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rto公司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提供持续可用性及灾难恢复软件解决方案,尤其适用于虚拟化基础架构和云。而今天任何规模的企业都正在虚拟化的IT基础架构和云中部署应用程序。虚拟化基础架构具有灵活、敏捷和移动性的优势,可抵御灾难并保持业务连续性,且能够快速从灾难中恢复。公司与中信国际电讯CPC建立的伙伴合作关系,也旨在为大中华区的客户提供云端灾难恢复服务。
过去一年,Zerto公司在亚太及日本市场的销售业绩实现了300%的增长,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市场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近日,Zerto 公司总裁Paul Zeiter先生,亚太及日本区总监Andrew Martin先生,Zerto中国区总经理张粤源先生接受了媒体采访,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次访谈的内容吧。
Paul Zeiter
Paul Zeiter以及Andrew Martin
Paul Zeiter:各位下午好,我是Paul Zeiter。我是Zerto公司总裁,我在2012年1月份加入Zerto,平时办工在波士顿美国。
Andrew Martin:我是Andrew Martin,我是负责亚太地区以及日本地区的。我其实是在吉隆坡工作,我们是负责亚太和日本地区,中国是其中非常大的一块业务之一。
记者:我想问一下公司的业务情况,主要是业务的发展历程,我之前了解到其实之前有一家公司是卖给EMC了,包括产品的优势。我看到好像是跟存储、复制技术有关,在做虚拟化这一块,可否对产品这个特点请讲一下。
Paul Zeiter:我们Zerto公司成立于2010年,当时成立的目的主要是解决IT公司的问题,比如说出现一些信息丢失这些容灾,还有些公司自己有一些APP,可能在公司内部需要解决IT发展的问题。设计的时候我们也有一些产品和VM有关,我们是针对虚拟环境来设计的,而且对于那些公司拥有很高比例APP的公司我们也是针对他们提供了产品,而且我们也是不断的在扩张,提供了围绕微软Hyper V等扩展技术,目标就是与hypervisor无关,与存储无关,与应用无关。
今天的世界不管你是在哪个行业,包括医疗、金融、石油、天然气、零售、技术、制造业,不管是哪个行业的数字以及APP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宕机的时间或者说系统崩溃的时间,对于企业来说是零容忍的。你有多快能够容灾,或者说你有多快的时间如果丢失了一些数据能够快速的恢复,那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说,我们现在看到当今的世界对于容灾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公司来说如果宕机的时间非常长是不可容忍的。所以我们就针对企业遇到的需求,我们就创造了在几秒钟之内就会发现数据丢失快速恢复,几分钟之内就能帮他找回这个数据,而且要有一个快速容灾服务的速度、响应速度,尽量减少企业丢失数据的数量以及可能性。
我们今天的这个世界已经有非常多的灾难了,自然灾害已经很多我就不提了,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自然灾难在世界当中。同时我们的虚拟世界当中还有像病毒,还有不同类别人为的错误导致数据丢失等等。对于这些APP的公司来说,我们要保护这些客户能够尽量少的丢失这些数据。
Zerto公司在这个市场当中为不同的客户提供这个技术,容灾能力是非常好的,而且它不是说非常复杂的,储存起来是非常简单的而且不会破坏掉之前的系统,测试的时候也比较容易,我们提供的这些解决方案可以让客户先测试一下,看看这个解决方案对他们来说是不是起到保护作用。保护并不是说发生了灾难之后才开始补救,而是说在灾难之前我们会有二次的数据中心会为客户提供这些保护措施。我们为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非常强大,不管客户用的是私有云还是其他的技术,我们对客户的保护都是强有力的。不管他使用服务的公有云还是私有云,我们的解决方案比较灵活,可以让客户不管是在哪里做业务还是说APP需要在哪里运营,我们都是可以保护他们。那您需要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以吗?还需要什么吗?
记者:我想了解一下备份容灾这个市场国内和国外差别很大,大概两三年前的时候之前国内出现IT故障事故大部分是人为或者是内部管理的问题,欧美这一基本上造成的事故都是因为黑客攻击包括病毒,两个形成故障的差异化还是蛮大的。我不知道Zerto对国内外备份容灾的需求,或者发生故障有没有相对的对比?
