乏大批的775产品,在I5大规模上市的阶段,还是有较强的生命力。沿用P43D3D也好,采用新的设计方案也罢,结合能完美发挥DDR3内存的BIOS,打造一款类复刻版的最强蓝光P45也是不错的主意。
       不妨考虑加入易超频之类的功能,首先作为一款基础用主板,P43D3D拥有板载DIY按钮,后置CCMOS(Clear CMOS)按钮是值得称赞的,而G.P.I节能技术的引入则增加了卖点。目前华硕微星等厂商正主导引发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超频时代,对于本来就有很强的超频性能的捷波主板来说,可以考虑在适当时候推出一些类似的东西,毕竟这一块一旦成军,受益的将是整条产品线,而不单单是P43D3D,也不单单是蓝光系列。
      五 热管 全固态与2盎司:需要说明的是这三者对主板的超频性不是决定性的,但这三者在主板超频时的耐用性有很大的作用。而对于定位低端的蓝光来说,适当时候再考虑引入这三个东西也许更理智一点。不过将南北桥散热片更换为更厚实的产品反而较为容易实现,而捷波旗下的其他型号也有类似的散热片,硕大实用有档次。别看测评中P43D3D的温度不高,这乃是一般应用的基本情况,在极限超频以及高负荷的状态下,4系主板温度还是稍许有点高的。

      此外,P43D3D也可以在细节上有更多的人性化
      一 第一点是由DDR2的相关型号的网卡问题所想到的,我们都知道更新驱动版本后可解决部分网友所出现的蓝光P43在使用中会间歇性丢失的问题。实际中即使是微星华硕等一线厂也会有这种需要更新驱动BIOS才能完美使用的情况,这些情况往往是产品上市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且开始有相关的解决办法。在产品网页及时发布相关的驱动是厂商负责任的表现。捷波也在蓝光P43的下载区提供新的网卡驱动。我想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当然由于产品的上市等因素,我们不可能更换原有已经压好盘的驱动光盘,这样不环保也不合算,但我们可以在后出厂的产品提供一张小卡片,上面用类似“XX出没请注意”的字眼,提供发生一些典型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带有相关资料的下载网页。
      二 从P43D3D的潜在用户的角度出发,不妨考虑蓝光AMD系列最新芯片组的做法,加入OP采用二阶巴特沃斯滤波器和4倍同相放大器,加强100Hz音频以下的低音效果的3D Audio技术,这样一来能提升低端音频设备的实际效果,意义非凡。我个人看好捷波的这个独家技术,对于入门级消费者来说,这个技术非常实用。
      三 我粗粗看了一下网友对P43D3D的评价,大多对USB接口太少以及没有IDE口颇有微言,事实上这两个问题并不是捷波才有的,特别是USB的问题,比如我使用的微星P45背板也只有4个USB接口,我刚好购买了一个前置4USB接口的机箱,顺利摆脱了这个困扰。至于IDE的问题,我是使用一种Sata-IDE双向转接卡解决的。这种转接卡在Intel刚刚取消IDE的时候,很多型号的主板均自带。在不改动主板的情况下,捷波不妨考虑下在附件中配置这种双向转接卡和USB扩展挡板。比如推行促销,把这两件作为赠品随机附赠。
      四 如果没有记错DDR2板型的P43是预留WiFi接口的,但在P43D3D上没有留意到,也许捷波方面对这些功能不再倚重,但出现一批带无线,蓝牙的型号相信能捕获一些消费者的心。同理省去4X PCI-E插槽,精心打造一款功控主板也能抢占一定的市场,也许在国内某些厂商在这个市场有一定的优势,但目前的态势并不是专业的情景才需要用到,一些用户往往受限于实际情况只能走传统的DIY市场获得相关的配置,而且凭借P43D3D的芯片组与价格优势,远比同价位的同类相关产品更能配合新一代45NM CPU的发挥。
      五 其他方面则是一些细节上的地方,比如内存插槽接口跟主力显卡插槽接口是否过于紧密,对于一些大型显卡的使用是否会出现兼容性问题等等。至于热点的双BIOS,Sata接口位置,采用DDR2+DDR3混合插槽等热点问题。我所持的观点是双BIOS应该根据预算适当的时候才引入(或者在后继P55等芯片组引入更有意义);Sata口的位置则是适当,再往上移的话会跟主力显卡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使用大型散热器的时候,考虑到双卡的问题,不妨考虑部分接口在主板边缘横向输出,当然我同意几个接口间最好间隔大一点以方便插拔;至于混合内存,虽然目前内存飙升,但通过这几年的使用经验来看,大可不必。

      其实捷波主板不仅悍马,蓝光系列做到好,一些普通系列的型号也相当不错。我个人感觉目前399的两款DDR3内存的G4X系列就不错,如果采用P43D3D的一些成熟方案,打造全线的纯DDR3 G41-G45系列(包括ATX以及M-ATX)也是很好的,甚至改良出M-ATX P4X我想会令到迷你主机爱好者为之疯狂。当然就目前LGA1156来势汹汹,LGA775准备告别的形势来看,不如我们将更多期待留到下一代蓝光系列。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