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传统印象里,巴黎亦或是法国的形象素来与美食、美酒和时尚联系在一起。而在法兰西大地上,其实一场早在15年前就开始了的“寂静的革命”正在悄然进行着。法国的技术产业正在不断加快步伐,“全速”前进。
2012年开始,诸如动态重定向广告公司Criteo这样的多家法国初创企业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但彼时,法国整体的科创环境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依然陌生。
时间快速推进到2017年,“法国科创La French Tech”生态系统的迅猛增长态势已不容忽视。近期一份风投领域的季报表明,2017年第一季度内,法国的风险投资总量首次位居欧洲第二。截至2016年底,法国创纪录地实现了超过20亿美元的交易额。
2016年,音频技术初创企业Devialet、物联网初创企业Sigfox和云托管提供商OVH等公司的融资量达1亿至2.5亿欧元。软件公司Oodrive和奢侈品在线转售网站Vestiaire Collective在今年第一季度斩获6000多万欧元融资。《福布斯》近期一篇文章也赞誉巴黎为英国脱欧之后新兴初创企业的热土。
至于法国是如何在短短几年内达到如此加速度?除了教育制度、开发人员储备增加和地方融资便利化等因素外,最重要的是“法国科创”之风的兴起。
2013年,法国政府发起创立“法国科创La French Tech”。它汇集了所有在法国及海外的个人和企业团队,包括企业家、投资者、工程师、设计师、开发商、社会团体、博客、媒体、大型企业以及政府机构等。
所有这些角色汇聚起来构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致力于推动法国初创企业成长及促进其国际化发展。
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法国科创La French Tech”已取得骄人的成绩。在2017年的美国CES消费电子展上,进入初创企业展区“尤里卡公园”的法国公司数量位列所有国际代表团之首。这是法国科创生态系统势头和成熟度的清晰例证。
“法国科创La French Tech”的影响在巴黎尤为明显,拥有50多家孵化器的时尚之都其实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创之都”。再比如,法国科技领域的企业家,第二大互联网服务提供商Free的创始人泽维尔·尼尔(Xavier Niel)于2013年创立了一所新型的编程学校——“42”,提供免费的编程教育。
在法国大获成功后,这一模式被引入硅谷,就这样第二所“42”学校于2016年开始正式在美国进行招生,受到诸多来自Snapchat、Facebook和Twitter等美国顶尖高管的赞赏。
以上种种无一不是在证明法国已经成为了科技初创企业蓬勃发展的沃土。如今,法国的创业者队伍正在日益庞大,越来越多从法国精英学校走出来的毕业生们正在选择投身“创业者”的行列。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商学院和工程师学院的毕业生。年轻的创业者们相信这样一片活跃创新的热土将是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重要起点。
与此同时,法国也在通过各种创新项目欢迎外国创客们来到法国发展。“Visa French Tech”(法国科创签证)为优秀的国际人才打开一条申请居留证的绿色通道。面向全球创业者的“法国科创之门La French Tech Ticket”创业竞赛则更加直接地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创业团队进入法国,为他们提供免费进驻法国孵化器的绝佳机会。
“法国科创La French Tech”的影响力绝不仅仅局限在法国境内。一座连接法国科创企业与海外企业的桥梁正在架起——“法国科创海外中心”(French Tech Hub)。遍布世界20多个重要城市的“法国科创海外中心”已然成为了法国初创企业走向世界,以及法国创业者在海外创业、与当地企业建立伙伴关系的重要平台。
*本文编译自“法国科创La French Tech”宣传大使、Solidwar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机器学习科学家——Olivier Duchenne所撰写的文章 “France embracing tech innovation”(本文为节选)
“法国科创”(La French Tech)
“法国科创” 汇集了所有在法国本土及海外的企业团队和个人,包含有企业家、投资人、工程师、设计师、开发商、社会团体、博客写手、媒体、大型企业以及政府机构等。这些遍布在数字、生物技术、医疗科技、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专业人士汇聚起来构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致力于推动法国初创企业成长及促进其国际化发展。
不少走在全球科技创新前沿的企业都来自“法国科创”的大家庭,如估值近12亿欧元的拼车平台BlaBlaCar;在2016年成功融资1.5亿欧元的物联网技术服务商Sigfox;以及同样在2016年收获1亿欧元融资的法国音响品牌Devialet。与此同时,法国政府为了支持这一创新创业生态的发展,自2013年以来已在为初创企业提供商业孵化和加速的项目上投入 了2亿欧元。
发表评论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