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相机圈是格外热闹,索尼和富士先后都发布了各自的新机,有一点相信不少人都感到意外,5000万像素的全画幅微单索尼α1售价高达47999元,而1亿200万像素的中画幅无反富士GFX100S的价格却只有39800元。我们都深知底大一级压死人的硬道理,而画质更好的中画幅价格比全画幅还便宜却真的不多见,这是否代表全画幅相机被降维打击了呢,以后全画幅相机会被更有性价比的中画幅相机给淘汰吗?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谈谈画幅的问题,画幅更大的相机由于进光量更多,因此在画面纯净度,高感表现和广角焦段上会更有优势,而且同等焦距和光圈下,画幅更大的相机有更好的背景虚化,这些方面在全画幅相机对APS-C和M43画幅相机上尤为明显。无论是想要获取更广的广角视野,还是想要更好的高感表现或高品质的画质,全画幅相机都要力压M43画幅和APS-C相机。
而且从事实来看也确实有案例佐证,现在M43画幅的奥巴卖了相机业务,APS-C画幅的入门相机也日趋萎靡,反倒像是佳能EOS RP和尼康Z5这类机身售价不到1万的入门全画幅开始更受用户的追捧,这么看来,似乎中画幅相机的降价是会对全画幅形成降维打击,更高端的摄影师会投入中画幅的怀抱,但其实事情远没有想象中的这么简单。
中画幅虽种类繁多 但数码类产品总体尺寸偏小
或许还有不少朋友现在对中画幅相机并不十分了解,这里先简单科普一下,全画幅相机的感光元件尺寸为36mm * 24mm,但中画幅有多种规格的尺寸,相对最小的有60mm * 45mm(简称645),再大一些的有60mm * 60mm(简称6*6)和60mm * 70mm(简称6*7)甚至是更大的尺寸,但这些都只是曾经胶片时代笼统的算法,把整个胶片的外侧齿孔区域都算进去了,真正意义上的645感光尺寸是54mm x 40mm,6*6的实际感光尺寸为58mm * 58mm,光就中画幅尺寸的实际大小对比定义的尺寸来说,就已经缩水了不少。
其次是进入数码时代后,真正意义上被数码化的中画幅相机只有最小的645相机,飞思的IQ4和哈苏H6D就是目前数码中画幅的尺寸极限,这类相机的价格一直都居高不下,没有几十万的预算根本就拿不下来。而售价在10万以内的中画幅只有44mm * 33mm(以下简称4433)的相机,尺寸上比起645的实际尺寸还要更小一些,这么一比较你是不是就发觉和36mm * 24mm的全画幅尺寸差别不是很大了呢,4433画幅被看作是645中画幅里的残幅其实更为合适,昨天富士的GFX100S就是这一类中画幅相机。
中画幅镜头有软肋 总体预算配置并不低
当然相比一众全画幅相机,中画幅的GFX100S还是在CMOS尺寸规格上有一些优势,但我们知道一套专业相机拍摄不仅需要机身CMOS的工作,还需要有镜头的参与,而在镜头层面来说中画幅相机就有不小的劣势了,我们就以富士的中画幅镜头为例,超广角方面只有一颗GF23mm f/4(等效焦距18mm)镜头,大于f/2的大光圈镜头也仅有昨天刚发布的GF80mm f/1.7,但再看索尼全画幅相机有更广的FE12-24mm f/4超广角镜头,还有一堆f/1.4的大光圈定焦,索尼的全画幅尺寸稍小但镜头光圈更大,二者一抵消就会发现其实背景虚化差别并不大。
之所以会存在这个奇怪的现象,原因就在于中画幅的镜头需要覆盖更大的CMOS像场,因此镜头设计要比全画幅难度大了许多,成本和用料都比全画幅镜头上了一大台阶,因此全画幅的镜头产品覆盖面更广,能够满足更多摄影师的需求,比如干活好用的大三元变焦镜头无论是佳能尼康还是索尼松下都已经完成了开发部署。但中画幅无论是富士还是哈苏等品牌,都没有完整的一套大三元变焦。因此由于镜头方面的优势。全画幅相机在画质表现上与中画幅相机依旧有一战之力。
