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无需观望!I7 920 D0 时极成熟

[复制链接]

9

主题

21

帖子

8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4
发表于 2009-8-15 15:02:05
论当今CPU性能王者,当属Intel Core i7!而其低端型号920由于价格亲民便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爱妻处理器。此前Intel调整了Stepping从C0/C1到D0,根据经验,调整过后无外乎两种情况,更好超或更不好超!无数事实证明,D0在超频方面绝对优于前辈,而此时Core i7 C/P也趋于最大化,值得玩家们入手。

外包装信息本土化处理,Intel中文风格盒包处理器才是国内行货版本,售价也会稍高于非中文版盒包产品。


后面窗口中可以看到标配散热器的相关信息,比如代工厂名称、序列号和额定电流等。


侧面贴有代理商标签和Intel官方中文详细信息。OCER本次收到的评测样品均来自英迈(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旗下代理商,确保了货源是英迈的行货正品。Intel官方信息中标注了英特尔® 酷睿™ i7 处理器 主频2.66GHz 内核45纳米 QPI总线4.8 CPU引脚LGA1366 三级高速缓存8MB PCG08等信息,此外还有产品编码、S-spec、序列号、MM#、EAN、FPO/BATCH#和UPC等信息。S-spec相对比较重要,比如我们确实手中这颗Core i7 920是D0版本就是依据其S-spec代号为SLBEJ。另外的有用信息就是标签左上方防伪LOGO下面的包装日期和制造产地。Core i7处理器均产自哥斯达黎加,资深玩家一定又回想起当年挑极品P4时的情景,那个年代基本上不用挑周期,看产地是哥国的就是“贼好超”的象征了。


处理器包装正上方的窗口可以看到CPU本尊,其实只要是表面没有污损,证明是全新产品即可,因为更多的信息都在包装盒侧面贴纸中得以体现。比如CPU顶盖表面最下行的3912A835字样通常是玩家们评判体制的所谓周期,但这个数据也可以从贴纸的FPO/BATCH#信息中获得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发表于 2009-8-15 15:04:11
我4月份,买的C0的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8-15 15:04:19


拆开包装后,塑料缓冲包装层保护着CPU和散热器。另外还有安装说明和三包凭证两个小本子,但是现在的JS貌似都懒得填写三包证明...幸好还有收据或易碎签来证明购买来源,玩家并不用担心。


Intel Core i7 处理器LOGO贴纸就隐身于安装说明的背面,把这个小家伙贴在机箱上是很多玩家的梦想,虽然主机里面不一定装的就是爱妻处理器。


散热器乍一看和LGA775规格的Intel原包扇没有太大区别。


风扇由(日本电产株式会社)NIDEC代工,额定电压12V、额定电流0.30A,满载也不算很吵。


Nidec官网:http://www.nidec.com/ 主要产品包括硬盘电机、大功率轴抽风机、电脑设备相关风扇等。


将散热器解体后,我们可以看到散热风扇与其它家产品略有差异。


在风扇主轴连接扇叶的外缘,有两个金属片贴在这里,其主要作用是用于配重。因为受到磨具精度和加工工艺等方面的限制,很难让成品理想的旋转,会有些偏心力的产生。为了解决这种弊端,最大程度减少偏心力对轴承的非正常磨损且减小风噪,Nidec会根据产品实际情况逐一做配重校正。


这类技术在我们身边普遍存在,比如汽车轮胎的动平衡校正就是同样的原理,在需要配重的区域增加铅块以便让轮子运转轨迹更加理想。如果说汽车为轮胎做动平衡是为了提高燃油经济性并减少安全隐患,那么散热器风扇做轨迹校正的主要目的就是降噪并延长寿命。这种认真的态度值得肯定和学习,Intel官方选定的散热器代工厂实力也毋庸置疑。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散热器风扇的切风角度和扇叶设计决定了风压与噪音间的平衡。除了扇叶角度和不等比厚度外,这种倒悬式风扇一直被Intel广泛选用。其主轴电机在正上方,远离散热片的做法是为了降低电机热量,同时风扇到散热鳍片之间毫无阻隔,最大化提升了有效风压。


扣具依然是相对传统的原包扇方案,按下去即可锁定,需要摘下时按箭头提示旋转90°后拔出即可。颇为人性化且安装极为方便,但这种扣具设计的缺点是致命的,其工作寿命偏低且不能承受较重的散热器本体。因此更多的第三方方案会选用其它类型的金属扣具替代,喜欢折腾的玩家还是不要对原厂散热器抱什么希望!


