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登陆NVIDIA的维基百科条目,把#23楼,贴的那段关于GefoeceFX的那段英文草草翻译了一下。不当处见谅。
---------------------------------------
GeForce FX的缺点
此时,NVIDIA的市场地位看上去坚不可摧,业界观察家也开始把NVIDIA称为图形界的Intel。然而在下一代FX系列图形芯片开发研制的过程中,因为来自微软的合同,许多NVIDIA的研发工程师致力于XBOX的图形芯片、SoundStorm声音芯片以及主板解决方案的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微软自掏腰包购买NVIDIA的芯片,并且合同规定即使制程上有所进步也不允许压低生产费用。微软最终意识到了他自己犯下的错误。但是NVIDIA拒绝对签订的合同进行再次协商。结果,NVIDIA和微软间之前非常好的合作关系恶化了。所以,DirectX 9规格确立的时候没有和NVIDIA进行商议。显而易见的结果是,ATI设计的Radeon 9700 恰好迎合了DirectX 9的规范。由于DirectX 9的规范的原因,渲染精度被限定在FP24,著色性能被设定为开发重点。而且DirectX 9 HLSL 著色器也是基于9700建立的。
再看看NVIDIA,NVIDIA的FX系列显卡提供了FP16和FP32精度模式。这两种模式前一种意味著低精度渲染(和竞争对手相对而言),另一种是低性能模式。32比特支援也使得晶体管数量大幅增加。著色性能通常也只有竞争对手ATI产品的一半或是更低。作为兼容微软DirectX标准上享有盛誉的NVIDIA,为此次误判微软下一代规范,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当越来越多的基于DirectX 9特性的游戏面世,GeForce FX系列可怜的著色性能就越发的显眼了。除了FX5700(晚期的修订版),几乎在和ATI的同档次显卡上没有任何性能优势。
NVIDIA开始不顾一切的掩饰GeForce FX的缺点。这个时候备受关注的“FX Only”的演示程序Dawn发布了。但是当这个程序被破解之后,人们发现在9700显卡上运行的速度甚至更快。NVIDIA开始在驱动上进行“优化”,以此来提升性能。部分游戏的性能得到了提升,但是随后硬件评测网站撰文指出,NVIDIA是如何通过驱动检测测试软件,以及如何人为影响测试分数的。当然,通常他们是得到了ATI驱动研发队伍在背后的指点。随后,NVIDIA在驱动上进行了更多的修改和“优化”,但是NVIDIA的稳定和高效驱动的传奇已经不在了。后期,NVIDIA通过对指令的重新排序部分地缩小了性能差距,但是著色性能依旧较弱,而且对特定硬件指令十分敏感。NVIDIA于是寻求微软的合作,更新DirectX规范,依此可以生成对GeForce FX架构优化的指令代码。
另外,GeForce FX运行温度很高,毕竟他们消耗了两倍于同等ATI显卡的电能。GeForce FX 5800 Ultra显卡也因为其风扇噪音而声名狼藉,并因此得到了“吸尘器”、“吹风机”的“美誉”。NVIDIA为此通过加大散热风扇,用更静音版本替换了早先版本。但是这也让显卡制造商面对ATI的显卡失去了价格优势。其最终结果,由于FX系列显卡的羸弱,导致NVIDIA始料未及的将显卡市场的领导地位易主A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