不仅如此,中画幅的绝大部分镜头都在1万元以上,看似富士GFX100S中画幅相机的价格降下来了,但镜头方面的预算成本可并没有降下来,而且全画幅相机中还有适马和腾龙等第三方镜头厂商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原生副厂镜头,但在中画幅相机上可并没有这类性价比的副厂镜头。一套富士GFX100S相机搭配GF32-64mm f/4变焦镜头的组合加起来算一下其实就和索尼α1相机搭配适马24-70mm f/2.8的预算价差不了多少。就整套系统来说,其实中画幅系统的价格并没有完全降下来。
连拍不胜任高动态环境 视频规格不顶级
而且,由于中画幅CMOS需要读取的数据量更多,受限于机器读写性能的瓶颈,基本没办法实现超高速连拍,目前中画幅相机能做到每秒5张的连拍性能就已经十分不错了,想要靠中画幅相机拍些高速运动类的题材就难堪大任了。就目前的实际用途来说,中画幅相机更多的应用领域还是在商业棚拍或风光摄影,五轴防抖功能的加入让GFX100S这类中画幅在生活中拍摄静态环境的题材也更加实用,但玩体育或打鸟这类题材的抓拍,中画幅显然目前还不够格。
除了拍照以外,视频功能也已成为专业相机的又一大竞争力,虽说中画幅相机也能提供不错的浅景深效果,但在视频录制的规格上,目前的中画幅相机还远不如一些高端的全画幅相机甚至是APS-C或M43相机好用,想拍4K60P的视频是不存在的,想要视频超采样受限于I/O读写也无法输出高画质的视频内容,即便富士GFX100和GFX100S已支持ProRes RAW视频的外录格式,依然在视频竞争力方面不如全画幅的索尼α1以及松下S1H等相机。
廉价中画幅的出路在哪儿? 能转接兼顾轻便和画质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超广角视野、虚化表现、系统成本还是连拍视频方面,中画幅相机依然还远没有达到能够取代全画幅相机的地步,对于预算较为充足的用户来说,全画幅还是更为优先的选择。那么现在这个不到4万元的富士GFX100S适用于哪些用户群呢?
可能有些朋友有所不知,有些佳能单反EF卡口的全画幅镜头本身像场设计的冗余量足够多,因此这些镜头其实是能够通过转接环转接在富士的中画幅GFX100S上,加上由于富士GFX中画幅机身是4433的尺寸,所以拍摄时周围的黑圈并不明显。而且由于一些镜头本身就是全画幅的大光圈定焦,比如佳能EF85mm f/1.2L和适马40mm f/1.4 Art等镜头通过中画幅相机拍摄后能够获得更好的虚化表现,这也就带来了中画幅相机虚化超频的新玩法,而且佳能有一颗售价不到1000元的EF40mm f/2.8饼干定焦镜头也能够覆盖4433像场,所以对于佳能单反用户来说,转接富士GFX100S中画幅进行拍摄是个相当经济的购机选择。
另外还是需要指出的是,这颗一亿像素的中画幅CMOS是目前消费级相机市场中第一梯队的产品,可以说它的出现干掉了许多老款的中画幅数码后背,而且16bit的RAW格式比起全画幅相机的14bit RAW来说后期空间上也要高上不少。加上900g机身重量的轻便中画幅相机凤毛麟角,而且在同价位段GFX100S在画质细节方面没有竞争对手,对于追求细节和画质且预算充足的话,拿下富士GFX100S还是相当划算的。
总结
全画幅相机的真正优势是相机与镜头搭配的系统完整性,以及连拍和视频等方面的全面性,而中画幅相机目前还只是在画质上有着无可撼动的优势,但在影像系统的完整度上有所欠缺,一些题材的拍摄也并不是它的拿手项目,机身价格降低并不意味着降维打击。所以这次索尼推出的全画幅α1和富士发布的中画幅GFX100S依然还是错位竞争,α1主打的是全面兼容性,而GFX100S更加突出的是画质。想要一台什么环境下都能胜任的相机就选α1,而痴迷画质和细节的话,GFX100S是你不二之选。
发表评论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