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Linux爱好者入门教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30 08:23:20
在 Linux 中,当谈到 "root" 文件系统时,通常是指主 Linux 分区。但是,GRUB 有它自己的 root 分区定义。GRUB 的 root 分区是保存 Linux 内核的分区。这可能是您的正式 root 文件系统,也可能不是。我们讨论的是 GRUB,需要指定 GRUB 的 root 分区。进入 root 分区时,GRUB 将把这个分区安装成只读型,这样就可以从该分区中装入 Linux 内核。GRUB 的一个很“酷”的功能是它可以读取本机的 FAT、FFS、minix、ext2 和 ReiserFS 分区。

到目前为止,您可能会感到一点疑惑,因为 GRUB 所使用的硬盘/分区命名约定与 Linux 使用的命名约定不同。在 Linux 中,第一个硬盘的第五个分区称作 "hda5"。而 GRUB 把这个分区称作 "(hd0,4)"。GRUB 对硬盘和分区的编号都是从 0 开始计算。另外,硬盘和分区都用逗号分隔,整个表达式用括号括起。现在,可以发现如果要引导 Linux 硬盘 hda5,应输入 "root (hd0,4)"。

知道了内核在哪儿,还要具体指出哪个文件是内核文件,这就是kernel的工作。
kernel /boot/vmlinuz-2.2.18 root=/dev/hda3 ro说明/boot/vmlinuz-2.2.18 就是要载入的内核。后面的都是传递给内核的参数。root=/dev/hda3就是linux的硬盘分区表示法,ro是以readonly的意思。
initrd用来初始的linux image,并设置相应的参数。

是不是感觉很简单啊!再来看一看windows的定义段吧。
这里,我添加了一项来引导 Windows2000。要完成此操作,GRUB 使用了“链式装入器”(chainloader)。链式装入器从分区 (hd0,0) 的引导记录中装入 win2000 自己的引导装入器,然后引导它。这就是这种技术叫做链式装入的原因 -- 它创建了一个从引导装入器到另一个的链。这种链式装入技术可以用于引导任何版本的 DOS 或 Windows。

我的RedHat linux在硬盘主引导分区装了lilo,所以也用了chainloader。

GRUB的配置文件要简单就这么简单,如果你要更个性化一点,试一试把“color light-gray/blue ”加在default语句的下面,下一次启动GRUB时,看看有什么变化,再试一试“color light-blue/red",惊喜吗? 有趣吧!

######################
# GRUB的交互性 #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7-30 08:23:33
GRUB 最好的优点之一就是其强健的设计 -- 在不断使用它时请别忘了这点。如果更新内核或更改它在磁盘上的位置,不必重新安装 GRUB。事实上,如有必要,只要更新 menu.lst 文件即可,一切将保持正常。

只有少数情况下,才需要将 GRUB 引导装入器重新安装到引导记录。首先,如果更改 GRUB root 分区的分区类型(例如,从 ext2 改成 ReiserFS),则需要重新安装。或者,如果更新 /boot/grub 中的 stage1 和 stage2 文件,由于它们来自更新版本的 GRUB,很有可能要重新安装引导装入器。其它情况下,可以不必理睬!

GRUB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性特别强。在开机时,按一下“c”,将进入GRUB 控制台。显示如下:

GRUB version 0.5.96.1 (640K lower / 3072K upper memory)

[ Minimal BASH-like line editing is supported. For the first word, TAB
lists possible command completions. Anywhere else TAB lists the possible
completions of a device/filename. ]

grub>;

