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几十块钱,就可以让已经去世的明星重新“复活”;借用机械外骨骼,就可以让人轻松拥有远超常人的力量……近期,诸多新技术的发展似乎突然按下了“加速键”,我们的记忆和情感不再仅仅被束缚在脑海之中,它们可以被编码、存储、甚至被重新呈现,我们的身体和思想正变得越来越不受限制。
而当科技的力量触及生命的边界,我们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或者说我们是否应该,用人工智能来“复活”那些已经离我们而去的人?当我们想要用AI“复活”故人的时候,我们的真正需求究竟是什么?
数字灵魂?AI“复活”的另一面
去世八个月的“李玟”坐在镜头前和观众打招呼,对粉丝说“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我一直能感受到你们无尽的爱和支持。”近日,一些博主使用AI技术“复活”逝者的做法备受争议。
发布者表示,这是一种情感抚慰的方式,利用高科技,给活着的人提供情感价值,不过也有人表示,这是打着温情的名义,消费已经离去的人,关于AI“复活”明星的肖像、隐私、名誉等问题也成为了网络热议的焦点。
在此之前,可能很多人对于这项技术的印象还停留在科幻作品中。例如《流浪地球2》中的图丫丫、《黑镜》中复活的前男友、《万神殿》中在数字世界“复活”等,如今随着AIGC、数字人行业的蓬勃发展,曾经只在科幻作品中出现的场景正在渐渐成为现实。
而这种利用新兴技术纪念故人的方式,虽然看似是人类社会从未遇见过的话题,但究其根本,其实与此前的技术革新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流浪地球2》中的图丫丫
例如照相术在发明后,故人的音容笑貌得以保留,当我们看到照片,往往会回想起一同相处的时光,甚至是拍照时的场景,成为了一种情感抚慰的方式。
从这个角度而言,当下热议的AI“复活”本质上可以理解为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突破,我们拥有了更多元的呈现一个人的手段,AI并不能真的“复活”故人,而是将故人通过模拟的方式重新呈现。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网络上还有另一个消息,让我们看到了这一技术的另一面。著名台湾音乐人包小柏通过使用AI技术,“重建”了已经去世的女儿。
包小柏及其女儿
为了能够让虚拟人更接近真实的女儿,给机器填充数据,包小柏和太太重新回顾了女儿的一生,从她出生那一刻开始,3岁的好朋友是谁、什么时候开始学花样滑冰、长大以后喜欢看什么电影、听什么歌,一直到她20岁零2个月倒在医院里,形成了一个包含个性和喜好的详细记忆库。
他表示回忆的每个场景都交杂着女儿逝去的画面,整个过程让他们夫妇痛苦不已。不仅如此,他还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在失败了上千次之后,终于成功复制了女儿的声纹数据,成功实现了跟女儿的实时互动。
手术前,包小柏陪伴女儿在医院散步
如今距离女儿去世已经过去两年多了,回忆依旧会让他痛苦不堪,但这种痛苦似乎正在逐渐变得可控。包小柏表示“女儿在最美的年纪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挥霍青春,那就让她的数字生命永远停留在最美的花样年华吧。”
基于AI的数字模拟不仅给了他们夫妇莫大的安慰,实现了即时的互动,而且能够长久保存,在他看来,“只要云端不关机,我女儿就在”。
“我们可以把AI变成一种寄托思念的工具。那些去世的亲人,就像随时通讯的线上好友,就算是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我们仍然可以随时找他们聊聊心事,寻求建议,或者听他们讲一生中最难忘的故事,甚至合唱一首歌曲”。
除了这种“私人订制”化的数字“重制”。如今,网络上还出现了很多仅通过照片、视频就能实现的“AI复制”业务,甚至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
“AI复活套装”包括“逝者照片+AI配音”、“逝者照片+逝者声音科隆”、“逝者视频+逝者声音克隆”等服务应有尽有,甚至明码标价像商品一样售卖。
某购物平台上关于 “让照片说话”的业务
