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存储PC450 1TB固态硬盘评测:PCIe 4.0最强OEM无缓盘?

长江存储PC450 1TB固态硬盘评测:PCIe 4.0最强OEM无缓盘?

二楠 / 2025-09-09 10:3723650

在今年3月举行的CFMS2025闪存市场峰会上,长江存储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OEM产品,其中就有我们文章的主角——长江存储PC450。作为久负盛名的OEM消费级硬盘的PC411的继任者,PC450的颗粒升级为长江存储Xtacking 4.0 TLC 3D NAND闪存,从而可以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更长的使用寿命。如果不出所料,这款硬盘将会取代PC411,在各种OEM整机、游戏本、轻薄本或是掌机产品中与大家见面,成为新一代的PCIe 4.0 OEM神盘。

图片1.png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它在我们的各项测试中的表现如何!

本体外观

长江存储PC450拥有512GB、1TB、2TB三个版本,我们拿到的是1TB的版本。

图片2.png

硬盘本体的外观还是一如既往的简洁,标签下方为两枚闪存颗粒,单颗512GB,两颗合计1TB容量。

标签上写明了硬盘的型号、SN、PN等重要信息,并且由于PC450支持TCG Pyrite加密,贴纸上还写有PSID(Physical Security ID),在启用加密但又忘记密码时,可以使用该串号进行重置。

图片3.png

PC450 1TB版本的单面颗粒设计,背面非常平整,仅印有各种行业认证符号。

图片4.png

通过FlashID软件查看硬盘的参数,发现固件号部分字符显示为“AAA1602”,颗粒显示为“YMTC 3dv5 TLC”,意为长江存储第五代TLC NAND闪存,具体型号为X4-9070,单Die容量为1Tb(128GB),采用4叠Die封装,单颗封闭颗粒为512GB,两颗封装颗粒组成1TB。.

在CrystalDiskInfo软件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拿到这块PC450 1TB为全新状态,读取和写入均为0GB,因此在接下来的评测中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性能。值得一提的是,PC450的待机温度非常低,在安装散热片的情况下,CDI软显温度仅有25℃。

图片5.png

性能测试

PC450为PCIe 4.0 x 4通道,采用DRAM-less无缓设计。为了尽可能发挥PC450的性能,我们使用的测试配置如下,主要测试采用Intel Core Ultra第二代平台,仅CrystalDiskMark顺序读写部分采用AMD平台,测试数据仅供参考。

图片6.png

CrystalDiskMark

首先在CrystalDiskMark中测试以下PC450的理论性能,在AMD平台上,PC450的顺序读取速度达到了7383.6MB/s,顺序写入速度达到了6357MB/s。基本达到了PCIe 4.0带宽的上限。

图片7.png

图片8.png

在Intel平台上,PC450的顺序读取性能略有下降,为7117.4MB/s,但4K单线程性能提升显著,其中读取达到了92.86MB/s,写入达到了367.22MB/s,在一众PCIe 4.0无缓硬盘中成绩非常出色。其中4K Q32T16多线程深队列的读取IOPS为102万,写入IOPS为112万,远高于上一代PC411的官方标称值。

图片9.png

图片10.png

为了测试PC450在不同容量占用下的性能表现,我们使用fio工具向盘内分别填充25%、50%、75%、95%的数据。测试结果显示,PC450在不同程度的占用下,性能表现非常稳定,在CDM测试中未看出任何性能下降趋势。

图片11.png

ATTO Disk Benchmark

在ATTO测试中,长江存储PC450的读取性能在文件体积达到512KB时,达到稳定状态,平均读取速度为6.6GB/s。其写入性能在64KB时进入稳定状态,平均写入速度为5.8GB/s。

图片12.png

PCMARK 10 & 3DMARK

在PCMARK10存储测试中,我们分别进行了3项测试,依次为完整系统盘基准测试、快速系统盘基准测试,数据盘基准测试。

在完整系统盘基准测试中,PC450 1TB的得分为3466,带宽为550.13MB/s,平均存取时间为48μs。

图片13.png

在快速系统盘基准测试中,PC450 1TB的得分为3397,带宽为418.38MB/s,平均存取时间为38μs。

图片14.png

在数据盘基准测试中,PC450 1TB的得分为4966,带宽为752.62MB/s,平均存取时间为32μs。

图片15.png

除了PCMARK,我们还进行了3DMARK存储基准测试,PC450 1TB得分为3310,平均带宽为564.31MB/s,平均存取时间为54μs。

图片16.png

总体来看,PC450 1TB的成绩在一众PCIe 4.0的无缓盘中属于第一梯队,也近似于自家消费级的TiPlus7100。

游戏加载测试

FF14 Benchmark

除了常规的基准测试,我们还在《最终幻想14:金曦之遗辉》的测试工具中测试了PC450的游戏加载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全场景加载耗时仅为6.5s,成绩同样优秀。

