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Space启动6周年庆典 打造杨浦首个大企业创新平台

InnoSpace启动6周年庆典 打造杨浦首个大企业创新平台

姚张俊 / 2018-12-21 10:58153240

12月14日,由上海市杨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InnoSpace主办、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和杨浦区众创空间促进会支持的“杨浦大企业创新平台发布暨InnoSpace六周年庆典”在上海小南国花园酒店隆重举办。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赵亮出席活动并致辞,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副主任黄丽宏、杨浦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王志俊、瑞安集团中国新天地董事张斌、InnoSpace总经理陈成强、杨浦科创集团董事杨苓和杨浦创业中心副总经理朱江等出席,宝马、迅达、戴尔、中海油、阿里云、冯氏集团等近四十家国内外顶尖优秀大企业代表、杨浦区众创空间促进会会员单位代表、创新创业企业代表以及媒体代表等约3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共同就杨浦大企业创新平台战略合作进行经验分享与战略探讨,并见证了杨浦大企业创新平台的正式发布。

(杨浦大企业创新平台启动仪式)

(从左至右依次为:杨浦科创集团董事杨苓;瑞安集团执行董事张斌;杨浦区副区长赵亮;杨浦区科委主任王志俊;InnoSpace总经理陈成强;杨浦创业中心副总经理朱江)

开放式创新 打造互利共赢平台

杨浦大企业创新平台是杨浦区首个大企业创新创业战略合作平台,是以技术创新为切入口的创新发掘平台,通过建立大企业与初创企业多维度的业务对接,助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平台重点关注消费升级、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房地产、医疗健康等多个技术领域,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助推了杨浦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目前,杨浦大企业创新平台已聚集软件、通信、新零售、汽车相关、跨境等领域的大批国内外优秀大企业资源,通过将大企业内部资源对外开放,不仅能够帮助大企业跳脱复杂流程,实现与符合自身需求的外部创业团队的快速对接,为自身业务带来创新力量与活力;也有助于创业团队快速找到大企业客户资源,建立广阔的业务空间,实现加速成长。

杨浦区副区长赵亮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创新创业主体,大中小企业将不再是分割的个体,而是跨产业、跨行业的商业共同体。对此,杨浦大企业创新平台将着力探索大中小企业协作的创新发展模式,通过构建庞大完整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激发双创活力,为实现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上海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希望借助大企业创新平台这个新的创新载体,促进政府、企业、服务机构、创业者的开放创新与资源共享,实现杨浦区双创经济的协同发展,以及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互利共赢。

(杨浦区副区长赵亮发表致辞)

发布会现场,优秀企业与会代表也分享交流了初创企业与知名大企业的成功合作经验。其中,宝马中国创新负责人赖胜博士详细介绍了宝马开放式创新模式。赖胜博士介绍,未来的汽车将不只是交通出行的工具,更是个人出行的智能伴侣;对此,宝马汽车正加速推进自动化、互联化、电动化、共享化的“四化”战略,以打造新时代的开放创新平台与价值体系。

戴尔易安信中国研发集团产品工程委员会主席姚凌云分享了企业内部创新的心得。姚凌云表示,戴尔易安信分别从“产品线创新、跨业务创新、新技术的预言到孵化”等方面,建立了与技术委员会的交流与合作,从整体激发企业内部的创新动能。

冯氏集团利程坊董事Stanley分享了智慧供应链及新零售领域的丰富经验。Stanley表示,公司依托百余年资源整合实力,建立了与政府、企业及相关协会的深度合作,打造了以现代商贸企业为中心的开放型生态系统,帮助供应商及初创企业实现模式创新与快速成长。

迅达电梯中国区创新主管缪文翔分享了迅达电梯内部创新的员工激励制度以及与InnoSpace共建创新中心的规划。迅达电梯将通过联合外部资源,于明年与InnoSpace开展创新项目合作,将拥有创新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勇于接受挑战的企业员工培养成为新一代的创新创业实践者。

阿里云市场总监孟云峰分享了公司在双创领域的思考与实践。阿里云创新中心通过平台化的运营模式,联动所有双创链条主体,实现了对于阿里生态体系全面赋能。孟云峰同时表示,科技赋能是助力双创发展的重要手段,阿里云将继续加强大数据服务能力,推动双创经济的快速发展。

