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环球资源二期香港展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本次展会历时4天,以“AI 赋能生态:点燃未来制造智能”为主题,汇聚移动电子、智能家居、安全家电、生活方式及厨房家居五大板块,吸引逾2,000家参展厂商、超过15 万件创新产品集中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CTIS与AIRS峰会与本届展会同期进行,并首度设立AI与机器人主题展区,重点关注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AI+智能眼镜,AI+玩具等应用场景。作为香港环球资源电子展的媒体合作伙伴、AIRS首席战略合作媒体,热点科技也在此次展会期间,与环球资源携手打造“AI科技体验区”,对话了众多前沿企业与产品。
AI从算法到硬件承载层的深度渗透
本届展会不仅是一次产品展示,更是 AI 硬件生态、智能终端与制造链对接的关键平台。我们注意到,在本届展会上,不只是软件层面的展示,更多厂商带来了将AI与硬件融合的创新产品。比如在热点科技展位,我们就看到了来画科技旗下智能硬件品牌InnAI所带来的AI翻译机,堪称语言交流利器。
尽管它有着非常小巧的身形,但是在AI技术的加持下,却能够支持150多种语言和方言的精准互译。并搭载AI语音克隆技术,仅需约1分钟即可复刻用户声线。这样,你的声音也能成为翻译输出音色,更具亲切感与个性化。关键是,它打通了第三方应用,比如你给海外客户发送微信语音,也能够借助InnAIO AI翻译机,以你的声音发送对方母语的语音信息,进一步提升了双方的沟通体验。
来画旗下AI相框和AI可视化智能体也在现场进行了展示,展现了其在AI领域不同领域的探索及技术积累。
此外,深圳声临奇境人工智能有限公司也在现场展示了voicepie TransBuds翻译耳机。这款耳机同样专注于为人们提供便于的交流体验,支持100多种语言互译,延迟低至约0.5秒,让不同语言不再成为彼此交流的障碍。
而深圳字芯联动带来的“不止书写”就更有意思了,这支看似普通的笔,其实内有乾坤。日常使用时,它可以将语音录音和手写笔迹同步转录为文字,适合会议记录等场景。同时,它还能分析用户书写时的压力、速度、结构等200多项特征,生成心理、职场、教育等维度的报告。这种“写→数字化→智能表达”的路径,在教育、文创、设计、智慧办公等场景中都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从“炫技”转向“场景落地”
在另一方面,我们看到,本届展会头显、智能眼镜等设备,在展示中更加突出低延迟、舒适性、可操作性与实际应用场景。比如现场展示的AI眼镜、头显类产品,会更加注重实际体验,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炫技层面。
像热点科技展位,HTC就带来了VIVE Focus Vision头显一体机。作为在头显领域深耕者,HTC为这款头显提供了非常出色的硬件指标,双LCD显示面板,单眼分辨率高达2448×2448像素,视场角可达120°,在DisplayPort模式下支持120Hz刷新率;配备四个前置追踪摄像头、眼动追踪模块、深度感知传感器与红外照明,支持手势追踪、透视与彩色透视等混合现实功能。也正是源于这些硬件配备所带来的出色体验,展会现场,不少观众上手体验,感受虚拟世界带来的沉浸感。
另外,像是InAir、Rokid等智能眼镜领域耳熟能详的品牌,也在现场进行了展示,并吸引了不少的关注。InAir,主打的就是“无屏显示”技术,通过InAir这款眼镜,消费者可以直接借助眼镜、不用投影幕布、显示器等传统设备,就能直接在空气中看到立体的虚拟画面,很好地满足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至于Rokid,那大家也是相当熟悉了,采用微型 LED 波导显示技术,能够将双眼视角转换为“私享大屏”;配备双镜头摄像头、语音交互、实时翻译等功能。它以轻巧的设计和日常可穿戴为目标,旨在将数字助手从手机屏幕中解放出来,成为用户日常视野中的“隐形设备”。
差异化互动与形象化交互成为硬件竞争核心