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知道备份容灾这个市场在国内基本上是被EMC、Symantec、IBM这三家基本上是垄断的,但是这几年国产软件规模有所扩大,所以我想先了解一下Zerto在整个国际市场下,因为刚刚初创起来有三年历史,目前的规模有一个数据比重吗?我能了解一下整体的规模吗?
Paul Zeiter:关于第一个问题,不同的原因导致的灾难问题。其实在美国我们也是发现人为的错误并不少,也是排在比较前列的,所以说设计的时候就要让IT的技术非常有韧性的,就是能够恢复起来比较快的。针对人为的错误我们有一个概念,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网络日志,我们会把这些数据放在另外一个地方,然后我们会把它进行复制,从而能够保证说万一出现了人为的错误我们可以恢复它。比如说有人把整个E-mail的邮箱全部删除了,我们有一个日志文件恢复进行重置,这样的话让解决方案比较灵活,针对人为的错误我们就可以进行非常方便的解决了。
关于市场份额的问题有一些难回答,确实你刚刚也是提到我们在市场上有一些竞争对手,包括IBM、Symantec等等,他们更多关注在软件容灾解决方案上,我们成立至今有五年了,每年都是以10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而且自从我们发售自己的产品,已经连续五年每年都是翻倍的业绩,所以我们的市场份额是以非常健康的速度在增长的。
Andrew Martin:我想补充一下您问的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您这个问题很好,就是关于出现了灾难之后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的。我们也是对此非常的关注,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关于不同的地区出现灾难之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们自己也调查比较了一下。我们现在对于亚洲各个国家都进行了这些调查,同时也是比较了一下什么原因,目前手头没有中国的数字,但是我等一下可以发给大家的,回去找一下。我们发现总的来说在亚洲地区自然灾难仍然是排名第一位的,第二位是硬件的问题,中国的数字等一下会发给大家。关于解决方案方面,们的目标还是要解决问题,所以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有解决方案的,而且我们会让客户先告诉我们哪一种出现灾难的原因是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我们会对症下药的找到解决方案。
记者:我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现在中国所有大数据都集中在贵阳,我当时参加的时候他们说是因为贵阳的山比较多,很多大数据都会把备用数据库放在山里面进行一个紧急的数据添加。其次据我所知现在数据中心有很多种形式包括集装箱式的、模块式的,其实都侧面拥有一些容灾、备灾的特性在,你们的产品如何跟中国容灾、备灾市场的方案做一个强有力的对比或者说核心优势在哪里?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记得去年中国有成立过一个容灾备灾联盟,这个联盟中给到一个很大的信息是说因为数据中心有很多的核心数据比如说运营商、银行数据是非常核心的,政府数据都是很敏感的,中国的政府希望让中国的企业进行数据的管理,这牵扯到中国的国情问题。基于这样一个情况,你们是怎么看的?
Paul Zeiter:第一个问题,其实我们也是知道有很多备份的数据库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之前也是讲到我们的容灾服务主要是针对几秒钟之内这个企业能够承受自己能够丢多少数据,还有多少时间能够恢复这些数据,而只是靠信息的备份中心来说它们确实是存在但只是储存一些档案,但是在容灾系统当中这些数据可能要保存几年以上,万一出现问题能够快速的恢复所有的数据。我们公司你刚刚问到的产品优势,其中最好的解决方案,即使是最好的备份中心来说他们可能只能恢复15分钟到24小时的这些数据,但是之前的那些数据可能就很难恢复了。如果要恢复这些数据的话,其实备份中心可能花的时间是非常长的,而一些公司是无法负担你要很久的时间才能够恢复这些数据,他们要求的是非常快速的能够恢复这些数据才能应对这些灾难的发生。
