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元还是4000元?游戏实测对比锐龙7 9700X和酷睿Ultra 9 285K!

1800元还是4000元?游戏实测对比锐龙7 9700X和酷睿Ultra 9 285K!

潇湘 / 2025-08-27 13:5127599

暑假期间正值装机热潮,很多玩家都在挑选一款合适的处理器,准备攒出一台性能强大的新主机,能在游戏、创作和日常使用中都游刃有余。不过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在性能和价格之间找到平衡,就成了不少人纠结的核心问题。本次评测,我们就把AMD的中高端处理器锐龙7 9700X,与Intel旗舰级的酷睿Ultra 9 285K放在同一张测试台上,通过一系列实测项目,看看两款处理器的游戏性能孰强孰弱。

配置介绍——8核对决24核

在纸面规格上,AMD锐龙7 9700X(下称9700X)和Intel酷睿Ultra 9 285K(下称285K)几乎处于两个量级。9700X采用8核16线程的纯大核设计,基于Zen 5架构,主打高频单核性能与较低功耗。而285K则延续Intel的大小核混合架构思路,拥有8个性能核(P-core)与16个能效核(E-core),共计24核32线程,在多线程任务中优势明显。

0.jpg

9700X的基准频率为3.8GHz,最高加速可达5.5GHz,配备32MB三级缓存,TDP仅65W,定位更偏向高效能比和主流用户群体。285K则在P-core上可达5.7GHz,并拥有36MB三级缓存,但TDP高达125W,性能释放和散热需求都更激进。

1.jpg

2.jpg

单从参数来看,无疑是Intel的285K更加强大,不过一切都得让事实说话。

3.jpg

为了测试出两款处理器的游戏性能高低,我们分别选择了微星以及华硕两家的次旗舰主板,型号分别为MPG X870E CARBON WIFI、ROG STRIX Z890-F GAMING WIFI。其中9700X打开自动PBO,285K则打开智能超频。显卡选择了七彩虹的RTX 5080,内存方面,为了尽可能发挥两款处理器的性能,我们选用了科赋CRAS V RGB,在AMD平台上手动调参至6000 C28,在Intel平台上则开启默认的XMP至7200 C34。其他参数影响不大,可参考上方的规格表。

游戏测试——以小胜大?

由于在不同游戏、不同分辨率下,CPU的负载会存在差异。在例如《黑神话:悟空》等大型3A游戏中,由于游戏压力更多地在于显卡,因此CPU的性能差异难以表现出来。此外,在4K等高分辨率下,CPU的负载同样较小,因此本次测试共计选择了6款主流的FPS网游,均在1080P分辨率下进行测试,以期尽可能表现出二者游戏性能的差距。

《反恐精英2》

在CS2中,我们将画质设定为预设的低,分辨率为1080P,运行创意工坊中的FPS Benchmark。并将测试结果绘制成曲线图(数据已进行平滑处理),其中竖轴为帧数(FPS),横轴为时间(s),红色曲线为9700X,青色曲线为285K,下同。

4.jpg

测试结果显示,9700X的平均帧数来到730,285K则稍逊一筹,为699。不过实际上这点差距几乎是不可能感知的,因为主流的显示设备还无法支持如此高的刷新率。

从帧数曲线来看,9700X在测试前期平均帧更加稳定,在后期爆炸略多的场景下,二者均出现较大波动。

《界外狂潮》

在《界外狂潮》中,我们将画质设定为标准,打开DLSS 4性能模式,关闭帧生成、光线追踪,运行游戏自带的基准测试工具进行测试。

5.jpg

测试结果显示,9700X的平均帧数为1056,285K依旧稍逊一筹,为918。观察所生成的帧数曲线,发现9700X整个测试流程稳定的惊人,几乎没有低于800帧。而285K的波动幅度则尤为明显,在整个测试中出现了三次较为明显的帧数下滑。

《漫威争锋》

在《漫威争锋》中,我们将画质设定为中,打开DLSS 4性能模式,开始4倍帧生成,运行游戏自带的基准测试工具。

6.jpg

测试结果显示,9700X的平均帧数为655,285K的平均帧数为672,285K总算是扳回了一城。不过从帧数曲线来看,285K依旧存在之前的问题,即帧数波动较大,在测试中后期,波动幅度显著多于9700X。