但在这种服务中,为了达到更高的还原度,用户不得不对技术提供更详细的信息,这就决定了一旦他们遇到骗子,用户很难确定对方到底是将数据用于服务还是用于诈骗,导致网络上的相关业务往往与诈骗、信息窃取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关于克隆数字人的伦理困境也是讨论的热门话题。
例如2013年播出的《黑镜》中就有这样一集,讲述了一个女性用科技“复活”了自己在车祸中去世的丈夫,虽然复制了丈夫的躯体和记忆,却无法复制情感选择,这位“AI丈夫”无需睡觉、不会受伤,只会呆呆地按照命令行事。
最终女主意识到“你不是你,你只是涟漪”的时候,已经深陷泥潭离不开这虚假的真实。
影视剧《黑镜》截图
当我们用AI“复活”故人的时候,我们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呢?或许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对未竟事业的遗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AI“复活”故人,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对人类情感的一种延伸和满足。我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与过去的亲人建立一种超越生死的联系,寻求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和情感上的满足。
事实上,除了影响到现实利益、伦理道德或其他具体执行层面的影响以外,AI复活虚拟人的技术也在对我们的情感模式产生影响。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和大量数据,AI能够模拟已故人士的声音、语言习惯甚至是思考方式,让人们仿佛能够再次与逝去的亲人对话。
这种AI“复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对人类情感沟通的一种延伸,它让我们能够与过去的故人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对话”,这种“对话”虽然不同于实时交互,但同样能够触动人心。
显然,技术不仅是工具,我成为了我们理解和表达自身经验的媒介。著名加拿大哲学家和媒体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在其名作《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提出了一个著名概念:“媒介即内容”,即媒介本身对我们理解信息的方式和内容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换言之,媒介的形式和特性不仅承载着信息,也在塑造着信息的内容和我们对这些信息的理解。例如以快速、直接和娱乐性为特征的抖音类短视频,通过快速、简短、易于消费的内容使用户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视觉和听觉刺激,用户在滑动屏幕、快速切换不同视频的过程中,反过来被技术训练,进而出现了只能进行浅层次的信息处理,很难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的问题。
而所谓通过算法“个性化推荐”迎合了观众的期待,但也加剧了“信息茧房”等问题,使很多人与人之间更难相互理解。
与照片、录像等技术一样,AI复制等技术不仅可以保存和再现人类的记忆,甚至可以做得更好,这就使其在创造新的娱乐或艺术形式的同时,事实上也在重塑着我们接收和处理这些信息的方式,显然这会对人类情感带来新的挑战。
例如当AI复制人能够使我们在虚拟世界中与逝去的亲人“重逢”,我们是否会逐渐依赖于这种虚拟的互动,从而忽视了显示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使得人与人之间更加“原子化”?
我们如何在追求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情感满足的同时,保持对现实世界的真是感知和深刻体验呢?
再进一步而言,如果通过AI复制等技术,人的记忆与观念如果得以独立存在,这就引发了对于个体存在本质的重新思考。甚至让人不禁提出疑问:我们的记忆是否可以独立于大脑而存在,我们的身份是否可以超越肉身的存在?
近期还有一项技术,也让我们看到未来正在加速降临,那就是——脑机接口。
肉身苦弱,机械飞升?