刚刚还提到我们这些数据胞吞在非常安全的山里面,我也可以理解这种想法的初衷。但是技术的美是在于我们的这些解决方案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数据的恢复,或者是一些容灾措施的提供。确实在山里或者是在一些非常安全的地方放这些数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我们公司的角度我们可以提供的解决方案是非常长距离的我们可以在很远的地方进行数据恢复,而且可以非常快速的帮助这些客户来解决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中国政府不太喜欢国外的公司来负责进行信息丢失的容灾。我们当然也是需要确定数据是安全的,我们提供这些像软件的解决方案等等,两个数据库之间需要进行信息的拷贝、需要进行信息的数据,我们只是帮助他们来进行这些信息的传递,但是我们是不会拥有这些数据的而且我们不会去拷贝这些数据的内容,我们只是提供解决方案。我们这些信息仍然是安全的我们这边是拿不到的,这些信息在哪里?仍然是在拥有信息的实体当中,不管是你刚才提到的中国政府还是银行等等。我们在美国的话也有很多的客户,你看一下我们客户的这些背景的话也是可以看到说我们既有来自银行的也有像美国的医院医疗系统的,在美国医疗系统对于这些数据的保护方面是有非常严格的合规性的,严格要求要保护病人隐私和信息,我们绝对不能复制任何数据的,所以这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我能追加一个问题吗?我想问一下Andrew关于亚太地区目前已经有过的,你们做过的容灾案例。这个案例可以不提客户的名字,但是能够简单运行结构、步骤或者可以涉及一些技术的东西,我想知道一下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就是怎么样帮他的客户解决一些问题,如果说客户数据受冲击之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更快给到客户一个解决方案。
Andrew Martin:我想补充一下你刚才问Paul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现在其实在中国也有几个数据中心正在找我们公司谈判容灾方面的一些能力,其实他们是在解决这些方案方面确实是有一些能力的,但是他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更加类似于我们刚刚讲到的中国的备份,现在中国客户需要的是非常快速的容灾服务,就是说快速数据的恢复。要想拥有这样快速的恢复能力,能够达到他们要求的话,真的是需要新的技术。而这个技术是Zerto才能做的,所以现在是有几家公司是中国的数据中心正在找我们谈这件事情。
能不能确认一下,您刚刚再追加的这个问题,您想知道的是哪一种类型的例子?
记者:就是简单的一些步骤。如果遇到一个例子,如果说一个数据丢失了之后多快能够得到数据,用户从数据丢失到重新拿到数据整个过程大概多久?
Andrew Martin:关于举例,我们可能没有具体技术的步骤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但是我们有一个PPT的是关于整个技术一步一步是怎么走的,等一下会给大家看。首先举一个例子,我们在亚洲有一个大的客户他是一个大的金融公司,他是使用我们技术的。他是说必须要进行大规模容灾测试,这是法规要求必须要做的,所以他们经常需要做这个。他们选择使用这些传统的技术,同时跟我们的技术在对比,比如说有几千台虚拟机一部分是由我们来保护的,比如说3000台包括所有的应用比如说APP技术是需要我们来保护的,他们进行容灾测试的时候分两拨,一拨500台是给我们在测试,另外500台是用的传统的技术。给我们测试的500台是只有两个人在管,测试的时候是用我们的技术,最后结果就是说非常成功的完成了,而且这500台机器全部都测试完毕只花了40分钟。用传统的技术来测试的话,花了两周的时间而且根本没有完成,就是没有完全的把这500台全部都过一遍,具体的步骤我们等一下会有PPT给大家看,先给大家一个数字有一个概念。
记者:我有两个问题想问。刚才有提到做了一些案例的分享,包括对Zerto产品做了一些介绍。我想问的是,这个产品针对容灾的备份方式上是不是有针对性?比如说传统的IT、金融、医疗备份方式上是不是会有特殊的不同性?或者说都使用的是一套技术,这是第一个问题。还有就是主要在国内想通过哪些渠道和方式来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用户来选择?刚才也提到支持私有云和公有云,私有云更多是小型企业,对这些小型企业是不是会有一些针对解决方案?谢谢。
Paul Zeiter:技术为什么这么美?是因为技术用在不同的场景下,或者不同的行业当中都是可以的,而且主要我们现在关注的容灾解决方案就是说丢失的数据有多少,恢复的时候也会找回来多少,还有就是时间是多少。我们比如说用了虚拟机这种方法,其实在任何的行业或者是任何应用当中都是可以的,是一套技术。当然了,对于不同的行业可能容灾的解决方案使用的时候速度会不一样,但是同一种技术会用到不同的行业当中。
