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理想特斯拉的模仿者!理性分析小米YU7,24万起售能行吗

不做理想特斯拉的模仿者!理性分析小米YU7,24万起售能行吗

王嘻嘻 / 2025-05-27 17:3527559

5月22日,小米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大家期待已久的SUV车型小米YU7,一时之间,“小米YU7”词条冲上了各个平台的热搜榜前十。如此热闹的场面,对于前段时间深陷舆论风波的小米汽车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同时它也让本就不平静的新能源SUV市场再掀波澜。而如今,热度退去,让我们冷静下来,抛开发布会上那些名场面,从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小米YU7这款车。

wechat_2025-05-27_103427_232.png

为什么是SUV?

小米的第二款车为什么是SUV?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因为它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从市场角度来看,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汽车累计零售2289.4万辆,其中SUV销量达到1131.1万辆,占据了半壁江山,如此巨大的蛋糕小米没有理由不去分一杯羹。

wechat_2025-05-27_104240_486.png

从用户角度来看,一家只有一辆车在当前仍是中国汽车消费者的普遍情况,而SUV的使用属性能很好的满足家庭需求。小米SU7发布后,网络上关于“可惜它是个轿车,要是小米出SUV我必买”的声音就不绝于耳,如此强烈的用户呼声,小米不可能会忽视。

1400x1050_autohomecar__ChsEnVvIhZ-AIiibAAaBX-2PO-U893.jpg

反观小米的“友商”们:理想的首款量产车理想ONE是SUV、问界的首款车M5是SUV、小鹏的首款车G3同样是SUV,并且他们在上市初期都获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帮助品牌站稳了脚跟。

而小米的首款车是轿车,某种意义上说是雷军和小米汽车团队基于主观情感上的选择。而在巩固市场地位的第二款车上,回归理性选择SUV则成了一种必然。毕竟这是市场的选择,也是无数“友商”前辈们用真金白银得出的中国汽车市场版本答案。

运动+舒适,小米不同于竞品的双重标签

1400x1050_autohomecar__ChxkjmgdkdKAZcN-AEc_gJDUXUU806.jpg

wechat_2025-05-27_163451_013.png

当下市场什么样的SUV比较火?让我们看看现在比较热门的新能源SUV:理想L6。无论是稳坐同级别销量第一的市场表现,还是在网络上的声量,理想L6都可以说是新能源SUV领域的佼佼者。

而这款车你会发现它有一个标签:舒适。车身做得很大,舒适性配置拉满、还有高阶辅助驾驶,坐着舒服开着轻松,不得不说这样的风格很契合当下中国家庭用户的实际需求,甚至理想L6在发布的时候就明确说明它的目标用户就是年轻家庭用户,和小米YU7的目标用户群体有着高度重叠。但小米作为后来者,想要获得成功,甚至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光是复刻前辈的老路是行不通的。在舒适之外,小米要找到一个突破口,让YU7变得与众不同。

wechat_2025-05-27_104356_848.png

YU7的突破口是:运动。这个在小米SU7身上的标签,小米很好的一直到了YU7身上。与SU7相同的平台、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3.23秒的加速时间、再加上动感的家族式设计理念,当理想和问界都在极力弱化车辆的驾驶属性,全力推进L3自动驾驶的时候,小米把YU7的驾驶感受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起码在当下,车依旧是需要驾驶员来开的,而驾驶感受很大程度上也左右了一个人对于整车感受的判断,所以小米在YU7上增加了运动这个标签,用运动形成差异化竞争,在理想、问界等竞品的夹击下寻求突围。

wechat_2025-05-27_153002_159.png

而说到运动,那就要提到新能源SUV市场绕不开的一款竞品—特斯拉焕新Model Y。发布会上雷军花了不少的篇幅拿YU7和Model Y做对比。但小编心里并不认为Model Y是YU7的对手,它其实和SU7有些类似,是带着马斯克个人以及特斯拉团队主观意志的产物。极度强调科技化,强调FSD等先进科技给车带来的改变,同时车辆在驾驶上有着很强的机械感,或者通俗来说就是很硬。

