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的普及是大势所趋,除了在家用和服务器领域,NAS领域也随着SSD价格逐渐下降,容量逐年攀升而开始普及。一直以来,希捷酷狼系列就是NAS硬盘的首选,而在希捷发力拓展SSD产品线后,酷狼系列也推出了NAS专用SSD——IronWolf 110。
外观
希捷酷狼110是典型的2.5寸SATA SSD,但与目前普遍的家用产品不同的是,它采用了更为坚固的全金属外壳,在手中能够掂量出分量比较扎实。
我们共拿到两块酷狼110,都是最小容量240GB的型号。这一规格下,耐用性为438 TBW,平均故障间隔时间2000000小时。酷狼110最高容量为3.84TB,还有480GB、960GB、1.92TB等容量。
除了常规的SATA接口和供电接口外,酷狼110还专门配备了APH接口,用于硬盘数据修改、清零等特殊操作,这也是作为NAS硬盘的独有设计。
拆解
酷狼110除了外壳更厚重外,结构设计也更加便于拆卸。只需拧下金属原色背板四角的4颗内六角螺丝后就能将其取下。
打开背板,可以看到主控和缓存芯片上都直接上了散热硅脂,保证工作状况稳定。厚实的金属外壳设计除了保证硬件安全,还能够起良好的散热介质作用。
再拆下接口区域两角和PCB板中中心的螺丝,就能取下整个盘芯。
可以看到,PCB板背面主控与缓存芯片的对应位置也有散热硅脂,与金属外壳贴在一起。
芯片用料
抹掉硅脂就能一窥芯片的庐山真面目了。首先是闪存颗粒,采用的是编号为TH58TFG9V23BA4C颗粒,3D TLC。
缓存颗粒来自于镁光,编号8SJ17D9RDJ。
希捷自家主控,编号ST2264000AB。
NAS工作环境测试
作为NAS专用SSD,酷狼110自然要在NAS上进行性能测试。这一次我们选择了群晖DS918+这款产品进行搭配。群晖DS918+是一款专为中小型企业和IT爱好者设计的产品,配备Intel Celeron J3455 4核CPU@1.5-2.3GHz;4GB DDR3L内存,最高可拓展至8GB;4+2盘位设计,4*SATA+2*M.2 NVMe,双 1GbE LAN 端口。
安装两块240GB的酷狼110后,通过iSCSI添加盘符,以此来进行硬盘的跑分测试。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只进行了单千兆网口的连接,硬盘的顺序读写速度将会被限制在100MB/s左右。
CrystalDiskMark测试
CrystalDiskMark测试结果接近日常使用中的极限值,包含了顺序读写和4K读写速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CrystalDiskMark测得希捷酷狼110的连续读写速度分别为118.1 MB/s和111.6 MB/s,但从4K速度上来看,其速度远超于传统的机械硬盘,对于日常的小文件读写来说更有优势。
AS SSD Benchmark测试
相较CrystalDiskMark,AS SSD Benchmark的测试结果更接近于日常实际使用的均值,具有相当的参考意义。
AS SSD Benchmark测得希捷酷狼110的连续读写速度分别为111.03 MB/s和98.51 MB/s,4K表现依旧亮眼。
ATTO DiskBenchmark
ATTO DiskBenchmark的测试结果就相当接近于理论极限值了。
在ATTO DiskBenchmark中,测得希捷酷狼110的顺序读写速度最高分别为117.9 MB/s和118.6 MB/s。
文件拷贝实测
我们用一个4.8 GB大小的压缩文件包进行实际的拷贝测试。事实上,这一环节中希捷酷狼110的表现十分惊艳,在拷贝的前半段,其最高速度一度飙升至600+MB/s,但由于带宽限制,最终会稳定在95MB/s左右。
总结
SSD对于NAS来说,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4K性能相较机械硬盘的极大提升。更强的4K性能可以让NAS在原本的数据备份主要任务外,更多地承担起实时文件读写的功能。除此之外,SSD在硬件层面更高的安全性和温度方面的稳定性也是传统机械硬盘所无法比拟的。
作为专用的NAS SSD,希捷酷狼110的表现不错。在SSD成本进一步降低的前景下,更高速、快捷的NAS体验也必将普及。
发表评论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