欢迎使用 GRUB 控制台。现在,再研究命令:
我将通过GRUB 控制台绕过lilo来启动RedHat linux,

grub>; root (h

现在,按一次 Tab 键。如果系统中有多个硬盘,GRUB 将显示可能完成的列表,从 "hd0" 开始。如果只有一个硬盘,GRUB 将插入 "hd0,"。如果有多个硬盘,继续进行,在 ("hd2" 中输入名称并在名称后紧跟着输入逗号,但不要按 Enter 键。部分完成的 root 命令看起来如下:

grub>; root (hd0,

现在,继续操作,再按一次 Tab 键。GRUB 将显示特定硬盘上所有分区的列表,以及它们的文件系统类型。在我的系统中,按 Tab 键时得到以下列表:

grub>; root (hd0, (tab,按tab一下键)
Possible partitions are:
Partition num: 0, Filesystem type is fat, partition type 0x6
Partition num: 2, Filesystem type is ext2fs, partition type 0x83
Partition num: 4, Filesystem type unknown, partition type 0x7
Partition num: 5, Filesystem type is ext2fs, partition type 0x83
Partition num: 6, Filesystem type is fat, partition type 0xb
Partition num: 7, Filesystem type is fat, partition type 0xb
Partition num: 8, Filesystem type is ext2fs, partition type 0x83
Partition num: 9, Filesystem type unknown, partition type 0x82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7-30 08:23:43
如您所见,GRUB 的交互式硬盘和分区名称实现功能非常有条理。这些,只需要好好理解 GRUB 新奇的硬盘和分区命名语法,然后就可以继续操作了
grub>; root (hd0,
现在已安装了 root 文件系统,到装入内核的时候了

grub>; kernel /boot/vmlinuz-2.4.2 root=/dev/hda5 ro
[Linux-bzImage, setup=0x1200, size=0xe1a30]

您已经安装了 root 文件系统并装入了内核。现在,可以引导了。只要输入 "boot",Linux 引导过程就将开始。是不是很cool啊,GRUB的menu.lst更像一个linux下的脚本程序。


#####################
# GRUB启动盘 #
#####################
要制作引导盘,需执行一些简单的步骤。首先,在新的软盘上创建 ext2 文件系统。然后,将其安装,并将一些 GRUB 文件复制到该文件系统,最后运行 "grub" 程序,它将负责设置软盘的引导扇区。准备好了吗?

将一张空盘插入 1.44MB 软驱,输入:

# mke2fs /dev/fd0
创建了 ext2 文件系统后,需要安装该文件系统:

# mount /dev/fd0 /mnt/floppy
现在,需要创建一些目录,并将一些关键文件(原先安装 GRUB 时已安装了这些文件)复制到软盘:

# mkdir /mnt/floppy/boot
# mkdir /mnt/floppy/boot/grub
# cp /boot/grub/stage1 /mnt/floppy/boot/grub
# cp /boot/grub/stage2 /mnt/floppy/boot/grub
再有一个步骤,就能得到可用的引导盘。

在linux bash中,从 root 用户运行“grub”,该程序非常有趣并值得注意,因为它实际上是 GRUB 引导装入器的半功能性版本。尽管 Linux 已经启动并正在运行,您仍可以运行 GRUB 并执行某些任务,而且其界面与使用 GRUB 引导盘或将 GRUB 安装到硬盘 MBR 时看到的界面(即GRUB控制台)完全相同。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7-30 08:23:54
在 grub>; 提示符处,输入:

grub>; root (fd0)
grub>; setup (fd0)
grub>; quit

现在,引导盘完成了。
如果要把GRUB装到硬盘上,也很容易。这个过程几乎与引导盘安装过程一样。首先,需要决定哪个硬盘分区将成为 root GRUB 分区。在这个分区上,创建 /boot/grub 目录,并将 stage1 和 stage2 文件复制到该目录中,可以通过重新引导系统并使用引导盘,或者使用驻留版本的 GRUB 来执行后一步操作。在这两种情况下,启动 GRUB,并用 root 命令指定 root 分区。例如,如果将 stage1 和 stage2 文件复制到 hda5 的 /boot/grub 目录中,应输入 "root (hd0,4)"。接着,决定在哪里安装 GRUB -- 在硬盘的 MBR,或者如果与 GRUB 一起使用另一个“主”引导装入器,则安装在特定分区的引导记录中。如果安装到 MBR,则可以指定整个磁盘而不必指定分区,如下(对于 hda):

grub>; setup (hd0)