我们在国市场有一些渠道还有合作伙伴来推广自己的,我们是不会直接跟客户进行游说的。我们有自己销售团队也有销售前工程师团队,他们是代表Zerto公司来跟客户讲解我们的解决方案,我们的渠道以及合伙人会有一些比如说现在推出了云提供商,是基于云Zerto的解决方案。针对大客户和小客户,就是刚刚讲到最后的这一部分,针对中小企业有没有什么目标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我们对于小企业来说,对他们来说这个APP或者是业务对他们来说影响非常大,但是规模比较小不会购买非常多的数据中心,或者说不想买超过两个以上。对他们来说我们的技术是非常好的机会,我们可以让他们使用我们的云服务解决方案,他们就不需要负担,买更多的数据中心保护自己的数据了,同时还可以享受到我们的技术给他们带来的优势。
Andrew Martin:再补充一下。我们和中国的合作伙伴有很多合作,我们的合作伙伴他们其实是非常专注于不同的领域,比如说像金融、银行、医疗等等。他们其实已经把我们的技术嵌入到他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当中了,所以我们的技术是可以覆盖任何所有的应用当中,这也是我们的策略之一。我们已经可以覆盖像金融、医院、银行和各种机构等等,因为我们有非常好的合作伙伴以及正确的合作伙伴,得益于他们我母才能够在中国发展得非常快。
记者:我有两个问题。都知道Zerto其实是外企,目前在国内包括近五年营业增长率其实是翻倍的,呈现100%的增长率。目前的话,在这中间新用户数增长率以及在中国的亚太地区目标是不是有一些要求?我们其实在技术、战略上面跟很多的云计算服务商有一些深入合作的,可能涉及到一些产品的优化、交流、开发或者是一些市场性的开拓,针对于中国地区大陆而言我们有很多区域,比如说华南、华东、华北、华中,前期应该是上个月底公司在北京其实是有参加一场为期三天的大会,目前针对国内这几个区域是不是有一些重点区域划分?
第二个问题,我们的差别其实一个产品可以应用于多个行业而且全行业都会涉及到其中的全行业的解决方案。刚刚也谈到两个案例,像金融和医疗的,能否再多提出两个行业案例作为补充?在国内还有很多同类型的友商,他们在服务上面是具备怎样的优势的?
Paul Zeiter:我们目前客户的数量全球有3500个客户,这当中当然包括那些大的耳熟能详巨头的名字,其中还包括一些中小企业公司。我们是从美国开始起家的然后扩展到了欧洲、亚太地区以及日本,现在我们进入中国,我们进入中国已经18个月了现在来说还是非常的新,而且我们也是看到了有非常棒的机会,而且和客户以及合作伙伴是有非常强的吸引力,我们也是非常期待的。像Andrew刚刚介绍了医疗方面我们客户的例子,现在我们跟中国的医院已经是我们的客户了而且还有税务机构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觉得中国的机会是非常大的,我们现在仅仅是在冰山一角只是表面的而已,还需要深挖。我们同时还会不断的继续在这一部分,在中国市场上进行投入,所以我们就是有David团队负责中国的业务,接下来还会在中国市场拓展,接下来让Andrew来讲一下在中国区域一些合作的计划。
Andrew Martin:关于中国市场进行划分或者说有哪些是重点区域,现在我们还处于初级的增长阶段,我们公司目前在中国还太小没有办法做出非常重要的决定,决定说我们关注在哪个区域上。目前只是说在北部或者是南部有自己的团队,我们正在建立关系,在寻找我们的产品最适合哪个区域。我们目前还是计划照这个方法来做,在不同的区域建立团队,这种方法会持续大概12个月。我们得到更多的经验和信息之后,我们再决定说要找核心的区域或者说垂直的结构来进行新的扩展,目前还在储备经验阶段,同时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然后我们才会做出确定的决策。
我们今天为什么在这边呢?是因为我们想来倾听中国合作伙伴的想法,来跟他们学习、了解更多的信息,所以我们才过来。我们今天在这里见面是因为我们还跟八位新的中国合作伙伴在安排进行见面、聊天,我们也希望Paul能够来听一下中国的声音,到底他们的想法是什么,因为这个对我们公司的发展非常重要。你刚刚问的问题是非常好的,但是目前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们当然是非常认真严肃对待你的问题,但是目前还需要积累一些更多的信息,然后才能够决定哪个区域是最重要的。还有您刚刚提到的,上个月底在北京参加了三天论坛的会议,其实我们觉得这样一个活动很好,而且我们在中国还有更多的活动。从中我们了解到了信息或者启示就是,我们跟这些不同的公司或者是组织来了解之后,我们发现他们是非常需要Zerto技术的,而且我们目前从会议当中也是认识了更多的数据中心,他们愿意来跟我们谈考虑要不要进行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记者:我再补充一个问题,目前很多企业都已经在虚拟化IT基础架构包括云中部署应用程序,我想问一下企业虚拟化架构的IT自适应问题您是怎么看待的?
