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继续追踪】AMD delays the R600 yet again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5 14:06:00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7-2-25 14:02 发表
happypunisher是个思维很严谨的人,但有时候,跳出先入为主的思维你会看到更多有意思的东西

比如下面这个东西,它可以将一组标准平面电路冷却到0.005K

类似的冷却设备IBM有数套,适用于不同大小不同温度环 ...
这不是传说中的8量子位计算机么?

嗯,的确运行温度4.9K看起来有些恐怖,但是IBM有的可不仅仅是纯铜大炮 加拿大的量子计算机的运行温度能冷却到1K都不到,R600跑在4.9K当然不会是什么问题。
至于通电问题,探针不就是干这回事的? 不过说来也是ATi当时好奇了一把,才有这个数据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2-25 14:07:00
原帖由 fineday 于 2007-2-25 14:06 发表

这不是传说中的8量子位计算机么?

嗯,的确运行温度4.9K看起来有些恐怖,但是IBM有的可不仅仅是纯铜大炮 加拿大的量子计算机的运行温度能冷却到1K都不到,R600跑在4.9K当然不会是什么问题。
至于 ...
怀疑IBM内混进了非地球人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2-25 14:09:00
原帖由 happypunisher 于 2007-2-25 14:03 发表

牛角尖? 通电代表有功率,这个关乎低温恒温器的大小。再问你一句,这个测试环境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封闭的可以达到这个低温,但是最大可能还是上的类似大炮之类,达到这个温度还是省省吧。但是封闭的有可 ...
嘿嘿,还是不要以常人的思维和想象力来看IBM这种外星人集散地吧。
话说我们现在看到的A13版基本上已经是AMD-IBM的产品了,和ATi几乎是完全没有关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2-25 14:15:00
原帖由 EveningRain 于 2007-2-25 13:41 发表
删除的到底什么内容,谁看到了贴一下吧
可以见我引用的31楼,虽然只有一部分,呵呵。

PS:思考不会把我的回复也杀人灭口了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2-25 14:22:00
原帖由 happypunisher 于 2007-2-25 14:20 发表

1K算个什么,普通买到的oxford实验级别的都能达到0.3K。问题是把R600的GPU运行于4.9K就是相当值得怀疑的
不都是芯片么,也就是R600规模大点罢了。另外,0.3K似乎和4.9K所需要的难度也不是一个档次的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2-25 14:23:00
原帖由 happypunisher 于 2007-2-25 14:20 发表

1K算个什么,普通买到的oxford实验级别的都能达到0.3K。问题是把R600的GPU运行于4.9K就是相当值得怀疑的
什么事情都靠单一冷却介质+接触式热传导不是IBM的风格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2-25 14:39:00
IBM确实是救世主啊!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2-25 14:40:00
好奇只是一个形容词
尚在验证阶段的样品,实验总是多多益善的

并且,IBM完全有这个“玩”的资本
POWER系列的发展过程中,实验室永远是走在前面的,不为人知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IBM在这方面的手段是非常丰富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2-25 14:50:00
实际上,本来IBM现在搞的量子电路就是基于电子电路的改良思路,而现在设计的量子电路工作都需要低温,所以各种规模的冷却系统IBM都有,以适应不同的规模上的验证实验。只要有钱给,替别人做几个实验同时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也是IBM经常喜欢干的事情。而且IBM不光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同时也在为未来更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或量子电路的环境稳定理论积累实践经验。

所以流片之后进行低温实验很平常,但如果低温实验表现出了比较好的“苗头”,继续降温是很正常的。当温度的下降与现象的积累刺激到了一些人好奇的神经同时这组实验并不会过大的影响到R600本身的进度时,事情就自然而然了
更不用说低温物理部门那群老小孩跟R600本来也没什么关系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2-25 16:22:00
hehe
本来我就只是随便爆点
信不信都是各位看官自己的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