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再次向激光雷达开炮,这位科技巨头坚持认为,激光雷达不仅无助于自动驾驶安全,反而会因为传感器冲突增加风险。
2025年8月25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再次发表了对激光雷达的看法:“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由于传感器之间的冲突,实际上会降低安全性。”
这已经不是马斯克第一次表达对激光雷达的负面评价。早在2019年,他就将激光雷达比作“昂贵的阑尾”。2021年,特斯拉正式转向“纯视觉”方案,逐步取消了车辆上的雷达传感器。
马斯克解释了他反对激光雷达的核心原因:传感器数据不一致带来的决策困境。当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的结果不一致时,系统难以判断应该相信哪一个。
面对传感器冲突问题,特斯拉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特斯拉已经开始关闭雷达,新推出的Model 3焕新版甚至没有配备任何雷达。
除了安全问题,成本也是马斯克反对激光雷达的重要原因。激光雷达曾被认为是昂贵的技术。
不过,支持激光雷达的一方指出,固态激光雷达的成本已大幅下降。Uber CEO达拉·科斯罗萨西提到:“固态激光雷达的成本仅为约500美元”。他认为这种成本已经完全可以接受,因此没有必要放弃使用。
自动驾驶行业在这个问题上分成两大阵营。
理想、华为、蔚来等车企则是激光雷达方案的坚定拥趸。理想CEO李想去年曾表示,如果马斯克在中国高速深夜开过车,特斯拉也会保留激光雷达。
李想强调了中美路况的差异:“中国汽车厂商保留激光雷达,并不是因为技术不好,而是因为中国(路况)和美国不一样”。
中国晚上夜路开车,会遇到有尾灯坏了的大货车、甚至可能尾灯坏的大货车会直接停在主路上。
他指出,摄像头在深夜里没有光线下看到的距离只有100米出头,而激光雷达在没有任何光线的情况下可以看到200米。这就可以帮助实现130公里/小时的AEB自动紧急制动。
究竟谁说的更有道理,可能最终还是要靠消费者,用实际购车行动来投票。
发表评论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