壹诺创投投资总监杨博为现场嘉宾分享了InnoSpace在不同领域的三个商业案例,展现了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思考。对此,InnoSpace将以专业的能力与丰富的经验,为初创企业与大企业的开放合作提供有效解决方案,推动双方的融合创新与协同发展。

(圆桌会议:《破局创新者的窘境》)

新型创业空间 推动双创服务升级

本次大企业创新平台由InnoSpace与杨浦区科委携手发布。杨浦区是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首批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也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杨浦区同时是InnoSpace的发展战略重心 ——InnoSpace自2011年在杨浦设立创咖,打造杨浦创业圈,并于2012年在这里启动了第一期孵化器——InnoSpace品牌旗舰店,为立足杨浦的全国科创项目与团队提供了全力支持。

(InnoSpace总经理陈成强发表讲话)

作为一家专注于早期项目投资孵化和大企业产业创新的创业生态社区,InnoSpace已累计孵化服务了近400家初创企业,也是中国科技部认定的“国家备案众创空间”。

经过五年多的累积与精心规划,2018年,InnoSpace进入快速发展期;InnoSpace孵化器深圳湾项目、InnoSpace加速器上海新零售加速器项目、InnoSpace孵化器南京玄武项目先后开业,通过针对创投产业聚集的“头部城市”的多元产业链布局,形成了以粤港澳大湾区及长三角地区为中心的辐射效应,为国内乃至全球的企业加速及大企业服务创新发展提供全面赋能。

在发展模式上,InnoSpace致力于打造集创新创业者、政府、企业、服务机构、投资机构共生共赢的创投生态体圈。仅2018年,InnoSpace就通过建立与各地区政府和跨国大企业的开放合作,举办了“新加坡人工智能企业加速营”、“2018上海国际创客大赛”、“InnoSpace Demo Day 2018夏季联合路演”、“2018阿里巴巴诸神之战全球创客大赛”粤港澳区域赛、土耳其-南京区域赛等近二十个国际双创赛事,成为国际化新型创业空间,以及双创经济的重要载体。

InnoSpace总经理陈成强表示,未来,InnoSpace将继续通过建立与各地政府以及优质龙头企业的紧密合协作,结合自身服务能力与资源优势,构建开放创新的创投生态体系,为更多的优秀创业项目与团队的成长创造更多可能,并为推动双创服务升级,形成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双创新格局打造示范标杆。


在活动的最后,ITheat热点科技还有幸受邀参加了提为《破局创新者的窘境》大企业圆桌讨论,并与瑞安房地产中国新天地执行董事张斌先生以及迅达中国创新主管缪文翔先生进行交流。

首先我们对瑞安房地产中国新天地执行董事张斌先生进行了采访。

媒体:今天杨浦大企业创新平台发布,杨浦是“双创”氛围浓厚的社区。瑞安是房地产企业,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瑞安是怎样参与里面,怎样和他们的创新基因结合,怎样更好地把我们的资源,高校资源结合起来。

张斌先生:我先有一点不一样的看法提出来,2003年我们启动这一项目,那个时候杨浦与创新没有任何关系,不存在这样的基因。2003年杨浦是这样一个情况,上海近代工业的发展很多是在杨浦,大家熟知的自行车、电、棉纺等都是杨浦的,但是到2000年的时候,传统工业没落,我们2003年接触杨浦是工业锈带的感觉。对政府来说是很麻烦的,当时罗先生和香港创校校长罗嘉伟教授组织了一个团队,我们很短时间研究了杨浦区,我们提出口号希望发挥杨浦区的人才优势,因为上海的大学在杨浦区数量是最高的。但是那个时候的情况是大学生毕业以后离开杨浦了,我们希望发挥这一优势,将杨浦打造成创造区。我们希望将法国巴黎的左岸创新氛围和硅谷的创新精神结合在杨浦区。2003年启动这一项目,但是走到至今这一条路不容易,在一个没有氛围的环境里面创造出活力氛围,尤其是2003—2010年时间并无太多创业。一方面我刚才提到在法国巴黎左岸文化的氛围基础上发挥极致,把杨浦区创智天地项目打造成有活力的社区,我们做了很多的事情。

第二个在这一活力社区我们要有内容,这个内容就是创新。2005年开始,我们代表杨浦区政府飞到美国进行产业合作。大家熟悉知的SAB就是美国硅谷投资银行、加州贸易代表处、湾区贸易委员会、IBM等都是2005年我们引进到国内的。一直坚持这样的思路发展,逐步逐步地才把所谓的产业生态系统扶持起来。但是还有一个核心的项目策略,从2003年开始,我们也是旗帜鲜明地提出这就是“三区融合”,希望将学校和社区很好地整合在一起。今天看到的“大学路”就是这样一个粘合剂,将社区连接在一起。大学路上也承载不同的人在大学路上交流、去碰撞激发创意。

