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Phone Air减产的事情,相信大家这几天都刷到过了。10月17日和10月22日,日本瑞穗证券和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都相继发布了苹果减产的消息。但是,今天有机构站出来反驳了。美国跨国投资银行和金融服务部门TD Cowen发布了投资简报,称iPhone Air产量维持不变。

TD Cowen的简报称,苹果在2025年第三、第四季度的产量预测是300万部和700万部,维持原先计划不变。该公司称这个数据出自“实地调查”,他们还顺便调查了整个iPhone 17系列的产量,称9月所在的季度产量仍为5400万,12月所在的季度产量为7900万部,产量保持稳定。

iPhone Air的改变过于激进,虽然苹果对其抱有很大期待,但市场反应却不这么认为。首先,为了做薄导致性能缩水,让不少人觉得不值。其次,在中国这个大市场延迟上市了一个月,购机流程还非常繁琐,也进一步削弱了iPhone Air的预期。

所以,最早“替苹果”宣布减产的机构是日本瑞穗证券,当时他们声称苹果减少了100万部的产量,并增加了700万部其他机型的产量。
然后,郭明錤也同样宣布“需求低于预期,供应链已经开始降低出货与产能,产能到1Q26普遍会缩减80%以上。部分出货前置时间较长的零组件,预计在2025年底前停产”。
《日经新闻》的报道则更激进,他们援引一位供应商经理的说法,称由于需求不足,iPhone Air“几乎已进入停产模式”,甚至报道还说iPhone Air在11月的产量将被大幅削减到只有9月产量的约10%。

为了看空和看多iPhone Air,各路机构吵得不可开交。所以,这减产究竟是减了还是没减,事情变成了薛定谔的猫。
iPhone Air产量成谜,有机构说减产,有投行说没减
拖把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5758号
发表评论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