Paul Zeiter:我们现在可以支持像不同的Hypervisor还有虚拟机和微软的技术等等,我们知道中国政府更加关注的是开站还有KVM的这些技术,我们非常重视中国政府支持的这些技术,同时我们还在其他方向在看。比如说公有云方面我们在进行扩展,我们在寻找更多不同的Hypervisor技术的支持。下周将会发布5.0版本的产品,新的版本我们会加入更多的功能以及特点,而且我们也可以支持像微软的云Azure,而且我们的产品是可以满足各种不同APP的需求,不同公司的这些应用的需求。
张粤源:私有云用的技术一般是VMware和Hyper-V,有很多客户又想用公有云又想用私有云,这是混合云,中间的桥梁是通过这个做的,可以实时把数据复制到公有云上,既能把自己的应用拷在自己的数据中心,也能把你的应用拷在公有云上面,比如说AWS。
记者:数据是做Double的吗?
张粤源:对,通过Zerto实时复制到亚马逊或者是微软,数据有问题的时候可以直接在本地数据中心或者是在微软Azure上面恢复。现在还有很多中国的云服务提供商,Zerto也能够在云服务提供商上面把数据从云上转到云服务提供商上面。比如说现在中国电信提供了一个数据中心,我们可以把他的应用复制到中国电信的数据中心,一旦本地的服务中心因为地震或者火灾发生灾难的时候,可以把应用在中国电信的数据中心上面提起来,这是Zerto的价值所在。Zerto不是备份软件是容灾软件,容灾的意义就是说本地有问题的时候我不需要再恢复了,是直接在中心那边把应用提起来,比如说是卖票系统,如果是用备份软件做发生灾难要先倒备份这个时候卖票系统就停了,在恢复数据那一段时刻是没办法卖票的。对Zerto来说是不需要恢复数据,直接在灾备中心把数据提起来,业务中断时间只有几分钟,可能就是说只有几分钟卖不了票。我们的系统适合在银行、保险这些关键性的业务上面。
记者:您刚刚提到的其实Zerto做的是快速恢复,有没有具体有一些量化?比如说RPO和RTO值,因为备份一直提倡这两个标准。
张粤源:这是我们两个最主要的指标,RPO是在秒级,RTO是在分钟级。
记者:这是从云端过来的数据吗?
张粤源:这个云端可以是私有云,在另外一端可以是私有云也可以是公有云。
记者:在国内带宽这边有要求吗?
张粤源:对带宽我们是有要求的,就是根据你的数据量大小。
记者:那你们其实做的东西跟VM这些,他们也是做容灾的,差别在哪?
Andrew Martin:你刚刚提到带宽,我突然想到我们产品有一个很好的优势。我们在复制的时候,如果说这一块里面的数据改变了,那么我们不会把其他地方也进行复制,我们就把这一块进行复制和传输。我们容灾技术的好处就是说,它复制数据的大小是非常小的,所以在低带宽下面传起来也是非常快速的,而不是说像有的技术是需要把这一块截下来,把整个数据都发过来那这个数据就大了。所以在拷贝同步的时候,一开始我们在很小的带宽下面也可以完成数据的传输,即使你的数据总量是非常大的,那我们可以把它改动的那几小块用非常小的传输数据包,几分钟就能传完。而且在带宽比较低的国家,或者是带宽比较小的公司来说这就是非常大的优势了,因为它的数据包可能非常大,但是带宽又低那传起来就很慢,但是像在印尼它的带宽就比中国慢很多,但是我们就成功的帮这些大企业完成了他们非常大量的数据恢复,对于他们的应用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张粤源:我们有两个很成功的案例,一个是从美国把数据直接复制到香港。因为在传统的技术上来说是不可行的,你通过存储来复制要走光纤那是不可行的我们通过网络去走,50M的带宽把5TB的数据从圣地亚哥到香港,RPO值可以做到十几秒钟,就是两边的数据差异只差十几秒。RTO可以做到分钟级,所以我们在这种长距离窄带宽的容灾上面有很大优势的,一般说到容灾比如说从北京到广州都是异地不同城市的。
记者:你说RO跟快照技术肯定是未来的趋势的,但是国内的市场才刚开始。怎么去拓这个市场?