我们也和学校合作,包括今天我们和复旦大学合作,罗先生是复旦大学的校董,我们捐助了复旦大学的创新课程,创智天地里面我们有一块地方拿出来给到复旦大学做管理学院。从社区的打造、内容的营造,在杨浦区里怎样把这三个区域融合在一起,把这个活力的产业怎样激活,我们做了很多的事情。

InnoSpace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刚才在我们的大会场里我们也分享到,我们知道国家,我们发现很多的产业园、科技园,它主要的内容是从1—N端,企业做大做强。但是事实上从2003—2010年原创端0—1是不够的。2009年我们和清华大学合作在美国设立了第一个孵化器——InnoSpring,通过InnoSpring的发展我们得到孵化,2011年我们在杨浦注册了InnoSpace,它是提供孵化和投资的服务。发展到今天,全国5个城市,同时管理2支风险基金。这都是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学到,一步一步发展起来。这些措施使得杨浦从工业锈带转为全国“双创”的基地,这一作用是承担了“龙头”的启动作用。所以,今天与杨浦区政府的合作是越来越全方位的。这次杨浦区大企业创新平台的发布,也是跟区政府长期合作典型的。所以杨浦区的创新分为是一步一步从90年代末发展到今天,创智天地和InnoSpace和其他Inno体系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我们15年里面,尽管前面艰难,但是我们没有一直妥协和放弃过,现在我相信还会依然做。

媒体:从新天地到创智新天地,瑞安集团的每一次出手都带来开创先河的作品,是否和企业文化相关?请您结合项目谈谈瑞安创新的基因?

张斌先生:瑞安的同事都非常清楚,我们自己经营业务时有两个所谓的基因或者是叫所谓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创新基因”,在做任何一个项目时,我们是不会满足只是做简单的扶持,我们一定要在这个产品里面要把创新基因体现出来。当然另外还有一个我们叫“产品情怀”,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每一个项目基本上从这些角度来看。

我可以举一些例子,在1997、1998年上海我们看到新天地这一项目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就在思考这一个问题,因为那个时候新天地在上海是石库门居住区的典型代表。在做这样的项目上,我们首先想的不是只做一个房地产的项目,我们更想的是这个地方为它找到一个活力的源头,让这个地方有一个类似引擎的源泉,让它不断地支撑自己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新天地我们今天看到它,它已经不是房地产商业的项目,内部十年前来讲我们叫新的商业模式和时尚产业的平台,所以在这个平台里面,我们已经培育了超过50个这样国内的时装设计师的原创品牌在这个平台发展。

创智天地也不是简单的房地产项目,2003年我们当作是创意经济的发展平台,这样的一个思路不是简单复制,新天地成功了,为什么创智天地要选择不一样的思路去做。佛山岭南天地也是一样的,我们当成了岭南的活化石,所以走的是岭南文化和产业发展的平台。所以每个项目都需要企业提供创新的基因,创新的基因就意味着你要降下身段,沉淀到当地的历史沉段,要认真地学习、消化它本有的沉淀。然后在这一基础上找到新的方式,可能是商业模式,可能是创意的产业或者是文化产业,正因为有这样的创新,我们看到新天地今天有接近20年的发展,还在上海保持领先的位置。我们2006年看到福布斯有一个全球文化地标的评比,一个是上海新天地,一个是上海中心。这代表在文化这件事上,已经得到了国际权威的认同,这不是简单的两个企业相关的,而是文化平台的搭建,我们提到我们有自己的孵化,我们有对服装的孵化,有投资,也帮助上海市政府每一年春秋两季做服装周,这都是和文化、产业相关的事情,怎样找到活力的源头,这是非常需要有耐心和毅力的,如果不变成文化、不变成基因的一部分很可能就放弃了。2010年经济不太好,创新创意很遥远,很容易就在这样的问题面前妥协了,但是企业内部我们还是坚持住这件事,一直是以产品情怀和创新基因去驱动我们自己的发展。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看到InnoSpace和Inno的体系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这个事情的一个体现。

媒体:从InnoSpace开业到现在整个环境发生了变化,包括  TMT当时是热点,现在是去杠杆的过程,InnoSpace有没有新的调整和新的突破?

