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1981), IBM个人电脑出现了。两年後, PC版本的Unix
也跟着推出出了, 这一个市场几乎一年比一年好卖, 美商 SCO (SCO
UNIX) 公司是这一行的翘楚。 随IBM PC之後, 同样列身微电脑的
Macintosh以 及 Atari ST 等等也没有例外, Unix也马上被移植(Port)
到这些Motorola 68K CPU的微电脑上。
八十年代中, 工作站电脑也出现了, 这些跑Unix的工作站又把Unix
带入更广的应用领域, 尤其在绘图运算处理⒆柿峡庥τ靡约巴路通
讯的应用等等, 工作站电脑与 PC Unix在九十年代时尤其好卖, 美商
SUN在这一行尤其是独领风骚。 与此同时, 在超级电脑上, Unix也同
样受宠, 这一行吃得开的有 CrayFujitsu及Convex等等。在九十年
代後, Unix工作站更与Unix超级电脑联手起来攻打原属於大型电脑为
主的商业应用领域, 且显然越来越成功了。这无法阻止的趋势, 就连
电脑界的老大 IBM 也抢着要分一杯羹, 有趣的现象就是, 为了倾全力
抢攻Unix市场, IBM也不得不搬石头打自己的脚了, 因为, IBM在犹疑
一番後也看准了这趋势, 可是由於市场有太多的重叠, 所以IBM同时也
要使出吃奶的全部力量, 来大力来护住其原来在OS/2⒚阅愕缒陨踔
大型电脑的市场不被Unix所侵蚀。
活在九十年代的我们所看到的就很明显了, Unix已广被使用了, 且不
同环境下都有Unix, 从PC⒐ぷ髡劲⒚阅愕缒缘匠级电脑等等都找得到,
所以, 站在使用者立场来想, 我们只要熟悉了其中一种环境下的Unix, 走
到哪里都不陌生。
从这里往下, 我要把话题稍转一下。传说, Unix最常被说成是〃开
放系统〃, 所谓开放系统, 从使用者角度来诠释, 也就是您把一个软体
拿到不同版本的Unix下, 也同样可以跑, 这样的一个环境称之。但从这
之前几段话看来, Unix既然有这麽多不同的版本, 且硬体架构又差异如
此多, 这有可能是开放系统吗? 笔者没有答案, 但对拥有无数Unix奇才
的研究单位或学校来说, 答案可以是〃Yes〃, 但对商业应用环境为主的
产业来说, 答案恐怕是〃No〃。也由此来看, 不同版本Unix之间, 是很
难谈〃相容性〃的, 这现象我们待一会看Linux与Unix的相容性时, 会很
有趣。
一个越完整的电脑系统, 常常也正是一个越趋於复杂的电脑, Unix
就是一个典型。 在这一类完整的电脑系统下, 常常就有三种人: 系统管
理者(在更复杂的系统像是IBM 370系列主机下, 又细分有好几类人)系
统发展者以及基层使用者。 把这话题带到Linux, 您想要好好运用Linux
的话, 您最起码要扮演系统管理者以及使用者的角色。
从前Unix是AT&T的注册商标, 在AT&T成立一家叫UNIX System Lab.
Inc. (USL)的子公司後, Unix的注册版权便转移到USL, 但由於USL还是
AT&T的子公司, 所以AT&T Unix还是一般人对Unix最常称呼的全衔。这
事实一直维持到1993年春天, AT&T把USL 卖给的Novell公司, 从此AT&T
Unix这字眼只存在於历史, 或者只是观念上的名词而已了。 时间到了
1994年春天, Novell 公司破天荒的放弃了 UNIX商标, 把它授与位於
英国的一个 X/Open 标准组织, 这举动让所有符合 X/Open 所制定规格
的作业系统, 都可以冠上 UNIX名称, 不过 Novell公司仍保有原 UNIX
系统程式码的着作权。 |