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市场现大一统趋势 这是央行2年前下的棋

征信市场现大一统趋势 这是央行2年前下的棋

陈加乐 / 2017-07-07 17:32114642

前几日,就蚂蚁花呗的使用记录是否上传到央行征信系统成了热闻焦点,此事源自于前一段时间蚂蚁花呗更新的《花呗用户服务合同》显示:“用户应在还款日24点前清偿全部应还款额,逾期未清偿,将影响征信记录。”

一时间针对“将影响征信记录”这句话的言论五花八门,仿佛征信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演变成了国民心中的敏感地带,除了银行和借贷业务其他者皆不可碰触。蚂蚁花呗也知道摸到老虎的屁股,随后便通过官方微博做出回应称,“目前花呗的服务主体没有查询/上报央行征信。”

因为此事,“征信”一词也跃然于大众的视野。不了解的时候不太清楚,了解之后才发觉征信市场已经暗流汹涌。

由于近些年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以及信用消费的加剧,2015年1月,央行公布首批获得个人征信牌照的8家机构,并要求它们在下半年开始陆续为市场提供个人征信服务。从那时候开始,就意味着征信再也不是央行一家独大。当时说的是6个月的准备期,但是过了两年,个人征信牌照也没有人见过其模样。

到了如今,信用市场已经严峻至极,不断出现的一些贷款恶性事件严重刺激着当政的神经,这一切需要来一个大整合,于是7月4日,央行官网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

报告提出要“制定征信市场发展规划,推动尽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对征信市场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正在起草《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中国征信市场发展总体规划》,以防范金融风险和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为前提,从优化征信市场组织结构、完善征信监管机制、提升征信服务水平等方面,理清总体思路,科学规划征信市场的发展方向。”

简单来说,央行想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当然央行靠自己肯定是难以实行,它需要联合各大民营征信巨头共享大数据才可能做到。

从2015年央行公布首批获得个人征信牌照的8家机构,让其建立征信服务,到现在又想对征信系统进行大一统,不难推知这个局面是由央行一手促成。

很巧的是,首批个人征信试点机构中的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以及百度、网易、360等相关机构这时候欲携手打造个人征信机构“信联”,实现对互联网金融和小微金融个人征信的全面覆盖,该机构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进行牵头建设。

而且近日,参与“信联”筹建的部分互联网公司及合作企业方代表在央行参加了座谈会,会议表明目前“信联”机构筹建已进入实质阶段,平台架构搭建已开始运作。

由此可见,征信大一统的大趋势已经是不可阻挡了。

可是做起来未必容易,一位业内人士也坦言道:目前参加“信联”筹建的很多平台有积累多年的大数据库,而这些平台之间又或多或少存在竞争关系,如何确保平台将全部数据进行开放,且拥有强大优势的大平台不担心数据流失风险,这个值得商榷。



发表评论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