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应用解析
滤波作用:在电源电路中,整流电路将交流变成脉动的直流,而在整流电路之后接入一个较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可以利用其充放电特性,使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压变成相对比较稳定的直流电压。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防止电路各部分供电电压因负载变化而产生变化,一般在电源的输出端及负载的电源输入端,接有数十至数百微法的电解电容。由于大容量的电解电容一般具有一定的电感,对高频及脉冲干扰信号不能有效地滤除,故在其两端并联了一只容量0.001-0.1PF的电容,以滤除高频及脉冲干扰。
耦合作用:在低频信号的传递与放大过程中,为防止前后两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常采用电容藕合。为了防止信号中低频分量损失过大,一般可以采用容量较大的电解电容。
二、故障判断
电解电容常见的故障有,容量减少、容量消失、击穿短呼及漏电等,其中容量变化是因电解电容在使用或旋转过程中其内部的电解液逐渐干涸引起,而击穿与漏电一般为所加的电压过高或电容本身质量不佳所致。
判断电源电容的好坏一般采用万用表的电阻挡进行测量。具体方法为:将电容两管脚短路进行放电,用万用表的黑笔接电解电容的正极,红表笔接负极(此法对应于指针式万用表,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时表笔互调),正常时针应先向电阻小的方向摆动,然后逐渐返回直至无穷大处。表针的摆动幅度越大或返回的速度越慢,说明电容的容量越大,反之则说明电容的容量越小。如表针指在中间某处不再变化,说明此电容漏电,如电阴指示值很小或为零,则表明此电容已击穿短路。
因万用表使用的电池电压一般很低,所以在测量低耐压的电容时比较准确,而当电容的耐压较高时,测量时尽管正常,但加上高压时则有可能发生漏电或击穿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