张斌先生:当然是有,我们知道2009到2011年,包括到后面都是,那个时候移动互联网是很热点的,所以有很多App和商业应用方面的创业。到今天的话已经不仅仅是这样,5G技术是热点,它最后带来的逻辑就是万物互联,大数据、云还有AI的这样一些技术,所以技术会变,随着中国产业的发展。

第二个会变的是创意经济发生的模式会变,那时候是几个人搞一个技术应用于商业场景就有生意做成。但是今天越来越平台化,需要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因为这样技术的变化,创意经济的发生,这样方式的变化,在过去我们经历了一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早期InnoSpace的前几年,我们是以TMT技术为主要的孵化和对象。它孵化的方式也是有点像在传统孵化的空间里面去,但是今天的InnoSpace包括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杨浦区大企业的创新平台,本身也代表一个变化,就是越来越往系统化、平台化的合作方式。但当然这样的情况下,投资者对象会变,今天InnoSpace的投资对象包括消费升级、技术的应用是它非常重要的一部分。InnoSpace孵化的方式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平台部分我们做了很多。现在InnoSpace不再是像过去一样自己作为独立的个体运作,现在它已经变成瑞安体系里面的一个模块。

熟悉瑞安知道我们是商业驱动的公司,在全中国我们管理的办公面积是110万方,上海80多万方,这是什么概念?以现在热门的联合办公的模式对比,80万方代表我们管理超过10万个以上的工位,如果联合办公排名这都是前几名,这代表瑞安管理的范围内非常多的企业来自不同的背景、行业,他们的发展不一样,他们同时也有很多的诉求。在不同的项目里面,自己独到一点的比如说时尚行业,杨浦TMT的行业,我们自己有很多的积淀。如果我们将服务企业的资源以及瑞安自己的资源,加上每个企业孵化了初创,对于企业的贡献、对于行业的理解,如果在一个平台里面整合起来,我相信会迸发出更多的创业机会,我们创新创业的发展更高效,我们认为创新是有代价、有成本的。孤军奋战、闭门造车式的创新肯定风险加大。

对于初创企业,它的资源是有限制的,大企业有很多的产业资源和技术。在这阶段,InnoSpace我们做成平台化。

平台化几个维度:一个是从规模的维度有5个,每个主题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和利丰企业合作的是以新零售为主题的,杨浦是以TMT发展过来的。还有在南京的我们是和阿里云合作,初创团队都可以很便宜拿到阿里云的资源。这一模式都是代表平台的扩展,我们的资源和规模可以使得平台走到极致化,所以平台化是InnoSpace我们想要做下去了,我们非常高兴看到市场反向非常好地今天到场很多专家,利丰中国区的总裁,宝马的负责人,还有我们与西门子这样的企业都建立这样的合作,他们非常愿意拿出这样的资源到平台里,当然我们也会愿意把瑞安的资源放进去。作为大企业来说,他本身不是做这个生意的,收购了小企业有变成了自己的商业,这样化学的反应这样活力的系统,我们看到它的发展方向是不错的。

媒体:我们了解到中海油与InnoSpace是有这方面的合作,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以及InnoSpace可以怎样帮助中海油提供新鲜血液的供应?

张斌先生:这是很有意思的话题,发展到今天,传统产业不同的企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瑞安也是面临这样的诉求。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发展的产业和业务在创新事情上有作为,这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中国大背景下,大企业尽管是有产业的优势、技术的优势和资源的优势,但是它自己的文化本来是不那么创新,它只是一个传统的经营方式,这是文化方面的部分。第二个它对创新这部分没有方法论的东西,不像2009年我们去美国学习创新,2003年我们还是在做,所以我们积累了很多方法论的东西,大企业缺乏这方面的东西。

还有一个是怎样让它的创新接近市场,如果它在传统的办公空间里面,放在它企业不一定那么敏感,所以大企业也有这样一些限制,包括我提到所有的创新都是有成本,如果将创新这件事做得更好,合作和平台是他很容易想到的诉求,正好我们也能提供。所以从大企业的角度是会有这样的诉求,这一诉求与平台是有很好的契合点。