散热器本体设计方面,依然是成熟的太阳花方案。为保证兼容性,底部中央区域会略高于外侧0.5CM,以便外圈避开主板CPU区域的供电元件。太阳花形式的散热设计会让风扇的余风照顾到周边的元件,包括西、北两侧的MOSFET、北桥和内存等。


塞铜工艺将厚实的吸热底与鳍片相结合,与775散热器不同的是,1366原包Cooler没有为减重而将铜芯中央做下陷处理,铜底的高度距离鳍片仅差0.5CM,最大限度保证了吸热底将热量有效传递到鳍片上。


4Pin PWM风扇接口,调速方面比较敏感,但由于额定电流“仅0.3A”,因此满转时的噪音并不会让人抓狂。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8-15 15:05:59


CPU可以从这一侧装进去,但是想再原路抽出来很难,除非用破坏性手段。


这个角度的特写可以看出,处理器保护盒和整个塑料夹层中间有个卡子,属于只能进不能出的管理方案,最大化保护处理器不会因为用户疏失从这里滑出。


说实话,第一次拿到盒装正品Core i7处理器,心理面还是比较激动的,期望其体制比以前测过的散片牛一些。


背面有Intel LOGO和各种标识,包括可循环利用、可堆叠层数等。


不知为何,笔者找了很多角度也无法将处理器顶盖表面字样拍摄清晰,姑且算作是泰山的摄影技术太差吧。这也正好省去了我们还需PS周期等信息的烦恼!


与C0版相比,D0版Core i7-920的S-Spec编号从SLBCH变为SLBEJ,物料主编号(MM#)变为902258/902263,CPUID从0x000106A4变为0x000106A5,同时处理器外壳正面底部的可读编号会被去掉(如上图所示)。虽然新步进在电气、力学、热学等方面的规范与旧步进完全相同,但仍需升级主板BIOS才能正确识别和完整支持。


背面阻容元件排列形式与上一版本并无差异,处理器基板颜色和触电的金色稍暗淡于CO/C1版。


最后来谈谈处理器如何验明处女之身,请看上图红圈处。由于Intel处理器插座设计问题,一旦CPU正确安装进1366插槽内,势必会在顶盖两边留下压痕。玩家购买散片时一定看清楚,只要是此处“无伤”,99%可以断定处理器没上过机,也就是体制未知,值得一试!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8-15 15:07:02


我们选用了华硕R.O.G. RAMPAGE II EXTREME主板搭配OC STATION进行调校,分别对两颗Core i7 920的基本体制做了测试。显卡选用华硕EAH4870 TOP,内存选用A-DATA DDR3-1800+ EE 1GB×3 Triple套装。

首先说主频,A可以1.125V默认VID达成4GHz并稳定烧机半小时以上,B需要1.200V才能完成同样主频下的烤机测试,理论上A的体制好于B。接下来比较UnCore频率,A在4000MHz为标准的片上北桥时脉搭配DDR3-2000内存时,VTT电压从默认的1.20V加到1.450V才能稳定;B要好一些,大概VTT有1.40V即可稳定4000MHz的北桥频率。最后要提一下很多玩家关心的BClk极限,A无论怎么加压,220MHz已经止步,让人甚是失望;B稍微争气些,能去到237MHz的样子。但仅凭手中两颗U就判断UnCore体质好一定BClk上得高还有些不成立,希望这是个案。
确实,核心体质好的北桥不一定优秀,我们手中这两颗就相当有代表性。一颗核心好,一颗片上北桥不错。在经过商议后,笔者决定冒着风险选用核心体制好的那颗做剩下的测试。其实更为理想的体制是1.1V能达到核心4GHz,1.3V能达到北桥4000MHz,但是这样的好U,千金难求。为了保证测试结果更亲民,还是将大舞台留给我们手中的小雕A来演绎。

由于默认频率的Core i7 920对比超频4GHz后的相关测试很多,本站的萌大以前也写过那类内容。笔者选了另一套方案,4GHz主频不变,对比片上北桥在3200MHz/4000MHz,内存在DDR3-1600 7-8-7-22-1T/DDR3-2000 7-8-7-22-1T下的效能变化。也想用实例证实一下UnCore和DRAM高频对Core i7的效能帮助已经不大!


首先是比较传统的Super π测试,同样选用100万位对比,10.280s VS 10.233s!


其次是FCB国际象棋对比测试,分别是14555 VS 14869!


CINEBENCH R10从19188涨到19288,同样差异不大!


最后看看专门测试内存和缓存的EVEREST,增幅相当夸张,如果仅看此项测试的话,DDR3-2000三通道套装太有必要买了!


