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旗下知名的顶级笔记本品牌外星人(Alienware)今日陷入了一场风波:他们在墨西哥投放的广告里,将新款外星人17 R4原本 5 万墨西哥比索(约合1.7万元人民币)的售价,标成了679 比索(约合 227 元人民币)这几乎只相当于邮费的价格。
难道是临时工又上线了吗?这自理邮费的“免费商品”,迅速吸引了一部分顾客在戴尔反应过来之前成功下单。然而,戴尔意识到犯下的错误后,表示将取消这些订单并退款。已经下单的顾客当然不买账,他们联合起来向墨西哥联邦消费者保护机构投诉戴尔这样的“欺诈行为”。
该机构目前已同意考虑消费者的投诉,并于17日表示,“戴尔必须向那些在广告被撤回前收到订单确认电邮的消费者发货”,同时要求戴尔“改进其顾客服务机制”。而戴尔公司随后也表示,已意识到所犯错误,正与“有关部门一起”改正。
怎么不是说好的剧本,临时工呢,快出来救场啊!
玩笑归玩笑,商家标错价的事情,在中国也已经见过不是一次两次了。今年9月24日就有某平台将iPhone 7的价格误标成iPhone 6S的价格,而引起消费者关注。该平台起初拒绝向成功购买的消费者发货,但随着多次曝光,最终平台方还是对陈先生表达歉意,恢复订单,并表示会正常发货。
北京的何先生在某平台的“苹果Apple专营店” 以3548元的价格抢购了7台官网报价9888元的苹果MacBook产品,但店家及平台均已“价格标错”为由,拒绝发货,只能给予几十元的购物券作为赔偿。
发货也好,退款也罢,商家对自己犯错的处理办法,是化为口碑还是变成“毒药”,其后果终会以某种形式影响到商家自身。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合同法》中存在“如果合同存在重大误解或明显有失公平,当事一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的规定,有些别有用心的商家似乎开始打起擦边球。有报道称,福州市民半月遇3次“标错价”,其中最为蹊跷的一次是,店主要求买家自行取消订单,但买家前后取消了5次,都被卖家拒绝了,既不发货,又不退款,既有维护店铺声誉的目的,又有以“犯错”为借口,进行低劣营销的嫌疑。
无心之失情有可原,但还是希望相关部门能出台政策界定此类事件,不要让恶意的“失误”成为无良商家的挡箭牌,伤害良心卖家和消费者。
发表评论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