张粤源:对,因为我们着重在虚拟化上面,前面几年都在转虚拟化,物理计算虚拟化。用户把他们越来越多的重要系统放在虚拟化上面,这时候对容灾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可能前几年无所谓上面都是一些测试系统不重要的系统,做做快照就OK了,调半个小时的数据,但是一旦把重要的数据放在虚拟化上面之后容灾的重要性就越来越重要了,那你要求的也会越来越高。
记者:你们跟EMC的产品有对比性吗?我只是了解到国外EMC有一个产品挺火的,应该是存储这一块。
Paul Zeiter:EMC其实有两个基本的产品,一个是SRDF它用在APP上面不能实现自动的执行,跟我们Zerto是不能比的。还有一个是RecoverPoint,它有两个版本,不能用在云上只能用在硬件上,这个使用起来不容易,你要比较EMC产品的话跟我们比要把这两个结合起来,而且只能说比较类似不能说跟我们完全相比。我们的解决方案因为是软件的解决方案,所以根据我们客户给我们的反馈,他说我们的产品执行起来更加容易,而且使用起来速度是更快的,而且测试更容易,验证等等都是非常的方便,而且是秒极的速度。我们Zerto的技术现在确实跟不同的储存公司比他们更好,因为现在没有人说单纯来做储存了,大家都是混合的业务,跟EMC来相比的话他们提供的是不同的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技术,我们提供的是一致性解决方案,也就是说我们对所有储存数据和所有APP应用,我们就一个解决方案能够解决所有的,执行起来更加容易,不像其他的会非常复杂。
现在的技术其实相差的也不多,有些是15年、有些是25年的,我们Zerto提供的是基于软件的容灾解决方案,根据客户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真正价值的解决方案。我们不仅仅是寻找虚拟的解决方案,而是真正的要了解这个世界上客户需要什么,为他们来提供更好的反应以及容灾的能力。有的提供的是基于硬件的储存、容灾解决方案,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竞争产品、竞争对手上市了更多的产品,客户可能并不会说他们每出一个就会换一个,客户想要的就是能够真正的一路上能够保护他们的资料,而不是说来一个新的就换一个。我们也是可以让他们在云上运行的这些APP,或者是针对他们所需要的灾难出现之后数据恢复的要求,对他们实施需要的保护一路护航,帮助他们能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这些保护,这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记者:你们刚刚说到过接下来几天会有一个5.0产品的发布是吗?能讲一下你们现在产品研发的现状吗?
Paul Zeiter:关于新版本我们每年有两次大的更新,针对5.0有几个重要的特性提高,首先就是支持Azure,我们刚刚也是介绍了这个概念,就是日志的概念。我们现在把覆盖的时间拉长了,现在可以覆盖30天了,也就是说这一个月里面想要回到哪一个时间点都是可以的,不管是人为的错误还是不小心删除了出现的问题,都可以随时回到30天当中的任何一个时间点去恢复数据。
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一对多的概念,我们现在在虚拟机的保护上面就有一个拷贝的文件,可以针对多种需要都可以使用,比如说在本地我们有一个数据中心在远程我们也有管理的中心,你可能需要恢复的时候不想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恢复,那你本地就可以完成。一套数据就可以来满足你的多种需求,而且对于四级的数据中心或者是你的应用APP是在公有云上,而且一对多的迥能实现了。还有一点就是应用的手机APP,现在产品在手机上装一个APP就能让你很容易的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来监测数据应用环境等等,虽然说只是只读的不能修改,但是我们还在不断的扩展还在增加这么多的功能和特性,你可以想象一下有了这个手机APP之后可以在度假在海滩上,想看看你的数据安不安全就可以用手机随时上APP就可以观察一下。对于像研发方面,我们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很多,而且我们将会继续在上面大力投入,我们是一个创新的公司,我们对于我们的目标也是有愿景的。当然可能有些计划不能公开来讨论,但是至少说在提供软件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还有保护APP应用,还有像私有云和公有云的使用,还有针对一些混合云未来也会有更多的解决方案,我们会继续在研发方面加大投入,把我们的技术继续带到下一个更高的水平。
最后感谢Zerto公司高层领导接受我们的采访!
发表评论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