在许多科幻作品中,脑机接口几乎无处不在,通过脑机接口,人类可以将大脑信息提取出来上传到网络进行储存实现思维永生、视障人群可以重现光明、瘫痪人群可通过“意念”指挥机械……
不过事实上,目前脑机接口已经有多个落地场景,主要应用在医疗健康和康复辅助方面,如诊断和治疗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以及通过意念控制外骨骼或机械臂来实现行走或抓握等。
最近马斯克Neuralink宣布,该项技术使一位瘫痪八年的患者能够通过意念控制光标玩游戏。患者表示,最初是通过尝试移动自己的手来训练,但很快就变得直观,自己开始想象光标移动,“就像使用原力控制光标一样”,他还表示,这种体验对自己来说是前所未有的,甚至感觉自己“像个巫师”。
Noland使用脑机接口下国际象棋(GIF)
事实上,目前有很多脑机接口产品早已出现在我们身边,例如帮助残疾人获取声音的人工耳蜗,就是迄今为止最成功、临床应用最普及的技术,其原理就是将声音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直接传输给大脑,目前已经帮助大量失聪者重新找回接收声音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植入式人工耳蜗
不久前的CES 2024上,我们就看到过这样一款适应性很强的模块化机器人手指,通过系统化的设计,可同时适应部分手部损伤和多种上肢截肢的情况,满足残疾人士的需求。
还有能直接与神经系统连接的Phantom,能够在XR使用中提供精度极高的触觉反馈,为空间计算耳机、眼镜或移动设备提供了更便利的操作方式,也带来了更多交互方式革新的可能。
CES2024展会上出现的Mand.ro Mark 7D
事实上,这类设备不仅能够帮助身体残疾人士恢复日常活动能力,机械结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的体力,让健康人执行高强度的工作或运动而不感到疲劳,实现更高难度的物理活动,还会再一些极端环境中完成高难度作业,这就是很多科幻电影中常常出现的外骨骼机械。
《流浪地球2》中多次出现的外骨骼机械
这样的科技发展不仅很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导致生产结构和社会经济模式的变化,但更重要的是,也会改变我们感知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提高我们的信息处理速度和效率,与此同时,也可能会改变我们的学习、记忆和决策过程,带来深远的影响。
例如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赡养人类》中曾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图景,在科技更加发达的未来,由于信息交互方式的改变,人类中的一部分人拥有了完全区别于另一部分人的思维、文化与社会环境,导致“人和人之间的区别比人和狗之间的区别还大”,“一些人无法理解另一些人,就好像狗无法理解人一样”,诠释了由人与信息交互方式的改变而带来的影响。
显然,如果说AI模拟人技术是我们在感情和记忆领域的延展,那么这类脑机接口、外骨骼机械则无疑是我们在体力和感知方面的延伸。
当技术可以复制我们的记忆、模拟我们的感情、重塑我们的身体,甚至在某种陈顾上延续我们的生命时,我们作为个体的身份是否还仅仅局限于我们的肉体?
古希腊神话中曾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哲学概念,那就是“忒修斯之船”,为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艘船的所有部件都被逐渐替换了,那么这艘穿是否仍然是忒休斯的船?
如果用替换下来的旧部件重新组装一艘船,那么哪一艘才是真正的忒休斯之船?
影视作品《阿丽塔》中的角色
但无论如何,这些技术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甚至超越身体的局限,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AI“复活”让我们看到了怀念的亲人、未竟的事业和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带来了仿佛能够超越生死的情感慰藉。
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足路口,我们或许需要更加审慎地评估这些技术带来的变化,以确保它们的发展能够在尊重个体权利、保护隐私和促进社会福祉的基础上进行。毕竟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对人类条件的深刻理解和提升。
我们需要的是利用这些技术来增强我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而不是让它们成为控制和异化我们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对话,以确保科技的发展能够符合我们的长远利益,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
结语:在科技的进步中,探究人类沟通交互的本质
技术不只是工具,而是一种媒介。随着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和机械外骨骼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交互时代,这些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方式、在情感和记忆的层面扩展了我们的沟通能力,改变了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
或许这些新的技术会成为“潘多拉魔盒”,伴随着对未知的探索和对既有规则的挑战。与此同时,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契机,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沟通与交互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甚至指向了在全新的智能时代中,关于“人文”概念的重新定义。
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怎样才能契合人的深层新需求,而这或许才是这些科技发展的根本,也是科技对人的真正意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