在这次展会上,机器人领域让我们明显感觉到的一个变化,就是具备“情感交互”“人机互动”“可体验感”的产品更易抓眼球。展会中AI玩具、AI宠物产品、智能陪伴设备尤为醒目。
比如,北京机器灵动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糯宝机器人,一个毛绒绒的小玩意儿,但相当地可爱。但在功能上,却是相当的强大,它支持自然对话,拥有灵活的肢体动作,对你的互动能做出恰当反馈。同时,它嵌入了视觉大模型,不仅在你唤醒它时能互动,平时它也是一个有情感的观察者,能察觉你的变化,发现特别的事情时主动与你交流,真的是一个“情绪价值”满满的小可爱,一眼就让人心动。
合肥光屿智联带来的“数字人AI胶囊”,也算是异曲同工。这款小小的胶囊内置MicroLED屏幕,实现了全息影像效果。关键是它内置大模型,具备“3秒克隆声音、1分钟生成卡通分身”的特性,让消费者能轻松定制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数字人。得益于大模型支持,这款产品不仅能实现语音、表情识别,还能支持隔空手势操作,带来更丰富的交互体验。同时,它支持定制化与轻量化升级,使其具备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当然,具身机器人依旧是展示的热点。在这次展会上,此前已经爆火的众擎机器人也来到现场,展示了旗下的当红明星——人形机器人PM01。这款机器人高约1.38米,整机重量约40公斤,机体拥有24个自由度。别看个头不高,却相当灵活,最高移动速度可达2米/秒,绝对是机器人里的“跑步高手”。不仅跑得快,各种舞蹈也是信手拈来,要不它能火呢?
同样带来具身机器人的,还有玉树智能。此前,玉树智能以“科技+服务”为导向,聚焦城市、环卫、公共服务等场景,致力于将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城市服务需求结合,开发出无人驾驶清扫车、智能分拣机器人、巡查无人机等极具代表性的产品。如今,以过往技术积累为基础,玉树智能还成立了“具身机器人智创中心”,用于数据采集、训练、算法与硬件融合研究,并在现场展示了最新的具身智能成果。可以说,在这个领域里,大家虽然出发点不同,但“具身智能”似乎已成为共同的发展目标。
供应链融合与全球采购加速推进
本届展会预计吸引超过 60,000 名国际专业采购买家,尤其来自新兴市场的访客数量创纪录。对于制造商而言,这不仅是新品曝光平台,更是连接全球渠道、扩大供应链网络、提升生产与交付能力的机会。
在产品层面,参展厂商纷纷标注 “ODM/OEM 已就绪”“可快速验证”“模块化设计支持量产” 等字样,反映出硬件产业正朝着从概念到批量的方向迈进。
环球资源30周年,与业界共贺里程碑
今年正值环球资源成立三十周年,环球资源也在展会期间特别举办了庆祝活动,与业界伙伴及重要客户共同回顾网上采购平台30年来的历史点滴,一同见证环球资源B2B国际采购平台30年来连接全球买家、合作伙伴与亚洲供应商的卓越成就。
热点科技长期以来关注科技创新、持续报道产业变革,积极助力中小企业走向国际舞台,也帮助海外品牌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因此在活动上也获得了“环球科技先锋奖”。
写在最后
纵观这届展会,尽管亮点频现,但硬件+AI 生态仍面临挑战,包括成本控制、供应链安全、软件与硬件协同效率、生态平台建设等。硬件规模化的关键在于能否以可接受成本提供稳定服务,这是由“展示”转向“市场产品”的门槛。另一方面,AI 硬件若无法构建持续迭代的生态支撑,即便设备先进,也难以长期保有竞争力。
随着 AI 技术加速与硬件结合逐步深化,本届展会可视为产业中场的“转折节点”——从“技术预演”向“商业部署”迈出实质性步伐。对于关注智能终端、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企业与资本而言,未来两年将是硬件落地与生态成型的关键期。展会虽然结束,其所昭示的趋势仍在延续:智能硬件+AI 正由高端概念走向日常可用,“互动体验”与“场景服务”正在成为硬件产品的新标配。对产业链上下游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巨大机遇。
发表评论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