在曾经,马斯克的个人标签确实帮助特斯拉一飞冲天,但是当市场回归理性之后,Model Y清水房一样的内饰、偏硬的驾驶质感、还有FSD在中国水土不服等弱点逐渐暴露出来,加之市场竞品增多,已经开始让消费者丧失兴趣,Model Y近期销量的疲软也证明了这一点。

wechat_2025-05-27_110027_843.png

不过运动并不是YU7的唯一标签,舒适这件事儿上YU7并没有放下。前排主副驾双零重力座椅、后排135度豪华电动座椅、100mm前排头部空间+77mm后排头部空间、Nappa真皮+零压感海绵……小米SU7车主们那些坐着硬、开着颠、头部空间小等关于舒适度上的抱怨,在YU7上都做了弥补。

wechat_2025-05-27_104652_701.png

发布会PPT上有一句话:无论世界如何纷繁,都能从容不迫,举重若轻。如果说SU7的性格就像如今这个社会一样很快很燥,那YU7就用舒适,给快和燥中,加入了一点举重若轻的从容。运动+舒适双重标签,才是YU7不同于竞品的独特所在。

YU7会卖多少钱?

wechat_2025-05-27_104821_774.png

YU7到底卖多少钱?相信每一个人在看发布会时都带着这个问题,可惜雷军选择把答案留到7月上市再揭晓。但其实发布会上,雷军已经给了大家一个暗示,那就是被拿来对比的竞品:焕新Model Y。雷军在发布会上反复强调,YU7的各种配置比焕新Model Y贵了好几万,但当下内卷的车市现状,小米就算再火,相信也没有那个胆量比Model Y卖的贵。所以YU7的起售价上限其实已经被锁定,就是焕新Model Y的起售价26.35万元。

wechat_2025-05-27_105018_562.png

如果说26.35万元是起售价的上限,那有没有可能实际起售价会比这个价格更低呢?你别说,很有可能。汽车行业在车型定价上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同平台的SUV车型一般比轿车贵10%-20%。比如说极氪7X的起售价为22.99万元,同平台的轿车极氪007起售价为20.99万元,2万元的差价正好对应10%的上涨幅度。而小米SU7的起售价为21.59万元,如果涨价10%的话,那YU7的起售价就会落到23.5-24万元之间。这也是目前网络上普遍猜测的YU7起售价格,小编个人也认为这个价格比较靠谱。

wechat_2025-05-27_105349_340.png

至于那些猜测会和SU7同价,甚至起售价只要19.99万元的声音,大家就当段子听完一笑就好,如果你真抱着这样的期望,那最后获得的,恐怕只有失望。先不说YU7多的那些配置以及更大的车身所增加的成本,单就说目前小米汽车的热度和订单量,小米都没有必要压缩利润去玩价格战的把戏。市场经济下我们还是要尊重市场规律,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哪有商人会放弃利益呢?

总结

wechat_2025-05-27_105506_203.png

现在的新能源SUV市场越来越同质化,理想成为大多数厂家复刻的成功模板,冰箱+彩电+大沙发则是爆款公式,但小米YU7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动感的外观、优秀的底盘硬件、强大的加速能力,再配合大空间以及舒适性配置最终造就了YU7。小米想要证明一件事:一款成功的SUV不是只有舒适一个答案。就像发布会上雷军的定义:为先进的时代精英打造先进SUV。守在舒适圈可成不了先进的时代精英,而运动+舒适就是YU7的底牌。

wechat_2025-05-27_105543_430.png

至于价格,起步售价不会高于26.5万元,大概率在24万元上下,这是小编基于市场规律做出的猜测,也是业内的普遍看法。至于小编猜的准不准,7月份上市后欢迎大家回来留言。真心想买小米YU7的朋友,现在开始就按这个价格准备存款,等待7月份上市后第一时间下定吧。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今年买明年提,二手车比新车都贵等在SU7上出现过的火爆场面,在YU7上还会重演一次。



发表评论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