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求助] 把rmvb格式刻录成DVD winavi video converter怎么用

[复制链接]

11

主题

154

帖子

5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1
发表于 2007-3-14 20:28:00
把rmvb格式刻录成DVD winavi video converter怎么用
我刚买个先锋刻录机,想把 RMVB格式视频制作成可在DVD上播放的影碟 ,用winavi video converter转MPEG1 1“选择输出格式”设定你要转换的格式为:mpeg1
2、以上设定完成后,下面就是最重要的了,
“mpeg1”设置中的“Target format”设定为PAL,这是电视播放的默认格式;
“Audio sample rate”设定为48000,其他设置可能会造成转换后没有声音。
“picture size”设定为下面尺寸“352*288
Constant video quality”设为medium
按上面的转出来的MPEG1竟然有602M这么大,要知道原来的RMVB才252M 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我的设置有问题?



[ 本帖最后由 quent 于 2007-3-14 21:13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发表于 2007-3-15 18:02:00
我也是的   54M的   转换下都130多M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3-15 18:25:00
很正常, 你要看你压缩的率码是多大的了,

1。RMVB是在流媒体的RM影片格式上升级延伸而来。VB即VBR,是Variable Bit Rate(可改变之比特率)的英文缩写。我们在播放以往常见的RM格式电影时,可以在播放器左下角看到225Kbps字样,这就是比特率。影片的静止画面和运动画面对压缩采样率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果始终保持固定的比特率,会对影片质量造成浪费。

而RMVB则打破了原先RM格式那种平均压缩采样的方式,在保证平均压缩比的基础上,设定了一般为平均采样率两倍的最大采样率值。将较高的比特率用于复杂的动态画面(歌舞、飞车、战争等),而在静态画面中则灵活地转为较低的采样率,合理地利用了比特率资源,使RMVB在牺牲少部分你察觉不到的影片质量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压缩了影片的大小,最终拥有了近乎完美的接近于DVD品质的视听效果。

2。什么是码率?
码率是个很广泛的范畴,在通信方面也常常能看到这个词,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电脑多媒体方面的码率,更具体一点来说就是多媒体音频以及视频方面的码率。

首先看看我搜索出来的这几个有关码率的结果:码率就是数据传输时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位数,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ps即千位每秒。

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取样率,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但是文件体积与取样率是成正比的,所以几乎所有的编码格式重视的都是如何用最低的码率达到最少的失真,围绕这个核心衍生出来的cbr(固定码率)与vbr(可变码率),都是在这方面做的文章,不过事情总不是绝对的,从音频方面来说,码率越高,被压缩的比例越小,音质损失越小,与音源的音质越接近。

但各种播放器使用的编码算法不一样,也不能用码率来统一衡量音质,如wma和mp3,不能说低码率的mp3一定音质不如wma,尤其是在使用了可变压缩码率的算法后就更加不能简单地用码率来衡量音质,甚至同一种编码器使用了可变压缩码率的算法后可以教低的码率获得比恒定较高码率更好的音质。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