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 Z模块化思路的优与劣

Moto Z模块化思路的优与劣

晨雾 / 2016-09-18 10:5194667

困境中的联想终于发力了,横空出世的模块化手机MOTO Z就是被联想寄予厚望的新一代旗舰。

其实只要对Moto Z的模块化有一定了解,就知道它的所谓模块化,并不是像变形金刚一样可以自由拆卸组合,手机本身的形状和特性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它的模块化,更准确的理解是:加装了一些特别定制的附加配件。

 

目前,Moto Z主要是加入了JBL音频模块、2220充电模块、背壳模块、10X光变哈苏相机模块、70寸投影模块。看起来,这不就是简单的第三方外围配件吗?答案当然不是这么简单。

所有的这5个外围模块,毫无疑问一定是联想和合作伙伴深度合作的成果,某种程度来说,它们就是专门为Moto Z定制、专属和特别优化的,那么手机和各模块之间的契合度和兼容性也一定是十分出色的。

我们得承认联想的这种创新思路确实是非常好,也比较独到,这等于是找强势的第三方为自己的手机专门定制开发外围模块。对于某项功能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也确实能得到更强大的扩展性能,比如JBL音频模块和哈苏相机模块,能显著提升手机的音质和摄影能力。

但这里面,依然有几个问题不容回避。

一、这种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Moto Z自身的销量和市场影响力。一旦Moto Z销售遇阻,没有预期中那么抢手,那么这些精致的外围模块也很难有持续供货的动力,没有量,就将会面临沉重的成本压力,这种合作模式是否能持续就会成疑。

二、这些模块性能和功能都无可挑剔,但价格并不亲民,只适合中高消费阶层,过于阳春白雪的东西在国内市场很难打开销路,毕竟你不是苹果。

三、除了这5个专属模块,缺乏其他第三方的强力支持,尤其是数量更丰富、价格更实惠的外围模块,那么这条路也恐难以为继。说句难听的,要看Moto Z火不火,只要看看为它定制的贴膜和保护壳够不够多就行了。目前为止,似乎还不理想。现在的联想和Moto,根本不具备苹果这种一呼百应的号召力。

四、与其添加这些外围模块来增强性能,还不如Moto Z自身突出某项或某几项技能,比如你的续航能力、HiFi音质和摄影水准。

老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过分强化这些模块的作用,实际上无形中弱化了Moto Z自身的水准,我们更希望Moto Z可以靠内部属性强化魅力加成,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我们当然是肯定联想的创新思维的,但是对其模块化的发展并不持乐观态度。


发表评论注册|


0.1928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