方式我们试过很多,我们有“离体”孵化的概念,比如说我们和中海油、李锦记的合作,就是他内部有一些团队,为了让他们面对市场,脱离妈妈的怀抱,离开母体去到市场环境经历这一市场的冲击,这是一种方式。另外一种方式是与西门子的合作,就是完全合作的,以工业4.0为主题,去市场找不同的团队,西门子中国研究院的院长做导师,我们也抽同事做导师,他有方法论我们有资源,那这些结合在一起,就对初创的企业来说很好。西门子工业化的自动化软件在业界都是很牛的,我进来就可以拿到这个,这种合作模式也是很好的合作,我们孵化了不同的企业,这是更有深度的合作。

还有我们跟利丰合作的,我们在它的园区里面合作新物流和新零售,以这两个为主题的新零售实验室,它过往在分销方面是发展靠前的。所以我们在它里面合作了新零售实验室,把我们的平台和它的业务之间做紧密的合作。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它的诉求  都能拿到不同的解决方案,对它业务的推动是非常大的。通过这样的尝试,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合作是有不错的成效,越做越大,才会有今年大企业平台的发布了。

媒体:之前采访过CES的策展人,他们在上海也办了CES上海,帮助中国的中小可创企业走向全球。那InnoSpace有没有想过帮助中国的科创企业面向全球发展。

张斌先生: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外走进来,我们是在这方面做得不错的。因为我们的背景是从硅谷起身,创智天地最早的一个企业是硅谷找过来的,InnoSpace的前身也是在硅谷起来的,我们前期就和国际有很多的合作经验。我们自己来看,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外走进来的比例来说,我们认为后者的需求度高很多,原因是中国前面很多年的发展是产业作得很强,我们的制造很强,但是智造是在起步的阶段。

另外一个是跟市场相关,中国好的初创团队做好中国市场就已经是很大的业务规模了,当然国外的企业很看好国内。我们跟韩国的产业振兴社合作,它的功能是有点相当于国家的科技部和商务部整合的概念,我们跟他们一起从韩国挑一些初创企业,韩国的人口总共才四、五千万,一个首尔占到三千万,你做得再好就用户那一点,你不可能做到每个人都用你的。商业模式成功没有市场的基础够大,所以我们和韩国的产业振兴社做了合作,每年去韩国挑,挑认为能在国内发展起来的模式,韩国政府出资帮助他们,我们引进上海,在我们的空间,用我们的孵化平台孵化它,看它走到什么程度,有些成功有的不成功,尝试也我继续。类似的合作我们与日本、韩国,现在跟香港,其实在这几个不同的区域都会做得比较多,相信未来这两方面都会有的。

媒体:我想问一下您个人对于创新的理解是怎样的?包括您在管理运作InnoSpace的时候,会看哪些比较欣赏的案例?

张斌先生:我回答不是很专业,但是我可以分享一下。很大的话题,创新我们是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有一个原创技术的发现,不管它是一个颠覆性的技术还是这个,我们也可以看到成熟的技术在新领域的应用和创新,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类型的创新,过去很多年时间的发展里面,其实中国比较强的是在两个类别,第一个类别是把成熟的技术在新的领域消费升级,用户体验的提升也好,原来未被满足的消费,中国在这一点是非常强。InnoSpace过去很多年的孵化里面,这个也是我们的主题。

接下来我们是可以看到我们原来不那么有优势的,硬科技的部分我们也是在很快地追上来,以5G、中国高铁等这样一些不同技术的应用,其实对我们的推动很大的。InnoSpace在过去很多年,我们一直保持不同的技术,产业发展。那么现在我们的一个判断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个多元化已经非常丰富了,不限一类和两类,我们可以看到是百花齐放,机会越来越多。但是这样的前提下其实也是有挑战的部分,市场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已经不能像过去靠国家产业基金靠扶持拿补贴这样的事情,越来越以市场的标准来看,这总体来说是在流动性受限制,产业政策也是面临挑战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这是越来越往理性和市场的方向走。我们内部一直是在跟大企业一样,我们也有企业的特点,所有大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怎样把壁垒打通,怎样把企业活力激发出来,我们有很多事情在做,文化的建设,部门架构的调整,新兴业务的扶持和发展,还有公司对于创新基因和产品情怀这部分重新的理解,很多的方面,我们一直是在用这一角度做这个事情的,如果没有一个创新文化的企业,其实你做不出创新产品。比较高兴的事情是,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一些代表企业,包括我们也一直在不同的场合倡导我们的员工和学校里面的学生和年轻人,一定要有创新的思维,一定不能是循规蹈矩坐享其成,这样的话,我们整个是比较困难的。

媒体:您毕业的时候我不知道是哪年,当时有想过留在杨浦吗?

