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分享] 革命—“Vista”中文正式版详尽评测(新手必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7 07:20:00
[系统对比测试——Quake4]




采用同一引擎制作出来的《Quake4》的表现与《DOOM3》一样,而且差距被拉的更大。但在图形项目测试中,64位版本的“Vista”首次明显领先于32位版本的“Vista”。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27 07:21: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27 07:21:00
[系统对比测试——F.E.A.R]




在《F.E.A.R》的测试中,差距虽然没有前面的测试那么突出,但是如果按照比例计算的话,“Vista”的表现依旧没有得到什么改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27 07:21:00
[2G内存系统对比测试——7-ZIP]

早在“Vista”测试版推出之际,其对硬件配置的要求就让广大用户大呼苛刻,再加上一些厂商大肆制造“Vista 2G内存论”,使得很多用户都认为只有使用2G内存来运行“Vista”才是正道,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些测试来客观的看看2G内存在“Vista”下能够有什么样的表现吧。






在“7-ZIP”测试中,2G内存下的“Vista”操作系统的性能提升极为有限。32位版本的“Vista”提升只有1秒到2秒,而64位版本“Vista”在2G内存下的性能提升则更为明显一些,达到了4到5秒。虽然在2G内存下“Vista”的提升幅度有限,但是反观“Windows XP”的不升反降,大容量内存对“Vista”还是有些帮助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27 07:22:00
[2G内存系统对比测试——VirtualDub-1.7.0视频压缩测试]




在视频编码测试方面,拥有2G内存的“Vista”操作系统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而“Windows XP”依旧在进行着“浪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27 07:22:00
[2G内存系统对比测试——文件拷贝测试]

相比较于以前的操作系统,由于“Vista”使用了全新的文件索引技术,因此在文件系统性能方面对内存的以来有了一定的提高,那么大容量的系统内存真的能给“Vista”在文件系统性能上带来提升吗?答案我们还是通过测试来寻找吧。




在大文件拷贝方面,1G的系统内存和2G的系统内存几乎没有任何差别,这个也是在我们意料之中的。




在多文件拷贝测试中,大容量内存对成绩的提升有所帮助,这是大部分用户都知道的常识。但是“Vista”如此夸张的性能提升还是让笔者眼镜大跌。看来“Vista”的性能优势在2G内存上才能得到全面发挥这个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27 07:23:00
[2G内存系统对比测试——游戏篇]










由于显卡驱动程序、游戏软件等各个方面的限制和制约,使得1G内存和2G内存在3D游戏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性能上的差距,当然这也是比较正常的事情。大容量内存在运行3D游戏时,对游戏运行时候的速度并不会有太大的帮助,而显卡、处理器的速度、以及内存频率和时序则会对此有比较大的影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27 07:23:00
[2G系统内存对“Vista”到底有什么用?]




经过测试,我们已经对采用2G系统内存的“Vista”有了一个基本上的认识,但是如果很多人认为“2G内存也不过如此”的话,那么就不免有些武断了。因为虽然2G的系统内存在现阶段无法为“Vista”在游戏等方面带来巨大的提升,可是在进行多程序切换、程序启动和载入时间方面,都要比“Windows XP”优秀许多。

我们在这里做个简单的对比说明。首先以“Vista”的启动时间来说,具有1G系统内存的测试平台从启动画面到进入桌面花费了19秒的时间,而具有2G系统内存的同配置平台仅仅花费了13秒,关机时间加快的更多。

在游戏载入和退出方面2G系统内存也是优势明显,以《Hlaf Life2》游戏为例,具有1G系统内存的测试平台进入游戏的载入时间为13秒,而具有2G系统内存的同配置平台仅用了6秒就进入到了游戏中。

通过之前的测试,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在日常的文件操作中,大容量内存能够带来极为明显的性能提升。而上述这些都比“Windows XP”系统使用2G系统内存的时候要优秀。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日常的文件、读写频繁、大数据交换等操作上,“Vista”能够从大容量内存中获得更好的性能表现,这主要得益于“Vista”全新的内存管理和文件索引等技术。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1G的系统内存也是完全能够胜任“Vista”的。如果您的系统只有512MB内存的话,那么本人的建议是,要么放弃“Vista”,要么去增加内存。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27 07:24:00
[“Vista”到底占用多少的内存]

早在“Vista”发布的半年多以前,就有各种各样的传言袭来,其中最为让用户担心的就是“Vista 开机将占用800MB内存”这条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1G的系统内存绝对是一个起步了。在“Vista”中文正式版推出之后,其启动之后到底占用多大的内存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无需猜测,让事实来说话吧。




在打开Aero “Class”桌面效果情况下,“Vista”启动之后,并经过平稳待机15分钟以上的内存占用量,仅仅为443MB,虽然这个数字对于“Windows XP”来说依旧不小,但是和当初传言中的800MB也是相去甚远。