如果要将 GRUB 安装到 /dev/hda5 的引导记录中,应输入:

grub>; setup (hd0,4)

现在,已安装 GRUB。引导系统时,应该立即以 GRUB 的控制台方式结束(如果安装到 MBR)。现在,应创建引导菜单,这样就不必在每次引导系统时都输入那些命令。



小结:在这里只是介绍了 GRUB 的一部分。例如,可以使用 GRUB 来执行网络引导,引导 BSD 文件系统,或更多操作。另外,GRUB 有许多配置和安全性命令也很有用。如需所有 GRUB 功能的完整描述,请阅读 GRUB 出色的 GNU 文档。只要在 bash 提示中输入 "info grub" 就可以阅读该文档。


有用的一些信息:xosl是一个支持鼠标的图形界面boot loader,可以于system command和boot manager相比,
网址是www.xosl.or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7-30 08:24:06
作为一种免费的网络操作系统,Linux越来越受到广大网络爱好者的欢迎,目前因特网(Internet)上运行的主机有相当一部分采用的就是linux操作系统,而且中国已经把linux操作系统作为政府上网年的指定网络操作系统,种种迹象表明,linux操作系统正在逐渐走向成熟。在本章我将向大家介绍一种能在Linux系统下使用的比较优秀的代理服务器软件的配置方法。


  众所周知,当今因特网发展速度极其迅猛,IP地址资源非常紧张。而如果您想访问因特网,共享因特网的丰富资源,您的机器必须拥有一个标准的IP地址。在因特网上,IP地址是识别您的机器的唯一标志。目前,有两种方式可以让您的机器拥有标准的IP地址:一种是局域网通过专线接入因特网,您的机器可以拥有静态的IP地址。所谓静态IP地址,就是对使用者来说,是固定不变的IP地址,这个IP地址给您使用后,其他人就不能再用了。一种是通过电话线拨号或ISDN拨号等方式接入因特网,您的机器可以在您拨号上网的在线期间从ISP的访问服务器的IP地址池中获得一个临时的标准IP地址,这个IP地址在您下线后就不归您使用了,而您下次拨号再上网,很可能分配给您的机器的是另外一个临时的IP地址了。这种临时分配的IP地址,称为动态IP地址。无论是静态地址还是动态地址,在您的机器访问因特网时,使用起来没有什么区别。
  现在因特网发展速度这么快,而IP地址资源又这么紧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尖锐的矛盾。虽说Ipv6正在开发中,但远水不解近渴,好多的企业、公司内部的Intranet现在就想接入因特网这个浩瀚的资源海洋,但又苦于没有充足的IP地址资源,怎么办?还好,有代理服务这个好东西。代理服务是指由一台拥有标准IP地址的机器代替若干没有标准IP地址(以下称内部地址)的机器和因特网上的其他主机打交道,提供代理服务的这台机器称为代理服务器。拥有内部地址的机器想到因特网上查找资料时,先把这个请求发给拥有标准IP地址的代理服务器,由代理服务器把这个请求通过它的标准IP地址发到请求的目标地址。然后目标地址的服务器把返回的结果发回给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再原封不动的把资料发给最初那台拥有内部IP地址的机器。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内部机器访问因特网的一个过程。若干拥有内部地址的机器就组成了内部网,代理服务器的作用就是勾通内部网和因特网,解决内部网访问因特网的问题。而且这种代理是不可逆的,因特网上的主机不能访问任何一台拥有内部地址的机器,这样又可以保障内部资料的安全性。