张斌先生:我在同济七年,我学的不是建筑,但是我是喜欢建筑但是没有学到。但是我找工作找到建筑上,我很喜欢杨浦,以前五角场都是卖水货的街道,只有一家KFC。然后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工业从抄袭不太好的,然后自己苦练内功,制造业的提升,然后2035,包括上海也是这样,发展方向都是以创新为主。杨浦在这里面是非常典型地走完了这一阶段了,而且它也是非常坚持不断地做这个事情,这也是瑞安为什么挑中了这一事物,然后做这个事情。我个人也是为什么去武汉工作,然后回来就是做这个项目,然后了今天是在创智天地,InnoSpace里面做这个事情。未来应该还是会在杨浦区发挥我的贡献,多为杨浦区未来的转型做贡献。

刚才为什么说在武汉他们说我是江汉区的荣誉市民,我也是带着团队一点点做出来的。而且那个项目对于武汉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他们说我是荣誉市民,我说我就是市民。

通过对张斌先生的采访,为我们刻画出了一个鲜活的人物,印证这他那句“我就是市民”,平凡的人做着不平凡的事。接下来我们再来听听迅达中国创新主管缪文翔先生是怎么回答媒体的提问的。

媒体:您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有关于企业内部的创新与员工激励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和企业的运营产生哪些效果?

缪文翔先生:我认为员工的激励来说,我的理解是分两种。一种是直接地通过一些晋升或者是通过额外的奖金作为刺激,这一种的话我认为它能达到一定的效果,这种更多的是物理反应。因为我是在迅达研发部,很多公司的研发都有专利方面的指标,很多公司也会通过奖励的方式激励工程师,贡献更多的Idea或者是想法。在我们公司内部来说,我认为我们实践的是另一种方法,就是给到员工更好的培训或者是让他们更多参与到创新的环境中,我们觉得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起到更好的一些您刚才提到的化学反应,针对我们迅达内部来说,如果今年我们以专利来讲的话,迅达内部今年专利的质量和数量是远超过往年的标准。

媒体:最近大市场环境不大好,裁员现象严重,人心惶惶。迅达怎样安抚员工情绪?或者是在企业发展战略方面有怎样的规划?

缪文翔先生:确实也有看到一些报道,尤其最近是像互联网行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大。我认为一家企业的存活与否,很多时候取决于这家企业的根基有没有牢靠,有很多初创型的企业他们容易追逐这样一个风口,当然在风口的当下你会得到一些投资,会得到资金的注入,会招募很多人。但是一旦风口过去,风口每年不一样,在风口下面会活得很好,但是一旦有下一个风口你之前的风口就会过去,就会出现很多的泡沫,就会出现裁员和企业倒闭的现象。

对于迅达来说,我们有140几年的历史积淀,对于未来来说,我们不断追求创新和商业的模式。

媒体:整个创新圈,初创企业与大企业对接上可能会有难度。迅达作为大型企业怎样对他们抛出一些橄榄枝?

缪文翔先生: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无论是获得投资还是和大企业做对接也好,评判的标准都是类似的,就是看这家企业有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或者是团队是否成熟。不同的点是在说一家初创企业拿融资的时候,它可以去靠近风口,它也可以去拿到投资。但是我觉得如果是谈到和大企业做对接的时候,我想还是希望初创企业更多地是有一些实际的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开发,而不仅仅是追求风口的效应。

媒体:那迅达,如果是与一些初创企业合作的话,针对哪些领域?

缪文翔先生:Case  By  Case,因为这是与每个企业不同的愿景相关的。像迅达作为电梯的制造商来说,原来可能一百多年都是在机械领域这一行业,现在我们在未来也是看到一些关于如何提升乘客的用户体验相关的服务提供商来做。所以我觉得不同的角度或者是不同的愿景会找到不同的。

媒体:对于现在初创企业,迅达对他们有怎样的寄语?

缪文翔先生:寄语不敢,初创企业都是非常优秀的创始人和团队成立的,但是我还是一直在说的是,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包括迅达也是,迅达找初创企业也还是追求原始的商业的驱动力。风口只是一时的,真正的商业驱动力才是我们追寻的。

缪文翔先生对初创领域有着深刻的理解,通过这次采访也让更多身在初创或想进入初创领域的人都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