图片17.png

图片18.png

全盘写入及温度测试

本次全盘写入及温度测试基于fio 3.40版本以及TxBENCH 0.98版本进行,操作系统为Windows 11 24H2,磁盘无文件系统。测试室温24℃,在开放式环境下进行。散热片为华硕ROG STRIX Z890-F GAMING WIFI首槽原装散热片。未采用风扇辅助散热。

全盘写入

在fio全盘顺序写入测试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前30s中,PC450 1TB的顺序写入速度可以维持在5600MB/s左右,在SLC Cache空间写完后,会短时间下降到1200~1500MB/s,此后恢复到1800MB/s,此时为TLC直写速度。在300秒时,速度会进一步降低至630MB/s,在550秒时,速度开始上下波动,短时间可能跃升至1200~1800MB/s,但大部分时间下仍为630MB/s,这个过程为同时进行垃圾回收和直写。全盘写入耗时约757秒。

图片19.png

在TxBENCH的QD32全盘写入测试,PC450的全盘顺序写入性能与fio测试中基本相同,不过鉴于TxBENCH支持记录写入容量,因此图表更加直观。通过图表可以发现,PC450 1TB的SLC Cache容量大约为152.47GB,在SLC Cache容量内速度可达到5800MB/s。此后会下降至1800MB/s,直到写入总量达到620.3GB后,速度才会下降至630MB/s左右。

图片20.png

温度测试

为了验证PC450 1TB是否会在未配备散热片的情况下过热降速,我们进行了一组全盘写入对照测试,其中蓝色曲线为安装散热片下的实际速度,红色曲线为拆除散热片下的实际速度。

结果显示,无论散热片安装与否,PC450 1TB的表现都十分稳定,二者的速度曲线高度吻合,可以说明,在无散热的环境下,PC450也可以正常运行。

图片21.png

在全盘写入的过程中,我们也实时记录了PC450的温度变化,由于PC450提供的软显可用温度变量为2个,且并未有硬件标识,因此我们默认将温度更高的磁盘温度1设为主控温度,温度较低的磁盘温度2设为颗粒温度。其中红色、洋红色曲线为拆除散热片下的温度表现,蓝色、天青色曲线为安装散热片下的温度表现。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更直观的看到曲线波动,已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

结果显示,在未安装散热片时,PC450主控的最高温度为68℃,颗粒的最高温度为59℃。在安装散热片时,主控的最高温度仅有49℃,颗粒的最高温度仅有39℃,总体表现非常优秀。

图片22.png

除了软件温度,我们还使用热成像仪器观察了未安装散热片情况下,硬盘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观测在全盘写入过程中进行。

结果显示,主控表面的温度为81.8℃,颗粒处的最低温度为60.9℃。其中主控表面温度略高,颗粒温度与软显温度近似。

图片23.png

写在最后

PC450作为PC411的继任者,最大的提升在于换用了更加长江存储Xtacking 4.0 TLC 3D NAND闪存,实现了更高的存储密度和更持久的数据耐久度。虽然采用了无缓设计,但凭借Xtacking4.0 高达3600MB/s的闪存接口速度,它在PCIe 4.0平台依然能交出顶尖的成绩。

长江存储PC450在性能、温控和稳定性上都延续了PC411的优秀基因,即便在全盘持续写入的高负载场景下,未安装散热片时主控最高温度仅68℃,颗粒最高59℃;安装散热片后主控温度更是低至49℃,颗粒仅39℃。如此优秀的发热控制,使其特别适合对散热敏感的设备如轻薄本、游戏本使用。

图片24.png

综合来看,长江存储PC450不仅在顺序读写、游戏加载、系统响应等场景中表现优异,更在随机性能与温控平衡上树立了PCIe 4.0无缓盘的新标杆,是一款适合高性能笔记本与OEM设备的“水桶型”固态硬盘——旗舰性能、超低发热、稳定可靠,无需为散热妥协。


发表评论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