  能够完成这种代理功能的服务器软件有好多,我给大家推荐一种能在linux下使用的比较优秀的代理服务器软件Squid。之所以说它比较优秀,是因为它可以在代理服务器上作一个很大的缓存,可以把好多常去的网站内容存储到缓存中,这样,内部网的机器再访问那些网站,就可以从缓存里调用了。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快内部网浏览因特网的速度,这就是所谓的提高客户机的访问命中率, 另一方面,Squid不仅仅支持HTTP协议,而且还支持FTP,GOPHER,SSL和WAIS等协议考虑到简捷实用的原则,我们本章只向大家介绍如何设置HTTP代理,而其他的代理大同小异,各位理解了HTTP的配置也就明白应该如何配置其他的代理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7-30 08:24:16
& 5.2 所需资源
   &5.2.1 所需包

  squid-2.3.STABLE1-5.rpm

   &5.2.2 所需配置文件

  /etc/squid/squid.conf 系统自带,管理员配置

  &5.2.3 相关工具
& 5.3 配置方案
 1./etc/squid/squid.conf

说明:squid主配置文件
源文件:
acl deny_ip_01 dst 1.1.1.1
http_access deny deny_ip_01
# 以上两行是基于IP的访问控制
acl deny_url_01 url_regex http://www.www.www
http_access deny deny_url_01
# 以上两行是基于URL的访问控制
http_port 3128 # HTTP协议代理默认代理端口
cache_mem 32 MB #开劈一块内存区域作为缓冲
cache_dir ufs /home/squid/cache 1024 16 256
# 开劈一块硬盘空间,作为硬盘缓冲区,这块区域的分布是连
续的,逻辑关系由管理员设定
cache_access_log /var/log/squid/access.log
# 该log文件是用来描述每次客户请求HTTP内容时,高速缓
存命中或未命中的项目。同时描述提出请求的主机身份及它
们所需的内容。
cache_log /var/log/squid/cache.log
#用于描述当squid守护进程启动时,可看到有多少内存、交
换空间,高速缓存目录的位置,所接受的连接类型及接受连
接的端口。
cache_store_log /var/log/squid/store.log
#用于描述页面从高速缓存中被调入调出的情况。
pid_filename /var/run/squid.pid
#管理员可以通过查看此文件了解当前执行的squid进程。
dns_nameservers 192.168.0.1
#定义域名解析服务器的地址
acl all src 0.0.0.0/0.0.0.0
cache_mgr root@weboa.com.cn
#设置cache管理员的邮件箱地址
reference_age 3 days
#设置缓冲区的更新周期
maximum_object_size 4096 KB
#设置允许被缓存的一次性最大请求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7-30 08:24:26
 & 5.4 测试及管理办法
   &5.4.1 测试方法

 1.在客户机下打开浏览器,设置好代理服务器,端口是3128,看看能不能上网就是拉。

   &5.4.2 管理方法

 1.修改完配置文件需要执行/etc/rc.d/init.d/squid restart使得配置生效。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7-30 08:24:39
1、处理特殊的文件名

假设Linux系统中有一个文件名叫“-ee”,如果我们想对它进行操作,例如要删除它,按照一般的删除方法在命令行中输入rm -ee命令,界面会提示我们是“无效选项”(invalid option),原来由于文件名的第一个字符为“-”,Linux把文件名当作选项了,我们可以使用“--”符号来解决这个问题,输入“rm -- -ee”命令便可顺利删除名为“-ee”的文件。如果是其他特殊字符的话可以在特殊字符前加一个“”符号,或者用双引号把整个文件名括起来。

2、直接进行Linux的安装工作

在安装Linux操作系统时,可以利用该系统光盘中的一个名为“loadlin.exe”的软件,将Linux核心直接调入内存,由Linux核心代替当前操作系统来接管计算机,并进入Linux的安装界面。在安装Linux时,我们只要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loadlin E:imagesvmlinuz root=/dev/ram initrd=E:imagesinitrd.img”这个命令就可以直接安装Linux了;其中“E:imagesvmlinuz”为Linux的核心名。