关闭所有特效之后采用同样方法来测试“Vista”的内存占用量,为432MB,比打开Aero “Class”桌面效果的情况下降低了11MB。




在打开Aero “Class”桌面效果情况下,进行常规的软件及程序运行之后的内存占用量,此时为627MB,并且内存的占用量会持续下降,借此我们可以看出,“Vista”具有很强的内存管理能力,并且对内存的占用量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27 07:24:00
[“Vista”对IT业界的影响]

注:文中作者观点不代表驱动之家立场。


“微软”每每推出新一代的操作系统,都会对IT业界产生很大且深远的影响。而本次“Vista”的推出更是将这一点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垄断所带来的问题再一次准备出来 “强奸”我们用户了。

首先由于加入了对“HDTV”、“HD-DVD”等的支持,使得新一代高清视频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同时也借此来打压“蓝光”等竞争对手。而作为新一代的高清显示设备也必然得到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兼容HDCP的显示器。如若不然,那么花高价买来的宽屏显示器将无法播放新一代的高清DVD碟片(不是看不了,而是看起来让你如同在雾中)。虽然看似非常霸道,但是这对于许多的显示器厂商来说,也未必都是坏事。




“微软”在“Vista”操作系统中还加入了一个名为“Windows ReadyBoots”的系统加速功能,该功能的初衷是让系统内存容量不足的用户通过外接大容量闪存来充当系统内存使用,进而提高“Vista”的运行速度。“微软”方面宣称,使用ReadyBoost技术之后,开机速度比单纯从硬盘调入速度快上8-10倍,另外Windows Vista ReadyBoost技术也支持数据暂存闪存,因此笔记本电脑的电池运作时间得以提高。




应用单一磁盘时,硬盘指针读/写磁盘缓存中的活动数据图




借助Ready Boost功能,U盘可以作为内存保存活动数据,加速系统执行效率

“Windows ReadyBoots”功能借以使用USB 2.0闪存,提升“Vista”的性能。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用户都知道,由于内存容量有限,操作系统通常在磁盘中虚拟一个内存空间,用于存储物理内存中的活动数据,所以虚拟内存速度只等同于硬盘速度。但现在,通过应用Ready Boost功能,只需简单设置,闪存就可以作为内存使用,系统会将虚拟内存中的活动数据同步保存在U盘中,这样当读取数据时,即可从硬盘和U盘同步读取活动数据,例如:单一磁盘读取“1、2、3”时,可能按照“2、3、1”或“1、3、2”或“1、2、3”的顺序读取数据,但无论何种情况,硬盘指针都需要移动三次,而应用了Ready Boost功能后,硬盘只需读取“2”,而同一时间,“3”和“1”有可能从U盘中读取,相当于在单位时间内读取了双倍数据或多倍数据,这样既加速了系统执行效率。

虽然由于对现在USB设备的兼容性和时间关系,该功能具体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就笔者个人认为,对于这个功能我们要分为两点来看待:

1、算是USB2.0的设备在数据传输方面也仅仅能够达到10多MB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在磁盘上的虚拟内存速度,更何况是和真正的内存比呢?

2、闪存设备也有传统磁盘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闪存不存在寻道时间的问题。这就是在前面我们提到的,单一磁盘读取“1、2、3”时,可能按照“2、3、1”或“1、3、2”或“1、2、3”的顺序读取数据,但无论何种情况,硬盘指针都需要移动三次,而应用了Ready Boost功能后,硬盘只需读取“2”,而同一时间,“3”和“1”有可能从U盘中读取。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闪存传输速度的不足。

虽然“Windows ReadyBoots”技术到底能够为小容量内存用户、尤其是升级内存并不方便的笔记本用户带来多大的性能提升,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毫无疑问,“微软”的这一举措一定会让广大的闪存厂商全面跟进。在今后,我们“驱动之家”也将对“Windows ReadyBoots”技术进行一些深入的测试,敬请广大读者时刻关注“驱动之家”。

在“Vista”系统中,还有两大新功能——即增强的Windows安全中心和“Vista”的64位“PatchGuard”功能。“微软”称,增加这两大功能是为了锁住操作系统。但是此举确引起了“赛门铁克”的不满,并认为这样做会损害客户利益,使用户很难使用第三方的软件产品,对此其他的厂商则是敢怒而不敢言。可是后来的事情谁都知道了,“赛门铁克”妥协了。这件事情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与“微软”作对的结果。

另外,“Vista”中集成的“平板支持、语音识别、手写输入”等功能则对更加智能化、更简单使用的操作系统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让人们在简单、轻松中工作,我认为这才是“Vista”给我的真正感觉。我想外设厂商们应该开始利用“Vista”提供的便利条件来进行一次输入设备的革新了。

“Vista”对业界的影响自然不会只有这些,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因为时间将会给我们带来所有的答案。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