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一点性能上的损失可以换来一流的用料做工YY度以及3年保修你愿意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3 15:37:00
原帖由 孤石2005 于 2006-7-13 15:36 发表

不知者不罪
还有anatech里面算是找到一个测试,但是都是7600GT SLI的,不够直观啊。
VS 68GS SLI,正好又把G73的另一个改进显露出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7-13 15:38:00
还有,我B4下ANANDTECH,那个测试,最高画面下,A卡和N卡的设置根本不同,前面却只略提了几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7-13 15:40:00
可怜我一推荐显卡的贴居然被搞成技术贴了 谁来同情下我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7-13 15:45:00
3年质保和YY的做工成了购买999的技嘉6800GS的最佳理由,如果技嘉/MSI的3年保公版7600GT/256M能做到1299的位置,我还是选择7600GT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7-13 15:49:00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6-7-13 15:26 发表

OK,带宽相对NV43,还远没有翻倍吧?
但B3D的测试,G73的Z-fill相对NV43却翻了2.5倍
除了带宽利用律得以提高,我找不到别的解释了
你贴的几个测试中, 除了Z-fill, 其他的结果都很正常, 没有达到25.6G/s的极限.

Z-fill中, 76和66都超出了带宽极限, 基本都达到了理论倍速, 结果也还比较正常. 显然是Z-compress发挥了作用. 而在真正的复杂场景游戏中, z-compress的效果就会差很多。

真正吃带宽的Alpha-blending, 76就明显被限制住了. 这个时候, 也没有什么compress算法可以帮得上忙.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7-13 15:52:00
噢对了, 76的Z-fill 理论值是590 * 8 * 2 = 9440, 而刚才的测试明显高于理论值, 如果没有手动超频, 我想知道和所谓的几何超频有没有关系.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7-13 15:55:00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06-7-13 15:49 发表


你贴的几个测试中, 除了Z-fill, 其他的结果都很正常, 没有达到25.6G/s的极限.

Z-fill中, 76和66都超出了带宽极限, 基本都达到了理论倍速, 结果也还比较正常. 显然是Z-compress发挥了作用. 而在真正的复杂场 ...
single tex的Alpha-blending,B3D的那个测试是2322 VS 1525,的确跟带宽差距成正比
不过,你所说的"复杂场景下",G7X加强的pixel shader又会占多少便宜呢,而且据我所知,NV4X的tex compression是有问题的,HDR下性能下降过于明显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7-13 15:56:00
原帖由 RacingPHT 于 2006-7-13 15:52 发表
噢对了, 76的Z-fill 理论值是590 * 8 * 2 = 9440, 而刚才的测试明显高于理论值, 如果没有手动超频, 我想知道和所谓的几何超频有没有关系.
590是什么意思? G73频率是560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7-13 16:00:00
学习in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6-7-13 16:03:00
原帖由 来不及思考 于 2006-7-13 15:55 发表


single tex的Alpha-blending,B3D的那个测试是2322 VS 1525,的确跟带宽差距成正比
不过,你所说的"复杂场景下",G7X加强的pixel shader又会占多少便宜呢,而且据我所知,NV4X的tex compression是有问 ...
刚才所谓"复杂场景"其实是指三角形比较小或者开了alpha test(镂空)之类, 和pixel shader倒是没啥关系..

既然76标准是560的话 , 那结果就更奇怪了. 超出理论值应该是不可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