3、消除Xwindows下的死机现象

我们可以用两个常用的方法来消除这种现象:第一,用键盘上的复合键“Ctrl+Alt+Backspace”来关闭当前正在运行的任务;第二,首先按住键盘上的“Ctrl+Alt+F2”复合键,让系统切换到另一个操作台,然后登录到系统,再执行“#ps -ax/grep startx”命令,这将会列出你的Xserver的进程标识,接着在命令行中输入如下命令就能消除Xwindows下的死机现象:#kill -9 PID_Number,最后通过“Alt+F1”复合键返回到原来的平台。

4、快速关闭Linux系统

最新版本的Linux/UNIX系统借鉴了大型机的技术,采用了抗掉电的日志式文件系统,可以自动跟踪保存用户数据,自动同步刷新文件系统,用户完全可以随手关闭电源,从而达到快速关闭系统的目的。

5、巧妙使用“rm”命令

我们可以使用带“-r”参数的“rm”命令来删除一个非空目录,例如我们在命令行中输入“rm -r bbb”这样的命令,表示系统将把bbb目录中包含的所有文件和子目录全部删除掉。

6、巧妙使用“Tab”键

大家知道在Linux字符界面中输入命令时,有时需要输入很多字符,如果经常这样逐个地输入字符,比较麻烦。假设键入的字符足以确定该目录下一个惟一的文件时,我们只需按键盘上的“Tab”键就可以自动补齐该文件名的剩下部分,例如要把目录/ccc下的文件“ddddddd-1.2.3.tar.gz”解包时,当我们在命令行中键入到“tar xvfz /ccc/d”时,如果该文件是该目录下惟一以“d”打头的文件的话就可以直接按下“Tab”键,这时命令会被自动补齐为:tar xvfz /ccc/ddddddd-1.2.3.tar.gz ,从而提高了输入效率。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7-30 08:24:50
7、多用鼠标拷贝与粘贴来提高操作速度

Linux系统安装后,每次启动到字符界面时都会自动运行一个叫“gpm”的程序,该程序运行后就可以用鼠标来拷贝与粘贴了。具体做法是按住鼠标左键拖动使要拷贝的地方突出显示,这时突出显示的区域已经被拷贝,再按鼠标右键拷贝的内容就会被粘贴在光标所在位置了。如果我们在Xwindow下运行Linux系统,拷贝与粘贴的操作与在Windows 9x系统下一样。

