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如影SC评测:单兵作战适用的便携微单相机云台

大疆如影SC评测:单兵作战适用的便携微单相机云台

Salunce / 2019-08-06 10:5182471

如影S很好,但我更在意轻便的相机云台

大疆的如影S是一个十分优秀的相机云台,坚固耐用的材质,优秀的续航表现以及丰富多样的操控功能都是它的亮点,然而只是由于它的重量原因,让我并不能爱上这款云台。它的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它适用于臂力强劲的用户或小型拍摄团队,但作为非习武之人的我来说,它并不属于我。

单反相机同样面临着这个局面,本身由于反光板结构的原因,所以体型厚重,而微单去除了反光板结构,实现了满足同样画质的同时,机身做到了更加轻便。因此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大众消费者的喜爱,而且在视频的拍摄性能方面,微单比起单反有着诸多的优势。因而大疆终于也为更加轻便的微单打造了一款如影SC的相机云台。

20190730-DSC02889-1.jpg

同样的包装,同样的操控界面

与如影S一样,如影SC依然是硬泡沫箱材料包装,在包装设计上,大疆从来都没让用户失望过,内部包含有云台的主干部分、电池手柄、三脚支架,配重块和一些数据线等各种配件。

20190730-DSC02880-1.jpg

20190730-DSC02907-1.jpg

同时,如影SC还新增了手机夹和跟焦轮的相关配件,手机夹既可以通过热靴接口安装在相机顶部的热靴上,也可以通过螺纹接口接在云台侧翼,这两种安装方式各有用途,在后续的功能介绍中会详细讲述。

20190730-DSC02909-1.jpg

如影SC整个相机云台的外观基本也都沿袭了如影S的设计风格,手柄电池与云台主机相连接即可使用,手柄底部支持安装三脚支架。按键布局也同样按部就班,云台主体的正面集成了正面摇杆,模式按钮,录制按钮和用户模式指示灯,左侧为跟焦轮,右侧则是云台的开关按钮,背面是Type – C充电接口和扳机键,之前用过如影S的用户可以非常快速上手使用如影SC,电池手柄开关同样在手柄的底部,如影SC和如影S二者的按键操控使用基本没有任何区别。

20190730-DSC02884-1.jpg

20190730-DSC02885-1.jpg

20190730-DSC02886-1.jpg

接口的细微调整

当然整体上区别不明显,但细微之处还是有着不小的变化,整个如影SC连接相机部分的接口都统一集成在了轴体上的Type-C接口,不过这也就意味着一系列微单相机都能通过有线连接云台的方式进行操控了,不像上次评测如影S时我的索尼相机还需要通过红外接口才能实现对相机的操控,在操控相机方便要更加稳定也更加方便了。小编我依然还是使用索尼的相机,α7三代相机的用户需要注意的是有线连接的快门接口为micro-USB接口,而非Type – C接口,使用延时摄影或全景照片的功能时连接相机的Type – C接口是完全不起作用的。

20190730-DSC02899-1.jpg

调平方面的优化

对于我来说,让我失去使用相机云台的动力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产品不够便携,二是调平过程繁琐,只有在这两方面都能解决好,我才更有动力随身带上相机云台出门,那么如影SC是否令我满意呢?

其实目前各家相机云台厂商都在调平过程的环节上不断优化,使调平的过程变得更为方便,大疆如影SC也在调平方面进行了创新,首先在三个轴体之间三个轴体都加入了锁扣设计,在首次调平完成之后可以直接用锁扣锁住轴体部分,当轴体转到锁扣的位置时会听到十分清脆的提示声完成轴体锁定,这样在走动的过程中不会再担心云台四处摇晃了。

20190730-DSC02890-1.jpg

20190730-DSC02897-1.jpg

在快装版的刻度标左侧带有一个旋钮锁扣,完成初次调平之后只需锁紧锁扣,在下次使用同样的镜头时就能直接装上快装版,无需再次进行调平,这也是一个非常贴心的设计。不过有利有弊,如果你是经常需要更换镜头的话,那么旋钮锁扣对你的帮助就不是很大。但如果你是只用一机一镜拍摄的用户,这个快装版上的锁扣让你花在调平上的时间就大大的减少了,真的就是一次调平之后就再也不用做后续的调平操作了。

20190730-DSC02915-1.jpg

不少初次使用相机云台的用户在调平完成后都会心里没底,自己是否正确的做到了相机调平,现在大疆也在Ronin这款App里提供了校验调平的功能。只需要将云台向侧方偏移15度即可开启校验过程。一切正常后就可以开启大片的拍摄之路了。

20190730_IMG_1423-1.jpg

是否安装使用跟焦器的个人建议

不过这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有些体积稍大份量稍重的镜头需要加装配重块进行调平,调平过程会多一个步骤,具体是否需要加装垫高配重块可前往大疆官网进行查看。另外如需进行使用手动模式跟焦的话,跟焦器也是必然要装上的,尤其是对于松下GH5/GH5s这类的没有PDAF或全像素双核对焦的相机来说,相机的自动追焦进行拍摄基本是指望不上的。而对于佳能,索尼,尼康和富士微单相机的用户来说,在单兵作战时,我个人建议选择相机自动追焦进行拍摄。