Prime95,1.125V电压核心4GHz,1.450V电压UnCore频率4000MHz,1.789V电压Memory DDR3-2000 7-8-7-22-1T烤机。

总结:虽然大幅超频内存和北桥会换回可观的内存性能及缓存性能,但付出的代价较高。目前DDR3-2000模组的套装价格足够买同容量DDR3-1600两套之多,且加压超频UnCore有处理器缩肛的风险。OCER建议玩家根据自己的处理器体制决定超频方案,如果您的北桥比较雷,需要高于1.45V才能催上4000MHz,那么建议用3200/3400MHz这样的默认北桥频率搭配默认VTT电压。节省功耗的同时还降低了烧U的风险,同时节约下来的内存模组前投资到显卡或其它设备上更为划算!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8-15 15:07:43
首先来赘述一下我们测试的方案,以便新同学不了解行情!
OCER手中有两颗Core i7 920 D0版盒包正品处理器,均由经销商身份的论坛网友提供测试。由于此前并未拆包,体制值得期待!我们会随机挑选一颗进行功耗测试,但两颗U编号相同,理论上体制差异不大,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第一步:我们会将主板BIOS读取默认设定后不做优化,让Intel SpeedStep、C1E Support及Turbo Power Limit随默认开启,也就是说轻载时是会触发节能机制,使处理器倍频降低到12,同时降低电压保证功耗的降低,满载时会将处理器倍频自动超频,由默认的20推进到21,主频达到2.8GHz。在这个设定下分别测试进系统后的轻载电流和运行Prime95时的满载电流。
第二步:仅仅将节能技术屏蔽,其余设定与第一步测试方案相同。意在对比Intel节能技术所带来的突出贡献!
第三步:将处理器按照默认电压1.125V超频至4GHz(200MHz×20),同样关闭节能技术及自动超频技术后对比轻载和满载电流值。


在全默认状态下,轻载电流0.1A,满载7.0A,相应的功耗表现为:轻载1.2W,满载84W。默认状态使用,算相当省电了!注意,我们这里测试的是实际功耗,而不是TDP(热设计功耗),两者的区别不再做单独说明,需要补课的同学请到OCER论坛爬文学习。


关闭节能技术后,Intel晶体管深度睡眠功能失效,默认频率下轻载不会自动调低电压和倍频(CoreTemp 0.99.4存在误报倍频,仅参考其温度)。此时的轻载和满载电流分别为1.0A和7.2A,对应的功耗为轻载12W,满载86.4W。可以看出,轻载时CPU食电量较开启节能技术时高了10倍,同样可以证实Intel节能极致确实做得到位,在日常应用低负载状态下至少给用户节省10倍的CPU电力,试想下如果经常用这套平台7×24下载BT,开了节能后会有怎样的收获!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超频玩家最最关注的了,1.125V默电超频4GHz后,由于未开启节能技术,轻载电流达到了2.7A,满载电流上升至11A,对应的功耗分别为轻载32.4W,满载132W。相比关闭节能技术且不超频时上升了20.4W/45.6W(轻载/满载)。
总结:某些主板在超频时开启节能技术会有各种程度的Bug出现,因此之前玩超频时会听到一种说法:将节能技术关闭会有助于超频后的稳定性。其实不然,如果主板BIOS配合得好,那么开启节能技术并默电超频使用会达到最理想的应用状态,既得到了免费的性能提升,也没有对功耗造成过多的负面影响。在我国深入倡导节能减排的今天,理智超频会利人利己,为您的荷包节省的同时也减小无谓的电力负担。当然了,如果您一开机就做视频压缩或其它能占满四核心八线程的“大活儿”,干完活立刻关机的话,那么节能技术对您基本没有帮助,本段也不必再读,以免浪费宝贵时间!
PS:功耗测试和片上北桥频率及电压同样有关,我们手中这颗920的UnCore体制一般般,要1.425V才能去到4000MHz,而超频测试时北桥也是采用此方案测试的。如果仅用默认的UnCore频率和电压测试处理器超频4GHz功耗的话,还会比132W更低一些,特此说明!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8-15 15:08:20


Intel Core i7处理器表现出了应有的强大性能,另外其超频潜力远超我们想象。因测试产品来自民间,并非生产厂家官方送测,SO-本文测试内容具有极高参考价值!毕竟您买到的产品和我们测试的产品基本上是一个渠道过来的,没有特挑之说。D0修订的良好体制也确实让我们另眼相看,加之920出色的性价比,超频网编辑部决定授予Intel Core i7 920四星级《超频推荐奖》。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8-15 20:28:58
搞不好i7 920会成为新架构时代的Q660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8-15 22:00:24
我4月份,买的C0的了
sunnyxu1850 发表于 2009-8-15 15:04


我和你一样 4月买的 C0   雷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8-15 22:00:53
上海 920 销路好的发疯  UD5已经涨价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