8、快速启动Linux系统

在DOS下,有一种简单快速启动Linux的方法,那就是load Linux。loadlin.exe是DOS下的可执行程序,它可以在纯DOS环境下迅速启动Linux,而且无需重启计算机,通常我们可以在光盘的“/kernels”目录下找到这个程序。如果不知这个程序被放置于安装盘的何处,可以使用“find -name loadlin*”命令来寻找。找到之后将其复制到DOS分区中,同时还需要复制一份你所使用的Linux内核文件。可以通过Windows直接从光盘复制,也可在Linux环境下使用“mcopy”命令将文件复制到DOS分区;接着再编写一个名为“Linux.bat”的批处理文件,文件内容如下:c:loadlin c:vmlinuz root=/dev/hda1 ro(我们假设loadlin.exe和vmlinuz这两个内核文件都在c盘根目录下,“root”为Linux的根设备,而且Linux处于硬盘第一分区,所以设备名为“/dev/hda1”,“ro”意为readonly)。以后在DOS下要启动Linux时,运行“Linux.bat”就可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9-7-30 08:25:03
本文主要面对新新手,不对任何高难度问题进行讨论,包括双网卡,正常编译了driver也不能用的古怪网卡等.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告诉新新手,Linux下网卡是怎样被驱动的.本文不讨论安装Linux的问题,假设用户已经成功安Linux,就等驱动网卡.
  第一步--不要再问 Linux下能够装XXX卡么? 这样的问题,Linux是个开放的系统,借助于网络上无数的高手,几乎所有的硬件都能找到支持.
  首先需要指出,Linux下对网卡的支持往往是只对芯片的,所以对某些不是很著名的网卡,往往需要知道它的芯片型号以配置Linux.比如我的Accton 网卡,就不存在Linux的driver,但是因为它是NE2000兼容,所以把它当NE2000就可以在Linux下用了.所以当你有一块网卡不能用,在找Linux的driver之前一定搞清楚这个网卡用的什么芯片,跟谁兼容,比如3c509,ne2000,etherexpress等等.这样的型号一般都在网卡上最大的一快芯片上印着,抄下来就是了.
  最普遍使用也许是最好配的网卡也许就是Ne2000兼容卡了,我用它来作例子.注意实际上很多廉价卡都是NE2000兼容的.
  对于NE2000卡,先要作的一件事情,是将网卡设定为Jumpless模式.很多现在的网卡缺省都是PnP模式,这在95下的确能减少很多麻烦,但是Linux不支持,所以Linux下必须是Jumpless模式.一般所有程序将网卡设为Jumpless.当然如果是老卡,本来就不是PnP,不用管这个.注意,这里主要是ISA的NE2000,关于PCI的NE2000,需要另外设置.
  下来就是得弄清楚网卡的IO地址和IRQ.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网卡驱动参数.这个最简单就是还用那个网卡的设定程序,设定完Jumpless之后肯定有地方可以软设定IO和IRQ.老一些的卡得跳线,道理一样.另外一个方法是如果网卡能在95或NT下工作,去95下的control panel里看这个卡的properities,查IO和IRQ.
  OK,到现在,你知道了你的卡是NE2000兼容,知道了它是在Jumpless模式下,知道了IO地址和IRQ,就可以安装了.
  Linux系统与95这些系统不同的一点是它是运行在 内核 上的,所谓内核,就是把系统最核心的部分孤立出来编程,将各种驱动程序,内存控制等部分编在一起.于95不同,Linux得内核是公开的,经常更新的,这样不需要更新整个系统,用户只需要把最新的内核原程序download下来编译,就可以得到一个支持更多硬件,更多文件系统,更安全的系统了.所以需要指出,Linux的Driver很少有象95下那样是 安装 的.Linux下的driver大多数都是以C程序形式发布,或者在内核里,或者需要用户自己修改内核代码.总之要让Driver运行,得重新配置编译内核.如何操作Linux内核是学习Linux中非常重要的一节.Linux的新手最好在这里多下点功夫搞清楚.有关核心的问题建议看Linux How To文档中的kernel How to.
  Anyway, Linux已经装好了,那么用的是什么内核呢?一般缺省的Linux内核是从安装盘上来的.那个内核一般包括大多数硬件的驱动程序,比如Ne2000卡.所以未一定要重新编译内核,也许现有的内核就可以驱动.所以下一步就是把网卡插入计算机,看看Linux能否发现它.这可以从Linux的启动画面中看出来,如果你发现如下的一行:
  eth0:NE2000 card found at 0x300 using IRQ 05
那就说明Linux发现了NE2000卡,在IO 300, IRQ 05的地方.
  如果Linux没有发现你的网卡,但是你确认你网卡得型号和参数,比如我的网卡是NE2000兼容,IO 0x300, IRQ 05.那么可以修改Linux启动文件专门搜索这个设备.这个文件在/etc/rc.d/rc.modules里对于NE2000,是这样的:
  #/sbin/modprobe ne io=0x300 # NE2000 at 0x300
将最前面的#号去掉,再启动机器试试.
  另外该文件里还可以发现对其它系列网卡比如3C系列的autoprobe.
  OK,到现在启动屏幕上也没有出现
  eth0:NE2000 card found at 0x300 using IRQ 05
这样的好消息,那么你就得编译内核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