如影SC是否真的便携

再来看一下这款微单相机云台是否便携,是否真的单手握持拍摄十分轻松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实事求是的说,要看相机和镜头的配置,如果要是索尼的全画幅机身搭配FE24-70mm f/2.8 GM这样的大光圈变焦头,我觉得单手握持的压力同样不小,但如果是索尼α6400搭配FE16-50mm这这类轻便小巧的APS-C套机镜头的话,单手握持拍摄是相当轻松的。而我在评测中使用的是索尼α7 III加上FE16-35mm f/4 ZA这只变焦镜头,重量上来说相对适中,单手握持拍摄一段时间还是能够做到的。虽然握在手上依然有点份量,但比起如影S的厚重,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在使用如影SC时尽量将机身和镜头的配重控制在2千克以下,扛更重的器材还是得要如影S出马才行。

20190731-DSC03964-1.jpg

20190731-DSC_2569-3.jpg

Ronin APP界面优化

Ronin这个 APP在连接如影SC时显示的界面与此前的如影S稍有不同,APP新增了云台的休眠和启动的切换,并且UI设计上也做了一定的调整,加入了不少教学指导内容,并且像360度翻滚拍摄模式可以直接在模式选项中选择,不需要我们再设置三个轴体参数来进行调节了。像全景拍摄,定点延时摄影和轨迹延时摄影等功能都是大疆的传统强项,这些就都不一一赘述了,重点来讲一些如影SC全新的功能。

20190730_IMG_1427-1.jpg

手机夹装在热靴和云台侧翼的利和弊

首先讲讲如影SC全新的智能跟随功能,这个功能需要将手机通过手机夹配件安装在相机顶部的热靴接口,然后通过手机APP上的智能跟随,将选择框圈定拍摄物体后就能让云台牢牢锁住跟随拍摄了,手机上的这项操作有些类似于灵眸Osmo Mobile和Osmo Pocket的智能跟随,可以看做大疆是在灵眸产品上的功能移植到相机云台的尝试。

20190730-DSC02931-1.jpg

20190731-DSC03970-1.jpg

不过大家需要了解到的一点是,机身顶部加装手机夹后整个相机的调平势必要重新作出调整,这对于相机的调平来说并不是十分友好,而且就如影SC的使用情况来看,全跟随模式基本满足了日常拍摄的需求。个人感觉如果安装的相机和镜头本身较轻的话,将手机安置在热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本身安装的相机和镜头份量就偏重的话,还是使用全跟随模式依靠相机的自动追焦更为实在一些。

手机夹除了安装在相机顶部的热靴接口外,在云台的侧翼也同样支持安装使用,在这一区域使用手机就不会存在相机的调平问题了,但也不能使用智能跟随模式了,使用时云台只会不断向上翻滚。装在这一位置可以作为小型监屏使用,在低角度拍摄时尤为使用,当然前提就是使用的相机本身支持wifi图传。如果手上有两个大疆手机夹的话,一部手机放顶部另一部放侧翼也是没有问题的。

20190731-DSC_2594-1.jpg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手机夹装在热靴上也是能作为肩屏查看拍摄画面的,这就意味着什么呢?当你给相机安装上一个超广角镜头并将镜头对准自己,然后枪型麦克风插上也对着自己的方位,这一套vlog设备不就齐全了吗?虽说万恶的索大法除了α6400外就没给过其它微单上翻屏和侧翻屏的功能,但我们依然还是能够想办法加以克服。

20190731-DSC_2553-1.jpg

手机体感功能,最具亮点的黑科技

不过查看图传和智能跟随这两项功能相比手机体感功能来说就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如果你不喜欢通过云台上的摇杆控制转向的话,只需要通过操控手机的转向,如影SC就会实时做出相同的转向,我个人感觉这项功能才是如影SC革命性的变化,但凡我一使用这一功能给朋友展示时,朋友们都惊呼好厉害啊。拍摄时不会运镜怎么办,用手机来教云台怎么做就行了,可以说这是最能上手快速运镜的方案之一了。另外如果你不喜欢这样的体验操控的话,在Ronin APP内还可以使用类似遥控器的方向虚拟按键调节云台的转向变动。

20190730_IMG_1438-1.jpg

当然手机体感这项功能虽然很棒,不过目前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就是目前只支持iOS系统,安卓用户估计需要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的软件更新才能用上这个酷炫的功能了。另外如果你的身边还有一个Osmo Mobile手机稳定器的话,一个人就能玩出双机位的相同运镜奇特效果。或许在未来,大疆的各个系列的影像产品之间还能进一步迸发出全新的联动机制,实现一些以前都不曾想象过的拍摄体验。

视频展示

不得不说,如影SC的出现让我又燃起了拿起相机进行视频创作的动力,只是无奈近日魔都持续高温,只能在不太热的黄昏时分拍摄几段素材供大家分享了。


点击观看视频

尾声

总的来说,其实拿微单和单反来区分如影SC和如影S的定位区分还是有些过于笼统了。这两个云台都可以安装单反和微单相机,它们主要的区别还是在云台自身重量,载重的上限以及云台的接口扩展衍生性上,所以如影S感觉更适合专业的视频创作团队,毕竟他们是不会太过在意便携性问题的,出片的质量和扩展衍生性是他们更加在意的方面,而如影SC的确是一款相对来说较为便携的相机云台,配合微单操控使用效果更加出色,十分合适个人用户进行单兵作战的拍摄,结合手机夹进行vlog拍摄也相当不错,而且喜欢通过手机来操控云台的话,如影SC会更加方便一些。

20190731-DSC_2560-2.jpg

虽然大家都想着要是有一台不需要调平,不需要安装稳定器的相机该有多好,相机和稳定器结合为一体必然是大家追求的终极目标,不过我们都活在当下,现在美好的时光在未来不允许我们重拍一次。用好现有的随身器材,记录下精彩的画面才是正道,就让我们带上相机和稳定器,开启我们全新的摄影旅途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