《绝地求生》

由于吃鸡并没有自带的基准测试工具,因此我们回放一局游戏录像,并持续录制5分钟的帧数性能表现。画质设定为三极致,即抗锯齿、视野、材质为最高,其余为最低。

7.jpg

测试结果显示,9700X的平均帧为497,285K的平均帧为423。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二者的表现都非常稳定,在前期飞机上时帧数一度接近800,在跳伞的过程中,由于画面复杂,帧数有明显下降。在正常游玩中,9700X则明显压着285K一头。

《无畏契约》

在《无畏契约》中,我们在靶场中手动跑图两圈,画质设定为高。由于手动记录《无畏契约》帧数并做平滑处理时采样率出现问题,因此曲线直接采用RAW原始帧数进行绘制,好在也能一窥大概。

8.jpg

测试结果显示,9700X的平均帧数为963,285K的平均帧数为876。在测试过程中,正常场景下帧数基本维持在900~1000,抬头看天的话则可以远超1000,不过在远处的标靶处回看城区时,帧数会明显回落至300。这一变动主要还是受到模型复杂性影响。

《彩虹六号:围攻X》

在《彩虹六号:围攻X》中,画质设定为“整体品质:低”,运行游戏自带的基准测试工具。

9.jpg

测试结果显示,9700X的平均帧数为627,285K的平均帧数为606。在测试过程中后期,二者的帧率曲线非常贴合,在前期的爆炸破门的场景中,285K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帧率波动,体感卡顿非常明显,而9700X在该场景中则非常稳定。

技术简析

本次6款1080P网游测试中,9700X以4胜1平1负战胜285K,与纸面规格形成反差。

归根结底,9700X的胜利应该归功于Zen 5架构较高的单核IPC性能。9700X在高帧率、低线程占用的网游中表现突出,而285K的大小核架构虽多线程强,但E-core在此类场景中作用有限,甚至可能带来延迟波动。并且由于Intel在Ultra二代桌面处理器上只注重提升能效比,而实际IPC性能可能还不如14代酷睿,因此实际表现弱于9700X也是可以预料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内存问题,AMD平台在6000 C28下延迟更低,适合对响应敏感的FPS游戏,尤其是网游。

10.jpg

总体而言,9700X虽核心数量不及285K,但凭借高频稳帧和低延迟,在网游FPS场景中着实实现了“以小胜大”。

写在最后

结合市场行情来看,9700X的散片售价大约为1700元,盒装售价贵上100元,为1800元。285K的散片售价大约为3800元,盒装售价为4000元。几乎属于两种市场定位。鉴于二者的游戏性能相近,9700X在网游中略胜一筹,因此玩游戏,选择前者无疑更具有性价比。

11.jpg

此外,根据目前已知的消息,AMD将会对AM5插槽支持至Zen6,现在攒机,以后大可升级至锐龙10代。而285K所使用的LGA1851插槽大概率仅支持1代,下一代Nova Lake架构将会换用LGA 1954接口,现在攒机无异于“49年入国军”。而且新的Nova Lake架构产品已经在路上了,也就导致Arrow Lake架构产品一再破价,恐成近些年Intel最短命的产品了。

并且考虑到PCIe 5.0的固态硬盘产品目前已经开始降价进入主流市场,而intel的酷睿Ultra二代平台受限于设计缺陷,尽管支持PCIe 5.0 固态硬盘,但实际顺序读写仅能跑到12000MB/s左右,相比于上一代不增反降,无法发挥满血性能,而AM5系列主板则完全没有这一问题,因此选择AM5主板也方便为以后升级更加廉价的PCIe 5.0固态硬盘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如果主要玩网游,锐龙7 9700X不仅性能稳定、帧率更高,还只要285K一半的价格,加上AM5平台可升级性强,性价比优势非常明显。再搭配上AMD的RX 9070 XT系列显卡,以及性价比相对更高的6000 C28/C30 DDR5内存条,无疑是当前中高端攒机配置的最优选之一。



发表评论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